長相思·山驛

長相思·山驛朗讀

短長亭,古今情。樓外涼蟾一暈生,雨餘秋更清。

譯文:短亭長亭,古今離情。高樓外清冷的月亮被罩上了一圈光暈,雨後的秋天格外悽清。

注釋:山驛(shānyì):山路上的驛站,指作詞之地。長相思:原爲唐教坊曲,後用作詞調名。調名取自南朝樂府「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句。又名《相思令》、《雙紅豆》、《吳山青》、《山漸青》、《憶多嬌》、《長思仙》、《青山相送迎》等。短長亭:古代驛道五裏設一短亭,十裏設一長亭。此代指行旅、行程。古今情:古今相同的離情。涼蟾:秋月。暈:月暈,月亮.*的光環。餘:剩下、遺留。

暮雲平,暮山橫。幾葉秋聲和雁聲,行人不要聽。

譯文:浮雲淡淡,遠山茫茫。秋葉落地聲伴着孤雁哀鳴,遠遊的行人不忍聽。

注釋:橫:地理上指東西向,此指遠山迷茫。和:應和。

長相思·山驛注音

ㄉㄨㄢˇ ㄔㄤˊ ㄊㄧㄥˊ , ㄍㄨˇ ㄐㄧㄣ ㄑㄧㄥˊ 。 ㄌㄡˊ ㄨㄞˋ ㄌㄧㄤˊ ㄔㄢˊ ㄧ ㄩㄣ ㄕㄥ , ㄩˇ ㄩˊ ㄑㄧㄡ ㄍㄥˋ ㄑㄧㄥ 。

ㄇㄨˋ ㄩㄣˊ ㄆㄧㄥˊ , ㄇㄨˋ ㄕㄢ ㄏㄥˊ 。 ㄐㄧˇ ㄧㄝˋ ㄑㄧㄡ ㄕㄥ ㄏㄢˋ ㄧㄢˋ ㄕㄥ , ㄒㄧㄥˊ ㄖㄣˊ ㄅㄨˊ ㄧㄠˋ ㄊㄧㄥ 。

長相思·山驛釋義

譯文

短亭長亭,古今離情。高樓外清冷的月亮被罩上了一圈光暈,雨後的秋天格外悽清。

浮雲淡淡,遠山茫茫。秋葉落地聲伴着孤雁哀鳴,遠遊的行人不忍聽。

註釋

山驛(shān yì):山路上的驛站,指作詞之地。

長相思:原爲唐教坊曲,後用作詞調名。調名取自南朝樂府「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句。又名《相思令》、《雙紅豆》、《吳山青》、《山漸青》、《憶多嬌》、《長思仙》、《青山相送迎》等。

短長亭:古代驛道五裏設一短亭,十裏設一長亭。此代指行旅、行程。

古今情:古今相同的離情。

涼蟾(liáng chán):秋月。

暈:月暈,月亮.*的光環。

餘(yú):剩下、遺留。

橫:地理上指東西向,此指遠山迷茫。

和:應和。

參考資料:

1、楊鼎夫.中華傳統文化精選讀本·二年級 下冊: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49

2、蕭希鳳注.宋詞三百首簡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3.09:第114頁

長相思·山驛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詞人早年所作。當時詞人屢試不第,羈旅異鄉,幾欲灰心,恰逢陰雨,徹夜難眠,雨後登亭,臨亭就所望所感而發此作。

參考資料:

1、[宋] 黃昇.花菴詞選: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長相思·山驛賞析

  《長相思》爲萬俟詠寫行旅之作,上片點明時序和地點,下片含蓄表達行人的愁思。通篇蕭疏冷落,情在言外。這首詞全詞圍繞着詞人於秋季雨後登亭的所見所聞,秋季雨後的淒涼孤寂的氛圍,烘託出作者的思鄉之情。

  上片起首兩句,寫山驛望中所見,兼含旅思。兩個短句,從時、空兩方面着筆,而想象縱橫馳騁,其感情色彩增強而意境加厚。第三句客觀寫景:「樓外涼蟾一暈生。」這句話寫到小樓在月影下獨立,月影映襯着小樓,詞人將深秋月夜描述猶如畫一樣。用「蟾」而不用「月」、「兔」字,不僅平仄妥貼,而且因爲蟾蜍這種動物喜歡潮溼而體表是冷的,更能表現出「涼」意,「涼」字又暗示了行人觸景所生的感情感情。黃蓼園說此句「仍帶古今情之意」,可謂善於體會。「暈」是「雨餘」景象,又是風起的徵兆,此句近啓「雨餘秋更清」一句,遠興「幾葉秋聲」一句。

  下片仍是寫驛樓上的所見所聞,思鄉的客愁表現得更強烈。過片「暮山平」兩句,扣住「山驛」的「山」字,描寫日暮黃昏時的山中景象。太陽漸漸西沉,暮雲合攏。遠遠望去,羣山模糊一片,山中的暝色越來越深了。雲空闊而單調,使得整首詞讀後給人蕭瑟之感。大筆地塗抹,景象開闊而沉鬱,濃重的暮色有力地烘染着遊子的鄉愁。「幾葉秋聲和雁聲」,則由視覺而聽覺。所見既已如此,所聞更使心驚。風吹葉落,秋聲蕭瑟,再加上南歸大雁的鳴叫,此情此景,真讓人難以承受。因而詞人不禁呼出「行人不要聽」,把深濃的鄉思推向高潮。水到渠成,收合自然。

萬俟詠

萬俟詠是北宋末南宋初詞人。字雅言,自號詞隱、大梁詞隱。籍貫與生卒年均不詳。哲宗元佑時已以詩賦見稱於時。據王灼《碧雞漫志》卷2記載:「元佑時詩賦老手」。但屢試不第,於是絕意仕進,縱情歌酒。自號「大梁詞隱」。徽宗政和初年,召試補官,授大晟府制撰。紹興五年(1135)補任下州文學。善工音律,能自度新聲。詞學柳永,存詞27首。 ...

萬俟詠朗讀
()

猜你喜歡

塵六門前喚,無情呼不入。二彼總空空,自然脣不溼。

從此絕因緣,葛五隨緣出。惟有空寂舍,圓八同金七。

()

暇日賓月集,投壺雅戲同。

傍觀驚妙手,一失廢前功。

禮盛周垂憲,詞誇晉起戎。

區區論勝負,轉眼事還空。

()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

聖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

邊檄興師旅,秋深近阻飢。仲由剛協力,曾點志同時。

倚曲酬歌去,宣尼正哂而。

()

歌中嫵媚亦誠豪,覆體何人脫御袍。鍊石有方天可補,檿弧無驗鬼空號。

參苓入籠還爲用,稂莠當階不受薅。南望河陽如在眼,青山無限白雲高。

()

涼州賊燒洛陽宮,黃屋遷播僑鄴中。兵驅椒房出複壁,帝不能救憂及躬。

臺下役夫皆菜色,臺上美人如花紅。九州戰血丹野草,不聞鬼哭聞歌鐘。

時人肆罵作漢賊,相國自許賢周公。一朝西陵瘞弓劍,帳殿寂寞來悲風。

美人去事黃初帝,家法乃與穹廬同。繁華銷歇世代遠,惟有漳水流無窮。

時時耕者钁遺瓦,蘇侵土蝕疑古銅。後來好事斲成硯,平視端歙相長雄。

參軍得之喜不寐,攜歸光怪夜吐虹。謂宜載寶餉洛貴,顧肯割愛遺山翁。

翁生建安七子後,幼覽方冊夢寐通。白頭始獲交石友,非不磨礪無新功。

復愁偷兒瞰吾屋,竊去奚異玉與弓。書生一硯何足計,老瞞萬瓦掃地空。

()

浴佛傳佳節,清和景尚妍。每因逢此日,不禁憶當年。

兒女花真幻,昔今時久遷。齊雲遙在望,愧我未忘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