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後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主要成就

唯物主義傾向
  劉禹錫的哲學思想具有鮮明的唯物主義傾向。主要著作是《天論》三篇。在宇宙論方面,他的唯物主義思想比柳宗元更進步。關於自然與人的關係,劉禹錫提出了天與人「交相勝,還相用」的觀點,具有積極的進取精神。他認爲,人之所以產生唯心主義思想,是與社會現實有密切關係的。「法大行」的時候,社會上「是爲公是,非爲公非」,人們就不會產生禍福來自天命的思想;「法大弛」的時候,社會上是非顛倒,人不能勝天,天命論就在人間得到了宣揚的條件;「法小弛」的時候,社會上是非不清,人們就會對天命將信將疑。劉禹錫用社會實踐解釋天命論產生的根源,是在認識論方面的一個重大貢獻。這也是劉禹錫對有神論社會根源的看法。他認爲,在法大行的社會裏,是爲公是,非爲公非,蹈道必賞,違善必罰,人們就會說,禍福決定於人的行爲,與天沒有關係。在法大弛的社會裏,是非顛倒過來,賞恆在佞,罰恆在直,人們對不合理的現象找不到解釋,就不得不把一切歸之於天。他又認爲,當「理明」時,人們就不會講「天命」;當「理昧」時,就不會不講天命。劉禹錫從法弛和理昧來解釋有神論產生的根源,可謂見解獨到,他指出神是人在一定條件下創造出來的,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他在所寫的《天論》三篇中,力求把柳宗元與韓愈的論戰深入下去,進一步探索天人關係問題。他認爲,「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自然),有形之大者也;人,動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天與人各有其自身的自然特點,「交相勝」,「還相用」。人雖不能幹預自然界的職能和規律,但卻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尊重自然規律
  劉禹錫以自然科學爲根據,補充了柳宗元的自然觀。在對自然界的認識方面,劉禹錫認爲整個自然界充滿了有形的物質實體,天地之內不存在無形的東西。他批駁了魏晉玄學和佛教、道教關於「空」、「無」是宇宙本原的理論,認爲「空」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形態,「空」不能超越物質形體而獨立存在。這是對中國古代唯物主義自然觀的重大發展。在關於宇宙萬物的生成和發展方面,他認爲萬物的生長、發展是一種自然過程,動植物和人類是天地陰陽之氣交互作用產生的。他還認爲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有一定規律,宇宙萬物是在互相矛盾和互相依存中無窮地運動發展着的。他據此建立了天人關係學說,指出天地萬物各有其不同的職能和作用。自然界的職能在於生長繁殖萬物,萬物在生殺、壯健、衰老的自然發展過程中,遵循強勝弱敗的競爭規律;人的職能在於利用自然規律和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質資料,進行各種生產活動,向自然界謀取人們生活的需用品。劉禹錫提出:「天之所能者,生萬物也;人之所能者,治萬物也。」(《天論》上)他認爲天不能幹預人類社會的「治」或「亂」,人也不能改變自然界的運動規律。他還以科學知識爲根據,宣傳無神論,批判有神論。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劉禹錫,其祖先爲漢景帝賈夫人之子劉勝,七代祖劉亮,事北朝爲冀州刺史散騎常侍,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父親劉緒,爲避安史之亂,遷居蘇州。劉禹錫生於大曆七年(772年),其父、祖均爲小官僚,父劉緒曾在江南爲官,劉禹錫並在那裏度過了青少年時期。他很小就開始學習儒家經典和吟詩作賦,既聰明又勤奮,在做詩方面,曾得當時著名詩僧皎然、靈澈的薰陶指點。

  貞元六年(790年)十九歲前後,劉禹錫遊學洛陽、長安,在士林中獲得很高聲譽。

  貞元九年(793年),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同年登博學鴻詞科。兩年後再登吏部取士科,釋褐爲太子校書,不久丁憂居家。貞元十六年(800年),杜佑以淮南節度使兼任徐泗濠節度,闢劉禹錫爲掌書記。後隨杜佑回揚州,居幕期間代杜佑撰表狀甚多。

  貞元十八年(802年),調任京兆府渭南縣主簿,不久遷監察御史。當時,韓愈、柳宗元均在御史臺任職,三人結爲好友,過從甚密。

貶謫生涯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卒,順宗即位。原太子侍讀王叔文、王伾素有改革弊政之志,這時受到順宗信任進入中樞。劉禹錫與王叔文相善,其才華志向尤受叔文器重,遂被任爲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參與對國家財政的管理。這段時間劉禹錫政治熱情極爲高漲,和柳宗元一道成爲革新集團的核心人物。「二王劉柳」集團在短短的執政期間採取了不少具有進步意義的措施,但由於改革觸犯了藩鎮、宦官和大官僚們的利益,在保守勢力的聯合反撲下,很快宣告失敗。順宗被迫讓位於太子李純,王叔文賜死,王丕被貶後病亡,劉禹錫與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貶爲遠州刺史,隨即加貶爲遠州司馬。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八司馬事件」。行至江陵,再貶連州(今廣東連州市)刺史。同時貶爲遠州司馬的共八人,史稱「八司馬」。

  元和九年十二月(815年2月),劉禹錫與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

  元和十一年三月(817年2月),劉禹錫寫了《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得罪執政,被外放爲連州刺史。劉禹錫被貶在朗州前後近十年。其間創作了大量寓言詩,表達了對當朝權貴的極大不滿,又寫了許多賦來表達自己不甘沉淪的雄心。由於接觸當地民間歌謠,從中吸取了營養,他的詩歌創作表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在此期間,他還寫了多篇哲學論文,最重要的便是與柳宗元《天說》相呼應的《天論》三篇。

  元和九年(814年)十二月,他才與柳宗元等人奉詔還京。但不久又被貶謫到更遠的播州去當刺史,幸有裴度、柳宗元諸人幫助,改爲連州刺史。劉禹錫在連州近五年。

  元和十四年(819年)因母喪才得以離開。

  長慶元年(821年)冬,劉禹錫被任爲夔州(今四川奉節縣)刺史。

  長慶四年(824年)夏,調任和州(今安徽和縣)刺史。

  寶曆二年(826年)奉調回洛陽,任職於東都尚書省。從初次被貶到這時,前後共歷二十三年。

晚年生活
  大和元年,劉禹錫任東都尚書。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寫了《再遊玄都觀絕句》,表現了屢遭打擊而始終不屈的意志。以後歷官蘇州、汝州、同州刺史。從開成元年(836年)開始,改任太子賓客、祕書監分司東都的閒職。

  會昌元年(841年),加檢校禮部尚書銜。世稱劉賓客、劉尚書。劉禹錫晚年到洛陽,與朋友白居易、裴度、韋莊等交遊賦詩,唱和對吟,生活閒適,和白居易留有《劉白唱和集》、《劉白吳洛寄和卷》,與白居易,裴度留有《汝洛集》等對吟唱和佳作。此後,他歷任集賢殿學士、禮部郎中、蘇州刺史、汝州刺吏、同州刺史,最後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會昌二年(842年)病卒於洛陽,享年七十一歲。死後被追贈爲戶部尚書,葬在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

劉禹錫的詩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

宿習修來得慧根,多聞第一卻忘言。

自從七祖傳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門。

()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贈比雙金。

初開郢客緘封後,想見巴山冰雪深。

()

沉沉夏夜蘭堂開,飛蚊伺暗聲如雷。

嘈然歘起初駭聽,殷殷若自南山來。

()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