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辛吟

苦辛吟朗讀

壠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

譯文:田中耕種的男兒,終日勞作腹長飢。

注釋:壠:田地分界的埂子,這裏泛指田地。

窗下拋梭女,手織身無衣。

譯文:窗下穿梭的女子,手裏織布身無衣。

注釋:下:一作「前」。拋:一作「擲」。

我願燕趙姝,化爲嫫母姿。

譯文:我願燕趙的美女,個個都變成醜婦。

注釋:燕趙姝:燕趙的美女,泛指天下美女。燕趙多美女,故稱。嫫母:相傳爲黃帝的妃子,很有賢德,但相貌很醜。

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譯文:一笑再也不值錢,自然能國強家富。

注釋:一笑:封建統治者爲博取美女的歡心,不惜一擲千金,故有「一笑千金」之語。錢:一作「金」。肥:富裕,富有。

苦辛吟注音

壠 ㄕㄤˋ ㄈㄨˊ ㄌㄧˊ ㄦˊ , ㄕㄡˇ ㄓㄨㄥˇ ㄈㄨˋ ㄔㄤˊ ㄐㄧ 。

ㄔㄨㄤ ㄒㄧㄚˋ ㄆㄠ ㄙㄨㄛ ㄋㄩˇ , ㄕㄡˇ ㄓ ㄕㄣ ㄨˊ ㄧ 。

ㄨㄛˇ ㄩㄢˋ ㄧㄢˋ ㄓㄠˋ ㄕㄨ , ㄏㄨㄚˋ 爲 ㄇㄛˊ ㄇㄨˇ ㄗ 。

ㄧˊ ㄒㄧㄠˋ ㄅㄨˋ ㄓˊ ㄑㄧㄢˊ , ㄗˋ ㄖㄢˊ ㄐㄧㄚ ㄍㄨㄛˊ ㄈㄟˊ 。

苦辛吟釋義

譯文

田中耕種的男兒,終日勞作腹長飢。

窗下穿梭的女子,手裏織布身無衣。

我願燕趙的美女,個個都變成醜婦。

一笑再也不值錢,自然能國強家富。

註釋

壠:田地分界的埂子,這裏泛指田地。

下:一作「前」。拋:一作「擲」。

燕趙姝(shū):燕趙的美女,泛指天下美女。燕趙多美女,故稱。

嫫(mó)母:相傳爲黃帝的妃子,很有賢德,但相貌很醜。

一笑:封建統治者爲博取美女的歡心,不惜一擲千金,故有「一笑千金」之語。錢:一作「金」。

肥:富裕,富有。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521

2、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411-412

3、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781-782

苦辛吟創作背景

  於濆生活在社會下層,對於當時社會上貧富不均的現實有深刻的體會,在其作品中,往往通過強烈的對比手法對這一主題進行集中的反映。在他存世不多的詩篇中,大部分都觸及了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苦辛吟》即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781-782

苦辛吟賞析

  此詩載於《全唐詩》卷五百九十九。下面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助理、古籍室主任林東海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這首詩前四句表現下層人民的飢寒,後四句表現上層社會的糜費;兩相對照,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中的不合理現象。全詩用的是對比手法,不僅前半首和後半首將下層與上層情況作了鮮明的一般性對照,而且前半首與後半首又分別用了不同的特殊對比手法,具體表現下層和上層的情況:前半首用的是「推理對比」,後半首用的是「轉化對比」。

  前四句說:在田地裏扶犁耕種的男兒,理應有飯吃,吃得飽,但是實際上卻捱餓;在窗牖下投梭織布的婦女,理應有衣穿,穿得暖,但是實際上卻在受凍。情理本應如此,而實際卻正相反,情理與實際形成強烈的對比;這種情理並非直接表現出來的,只寫出條件,由讀者推理,然後與實際情形對照,可稱之爲「推理對比」。這種對比,讀者會對不合理現象發出「豈有此理」的感嘆,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動人,頗有藝術效果。

  推理對比,早就有此傳統。《淮南子·說林訓》說:「屠者藿羹,車者步行,陶者缺盆,匠者狹廬,爲者不得用,用者不肯爲。」這裏就包含了推理對比。這手法在詩歌中普遍運用,如孟郊《織婦辭》「如何織紈素,自着藍縷衣」,杜荀鶴《蠶婦》「年年道我蠶辛苦,底事渾身着薴麻」,都是表現用者不肯爲,爲者不得用。宋張俞《蠶婦》雲:「昨日到城郭,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這首詩歷來膾炙人口。它之所以能如此耐人尋味,也正在於採用了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的推理對比手法。表現生活中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不合理現象,多用此法。《苦辛吟》就用此法表現了食、衣兩方面的不合理情況。

  後四句說:我希望燕地趙地的美女,都變成面目醜陋而德行賢惠的嫫母;那麼,她們的笑,就不可能再那樣值錢,也就再不至於有一笑千金的揮霍現象了。這樣於國於家都有利,都會好起來。古時傳說燕、趙(在今河北省)出美人,這裏以美人之錦衣玉食,一笑千金,典型地表現出上層生活的糜費;詩人對此現象十分不滿,因而浪漫地提出這樣的假設:但願有朝一日,燕、趙所出美人,轉化爲黃帝的妃子嫫母:貌美轉化爲貌醜,無德轉化爲有德,笑值千金轉化爲笑不值錢。到那個時候,社會上富者窮奢極侈、貧者衣食無着的現象,也許可望有所改變吧。詩人馳騁想象,從現實的境界轉化爲理想的境界。巧妙地用兩種境界形成鮮明對比,這種手法可稱之爲「轉化對比」。詩人有意通過浪漫的想象來構成這種轉化對比,藉以批判上層社會的腐敗。

  轉化對比也是傳統的對比手法,「滄海桑田」是自然界的轉化對比,通常被用來說明古今人事轉化的對比;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則是直接表現古今人事的轉化:「吳宮花草」變爲「幽徑」,「晉代衣冠」成了「古丘」,這也是一種轉化對比。此詩通過想象中的轉化,來構成轉化對比,在藝術效果上同樣能使所表現的形象鮮明而又突出,能使所抒發的感情宛轉而又強烈,富有藝術感染力。

於濆

於濆,字子漪,自號逸詩,晚唐詩人,裏居及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乾符初(約876年前後)在世。咸通二年(681年)舉進士及第,仕終泗州判官。濆患當時詩人拘束聲律而入輕浮,故作古風三十篇,以矯弊俗,自號逸詩,有《於濆詩集》、《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 ...

於濆朗讀
()

猜你喜歡

大造耽遊戲。甚風雷、陶鈞鼓鑄,孕成此氣。狂俠飛仙儒與佛,細看都無相似。

讓面目、還他自己。奇絕抱衝吟一卷,試捫之、字字驚芒起。

因想見,范當世。

十年大祲精靈閉。幾曾經、鯨呿鰲擲,鳳飢麟死。縱使清流投濁淖,身溺道能相濟。

喜重樹、文壇新幟。畫貌詩心書作骨,任揮毫、跳蕩人神鬼。

箋墨外,浩無際。

()

暑雨收殘候,秋雲結薄陰。山光翠兼紫,水影淨還深。

竹密羣鴉入,天空一雁沈。興來搔白首,衰颯愧儒林。

()

公昔較我藝,弱冠舉於鄉。公子復青年,探花冠羣芳。

浩蕩雲中衢,接羽相翱翔。思公不可見,斷絕我中腸。

()

無卓錐之地,有無價之寶。元不用安排,拈來用恰好。

沒人情,佛亦掃。這般村僧,脫空到老。

()

自浮滄海送殘陽,漸覺閒身人莽蒼。一掬酸辛成獨往,無邊天水共微光。

風檣隱隱開元氣,朔雁聲聲吊戰場。悽絕一更初魄語,故人相望涕成行。

()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

玉面未從花裏出,瑤箏先向月中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