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

卜居朗讀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知盡忠而蔽障於讒。心煩慮亂,不知所從。乃往見太卜鄭詹尹曰:「餘有所疑,願因先生決之。」詹尹乃端策拂龜,曰:「君將何以教之?」

譯文:  屈原(被)流放了,三年不再能見(到國王)。(他)竭盡智慧用盡忠心,卻被讒言遮擋和阻隔。(他)心情煩悶思想混亂,不知道何去何從。就前往拜見太卜鄭詹尹說:「我有所疑惑,希望由先生您來決定。」詹尹就擺正蓍草拂淨龜殼說:「您有什麼賜教的啊?」

注釋:  放:放逐。復見:指再見到楚王。蔽障:遮蔽、阻撓。太卜:掌管卜筮的官。因:憑藉。端策:數計蓍草;端,數也。拂龜:拂去龜殼上的灰塵。

  屈原曰:「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

譯文:  屈原說:「我是寧願忠實誠懇,樸實地忠誠呢,還是迎來送往,而使自己不會窮困呢?

注釋:  悃悃款款:誠實勤懇的樣子。送往勞來:送往迎來。勞,慰勞。

  「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遊大人以成名乎?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偷生乎?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將哫訾慄斯,喔咿儒兒,以事婦人乎?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

  「寧昂昂若千裏之駒乎,將泛泛若水中之鳧,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寧與騏驥亢軛乎,將隨駑馬之跡乎?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

  「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

譯文: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絜楹乎?  「是寧願憑力氣除草耕作呢,還是遊說於達官貴人之中來成就名聲呢?是寧願直言不諱來使自身危殆呢,還是跟從習俗和富貴者來偷生呢?是寧願超然脫俗來保全(自己的)純真呢,還是阿諛逢迎戰戰兢兢,咿咿喔喔(語無倫次地諂言獻媚)來巴結婦人呢?是寧願廉潔正直來使自己清白呢,還是圓滑求全,像脂肪(一樣滑)如熟皮(一樣軟),來諂媚阿諛呢?

注釋: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jī),如脂如韋,以絜(xié)楹(yíng)乎?  大人:指達官貴人。偷生:貪生。超然:高超的樣子。高舉:遠走高飛。保真:保全真實的本性。哫訾:以言獻媚。慄斯:阿諛奉承狀。慄:恭謹,恭敬。斯:語助詞。喔咿儒兒:強顏歡笑的樣子。婦人:指楚懷王的寵姬鄭袖,她與朝中重臣上官大夫等人聯合排擠饞毀屈原。突梯:圓滑的樣子。滑稽:一種能轉註吐酒、終日不竭的酒器,後藉以指應付無窮、善於迎合別人。如脂如韋:謂像油脂一樣光滑,像熟牛皮一樣柔軟,善於應付環境。絜楹:度量屋柱,順圓而轉,形容處世的圓滑隨俗。

  「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爲重,千鈞爲輕;黃鐘譭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

譯文:」  「是寧願昂然(自傲)如同(一匹)千裏馬呢,還是如同(一隻)普普通通的鴨子隨波逐流,偷生來保全自己的身軀呢?「是寧願和良馬一起呢,還是跟隨駑馬的足跡呢?是寧願與天鵝比翼齊飛呢,還是跟雞鴨一起爭食呢?」

注釋:」  昂昂:昂首挺胸、堂堂正正的樣子。泛泛:漂浮不定的樣子。鳧:水鳥,即野鴨。亢軛:並駕而行。亢,同"伉",並也;軛,車轅前端的橫木。駑馬:劣馬。寧與黃鵠比翼乎:黃鵠:天鵝;比:舊讀bì。鶩:鴨子。

  詹尹乃釋策而謝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

譯文:」  「這些選擇哪是吉哪是兇?應該何去何從?」  「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爲重,千鈞爲輕;黃鐘譭棄,瓦釜(fǔ)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  「(現實)世界渾濁不清:蟬翼被認爲重,千鈞被認爲輕;黃鐘被毀壞丟棄,瓦鍋被認爲可以發出雷鳴(般的聲音);讒言獻媚的人位高名顯,賢能的人士默默無聞。可嘆啊沉默吧,誰知道我是廉潔忠貞的呢?」

注釋:」  

卜居注音

   ㄑㄩ ㄩㄢˊ ㄐㄧˋ ㄈㄤˋ , ㄙㄢ ㄋㄧㄢˊ ㄅㄨˋ ㄉㄜˊ ㄈㄨˋ ㄐㄧㄢˋ 。 ㄐㄧㄝˊ ㄓ ㄐㄧㄣˋ ㄓㄨㄥ ㄦˊ ㄅㄧˋ ㄓㄤˋ ㄩˊ ㄔㄢˊ 。 ㄒㄧㄣ ㄈㄢˊ ㄌㄩˋ ㄌㄨㄢˋ , ㄅㄨˋ ㄓ ㄙㄨㄛˇ ㄘㄨㄥˊ 。 ㄋㄞˇ ㄨㄤˇ ㄐㄧㄢˋ ㄊㄞˋ ㄅㄨˇ ㄓㄥˋ ㄓㄢ ㄧㄣˇ ㄩㄝ :「 ㄩˊ ㄧㄡˇ ㄙㄨㄛˇ ㄧˊ , ㄩㄢˋ ㄧㄣ ㄒㄧㄢ ㄕㄥ ㄐㄩㄝˊ ㄓ 。」 ㄓㄢ ㄧㄣˇ ㄋㄞˇ ㄉㄨㄢ ㄘㄜˋ ㄈㄨˊ ㄍㄨㄟ , ㄩㄝ :「 ㄐㄩㄣ ㄐㄧㄤ ㄏㄜˊ ㄧˇ ㄐㄧㄠ ㄓ ?」

   ㄑㄩ ㄩㄢˊ ㄩㄝ :「 ㄨˊ ㄋㄧㄥˊ ㄎㄨㄣˇ ㄎㄨㄣˇ ㄎㄨㄢˇ ㄎㄨㄢˇ , ㄆㄨˊ ㄧˇ ㄓㄨㄥ ㄏㄨ , ㄐㄧㄤ ㄙㄨㄥˋ ㄨㄤˇ ㄌㄠˊ ㄌㄞˊ , ㄙ ㄨˊ ㄑㄩㄥˊ ㄏㄨ ?

  「 ㄋㄧㄥˊ ㄓㄨ ㄔㄨˊ ㄘㄠˇ ㄇㄠˊ ㄧˇ ㄌㄧˋ ㄍㄥ ㄏㄨ , ㄐㄧㄤ ㄧㄡˊ ㄉㄚˋ ㄖㄣˊ ㄧˇ ㄔㄥˊ ㄇㄧㄥˊ ㄏㄨ ? ㄋㄧㄥˊ ㄓㄥˋ ㄧㄢˊ ㄅㄨˊ ㄏㄨㄟˋ ㄧˇ ㄨㄟˊ ㄕㄣ ㄏㄨ , ㄐㄧㄤ ㄘㄨㄥˊ ㄙㄨˊ ㄈㄨˋ ㄍㄨㄟˋ ㄧˇ ㄊㄡ ㄕㄥ ㄏㄨ ? ㄋㄧㄥˊ ㄔㄠ ㄖㄢˊ ㄍㄠ ㄐㄩˇ ㄧˇ ㄅㄠˇ ㄓㄣ ㄏㄨ , ㄐㄧㄤ ㄗㄨˊ ㄗˇ ㄌㄧˋ ㄙ , ㄛ ㄧ ㄖㄨˊ ㄦˊ , ㄧˇ ㄕˋ ㄈㄨˋ ㄖㄣˊ ㄏㄨ ? ㄋㄧㄥˊ ㄌㄧㄢˊ ㄐㄧㄝˊ ㄓㄥˋ ㄓˊ ㄧˇ ㄗˋ ㄑㄧㄥ ㄏㄨ , ㄐㄧㄤ ㄊㄨˊ ㄊㄧ ㄏㄨㄚˊ ㄐㄧ , ㄖㄨˊ ㄓ ㄖㄨˊ ㄨㄟˊ , ㄧˇ ㄐㄧㄝˊ ㄧㄥˊ ㄏㄨ ?

  「 ㄋㄧㄥˊ ㄤˊ ㄤˊ ㄖㄨㄛˋ ㄑㄧㄢ ㄌㄧˇ ㄓ ㄐㄩ ㄏㄨ , ㄐㄧㄤ ㄈㄢˋ ㄈㄢˋ ㄖㄨㄛˋ ㄕㄨㄟˇ ㄓㄨㄥ ㄓ ㄈㄨˊ , ㄩˇ ㄆㄛ ㄕㄤˋ ㄒㄧㄚˋ , ㄊㄡ ㄧˇ ㄑㄩㄢˊ ㄨˊ ㄑㄩ ㄏㄨ ? ㄋㄧㄥˊ ㄩˇ ㄑㄧˊ ㄐㄧˋ ㄎㄤˋ ㄜˋ ㄏㄨ , ㄐㄧㄤ ㄙㄨㄟˊ ㄋㄨˊ ㄇㄚˇ ㄓ ㄐㄧ ㄏㄨ ? ㄋㄧㄥˊ ㄩˇ ㄏㄨㄤˊ ㄍㄨˇ ㄅㄧˇ ㄧˋ ㄏㄨ , ㄐㄧㄤ ㄩˇ ㄐㄧ ㄨˋ ㄓㄥ ㄕˊ ㄏㄨ ?

  「 ㄘˇ ㄕㄨˊ ㄐㄧˊ ㄕㄨˊ ㄒㄩㄥ ? ㄏㄜˊ ㄑㄩˋ ㄏㄜˊ ㄘㄨㄥˊ ?

  「 ㄕˋ ㄏㄨㄣˋ ㄓㄨㄛˊ ㄦˊ ㄅㄨˋ ㄑㄧㄥ : ㄔㄢˊ ㄧˋ 爲 ㄔㄨㄥˊ , ㄑㄧㄢ ㄐㄩㄣ 爲 ㄑㄧㄥ ; ㄏㄨㄤˊ ㄓㄨㄥ ㄏㄨㄟˇ ㄑㄧˋ , ㄨㄚˇ ㄈㄨˇ ㄌㄟˊ ㄇㄧㄥˊ ; ㄔㄢˊ ㄖㄣˊ ㄍㄠ ㄓㄤ , ㄒㄧㄢˊ ㄕˋ ㄨˊ ㄇㄧㄥˊ 。 ㄒㄩ ㄐㄧㄝ ㄇㄛˋ ㄇㄛˋ ㄒㄧ , ㄕㄟˊ ㄓ ㄨˊ ㄓ ㄌㄧㄢˊ ㄓㄣ !」

   ㄓㄢ ㄧㄣˇ ㄋㄞˇ ㄕˋ ㄘㄜˋ ㄦˊ ㄒㄧㄝˋ ㄩㄝ :「 ㄈㄨ ㄔˇ ㄧㄡˇ ㄙㄨㄛˇ ㄉㄨㄢˇ , ㄘㄨㄣˋ ㄧㄡˇ ㄙㄨㄛˇ ㄔㄤˊ ; ㄨˋ ㄧㄡˇ ㄙㄨㄛˇ ㄅㄨˋ ㄗㄨˊ , ㄓˋ ㄧㄡˇ ㄙㄨㄛˇ ㄅㄨˋ ㄇㄧㄥˊ ; ㄕㄨˋ ㄧㄡˇ ㄙㄨㄛˇ ㄅㄨˊ ㄉㄞˇ , ㄕㄣˊ ㄧㄡˇ ㄙㄨㄛˇ ㄅㄨˋ ㄊㄨㄥ 。 ㄩㄥˋ ㄐㄩㄣ ㄓ ㄒㄧㄣ , ㄒㄧㄥˊ ㄐㄩㄣ ㄓ ㄧˋ 。 ㄍㄨㄟ ㄘㄜˋ ㄔㄥˊ ㄅㄨˋ ㄋㄥˊ ㄓ ㄘˇ ㄕˋ 。」

卜居釋義

譯文一

  屈原(被)流放了,三年不再能見(到國王)。(他)竭盡智慧用盡忠心,卻被讒言遮擋和阻隔。(他)心情煩悶思想混亂,不知道何去何從。就前往拜見太卜鄭詹尹說:「我有所疑惑,希望由先生您來決定。」詹尹就擺正蓍草拂淨龜殼說:「您有什麼賜教的啊?」

  屈原說:「我是寧願忠實誠懇,樸實地忠誠呢,還是迎來送往,而使自己不會窮困呢?

  「是寧願憑力氣除草耕作呢,還是遊說於達官貴人之中來成就名聲呢?是寧願直言不諱來使自身危殆呢,還是跟從習俗和富貴者來偷生呢?是寧願超然脫俗來保全(自己的)純真呢,還是阿諛逢迎戰戰兢兢,咿咿喔喔(語無倫次地諂言獻媚)來巴結婦人呢?是寧願廉潔正直來使自己清白呢,還是圓滑求全,像脂肪(一樣滑)如熟皮(一樣軟),來諂媚阿諛呢?

  「是寧願昂然(自傲)如同(一匹)千裏馬呢,還是如同(一隻)普普通通的鴨子隨波逐流,偷生來保全自己的身軀呢?

  「是寧願和良馬一起呢,還是跟隨駑馬的足跡呢?是寧願與天鵝比翼齊飛呢,還是跟雞鴨一起爭食呢?

  「這些選擇哪是吉哪是兇?應該何去何從?

  「(現實)世界渾濁不清:蟬翼被認爲重,千鈞被認爲輕;黃鐘被毀壞丟棄,瓦鍋被認爲可以發出雷鳴(般的聲音);讒言獻媚的人位高名顯,賢能的人士默默無聞。可嘆啊沉默吧,誰知道我是廉潔忠貞的呢?」

  詹尹便放下蓍草辭謝道:「所謂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長處;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問題;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顯不了靈的地方。您(還是)按照您自己的心,決定您自己的行爲(吧)。龜殼蓍草實在無法知道這些事啊!」

譯文二

  屈原被流放後,三年沒能再見楚懷王。他竭盡智慧效忠國家,卻被讒言謗語把他和君王遮蔽阻隔。他心煩意亂,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去見太卜鄭詹尹問卜說:「我對有些事疑惑不解,希望通過您的佔卜幫助我分析判斷。」鄭詹尹就擺正蓍草、拂去龜甲上的灰塵,問道:「先生有何見教?」

  屈原說:「我寧可誠懇樸實、忠心耿耿呢,還是迎來送往、巧於逢迎而擺脫困境?寧可墾荒鋤草勤勞耕作呢,還是交遊權貴而沽名釣譽?寧可毫無隱諱地直言爲自己招禍呢,還是順從世俗貪圖富貴而苟且偷生?寧可鶴立雞羣而保持正直操守呢,還是阿諛逢迎、強顏歡笑以侍奉那位婦人?寧可廉潔正直以保持自己的清白呢,還是圓滑詭詐、油滑適俗、趨炎附勢?寧可像志行高遠的千裏駒呢,還是像浮遊的野鴨隨波逐流而保全自身?寧可與騏驥並駕齊驅呢,還是追隨那劣馬的足跡?寧可與天鵝比翼高飛呢,還是同雞鴨在地上爭食?上述種種,哪個是吉哪個是兇,哪個該捨棄哪個該遵從?現在的世道混濁不清:認爲蟬翼是重的,千鈞是輕的;黃鐘大呂竟遭譭棄,瓦釜陶罐卻響如雷鳴;讒佞小人囂張跋扈,賢明之士則默默無聞。唉,沉默吧,誰人能知我廉潔忠貞的心哪!」

  鄭詹尹於是放下蓍草抱歉地說:「尺比寸長但也有短處,寸比尺短卻也有它的長處;世間萬物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人的智慧也有不明瞭的時候;術數有佔卜不到的事情,天神也有難解之理。請您花心思實行您的主張吧,龜甲和蓍草實在不知如何破解您的疑惑!」

註釋

放:放逐。

復見:指再見到楚王。

蔽障:遮蔽、阻撓。

太卜:掌管卜筮的官。

因:憑藉。

端策:數計蓍草;端,數也。拂龜:拂去龜殼上的灰塵。

悃(kǔn)悃款款:誠實勤懇的樣子。

送往勞來:送往迎來。勞(láo),慰勞。

大人:指達官貴人。

偷生:貪生。

超然:高超的樣子。高舉:遠走高飛。保真:保全真實的本性。

哫訾(zú zī):以言獻媚。慄斯:阿諛奉承狀。慄:恭謹,恭敬。斯:語助詞。喔咿儒兒(ní):強顏歡笑的樣子。婦人:指楚懷王的寵姬鄭袖,她與朝中重臣上官大夫等人聯合排擠饞毀屈原。

突梯:圓滑的樣子。滑稽(gǔ jī):一種能轉註吐酒、終日不竭的酒器,後藉以指應付無窮、善於迎合別人。如脂如韋:謂像油脂一樣光滑,像熟牛皮一樣柔軟,善於應付環境。潔楹:度量屋柱,順圓而轉,形容處世的圓滑隨俗。潔,借爲"絜(xié)",《楚辭補註》引《文選》亦作"絜"。

昂昂:昂首挺胸、堂堂正正的樣子。

泛泛:漂浮不定的樣子。鳧(fú):水鳥,即野鴨。此字下原有一"乎"字,據《楚辭補註》引一本刪。

亢軛(kàng「è):並駕而行。亢,同"伉",並也;軛,車轅前端的橫木。

駑(nú)馬:劣馬。

寧與黃鵠比翼乎:黃鵠(hú):天鵝;比:舊讀bì。

鶩:鴨子。

溷(hùn混)濁:骯髒、污濁。

千鈞:代表最重的東西。古制三十斤爲一鈞。

黃鐘:古樂中十二律之一,是最響最宏大的聲調。這裏指聲調合於黃鐘律的大鐘。

瓦釜:陶製的鍋。這裏代表鄙俗音樂。

高張:指壞人氣焰囂張,趾高氣揚。

謝:辭謝,拒絕。

數:卦數。逮:及。

卜居賞析

  《卜居》是《楚辭》篇名。王逸認爲屈原所作﹐朱熹從其說。近世學者多認爲非屈原作﹐但也還不能作定論。篇中寫屈原被放逐﹐「三年不得復見」﹐爲此心煩意亂﹐不知所從﹐就前去見太卜鄭詹尹﹐請他決疑。屈原先述世道不清﹑是非善惡顛倒的一連串疑問﹐然後詹尹表示對這些疑問「龜策誠不能知事」﹐只好說「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顯然﹐《卜居》並非真的問卜決疑之作﹐只不過設爲問答之語﹐以宣泄作者的憤世嫉俗之意而已。篇中多用譬喻﹐如「蟬翼爲重﹐千鈞爲輕。黃鐘譭棄﹐瓦釜雷鳴」等﹐形像鮮明﹐而且音節嘹亮﹐對比強烈﹐體現了激憤的情緒。就形式而言﹐《卜居》全篇用對問體﹐凡提八問﹐重重疊疊而錯落有致﹐決無呆板凝滯之感。後世辭賦雜文中賓主問答之體﹐實即濫觴於此。

  《卜居》記述了屈原對人生道路的堅定選擇,顯示了一位偉大志士身處黑暗世道的錚錚風骨。也許因爲構成全文主體的,乃是詩人自己言論的緣故吧,後世往往又直指其作者爲屈原。即使是偉大的志士,也並非總是心境開朗的。不妨可以這樣說:正是由於他們的個人遭際,關聯着國家民族的命運,所以心中反而更多不寧和騷動。其痛苦、憤懣的抒瀉,也帶有更深切的內涵和遠爲強烈的激情。屈原正是如此。當他在《卜居》中出現的時候,已是強諫遭斥、遠放漢北的「三年」以後。「忠而被謗」,能無哀憤?「既放」在外而找不到報效家國之門,能不痛苦得「心煩慮亂,不知所從」?本文開篇描述他往見鄭詹尹時的神思蕭散之狀,正告訴讀者:一種怎樣深切的痛苦和騷動,在折磨着這位哲人的心靈。

  這痛苦和騷動的展開,便是構成全文主體的卜問之辭。篇目題爲「卜居」,可見卜問的是有關安身立命的大問題。而當詩人發出「寧……將……」的兩疑之問時,顯然伴隨着對生平遭際的莊肅回顧。因而誦讀這節文字,只有聯繫屈原的崎嶇經歷,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其間的情感推湧和漲落。

  「吾寧悃悃款款(勤苦忠厚貌)樸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這莊嚴的回顧,似於是從青年時代的修身立業開始的。思緒悠悠卻又突兀而問,平靜中帶着自信,突兀中夾幾分焦慮,表現的是一種志在興邦,而急於有所作爲的青年之思考和選擇。接着的「吾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遊大人(權貴)以成名乎?」則又情緒激昂起來,於自信中汩汩湧騰出一派傲氣——正如屈原在《桔頌》中就驕傲表述的,他「蘇世獨立」、「廓其無求」,誓志靠自己的「力耕」,來實現「誅鋤」天下「草茅」的壯願,而決不願向腐朽的權貴攀附、折腰!這便是青年屈原,在踏上楚國政壇前夕所作出的人生選擇。這與當時的許多紈袴子弟,爲了實現個人對名位、富貴的企盼,而奔走鑽營於王公大人府邸,構成了何其鮮明的對比!

  到了「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句的跳出,屈原的思緒,大抵已回顧到他擔任楚懷王左徒時期。當時,詩人正以「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離騷》)的滿腔熱忱,投身於振興楚國、改革朝政的大潮之中,同時也就與朝中的舊貴族勢力發生了直接的衝突。卜問中由此滾滾而發的兩疑之問,正成了這一衝突景象的驚心寫照:一邊是屈原的「竭知盡忠」,「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史記·屈原列傳》);一邊則是貴族黨人的「競進貪婪」,不惜走後宮「婦人」(懷王之妃鄭袖)的門路,以「哫訾慄斯」的阿談獻媚,換取權位和私利。一邊是屈原「廉潔正直」,爲楚之安危強諫懷王,甘冒「正言不諱以危身」之禍;一邊則是貴族黨人「突梯滑稽」(圓滑討好)的巧言令色、顛倒黑白,向屈原施以中傷和讒毀。屈原的遭受迫害和被懷王暴怒「放流」,就正發生在這十數年間。當詩人回顧這一段遭際時,胸中便充塞了無量的悲憤。兩疑式的發問,因此挾帶着怫鬱之氣排奡直上,正如陣陣驚雷碾過雲霾翻沸的夜天,足令狐鬼鼠魅爲之震懾。兩種絕然相反的處世哲學的尖銳對立,在這節鋪排而出的卜問中,得到了鮮明的表現。

  在如此尖銳的對立中,屈原的選擇是孤傲而又堅定的: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一條爲國爲民的獻身之路,願效「騏驥」的昂首前行和「黃鴿」的振翮高翥,而決不屑與野鳧「偷生」、與雞鶩「爭食」!但這選擇同時又是嚴峻和痛苦的,因爲它從此決定了屈原永不返朝的悲劇命運。忠貞徙倚山野,邪佞彈冠相慶,楚國的航船觸礁桅折,楚懷王也被詐入秦身死!處此「溷濁而不清」的世道,詩人能不扼腕嘯嘆?文中由此跳出了最憤懣、最奇崛的悲呼之語:「蟬翼爲重,千鈞爲輕;黃鐘譭棄,瓦釜雷鳴」——讒佞的囂張、朝政的混亂,用「蟬翼」的變輕爲重、「瓦釜」的得意雷鳴喻比,真是形象得令人吃驚!全篇的卜問以此悲呼之語頓斷,而後發爲「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的愴然嘯嘆。其勢正如湧天的怒浪突然凌空崩裂,又帶着巨大的餘勢跌落。其間該蘊蓄着這位偉大志士,卓然獨立、又痛苦無訴的幾多哀憤!

  這就是構成《卜居》主體的卜問之辭,從形式上看,它簡直就是一篇直詰神明的小《天問》。但由於《卜居》所問,均爲詩人身歷的現實遭際,其情感的抒瀉就不像《天問》那般舒徐,而是與自身奮鬥道路的選擇、蒙讒遭逐的經歷一起,沸湧直上、翻折而下,帶有了更大的力度。其發問也不同於《天問》的一氣直問,而採取了「寧……將……」的兩疑方式,在對立鋪排中摩奡震盪,似乎表現出某種「不知所從」、須由神明決斷的表象。但由於詩人在兩疑之問中寓有褒貶筆法,使每一對立的卜問,突際上都表明了詩人的選擇立場。如問自身所欲堅守的立身原則,即飾以「悃悃款款」、「超然高舉」、「廉潔正直」之詞,無須多加探究,一股願與慨然同風的正氣,已沛然瀰漫字行之間。對於羣小所主的處世之道,則斥之爲「偷生」、「爭食」,狀之爲「喔咿儒兒」、「突梯滑稽」,那鄙夷不屑之情,正與辭鋒銳利的嘲諷勃然同生。與對千裏之駒「昂昂」風采描摹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對與波上下之鳧「氾氾」醜態的勾勒——其間所透露的,不正是對貴族黨人處世哲學的深深憎惡和鞭撻之情麼?明睿的「鄭詹尹」對此亦早已洞若觀火,所以他的「釋策而謝」,公然承認「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也正表達了對屈原選擇的由衷欽佩和推崇。

  寓詩人的選擇傾向於褒貶分明的形象描摹之中,而以兩疑之問發之,是《卜居》抒瀉情感的最爲奇崛和獨特之處。正因爲如此,此文所展示的屈原心靈,就並非是他對人生道路、處世哲學上的真正疑惑,而恰是他在世道溷濁、是非顛倒中,志士風骨之錚錚挺峙。《卜居》所展示的人生道路的嚴峻選擇,不只屈原面對過,後世的無數志士仁人千年來都曾面對過。即使在今天,這樣的選擇雖然隨時代的變化而改換了內容,但它所體現的不墜時俗、不沉於物欲的偉大精神,卻歷久而彌新,依然富於鼓舞和感染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讀一讀《卜居》無疑會有很大的人生啓迪:它將引導人們擺脫卑瑣和庸俗,而氣宇軒昂地走向人生的壯奇和崇高。

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漢族,出生於楚國丹陽,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爲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並稱「風騷」二體,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 ...

屈原朗讀
()

猜你喜歡

無數花枝略說些,萬花兩字即非誇。

東山西畔南溪北,更沒溪山只有花。

()

銀漢迢迢大火流,蘭橈弭節攬中洲。遠書未寄逢徵雁,暮杵初鳴對素鷗。

舞影每孤鳷鵲鏡,琴心空敝鷫鸘裘。卿卿不慣如泥醉,離夢風吹上翠樓。

()

孫臏古名將,龐涓俱學兵。刖足見齊使,始識田將軍。

指麾輜車中,號令若風霆。引兵走大梁,遂解邯鄲城。

救韓示怯戰,減竈功乃成。馬陵書大木,弩發如流星。

跛鱉信千裏,刑餘安可輕。

()

北闕東風昨夜回,今朝瑞氣集蓬萊。日光未透香菸起,御道聲聲駝鼓來。

()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鍾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

()

太守無堪久借留,君王恩禮與升州。親輿自可時來往,漁唱猶能數獻酬。

風色得經揚子渡,月明知在海棠洲。北山楷木今成列,獨傍師門想見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