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懷舊

一剪梅·懷舊朗讀

十年愁眼淚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一團燕月明窗紗。樓上胡笳,塞上胡笳。

譯文:十年愁眼不開眼淚巴巴,今天思念家鄉,明天思念家鄉。一團明晃晃的燕月照在窗紗上,塞上又傳來陣陣胡笳聲。

注釋:巴巴:形容心情迫切。燕月:燕地之月,北方的月亮。塞上:泛指北方。

玉人勸我酌流霞。急捻琵琶,緩捻琵琶。一從別後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

譯文:玉人勸我斟酌美酒,手指快速搓轉彈琵琶,慢搓轉彈琵琶。此地一別後各奔天涯,想寄上一枝梅花,又不知梅花寄往何處。

注釋:流霞:神話傳說中的仙酒名,泛指美酒。捻:琵琶彈奏指法一種,用左手按弦在柱上左右捻動。寄梅花:古人有折梅寄遠,表示思念親友的習俗。

一剪梅·懷舊注音

ㄕˊ ㄋㄧㄢˊ ㄔㄡˊ ㄧㄢˇ ㄌㄟˋ ㄅㄚ ㄅㄚ 。 ㄐㄧㄣ ㄖˋ ㄙ ㄐㄧㄚ , ㄇㄧㄥˊ ㄖˋ ㄙ ㄐㄧㄚ 。 ㄧˋ ㄊㄨㄢˊ ㄧㄢˋ ㄩㄝˋ ㄇㄧㄥˊ ㄔㄨㄤ ㄕㄚ 。 ㄌㄡˊ ㄕㄤˋ ㄏㄨˊ ㄐㄧㄚ , ㄙㄞ ㄕㄤˋ ㄏㄨˊ ㄐㄧㄚ 。

ㄩˋ ㄖㄣˊ ㄑㄩㄢˋ ㄨㄛˇ ㄓㄨㄛˊ ㄌㄧㄡˊ ㄒㄧㄚˊ 。 ㄐㄧˊ ㄋㄧㄢˇ ㄆㄧˊ ㄆㄚˊ , ㄏㄨㄢˇ ㄋㄧㄢˇ ㄆㄧˊ ㄆㄚˊ 。 ㄧ ㄘㄨㄥˊ ㄅㄧㄝˊ ㄏㄡˋ ㄍㄜˋ ㄊㄧㄢ ㄧㄚˊ 。 ㄩˋ ㄐㄧˋ ㄇㄟˊ ㄏㄨㄚ , ㄇㄛˋ ㄐㄧˋ ㄇㄟˊ ㄏㄨㄚ 。

一剪梅·懷舊釋義

譯文

十年愁眼不開眼淚巴巴,今天思念家鄉,明天思念家鄉。一團明晃晃的燕月照在窗紗上,塞上又傳來陣陣胡笳聲。

玉人勸我斟酌美酒,手指快速搓轉彈琵琶,慢搓轉彈琵琶。此地一別後各奔天涯,想寄上一枝梅花,又不知梅花寄往何處。

註釋

巴巴:形容心情迫切。

燕月:燕地之月,北方的月亮。

塞上:泛指北方。

流霞:神話傳說中的仙酒名,泛指美酒。

捻(niǎn):琵琶彈奏指法一種,用左手按弦在柱上左右捻動。

寄梅花:古人有折梅寄遠,表示思念親友的習俗。

參考資料:

1、蕭楓選編,唐詩宋詞全集 第16卷,西安出版社,2000年07月第1版,第305頁

2、喻朝剛,周航主編 .《中華文化的傳世經典 宋詞觀止 10 註釋 解說 集評 》:大衆文藝出版社,2009年:1627頁

一剪梅·懷舊創作背景

  此詞創作於1285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汪元量以善琴事謝太後、王昭儀。宋亡,隨三宮留燕。與幼主及謝太後等被遷往來於上都和大都之間達十餘年。此詞稱「十年」,又有「燕月」,詞人與幼主等自上都回大都後所作。詞人被北遷燕地時在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至此正好十年。

參考資料:

1、王筱雲 韋風娟等.《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分類集成 詞曲卷 (1) 》 :百花文藝出版社,1994年:935頁

一剪梅·懷舊賞析

  全詞表現的是作者的家國之思。以「十年」開頭,突出地顯示出時間的悠長。詞人將這悠長的時間背景與一雙淚巴巴的愁眼迭印到一塊,組成了一個耐人尋味、動人心魂的複合意象。古人有「傳神寫照正在阿睹中」的名言,在這裏,詞人正是將他無限的愁怨與憂傷借這「阿睹」傳達出來。使詞作劈空而起,先聲奪人,緊緊扣住了讀者的心絃。

  「今日思家」二句,解釋十年愁眼不開的原因。「今日思家,明日思家」,則是十年來天天思家,卻天天沒有回去的希望。詞人被這曠日累年、遙遙無期的鄉思所折磨,愁苦之極,徹夜無眠,抬頭所見,唯有「一團燕月」而已。常言道「月是故鄉明」,詞人特別點明是「燕月」,意在強調自己身在異鄉異國的事實。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由月而念及故鄉;蘇軾的「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由月的運行而寫出人的不眠。這首詞寫月,實兼以上二家之長,而一個「燕」字對渲染身居異鄉敵國的悽傷情懷尤其有力。

  一團明晃晃的燕月已使詞人愁上加愁。樓上、塞上卻又傳來陣陣胡笳聲,真是「那堪更聽邊城角。邊城角,又添煩惱,又添蕭索」(《憶秦娥·風聲惡》)。月是「燕」月,笳是「胡」笳,不眠之夜的所見所聞,都莫不勾起詞人國破家亡、離鄉別土的痛苦,將他的愁怨之情推向極限。

  上片前三句,從總體背景落筆,寫十年間悠長的愁思;後三句從細節入手,寫不眠之夜的痛苦。前者有如電影中的推鏡頭,展現的是時間流逝中的鄉思之情;後者又象一個特寫鏡頭,展現的是時間片斷上的鄉思之情。二者同古文中的互文手法一樣,說明詞人十年來夜夜不眠,時時對月,時時聽胡笳。而燕月虧了又盈,胡笳天天如故,家國之思的痛苦卻一天天在增加,如重山累迭,無窮無數,無盡無期。

  下片從「思家」轉爲懷人,先回憶離家時的情景。「流霞」泛指美酒。「玉人」不詳確指,《憶秦娥》詞中也有「玉人何處教吹簫,十年不見心如焦」句,當是實有其人。

  當初離別之時,「玉人」杯酒相勸,因爲詞人此去實是「西出陽關無故人」。但遭此國難,他自知美酒的麻醉不足以解除心頭的哀傷,所以只是與她默默相對,藉着不成曲調的琵琶來抒發不堪言說的斷腸意。「一從別後」便只有愁眼對月,枉自思念,正如《望江南》詞中所說的「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歸期未卜,相見無日,詞人愁斷肝腸。

  思念之極,終於想到寄上一枝梅花,以慰其孤悽之心,以表自己的思念之苦。然而一轉念,卻又是「莫寄梅花」,一則故國早已物是人非,梅花寄往何處,自己茫然不知;再則「彩箋難寄,水遠山遙」(《憶秦娥·馬蕭蕭》),縱然知道寄往何處,又如何能寄去,何況即使寄到了,也只能爲她增添愁悶和擔憂,有何益處。這兩句詞,以平淺的語言將詞人那種極其矛盾的心理刻畫得非常細膩,實是心理描寫的妙筆。

  全詞抒寫的雖是思家之情、懷人之意,卻無不染上國破家亡的痛苦色彩。從那一雙「愁眼」中,從那「弦弦掩抑」的「琶琵」聲裏,是不難體會到的。也正因爲這樣,詞人的鄉思就有了更爲深刻的內涵,更能打動人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後)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雲,亦自號水雲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於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爲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後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後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汪元量朗讀
()

猜你喜歡

北望長安,悲華夏,又傾樑柱。百年恨、瀏陽河水,兩番騰怒。

壯士斷頭除舊制,英雄振臂開新路。問蒼天,底事喪斯人,天不語。

廣場上,旌旗舞。豐碑下,花如炬。但縱觀青史,淚飛成雨。

駿馬猶留燕趙骨,坑灰未化秦川土。定不忘、酹酒喚芳魂,民爲主。

()

胭脂金粉並飄零,半面徐妃劫亦經。臺上楊稊才一瞥,飛花又自化浮萍。

()

玉氣如虹,豈繒棄笥。

既奉既將,亦奠在位。

有永羣後,實相祀事。

何以臨下,心意不貳。

()

仁人坐高齋,忘機宅真粹。魚鳥沐餘恩,樹石蒙善氣。

珍哉島上禽,託身良得地。

()

天分白水落增城,許此江山錦繡盟。仙子靈風矜善弱,古藤神脈佑繁榮。

大豐峽谷河流遠,小寨人家景色清。更喜派潭堪酌飲,也宜風雅也怡情。

()

漁父空頭白,生涯一舸微。欲浮滄海去,又逐暮潮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