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垂釣

小兒垂釣朗讀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譯文:一個頭發蓬亂、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邊學着大人釣魚,側着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注釋:蓬頭:形容小孩可愛。稚子:年齡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綸:釣魚。綸:釣魚用的絲線。莓:一種野草。苔:苔蘚植物。映:遮映。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譯文: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小孩漠不關心地擺了擺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注釋:借問:向人打聽。魚驚:魚兒受到驚嚇。應:回應,答應,理睬。

小兒垂釣注音

ㄆㄥˊ ㄊㄡˊ ㄓˋ ㄗˇ ㄒㄩㄝˊ ㄔㄨㄟˊ ㄌㄨㄣˊ , ㄘㄜˋ ㄗㄨㄛˋ ㄇㄟˊ ㄊㄞˊ ㄘㄠˇ ㄧㄥˋ ㄕㄣ 。

ㄌㄨˋ ㄖㄣˊ ㄐㄧㄝˋ ㄨㄣˋ ㄧㄠˊ ㄓㄠ ㄕㄡˇ , ㄆㄚˋ ㄉㄜ˙ ㄩˊ ㄐㄧㄥ ㄅㄨˊ ㄧㄥˋ ㄖㄣˊ 。

小兒垂釣釋義

譯文

一個頭發蓬亂、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邊學着大人釣魚,側着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小孩漠不關心地擺了擺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註釋

蓬頭:形容小孩可愛。稚子:年齡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綸:釣魚。綸:釣魚用的絲線。

莓:一種野草。苔:苔蘚植物。映:遮映。

借問:向人打聽。

魚驚:魚兒受到驚嚇。應:回應,答應,理睬。

小兒垂釣創作背景

  《小兒垂釣》是胡令能到農村去尋找一個朋友,向釣魚兒童問路後所作。

參考資料:

1、徐培均主編.中國古代詩苑精品:東方出版中心,1996年08月第1版:第534頁-第536頁

小兒垂釣賞析

  《小兒垂釣》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爲題材的詩作,詩寫一「蓬頭稚子」學釣魚,「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兒招手,想借問打聽一些事情,那小兒卻「怕得魚驚不應人」(怕驚了魚而不置一詞),真是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形神兼備,意趣盎然。其藝術成就絲毫不亞於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詩。

  此詩分垂釣和問路兩層,第一、二句重在寫垂釣(形),第三、四句重在問路(傳神)。

  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蓬頭」寫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頑皮,天真可愛。「綸」是釣絲,「垂綸」即題目中的「垂釣」,也就是釣魚。詩人對這垂釣小兒的形貌不加粉飾,直寫出山野孩子頭髮蓬亂的本來面目,使人覺得自然可愛與真實可信。「學」是這首詩的詩眼。這個小孩子初學釣魚,所以特別小心。在垂釣時,「側坐」姿態,草映其身,行爲情景,如在眼前。「側坐」帶有隨意坐下的意思。側坐,而非穩坐,正與小兒初學此道的心境相吻合。這也可以想見小兒不拘形跡地專心致志於釣魚的情景。「莓苔」,泛指貼着地面生長在陰溼地方的低等植物,從「莓苔」不僅可以知道小兒選擇釣魚的地方是在陽光罕見人跡罕到的所在,更是一個魚不受驚、人不暴曬的頗爲理想的釣魚去處,爲後文所說「怕得魚驚不應人」做了鋪墊。「草映身」,也不只是在爲小兒畫像,它在結構上,對於下句的「路人借問」還有着直接的承接關係──路人之向小兒打問,就因爲看得見小兒。

  後兩句中「遙招手」的主語還是小兒。當路人問道,小兒害怕應答驚魚,從老遠招手而不回答。這是從動作和心理方面來刻劃小孩,有心計,有韜略,機警聰明。小兒之所以要以動作來代替答話,是害怕把魚驚散。小兒的動作是「遙招手」,說明小兒對路人的問話並非漠不關心。小兒在「招手」以後,又怎樣向「路人」低聲耳語,那是讀者想象中的事,詩人再沒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說明了「遙招手」的原因以後,詩作也就戛然而止。

  在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比較少,因而顯得可貴。這首七絕寫小兒垂釣別有情趣。詩中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鵰飾,就似一枝清麗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幾分純真、無限童趣和一些專注。此詩不失爲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描寫兒童的佳作。

胡令能

胡令能(785-826年),唐詩人,隱居圃田(河南中牟縣)。唐貞元、元和時期人。家貧,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爲生,人稱「胡釘鉸」。他的詩語言淺顯而構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濃,現僅存七絕4首。唐貞元、元和時期人。莆田隱者,唐詩人少爲負局鎪釘之業。夢人剖其腹,以一卷書內之,遂能吟詠,遠近號爲胡釘鉸。詩四首,皆寫得十分生動傳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贈之詩作。 ...

胡令能朗讀
()

猜你喜歡

隴頭不待鶴書招,勸駕賓筵禮數饒。芹泮泳遊才孔俊,鵬程鶱翥氣彌高。

九山霽色浮江渚,十日春風拂柳條。一曲驪駒頻喚酒,離愁楚楚正難消。

()

虛亭林木裏,傍水着欄杆。

試展團蒲坐,葉聲生早寒。

()

儂似浮萍漂泊裏。不道留儂,到便儂留住。柳絮隨風花落處。

爲儂又惹閒情緒。

紅淚拋殘無一語。滾滾難描,最是傷春句。試問荼蘼開似許。

如何春又將歸去。

()

蛟龍作雲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適,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書,壁掛無絃琴。希賢復希聖,視古猶視今。

所貴生世間,動止爲人欽。有琴莫厭彈,有酒莫厭斟。

窮居見高節,寡和乃希音。誰能言囁嚅,強顏隨冠簪。

子雲媚新室,立言徒艱深。

()

杏雨香春江,柳花上行李。立馬一書生,感時涕江涘。

握手訪中原,茫茫不可視。今上古武丁,鼎鐺缺雙耳。

大川棹腐楫,勁弦控撓矢。翰林養相望,棋枰酒杯底。

何不習吏事,而但討文史。言官無大諫,徒取聖聽鄙。

是以越職言,或從小臣起。大學古成均,諸生與胄齒。

今爲鬻爵肆,羣蟻奔羊市。高皇重積分,中興復古始。

司成冢宰爭,王言若置屣。嗟古舉賢良,選擇勵廉恥。

晁賈公孫文,猶雲累科舉。胡乃名世才,時藝斯焉取。

孔孟雖皇皇,亦當事訓詁。而況帖括中,安得伊與呂。

安石亂天下,種毒今未已。記誦欺主司,田宅遺孫子。

大車誇閭巷,竿牘害鄉裏。養士三百年,功效如是止。

齊寇比帝京,寒齒附脣比。困獸思決藩,恐其渡遼水。

西賊秦抵燕,較齊稍緩爾。亦畏走北胡,二寇互表裏。

即我粵海中,大鯨相銜尾。百城一參戎,犄角將何以。

墨牧嚼人骨,大吏倒賢否。清惠被彈文,交章薦狼豕。

犯怒長官邪,乃雲肅網紀。雖不非大夫,亦當計桑梓。

子昔感神京,帝棟礎則圮。萬虜城下薄,無人應拊髀。

天子自登陴,朋分撓國是。寄書太息言,天下事如此。

以致聖主疑,有臣不敢恃。大鎮工戶曹,中官坐協理。

主既疑益深,臣乃化繞指。間有諤諤然,千人而一士。

此行又三歲,抱膝熟摩揣。努力經世務,明明天子使。

若乃逢年事,其道在故紙。黃口拾進賢,沾沾亦自喜。

得之不必才,況子已才美。何事立春江,喃喃話知己。

()

豈謂江南別,心如塞上行。苦雲搖陣色,亂木攪秋聲。
周穀雨未散,漢河流尚橫。春司遲爾策,方用靜妖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