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鄰家吹笙

聽鄰家吹笙朗讀

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牆外是誰家。

譯文:吹笙的聲音如隔着彩霞從天而來,不知牆外究竟是哪一家。

注釋:鳳吹聲:吹笙的聲音。

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

譯文:重重大門緊鎖無處尋覓,但心中猜想其中必有千樹的桃花。

注釋:重門:重重的大門。千樹花:千桃樹上的花。

聽鄰家吹笙注音

ㄈㄥˋ ㄔㄨㄟ ㄕㄥ ㄖㄨˊ ㄍㄜˊ ㄘㄞˇ ㄒㄧㄚˊ , ㄅㄨˋ ㄓ ㄑㄧㄤˊ ㄨㄞˋ ㄕˋ ㄕㄟˊ ㄐㄧㄚ 。

ㄔㄨㄥˊ ㄇㄣˊ ㄕㄣ ㄙㄨㄛˇ ㄨˊ ㄒㄩㄣˊ ㄔㄨˋ , ㄧˊ ㄧㄡˇ ㄅㄧˋ ㄊㄠˊ ㄑㄧㄢ ㄕㄨˋ ㄏㄨㄚ 。

聽鄰家吹笙釋義

譯文

吹笙的聲音如隔着彩霞從天而來,不知牆外究竟是哪一家。

重重大門緊鎖無處尋覓,但心中猜想其中必有千樹的桃花。

註釋

笙: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

鳳吹聲:吹笙的聲音。

重門:重重的大門。

千樹花:千桃樹上的花。

聽鄰家吹笙賞析

  錢鍾書《通感》一文,列舉李賀等唐代詩人作品,詳細分析了「古代批評家和修辭學家似乎都沒有拈出」的一種描寫手法,這種手法常用於描寫音樂的篇章。郎士元這首小詩就運用這種描寫手法,即「通感」。它是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溝通起來的一種修辭手法。這首《聽鄰家吹笙》,在「通感」的運用上,頗具特色。

  這是一首聽笙詩。笙這種樂器由多根簧管組成,參差如鳳翼;其聲清亮,宛如鳳鳴,故有「鳳吹」之稱。傳說仙人王子喬亦好吹笙作鳳凰鳴(見《列仙傳》)。首句「鳳吹聲如隔彩霞」就似乎由此作想,說笙曲似從天降,極言其超凡入神。具象地寫出「隔彩霞」三字,就比一般地說「此曲只應天上有」(杜甫)、「如聽仙樂耳暫明」(白居易)來得高妙。將聽覺感受轉化爲視覺印象,給讀者的感覺更生動具體。同時,這裏的「彩霞」,又與白居易《琵琶行》、韓愈《聽穎師彈琴》中運用的許多摹狀樂聲的視覺形象不同。它不是說聲如彩霞,而是說聲自彩霞之上來;不是摹狀樂聲,而是設想奏樂的環境,間接烘託出笙樂的明麗新鮮。

  「不知牆外是誰家」,對笙樂雖以天上曲相比擬,但對其實際來源必然要產生懸想揣問。詩人當是在自己院內聽隔壁「鄰家」傳來的笙樂,所以說「牆外」。這懸揣語氣,不僅進一步渲染了笙聲的奇妙撩人,還見出聽者「尋聲暗問」的專注情態,也間接表現出那音樂的吸引力。於是,詩人動了心,由「尋聲暗問『吹』者誰」,進而起身追隨那聲音,欲窺探個究竟。然而「重門深鎖無尋處」,一牆之隔竟無法逾越,不禁令人於咫尺之地產生「天上人間」的悵惘和更強烈的憧憬,由此激發了一個更爲絢麗的幻想。

  「疑有碧桃千樹花」。以花爲意象描寫音樂,「芙蓉泣露香蘭笑」(李賀)是從如泣如笑的樂聲着想,「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是從《梅花落》曲名着想,而此詩末句與它們都不同,仍是從奏樂的環境着想。與前「隔彩霞」呼應,這裏的「碧桃」是天上碧桃,是王母桃花。灼灼其華,竟至千樹之多,是十分繁縟絢麗的景象。它意味着那奇妙的、非人世間的音樂,宜乎如此奇妙的、非人世間的靈境。它同時又象徵着那笙聲的明媚、熱烈、歡快。而一個「疑」字,寫出如幻如真的感覺,使意象給人以飄渺的感受而不過於質實。

  此詩三句緊承二句,而四句緊承三句又回應首句,章法流走回環中有遞進(從「隔彩霞」到「碧桃千樹花」)。它用視覺形象寫聽覺感受,把五官感覺錯綜運用,而又避免對音樂本身正面形容,單就奏樂的環境作「別有天地非人間」的幻想,從而間接有力地表現出笙樂的美妙。在「通感」運用上算得是獨具一格的。

郎士元

郎士元 唐代詩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縣)人。生卒年不詳。天寶十五載(756)登進士第。安史之亂中,避難江南。寶應元年(762)補渭南尉,歷任拾遺、補闕、校書等職,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與錢起齊名,世稱"錢郎"。他們詩名甚盛,當時有"前有沈宋,後有錢郎"(高仲武《中興間氣集》)之說。 ...

郎士元朗讀
()

猜你喜歡

海風拍枕燈初暗,山雨打窗人正寒。料得此軒秋更好,怒濤推月上闌幹。

()

疊翠聳千仞,澄波屬紫文。鑑開倒影列,反照共氤氳。

()

吾氣已衰颯,茲行增慘悽。

近山雲易雨,積水路如溪。

寒食紙錢樹,舊遊莎草畦。

頹牆獨立久,百感付鵑啼。

()

城市方炎熱,村墟乃爾涼。

拂窗桐葉下,繞舍稻花香。

獨鶴警秋露,雙螢明屋樑。

臥聞機婦織,感嘆夜初長。

()

青雲夢裏謝夔皋,懶受玄纁制錦袍。貧賤不荒三徑業,輕肥應薄五陵豪。

江湖寂寞流風遠,光嶽晶熒間氣高。過客紛紛吊遺蹟,誰輕名利等鴻毛。

()

淩波延佇澹相留,應託微波怨未休。閒偃露盤如欲語,驟傾風蓋卻回頭。

歌珠串脫橫塘雨,醉玉香凝罨畫樓。好在水仙繁會處,爛張雲錦待仙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