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愁詩

四愁詩朗讀

我所思兮在太山。

譯文: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泰山。

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涕沾翰。

譯文: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泰山支脈艱險(阻止我不得親近美人)。側身向東望眼淚沾溼了我的衣襟。

注釋:梁父:泰山下小山名。翰:衣襟。

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譯文:美人送給我金錯刀,(我)以什麼來報答呢?(我有)瓊英美玉。

注釋:金錯刀:王莽鑄幣「一刀平五千」,因「一刀」兩字用錯金工藝,故稱之爲「金錯刀」。英:「瑛」的借字,瑛是美石似玉者。瓊瑤:兩種美玉。

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爲懷憂心煩勞。

譯文:但是道路悠遠使我徘徊不安。爲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心意煩亂呢?

注釋:倚:通「猗」,語助詞,無意義。

我所思兮在桂林。

譯文: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桂林。

注釋:桂林:郡名,今廣西省地。

欲往從之湘水深,側身南望涕沾襟。

譯文: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湘水深不可測(阻止我到不了桂林)。側身向南望眼淚沾溼了我的衣襟。

注釋:湘水:源出廣西省興安縣陽海山,東北流入湖南省會合瀟水,入洞庭湖。

美人贈我琴琅玕,何以報之雙玉盤。

譯文:美人送給我琴琅玕(我)以什麼來報答呢?(我有)成雙的白玉盤。

注釋:琴琅玕:琴上用琅玕裝飾。琅玕是一種似玉的美石。

路遠莫致倚惆悵,何爲懷憂心煩傷。

譯文:但是道路悠遠使我因失意而悲傷,爲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煩憂不樂呢?

我所思兮在漢陽。

譯文: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漢陽。

注釋:漢陽:郡名,前漢稱天水郡,後漢改爲漢陽郡,今甘肅省甘谷縣南。

欲往從之隴阪長,側身西望涕沾裳。

譯文: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隴阪迂迴險阻(阻我難至漢陽)。

注釋:隴阪:山坡爲「阪」。天水有大阪,名隴阪。

美人贈我貂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

譯文:側身向西望眼淚沾溼了衣裳。美人送給我貂襜褕。(我)以什麼來報答呢?(我有)明月珠。

注釋:襜褕:直襟的單衣。

路遠莫致倚踟躕,何爲懷憂心煩紆。

譯文:但是道路遙遠使我徘徊不進,猶豫不決,爲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愁悶鬱結呢?

注釋:踟躕:徘徊不前貌。

我所思兮在雁門。

譯文:我所思念的美人在雁門。

注釋:雁門:郡名,今山西省西北部。

欲往從之雪雰雰,側身北望涕沾巾。

譯文: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塞上雨雪紛紛(礙我不達雁門)。側身向北望眼淚沾溼了衣巾。

注釋:雰雰:雪盛貌。

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譯文:美人送給我錦繡段。(我)以什麼來報答呢?(我有)青玉製就的幾案。

注釋:段:同「緞」,履後跟。案:放食器的小幾(形如有腳的託盤)。

路遠莫致倚增嘆,何爲懷憂心煩惋。

譯文:但是道路悠遠使我一再嘆息,爲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鬱悶怨恨呢?

四愁詩注音

ㄨㄛˇ ㄙㄨㄛˇ ㄙ ㄒㄧ ㄗㄞˋ ㄊㄞˋ ㄕㄢ 。

ㄩˋ ㄨㄤˇ ㄘㄨㄥˊ ㄓ ㄌㄧㄤˊ ㄈㄨˋ ㄐㄧㄢ , ㄘㄜˋ ㄕㄣ ㄉㄨㄥ ㄨㄤˋ ㄊㄧˋ ㄓㄢ ㄏㄢˋ 。

ㄇㄟˇ ㄖㄣˊ ㄗㄥˋ ㄨㄛˇ ㄐㄧㄣ ㄘㄨㄛˋ ㄉㄠ , ㄏㄜˊ ㄧˇ ㄅㄠˋ ㄓ ㄧㄥ ㄑㄩㄥˊ ㄧㄠˊ 。

ㄌㄨˋ ㄩㄢˇ ㄇㄛˋ ㄓˋ ㄧˇ ㄒㄧㄠ ㄧㄠˊ , ㄏㄜˊ 爲 ㄏㄨㄞˊ ㄧㄡ ㄒㄧㄣ ㄈㄢˊ ㄌㄠˊ 。

ㄨㄛˇ ㄙㄨㄛˇ ㄙ ㄒㄧ ㄗㄞˋ ㄍㄨㄟˋ ㄌㄧㄣˊ 。

ㄩˋ ㄨㄤˇ ㄘㄨㄥˊ ㄓ ㄒㄧㄤ ㄕㄨㄟˇ ㄕㄣ , ㄘㄜˋ ㄕㄣ ㄋㄢˊ ㄨㄤˋ ㄊㄧˋ ㄓㄢ ㄐㄧㄣ 。

ㄇㄟˇ ㄖㄣˊ ㄗㄥˋ ㄨㄛˇ ㄑㄧㄣˊ ㄌㄤˊ ㄍㄢ , ㄏㄜˊ ㄧˇ ㄅㄠˋ ㄓ ㄕㄨㄤ ㄩˋ ㄆㄢˊ 。

ㄌㄨˋ ㄩㄢˇ ㄇㄛˋ ㄓˋ ㄧˇ ㄔㄡˊ ㄔㄤˋ , ㄏㄜˊ 爲 ㄏㄨㄞˊ ㄧㄡ ㄒㄧㄣ ㄈㄢˊ ㄕㄤ 。

ㄨㄛˇ ㄙㄨㄛˇ ㄙ ㄒㄧ ㄗㄞˋ ㄏㄢˋ ㄧㄤˊ 。

ㄩˋ ㄨㄤˇ ㄘㄨㄥˊ ㄓ ㄌㄨㄥˇ ㄅㄢˇ ㄔㄤˊ , ㄘㄜˋ ㄕㄣ ㄒㄧ ㄨㄤˋ ㄊㄧˋ ㄓㄢ ㄔㄤˊ 。

ㄇㄟˇ ㄖㄣˊ ㄗㄥˋ ㄨㄛˇ ㄉㄧㄠ ㄔㄢ ㄩˊ , ㄏㄜˊ ㄧˇ ㄅㄠˋ ㄓ ㄇㄧㄥˊ ㄩㄝˋ ㄓㄨ 。

ㄌㄨˋ ㄩㄢˇ ㄇㄛˋ ㄓˋ ㄧˇ ㄔˊ ㄔㄨˊ , ㄏㄜˊ 爲 ㄏㄨㄞˊ ㄧㄡ ㄒㄧㄣ ㄈㄢˊ ㄩ 。

ㄨㄛˇ ㄙㄨㄛˇ ㄙ ㄒㄧ ㄗㄞˋ ㄧㄢˋ ㄇㄣˊ 。

ㄩˋ ㄨㄤˇ ㄘㄨㄥˊ ㄓ ㄒㄩㄝˇ ㄈㄣ ㄈㄣ , ㄘㄜˋ ㄕㄣ ㄅㄟˇ ㄨㄤˋ ㄊㄧˋ ㄓㄢ ㄐㄧㄣ 。

ㄇㄟˇ ㄖㄣˊ ㄗㄥˋ ㄨㄛˇ ㄐㄧㄣˇ ㄒㄧㄡˋ ㄉㄨㄢˋ , ㄏㄜˊ ㄧˇ ㄅㄠˋ ㄓ ㄑㄧㄥ ㄩˋ ㄢˋ 。

ㄌㄨˋ ㄩㄢˇ ㄇㄛˋ ㄓˋ ㄧˇ ㄗㄥ ㄊㄢˋ , ㄏㄜˊ 爲 ㄏㄨㄞˊ ㄧㄡ ㄒㄧㄣ ㄈㄢˊ ㄨㄢˋ 。

四愁詩釋義

譯文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泰山。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泰山支脈艱險(阻止我不得親近美人)。側身向東望眼淚沾溼了我的衣襟。美人送給我金錯刀,(我)以什麼來報答呢?(我有)瓊英美玉。但是道路悠遠使我徘徊不安。爲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心意煩亂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桂林,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湘水深不可測(阻止我到不了桂林)。側身向南望眼淚沾溼了我的衣襟。美人送給我琴琅玕(我)以什麼來報答呢?(我有)成雙的白玉盤。但是道路悠遠使我因失意而悲傷,爲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煩憂不樂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漢陽,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隴阪迂迴險阻(阻我難至漢陽)。側身向西望眼淚沾溼了衣裳。美人送給我貂襜褕。(我)以什麼來報答呢?(我有)明月珠。但是道路遙遠使我徘徊不進,猶豫不決,爲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愁悶鬱結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雁門,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塞上雨雪紛紛(礙我不達雁門)。側身向北望眼淚沾溼了衣巾。美人送給我錦繡段。(我)以什麼來報答呢?(我有)青玉製就的幾案。但是道路悠遠使我一再嘆息,爲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鬱悶怨恨呢?

註釋

梁父:泰山下小山名。

翰:衣襟。

金錯刀:王莽鑄幣「一刀平五千」,因「一刀」兩字用錯金工藝,故稱之爲「金錯刀」。

英:「瑛」的借字,瑛是美石似玉者。

瓊瑤:兩種美玉。

倚:通「猗」,語助詞,無意義。

桂林:郡名,今廣西省地。

湘水:源出廣西省興安縣陽海山,東北流入湖南省會合瀟水,入洞庭湖。

琴琅玕:琴上用琅玕裝飾。琅玕是一種似玉的美石。

漢陽:郡名,前漢稱天水郡,後漢改爲漢陽郡,今甘肅省甘谷縣南。

隴阪:山坡爲「阪」。天水有大阪,名隴阪。

襜褕:直襟的單衣。

踟躕(chí chú):徘徊不前貌。

雁門:郡名,今山西省西北部。

雰雰:雪盛貌。

段:同「緞」,履後跟。

案:放食器的小幾(形如有腳的託盤)。

四愁詩創作背景

  張衡的詩歌留傳下來的有3首,以這首《四愁詩》爲最有名,《張衡年譜》的作者認爲這詩作於公元137年(漢順帝永和二年)。漢安帝於公元107年即位,在位18年中,外戚專權,宦宮亂政,皇帝徒有虛名。公元126年,順帝即位,不能刷新政治,種種弊端不但沒有革除,反而變本加厲。

參考資料:

1、呂晴飛等 .漢魏六朝詩歌鑑賞辭典 .北京 :中國和平出版社 ,1990年 :26-27頁 .

四愁詩賞析

  這詩共分四章,分別列舉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個遠處地名,表達詩人四處尋找美人而不可得的惆悵憂傷的心情。

  第一章說思念之人在泰山,我想去追尋她。但有泰山下的小山「梁父」阻隔,只能側身東望,眼淚沾溼衣襟。那美人贈給我—把「金錯刀」的佩刀,我用「英瓊瑤」這幾種美玉回報她,但路途太遠,無法送達,心中煩憂,徘徊不安。

  其餘三章結構相同,按「所思、欲往、涕淚、相贈、傷情」的次序來寫,除了美人所贈及詩人回報物品不同之外,每章方位地名亦不同。

  這四章不同方位的地名抉不是隨便寫的。第一章地點是泰山,古人認爲「王者有德功成則東封泰山,故思之」。漢武帝曾登封泰山,東漢安帝在公元124年(延光三年)亦登泰山祭告岱宗。可見詩人是寄希望於君王,希望他振作有爲,詩人願以道術報君,使天下大治。但外戚宦官這些小人的阻擋,詩人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只能徘徊憂傷。第二章地點是在桂林郡。據史載,東漢安帝、順帝時,這一帶民族矛盾尖銳,順帝爲此極爲優慮。第三章所思之處在「漢陽」,史載安帝、順帝時這一帶羌人時時入侵,大將不能守邊。第四章詩人所思之處在雁門,即今山西北部雁門關,爲漢之北疆。據史載,安帝時,鮮卑人常來攻略,擄掠人馬,詩人以此爲憂。

  《文選》收入此詩附有後人之序說張衡「依屈原以美人爲君子,以珍寶爲仁義,以水深雪雰爲小人,思以道術相報貽於時君,而懼讒邪不得以通。」這種分析是可信的,因爲古詩中傳統的比興手法是常以美人比理想中的賢人,詩中四處遠方地名,正是關係國家安危的處所,表現了詩人對國事的關懷和優慮。這四方遙遠的地名也體現了詩人爲理想而上下四方不倦地探索追尋的精砷,但處處都有難以逾越的障礙,追尋思念而不可得,故而優傷。這從側面曲折反映了現實社會的污濁黑暗,這些,就是詩人優傷的社會內容。

  除了「美人香草」的比興手法而外,這詩還運用了《詩經》民歌中迴環重疊,反覆詠歎的藝術手法。這四章意思相同,結構相同,句式相同,形式上非常整齊,但每章又換詞押韻,在整齊中顯出變化。

  淸代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評此詩說:「心煩紆鬱、低徊情深,風騷之變格也」又說:「五噫四愁,如何擬得?後人擬者,畫西施之貌耳。」

  《四愁詩》鍾情美人之意既明,則愛君之深亦自可推知。《文選》將詩分成「四思」,且看這「一思」。那無日不引人思慕的美人,身居東方泰山雲霧之中,邈焉難求,而「我」之渴望,卻惟在能追從她的身邊、呼吸於她的芳馨之中,則「我」情的執着癡迷,不已隱然可體味了嗎?及至那小小梁父頑丘,阻「我」不得親近美人,而「我」竟引領側望、至於淚下漣漣,衣襟爲溼,則「我」情之真之切,不已豁然無所隱藏了嗎?詩至此三句,自與一段落,詩人有情之癡的面目,已宛然可見。以下四句,更成一段落,詩人言之益深,亦令人讀而感慨益深。「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詩經·木瓜》),古人既如是說,「我」懷中有瓊英美玉,又如何能不思報贈?如今,雖然明知梁父爲阻、道路悠遠,這份禮物決無可能送達,此生只能長作徘徊瞻望、悵惘以終;然而,「我」卻爲何總是不能絕念、總是心意煩亂、勞思無盡?

  「一思」既已,「二思」「三思」「四思」源源不斷,連翩而至,「我」首次「求女」雖然告挫,但「我」卻絕不停止努力。當那贈他琅玕美石的美人徜徉於桂林山水之間時,他便懷着成雙的白玉盤奔往南方;當那贈他貂裘短服的美人飄飄於漢陽丘嶺之上時,他便揣着明月寶珠趨向西方;當那贈他錦繡彩段的美人出沒於雁門關塞之時,他又趕緊攜着青玉製就的幾案,馳走北方,雖然湘水深不可測,限我莫及桂林;雖然隴阪悠長無已,阻我難至漢陽;雖然塞上雨雪紛紛,礙我不達雁門;雖然每次都是受阻而止,每次都落得涕泗滂沱,沾染裳襟,每次都徒增惆悵,每次都憂思益加難釋-然而,「我」卻始終不倦,矢志不移!可以想見,倘若天地之間不止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此詩又將何止「四思」?詩人的奔走將至於千、至於萬,詩人的愁思且巍過五嶽、廣過江河!切莫以「四愁」之間僅有並列而無遞進,而嫌其章法單調少變化;若《詩》之《蒹葭》止於「宛在水中央」,君不將謂其殊少文氣乎?若《陳風·月出》止於「勞心悄兮」,君不將覺其「心」之「勞」猶不甚乎?惟有一之不足、至於再、至於三、四,始能見詩人之深情纏綿、寄意幽遠。即如本詩,「愁」雖止於「四」,但其愁緒究竟延伸於胡底,又有何人能量之測之?「一唱而三嘆,慷慨有餘哀」,若要領會此種境界,不從《四愁詩》之類重章、疊句上索解,又將於何處求之?

  《四愁詩》非但內容足以使人動容,其句式也極引人注目,它是中國古詩中產生年代較早的一首七言詩。七言詩由來尚矣,但全詩句子均爲七言,而每句都採用上四字一節、下三字更爲一節的形式,句中又幾乎不用「兮」字作語助的詩,在現存的創作年代確切可信的古詩(而非載於後世著作中、真僞莫辨的《皇娥歌》、《柏梁詩》之類)範圍裏,本詩是最早的一首,這就是《四愁詩》在中國詩史上的地位。在此以前,七言詩或是雜以八言、九言者,如漢武帝《瓠子歌》;或是每句前三字、後三字各爲一節、而中間夾一「兮」字,如項羽《垓下歌》、李陵《別歌》:這些,都不能算作典範的七言詩。至於漢烏孫公主的《悲愁歌》,雖然已達到全篇上四下三,但每句兩節之間還存有「兮」字,成了一首八言詩,句式上雖接近於典範的七言詩,卻終不能歸入七言詩的範疇。唯本詩除了每章首句以外,其餘句子與後世七言詩已全無二致,顯得整飭一新、燦然可觀。曹丕的《燕歌行》,自是一首成熟的七言。而《四愁詩》作爲七言詩,雖然尚有不少《詩經》的痕跡如重章疊句、每章句子爲奇數,以及《楚辭》的痕跡如「兮」的使用;但是,它的上四下三的句式,卻早在大半個世紀以前已達到了《燕歌行》的水準,同時這種句式在抒情上的優勢-即節奏上的前長後短(異於四言詩及《垓下歌》之類七言的並列,和五言的前短後長),使聽覺上有先長聲曼吟、而復悄然低語的感受,而節奏短的三字節落在句後,聽來又有漸趨深沉之感,如此一句循環往復,全詩遂有思緒紛錯起伏、情致纏綿跌宕之趣-《燕歌行》有之,《四愁詩》亦已有之。

張衡

張衡(78-139),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製圖學家、文學家、學者,在漢朝官至尚書,爲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爲「張衡星」。 ...

張衡朗讀
()

猜你喜歡

藺璧雖期復,蘇書竟不還。慶餘鍾令緒,才大壓塵寰。

勁正三朝老,從容半世閒。會心真是老,一笑別人間。

()

伊餘削籍遊京華,疇昔知交絕來往。踽踽孤蹤近十年,邂逅石閭非夢想。

高才逸氣淩九霄,冰雪奇文共欣賞。眉山即山相繼來,睥睨今古分雄長。

三人磊落天下奇,世求一見恆難期。況與交遊日把臂,此生此世誠一時。

年來知己盡凋喪,詩文到處含酸悲。羣鴟聚族爭腐鼠,安知溲渤潛蛟螭。

一椽索處類屈蠖,誰復問字來卑棲。樂生青雲客,慕我如飢渴。

月明乘興叩荊扉,疑是山陰夜中雪。金尊綺饌玉作盤,邀我醉飽燈元節。

愛我作大書,不惜絹素供塗污。愛我作長句,頻催屢促如追逋。

自愧才同白頭豕,何能揚鬣傾江湖。感君意,爲君謳。

滔滔隴水去不休,各自南北東西流。紛紛草木無堅性,幾日飄蕩隨殘秋。

與子共採明月珠,與子共寶荊山瑜。男兒立身貴不朽,莫教歲月空荒蕪。

我今願作他山石,攻金攻玉成璉瑚。君不見少年慷慨酣杯酌,移山倒海輕一諾。

口血未乾盟已寒,星移雨散何澆薄。

()

一紙黃書舉茂才,使君後挽復前推。

似聞太史佔奎宿,先敕天官起蟄雷。

唐世科場先進士,漢家郊廟要掄魁。

白頭鄉老殷勤處,西望旗鈴送喜來。

()

漢武高臺切絳河,半涵非霧鬱嵯峨。

桑田欲看他年變,瓠子先成此日歌。

夏鼎幾遷空象物,秦橋未就已沉波。

相如作賦徒能諷,卻助飄飄逸氣多。

()

王瓜未亦方牽蔓,李子才青已近樽。

我最年高雜年少,風流還有杜陵孫。

()

我亦從來徹骨貧,誰知遍界不藏身。住山鈯斧勞收取,不是青源衆獸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