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推不言祿

介之推不言祿朗讀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

譯文: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  晉文公賞賜跟着他逃亡的人們,介之推不去要求祿賞,而(晉文公)賜祿賞時也沒有考慮到他。

注釋:  晉侯:指晉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國的幫助下回晉繼承君位。賞:賜有功也。從亡者:從文公出亡在外之臣,如狐偃、趙衰之屬。介之推:亦從亡之臣。晉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

  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爲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爲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

譯文:  介之推說:「獻公的兒子有九個,現在惟獨國君還在(人世)。惠公、懷公沒有親信,(國)內外都拋棄他們。天沒有(打算)滅絕晉,(所以)必定會有君主。主持晉國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誰呢?上天實際已經安排好了的,而跟隨文公逃亡的人卻認爲是自己的貢獻,(這)不是欺騙嗎?偷竊別人的錢財,都說是盜竊。更何況貪圖天的功勞,將其作爲自己的貢獻呢?下面的(臣子)將罪當做道義,上面的(國君)對(這)奸詐(的人)給予賞賜。上下互相欺瞞,難以和他們相處啊。」

注釋:  獻公:重耳之父晉獻公。惠、懷:惠公,懷公。惠公是文公重耳的弟弟,是懷公的父親。置:立。二三子:相當於「那幾個人」,指跟隨文公逃亡諸臣。子是對人的美稱。誣:欺騙。下義其罪:義,善也。言貪天之功,在人爲犯法,而下反以爲善也。上賞其奸:奸,僞也。言貪天之功在國爲僞,而上反以此賜也。蒙:欺騙。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

譯文:  他的母親說:「你爲什麼不也去要求賞賜呢?(否則)這樣(貧窮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誰呢?」

注釋:  盍:何不。懟:怨恨。

  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譯文:  回答說:「(既然)斥責這種行爲是罪過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況且說出埋怨的話了,(以後)不應吃他的俸祿了。」

注釋:  尤:罪過。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譯文:    他的母親說:「也讓國君知道這事,好嗎?」

注釋:  

  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

譯文:  回答說:「言語,是身體的裝飾。身體將要隱居了,還要裝飾它嗎?這樣是乞求顯貴啊。」

注釋:  文:花紋,裝飾。言人之有言,所以文飾其身。

  其母曰:「能如是乎?與汝偕隱。」遂隱而死。

譯文:    他的母親說:「(你)能夠這樣做嗎?(那麼我)和你一起隱居。」便(一直)隱居到死去。

注釋:  

  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地名)爲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譯文:  晉文公沒有找到他,便用綿上作爲他的祭田。說:「用它來記下我的過失,並且表彰善良的人。」

注釋:  綿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縣南、沁源縣西北的介山之下。田:祭田。志:記載。旌:表彰。

介之推不言祿注音

   ㄐㄧㄣˋ ㄏㄡˊ ㄕㄤˇ ㄘㄨㄥˊ ㄨㄤˊ ㄓㄜˇ , ㄐㄧㄝˋ ㄓ ㄊㄨㄟ ㄅㄨˊ ㄧㄢˊ ㄌㄨˋ , ㄌㄨˋ ㄧˋ ㄈㄨˊ ㄐㄧˊ 。

   ㄊㄨㄟ ㄩㄝ :「 ㄒㄧㄢˋ ㄍㄨㄥ ㄓ ㄗˇ ㄐㄧㄡˇ ㄖㄣˊ , ㄨㄟˊ ㄐㄩㄣ ㄗㄞˋ ㄧˇ 。 ㄏㄨㄟˋ 、 ㄏㄨㄞˊ ㄨˊ ㄑㄧㄣ , ㄨㄞˋ ㄋㄟˋ ㄑㄧˋ ㄓ 。 ㄊㄧㄢ ㄨㄟˋ ㄐㄩㄝˊ ㄐㄧㄣˋ , ㄅㄧˋ ㄐㄧㄤ ㄧㄡˇ ㄓㄨˇ 。 ㄓㄨˇ ㄐㄧㄣˋ ㄙˋ ㄓㄜˇ , ㄈㄟ ㄐㄩㄣ ㄦˊ ㄕㄟˊ ? ㄊㄧㄢ ㄕˊ ㄓˋ ㄓ , ㄦˊ ㄦˋ ㄙㄢ ㄗ˙ ㄧˇ 爲 ㄐㄧˇ ㄌㄧˋ , ㄅㄨˊ ㄧˋ ㄨˊ ㄏㄨ ? ㄑㄧㄝˋ ㄖㄣˊ ㄓ ㄘㄞˊ , ㄧㄡˊ ㄨㄟˋ ㄓ ㄉㄠˋ 。 ㄎㄨㄤˋ ㄊㄢ ㄊㄧㄢ ㄓ ㄍㄨㄥ , ㄧˇ 爲 ㄐㄧˇ ㄌㄧˋ ㄏㄨ ? ㄒㄧㄚˋ ㄧˋ ㄑㄧˊ ㄗㄨㄟˋ , ㄕㄤˋ ㄕㄤˇ ㄑㄧˊ ㄐㄧㄢ 。 ㄕㄤˋ ㄒㄧㄚˋ ㄒㄧㄤˋ ㄇㄥˊ , ㄋㄢˊ ㄩˇ ㄔㄨˋ ㄧˇ 。」

   ㄑㄧˊ ㄇㄨˇ ㄩㄝ :「 ㄏㄜˊ ㄧˋ ㄑㄧㄡˊ ㄓ ? ㄧˇ ㄙˇ ㄕㄟˊ ㄉㄨㄟˋ ?」

   ㄉㄨㄟˋ ㄩㄝ :「 ㄧㄡˊ ㄦˊ ㄒㄧㄠˋ ㄓ , ㄗㄨㄟˋ ㄧㄡˋ ㄕㄣˋ ㄧㄢ ! ㄑㄧㄝˇ ㄔㄨ ㄩㄢˋ ㄧㄢˊ , ㄅㄨˊ ㄕˊ ㄑㄧˊ ㄕˊ 。」

   ㄑㄧˊ ㄇㄨˇ ㄩㄝ :「 ㄧˋ ㄕˇ ㄓ ㄓ , ㄖㄨㄛˋ ㄏㄜˊ ?」

   ㄉㄨㄟˋ ㄩㄝ :「 ㄧㄢˊ , ㄕㄣ ㄓ ㄨㄣˊ ㄧㄝˇ 。 ㄕㄣ ㄐㄧㄤ ㄧㄣˇ , ㄧㄢ ㄩㄥˋ ㄨㄣˊ ㄓ ? ㄕˋ ㄑㄧㄡˊ ㄒㄧㄢˇ ㄧㄝˇ 。」

   ㄑㄧˊ ㄇㄨˇ ㄩㄝ :「 ㄋㄥˊ ㄖㄨˊ ㄕˋ ㄏㄨ ? ㄩˇ ㄖㄨˇ ㄐㄧㄝ ㄧㄣˇ 。」 ㄙㄨㄟˋ ㄧㄣˇ ㄦˊ ㄙˇ 。

   ㄐㄧㄣˋ ㄏㄡˊ ㄑㄧㄡˊ ㄓ , ㄅㄨˊ ㄏㄨㄛˋ , ㄧˇ ㄇㄧㄢˊ ㄕㄤˋ ( ㄉㄧˋ ㄇㄧㄥˊ )爲 ㄓ ㄊㄧㄢˊ 。 ㄩㄝ :「 ㄧˇ ㄓˋ ㄨˊ ㄍㄨㄛˋ , ㄑㄧㄝˇ ㄐㄧㄥ ㄕㄢˋ ㄖㄣˊ 。」

介之推不言祿釋義

譯文

  (背景接前面的《寺人披見文公》)晉文公賞賜跟着他逃亡的人們,介之推不去要求祿賞,而(晉文公)賜祿賞時也沒有考慮到他。

  介之推說:「獻公的兒子有九個,現在惟獨國君還在(人世)。惠公、懷公沒有親信,(國)內外都拋棄他們。天沒有(打算)滅絕晉,(所以)必定會有君主。主持晉國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誰呢?上天實際已經安排好了的,而跟隨文公逃亡的人卻認爲是自己的貢獻,(這)不是欺騙嗎?偷竊別人的錢財,都說是盜竊。更何況貪圖天的功勞,將其作爲自己的貢獻呢?下面的(臣子)將罪當做道義,上面的(國君)對(這)奸詐(的人)給予賞賜。上下互相欺瞞,難以和他們相處啊。」

  他的母親說:「你爲什麼不也去要求賞賜呢?(否則)這樣(貧窮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誰呢?」

  回答說:「(既然)斥責這種行爲是罪過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況且說出埋怨的話了,(以後)不應吃他的俸祿了。」

  他的母親說:「也讓國君知道這事,好嗎?」

  回答說:「言語,是身體的裝飾。身體將要隱居了,還要裝飾它嗎?這樣是乞求顯貴啊。」

  他的母親說:「(你)能夠這樣做嗎?(那麼我)和你一起隱居。」便(一直)隱居到死去。

  晉文公沒有找到他,便用綿上作爲他的祭田。說:「用它來記下我的過失,並且表彰善良的人。」

註釋

晉侯:指晉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國的幫助下回晉繼承君位。

賞:賜有功也。

從亡者:從文公出亡在外之臣,如狐偃、趙衰之屬。

介之推:亦從亡之臣。晉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

獻公:重耳之父晉獻公。

惠、懷:惠公,懷公。惠公是文公重耳的弟弟,是懷公的父親。

置:立。

二三子:相當於「那幾個人」,指跟隨文公逃亡諸臣。子是對人的美稱。

誣:欺騙。

下義其罪:義,善也。言貪天之功,在人爲犯法,而下反以爲善也。

上賞其奸:奸,僞也。言貪天之功在國爲僞,而上反以此賜也。

蒙:欺騙。

盍:何不。

懟(duì):怨恨。

尤:罪過。

文:花紋,裝飾。言人之有言,所以文飾其身。

綿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縣南、沁源縣西北的介山之下。

田:祭田。

志:記載。

旌:表彰。

介之推不言祿賞析

  這是一個歷代流傳很廣的故事。春秋時,晉國的公子重耳因爲內亂出奔到國外,一路辛苦流離,餓得奄奄一息。隨行的介之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熟了給重耳吃,救了他一命。內亂平定後,重耳回國,榮登皇帝的寶座,就是晉文公,即文中所稱晉侯。他登基之後大行封賞功臣,卻偏偏忘了救命恩人介之推。這就是文章開頭所說的「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於是和老母隱居綿上深山。

  文公知道後派人去請,而介之推執意不肯出來。傳說來人縱火燒山,想將母子逼下山,介之推和母親合抱一棵大樹,就這樣被燒死在山上。燒山的那一天正是清明節的前一天,爲了悼念介之推,從此人們便定每年清明前一天爲寒食清明,「寒食」是斷火冷食的意思。這一天舉國都不許生火,只能吃冷食。據說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歷。

  故事還沒有完。介之推被燒死後,文公很悲傷,他砍下那棵大樹,製成木屐穿上。嘆息着說:「悲乎,足下!」據說這又成了「足下」這一典故的出處。

  綿山因此也成爲一大名勝。據史料記載,從三國曹魏時期到元末,歷代曾有6次大規模修建。1940年1月10日,綿山毀於日軍戰火。解放後,綿山被山西省政府列爲重點風景名勝區。90年代得到了全面的修復和擴建。不但重修了從龍頭寺到雲峯寺被侵華日軍燒燬的寺廟,並且開發建設水濤溝瀑布羣和棲仙谷自然風光兩大景區。而每到寒食清明,人們更是會深切地懷念介之推的高尚氣節。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於前502年,死於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後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後爲魯國太史 。左氏世爲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於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爲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於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並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

左丘明朗讀
()

猜你喜歡

一劍西來,千巖拱列,魔影縱橫。

問明鏡非臺,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後世評。

且收拾,話英雄兒女,先敘閒情。

風雷意氣崢嶸。

輕拂了寒霜嫵媚生。

嘆佳人絕代,白頭未老,百年一諾,不負心盟。

短鋤栽花,長詩佐酒,詩酒年年總憶卿。

天山上,看龍蛇筆走,墨潑南溟。

()

憶過尋芳地。朱閣重門閉。淡拂修蛾,輕勻笑靨,妝成斜倚。

愛小簾、銀蒜鎮雙垂。織湘波細細。

忍道歡娛易。暝色連雲際。水驛山程,迢遙去國,永分連理。

到此時、空對石榴花,想羅巾暗記。

()

千騎精明振物華,麥畦分處槿籬斜。山雖有盡春無際,李竟不言桃自花。

綠漲新添前夜雨,青歸不減去年畬。酒杯弗酹劉伶土,重爲斯文一嘆嗟。

()

寒柳金明俱已休。哪堪回首舊風流。縱橫盲左凌雲筆,寂寞人間白玉樓。

情脈脈,意悠悠。空懷家國古今愁。何須更說前朝事,待唱新詞對晚秋。

()

逍遙仙家子,日夕朝玉皇。興高清露沒,渴飲瓊華漿。
解組一來款,披衣拂天香。粲然顧我笑,綠簡發新章。
泠泠如玉音,馥馥若蘭芳。浩意坐盈此,月華殊未央。
卻念喧譁日,何由得清涼。疏鬆抗高殿,密竹陰長廊。
榮名等糞土,攜手隨風翔。

()

紫菊披香碎曉霞,年年霜晚賞奇葩。

嘉名自合開仙府,麗色何妨奪錦砂。

雨徑蕭疏凌蘚暈,露叢芬馥敵蘭芽。

孤標只取當筵重,不似尋常泛酒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