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絳

謝絳(994或995——1039)字希深,浙江富陽人,謝濤子。

()

人物生平

  謝絳(994或995——1039)字希深,浙江富陽人,謝濤子。以父蔭任試祕書省校書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登進士甲科,授太常寺奉禮郎,知汝陰縣(今屬安徽)。善議論,喜談時事。嘗論「四民失業」,達數千言。翰林學士楊億舉薦其文章,真宗召試,擢祕閣校理,判登聞鼓禮院、吏部南曹。仁宗即位,遷太常博士,通判常州。天聖(1023—1032)中,各地水旱蝗災,黃河決口滑州(今屬河南)。絳上書指陳時弊,建議皇上下詔引咎自責,「許士大夫斥諱上聞,譏切時病」。「罷不急之役,省無名之斂」,以休息天下。仁宗嘉納其言。後爲編修官,參與修真宗國史。既成,天聖中,遷祠部員外郎,直集賢院,後通判河南府。錢惟演留守西京,悉以政事委之。是時歐陽修、梅聖俞、尹洙等亦在西京或其附近,相與登山臨水,著文賦詩。權開封府判官,雖在外,猶多次上書論事,言妖人方術之士不宜出入宮中。權開封府判官時,蝗災嚴重,據以再論時政,請求廉政輕役,慎擇官吏,寬施刑獄,與民休息,再遷兵部員外郎,徙三司度支判官,主張編制預算,「歷考歲用而裁節之」;又數言朝廷號令屢變,政出多門,宮廷侈糜,賜予無度等弊病。更進《理治箴》5篇,諫阻宮中不時需索。擢知制誥,判吏部流內銓、太常禮院。景祐元年(1034)出使契丹,還,遷擢知制誥,判流內銓,出知鄧州(今屬河南)。至任,調集民工擴建美陽堰;又上書請修復鉗盧陂,壅水灌注,可溉田3萬頃,寶元二年,未成而卒於任,年四十六。謝絳爲人穩重,深於涵養,而以文學知名,謝絳學記博深,長於制誥,論議透闢,尤爲儒林所宗。所至之處,「大興學舍」。在河南時,修建國子學,親自執教,遠道來學者達數百人。平時樂施好客,卒後「家無餘資」。歐陽修稱其制辭「尤得其體,世所謂常、楊、元、白,不足多也」(歐陽修《尚書兵部員外郎知制誥謝公墓誌銘》)。蔡襄也說他「文章謹於法度,敘史體,述制命,尤爲深約典重」(《謝公堂記》)。其上楊億書有「曳鈴其空,上念無君子者;解組不顧,公其如蒼生何」二聯,全用經籍語,楊億大加稱賞,譽爲「文中虎」(《歸田錄》卷一引)。著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全宋詩》卷一七七錄其詩十二首。《全宋文》卷四一一收其文十五篇。王安石爲述「行狀」,事蹟見歐陽修《尚書兵部員外郎知制誥謝公墓誌銘》(《歐陽文忠公集》卷二六)、《宋史》卷二九五本傳。 子謝景初、謝景溫、謝景平,皆有文名。

謝絳的詩文

昨夜佳期初共。鬢雲低、翠翹金鳳。尊前和笑不成歌,意偷轉、眼波微送。

草草不容成楚夢。漸寒深、翠簾霜重。相看送到斷腸時,月西斜、畫樓鍾動。

()

稍過山陰接甬東,正當兩國畫屏中。

巖嶺僧井通江水,門外商帆落海風。

()

愧君來款關,話別憩林間。

不待風銷暑,聊因酒發顏。

()

僕本塵外士,功名若毫末。

因尋小園隱,忽見羣芳發。

()

有意訪西溪,順塗吟思迷。

及茲詢野老,已恨過芳蹊。

()

僕本塵外士,功名若毫末。因尋小園隱,忽見羣芳發。

昔夢宛可記,靈契方茲達。會須掛朝纓,歸弄巖前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