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

吳起(前440年-前381年),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衛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縣,一說山東省曹縣東北)人。吳起一生歷侍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仕魯時曾擊退齊國的入侵;仕魏時屢次破秦,盡得秦國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業;仕楚時主持改革,史稱「吳起變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攻殺吳起。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爲「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佔有重要地位。

()

軼事典故

諫魏武侯

  魏武侯曾向吳起詢問國君繼位後第一年稱作「元年」的含義,吳起回答說:「元年就是國君必須要行事謹慎。」魏武侯問:「如何行事謹慎?」吳起說:「君主必須端正自身。」魏武侯又問:「君主應當怎樣端正自身?」吳起回答說:「君主要明智,心智不明的話有什麼辦法能端正自身呢?那應當廣開言路並從中選擇,使自己的心智聰明。古代的君主一開始處理國政時,士大夫如有進言、士人如有請見、百姓如有請求,君主一定會滿足他們,公族如果有人來請安問候一定接見他們,四方有人來投奔都不拒絕,這算是君主言路不受堵塞、雙眼不受矇蔽的方法;君主分賞俸祿必須要周到,使用刑罰必須要恰當,一定要宅心仁厚,時常惦記着百姓的利益,消除百姓的禍患,這樣就不會失去民心;君主自身的作風要正派,親信的大臣必須親自挑選任用,大夫不能兼任其他的職務,管理百姓的權力不能掌握在一個家族手中,這樣君主就不會失去權力,這都是《春秋》中的囑託,也是君主繼位後第一年必須要做的大事。」

  魏武侯處理政事得當,大臣中沒有誰能比得上他。魏武侯退朝後面帶喜色,吳起上前對他說:「有人曾把楚莊王的話告訴過您嗎?」魏武侯問:「楚莊王是怎麼說的?」吳起回答說:「楚莊王處理政事得當,大臣中沒有誰能比得上他,退朝後他面帶憂色。申公巫臣上前詢問其原因,楚莊王說:『我處理政事得當,大臣中沒有誰能比得上我,我深感憂慮。憂慮的原因就在仲虺的話中,他說過:「諸侯中能得到師傅的可稱王得天下,得到朋友的可稱霸諸侯,得到提出疑問的人的能夠保全國家,自行謀劃而沒有誰能比得上的會滅亡。」現在憑我這樣的本事,大臣中沒有誰能比得上我,我的國家將要滅亡了!因此我深感憂慮。』楚莊王因此而憂慮,而您卻因此而高興。」魏武侯後退了幾步,拱手向吳起拜了兩次說:「是上天派先生來挽救我的過錯啊。」

吳起攻亭

  吳起擔任西河郡守期間,秦國有個崗亭靠近魏國境內。這個崗亭會對魏國的種田人造成很大危害,但是又不值得徵調部隊攻打它。於是吳起就在北門外放了一根車轅,然後下令說:「誰能把車轅搬到南門外,就賞賜他上等田地、上等住宅。」起初沒有人去搬它,最終有個人把車轅搬到南門,吳起立即按照命令行賞。不久吳起又在東門外放了一石紅豆,下令說:「誰能把紅豆搬到西門,賞賜如前。」百姓們都爭搶去搬。最後吳起下令道:「明天要攻打崗亭,能衝鋒陷陣的,就任命他做大夫,賞賜上等田地和住宅。」百姓們爭先恐後參戰,一個早上就把崗亭攻佔了。

吳起守信

  吳起出門遇見一位老朋友,便邀請他來家裏用餐。這位老朋友讓吳起先回家等他,說他過一會就去。吳起說:「那我等您來了再吃。」這人到黃昏都沒有來,吳起也不吃飯,就等着他。第二天早上,吳起派人去請這位老朋友。直到這位老朋友來了,吳起才和他一起吃飯。

吳起休妻

  吳起讓他妻子織一條絲帶,結果長度比他要求的短了一些。吳起讓她去改一下,他妻子答應了。等到織好了又量了量,還是不符合吳起的要求。吳起非常生氣,他妻子回答說:「我開始織的時候就把線定好了,不能再改了。」吳起於是休掉了妻子。吳起的妻子向她哥哥求助,她哥哥說:「吳起是制定法令的人,他制定法令,是想爲大國建立功業。他的法令必須先要在自己的妻子身上兌現,然後才能推行下去,你不要指望再回去了。」吳起妻子的弟弟後來被衛國國君重用,想憑着自己的身份去求吳起與其姐復婚。吳起沒有答應,反而離開了衛國。

  另一種說法:吳起把織好的絲帶拿給他妻子看後讓她織條一模一樣的,等到絲帶織成後一經比較,新織的那條特別好。吳起說:「讓你織條絲帶,要求像那條一樣。這條織得特別好,是什麼原因?」他妻子說;「用的材料是一樣的,只是我多下了些工夫,所以織的更好。」吳起說:「這不是我的吩咐。」於是讓妻子穿好衣服,把她休回了孃家。她的父親前去求情,吳起說:「我在家從來不說空話。」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吳起出生於家有千金的富足家庭,早年在外求官不成,耗盡全部家產。同鄉鄰裏的人笑話他,他就殺掉三十多個譏笑自己的人,從東門逃出衛國。吳起和母親訣別時,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說:「我吳起如果做不了卿相,就絕不再回衛國。」後來吳起拜曾參之子曾申爲師,學習儒術。吳起的母親病逝,他沒有回家奔喪,曾申惱怒吳起不孝,和他斷絕了師生關係,吳起於是棄儒學兵,侍奉於魯國季孫氏門下。

侍奉魯君

  公元前412年,齊宣公發兵攻打魯國的莒縣(今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和安陽。魯穆公想任用吳起爲將,但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魯穆公對他有所懷疑。吳起渴望成就功名,於是殺掉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偏向齊國。魯穆公任命吳起爲將,率軍大敗齊軍。取勝後的吳起引起魯國羣臣的非議,有人在魯穆公面前中傷吳起說:「吳起是個猜疑殘忍的人,早年殺死鄉人,又因爲不孝被曾申逐出師門,君上對他有所懷疑的時候他就殺死自己的妻子。況且魯國是個小國,一旦有了戰勝國的名聲,就會招致各國的攻打。魯國和衛國是兄弟國家,君上重用吳起,就等於拋棄了衛國。」魯穆公於是對吳起產生了懷疑,免去了吳起的官職。而吳起的主公季孫氏也因懈怠賓客被殺,經人勸說,吳起離開魯國投奔魏國。

投奔魏國

  吳起聽說魏文侯很賢明,想要前去投奔。魏文侯向大臣李悝詢問吳起爲人如何,李悝說:「吳起貪慕功名而且好色,但是用兵連司馬穰苴也比不上他。」魏文侯於是任命吳起爲將軍,輔佐樂羊攻打中山國。

  吳起擔任將領期間,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夥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乘車騎馬,親自揹負捆紮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有個士兵生了惡性毒瘡,吳起替他吸吮膿液。這個士兵的母親聽說後放聲大哭。有人說:「你兒子是個無名小卒,將軍親自替他吸吮膿液,你怎麼還哭呢?」那位母親回答說:「不是這樣的,當年吳將軍替我丈夫吸吮毒瘡,他在戰場上勇往直前,死在敵人手裏。如今吳將軍又替我兒子吸吮毒瘡,我不知道他會死在什麼地方,因此我才哭啊。」

大破秦軍

  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吳起爲主將,攻克秦國河西地區(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的臨晉(即王城,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南)、元裏(今陝西省澄城縣東南)並築城。次年,吳起再次率軍攻打秦國,一直打到鄭縣(今陝西省華縣),攻克洛陰(今陝西省大荔縣西南)、郃陽(今陝西省合陽縣東南)並築城。4-1而秦國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禦工事,並築重泉城(今陝西省蒲城縣東南)加以防守。在與秦軍作戰期間,吳起從不自視比普通士卒高人一等,夜晚就睡在不加平整的田埂上,用樹葉遮蓋身體來躲避霜露的侵襲。這樣加上前412年被公子擊佔領的繁龐(今陝西省韓城市東南),魏國全部佔有原本屬於秦國的河西地區,並在此設立西河郡。經翟璜推薦,由吳起擔任首任郡守。

  吳起擔任西河郡守期間,向子夏學習儒家思想,並改革魏國兵制,創立武卒制。吳起規定凡是能夠身着全副甲冑,執12石之弩,揹負箭矢50個,荷戈帶劍,攜三日口糧,在半日內跑完百裏者,可入選爲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役和田宅租稅。武卒經過吳起的嚴格訓練,成爲魏國的精銳之師。吳起擔任西河郡守期間,爲抵禦秦國的進攻,修築了吳城(今山西省孝義市西南)。據《吳子兵法》記載,吳起擔任西河郡守期間率兵南徵北戰,爲魏國奪取土地千裏。期間共與諸侯軍隊大戰76次,大勝64次,其餘不分勝負。

談論政事

  魏文侯死後,吳起侍奉他的兒子魏武侯。有一次魏武侯和大臣們乘船在西河郡巡視,魏武侯感嘆道:「河山這樣的險峻,邊防難道不是很堅固嗎?」大臣王錯 在旁邊附和道:「這就是魏國強大的原因。如果您再修明政治,那麼我們魏國稱霸天下的條件就具備了。」吳起回答說:「我們君侯的話,是亡國的論調,你又來附和,這就更加危險了。」魏武侯氣憤地說:「你這話是什麼道理?」吳起回答說:「河山的險固是不能依靠的,霸業也從來不因爲山河的險固而產生。過去三苗居住的地方,左有彭蠡湖,右有洞庭湖,岐山居北面,衡山處南面。雖然有這些天險倚仗,可是政事治理不好,結果大禹流放了他們。夏桀的國家,左面是天門山的北麓,右邊是天溪山的南邊,廬山和嶧山在二山北部,伊水、洛水流經它的南面。有這樣的天險,但是沒有治理好國政,結果被商湯擊敗了。殷紂王的國家,左邊有孟門山,右邊有漳水和滏水,面對着黃河,背靠着山。雖有這樣的天險,然而國家治理不好,遭到周武王的討伐。再說您曾經親自率領我們佔領、攻陷了多少城邑,那些城的城牆不是不高,敵兵不是不多,然而能夠攻破它們,那還不是因爲他們政治腐敗的緣故嗎?由此看來,依靠河山險固,怎麼能夠成就霸業呢?」魏武侯十分贊同吳起的觀點,說:「我今天才聽到聖人的言論啊,河西政事都委託給你了。」

  吳起擔任西河郡守期間,威信很高。魏武侯繼位後,魏國國相一職空缺,許多人都認爲吳起能夠順利當選,但最終魏武侯任命田文爲國相。吳起很不高興,對田文說:「我與您比一下功勞,可以嗎?」田文說:「可以。」吳起說:「統率三軍,讓士兵樂意爲國死戰,敵國不敢圖謀侵犯魏國,您能和我比嗎?」田文說:「不如您。」吳起說:「管理文武百官,讓百姓親附,充實國庫的儲備,您能和我比嗎?」田文說:「不如您。」吳起說:「拒守西河郡讓秦國的軍隊不敢向東侵犯,讓韓國、趙國都服從歸順,您能和我比嗎?」田文說:「不如您。」吳起說:「這幾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官位卻在我之上,這是什麼道理呢?」田文說:「國君還年輕,國人疑慮不安,大臣不親附,百姓不信任,在這個時候,是把政事託付給您呢,還是應當託付給我?」吳起沉默了許久,然後說:「應該託付給您啊。」田文說:「這就是我的官位比您高的原因啊。」

陰晉之戰

  魏武侯曾按照吳起的建議在廟堂設宴宴請士大夫,席間設三排座位,立上等功者坐前排,用上等酒席和貴重餐具;次等功者坐中排,酒席、餐具比上等功差些;無功者坐後排,只有酒席,沒有貴重餐具。宴會後又在廟堂門外按功勞大小賞賜有功人員的父母妻子。對於死難將士的家屬,則每年派使者慰問,撫卹他們的父母。

  此措施實行三年後,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萬攻打魏國的陰晉(今陝西省華陰市東南)。魏國的士卒得知這一消息,不等待官吏的命令自動穿戴盔甲準備抗敵的達數以萬計。吳起親自率領其中沒有立過軍功的五萬人,外加戰車五百輛、騎兵三千大敗秦軍。

  公元前387年,魏武侯以吳起爲將,率軍討伐齊國至靈丘(山東省滕縣東)。

投奔楚國

  田文死後,公叔出任國相。公叔非常畏懼吳起的才能,他的僕人向他建議說:「吳起爲人有骨氣又重視名譽聲望。您可以對魏武侯說您的國土太小,容納不了吳起這樣的人才。當魏武侯問您怎麼辦時,您就建議魏武侯用下嫁公主的辦法試探吳起,如果吳起有長期留在魏國的打算,就一定會迎娶公主,如果沒有長期留下來的打算,就一定會推辭。然後您找個機會請吳起到家裏來做客,在宴會中故意惹公主發怒,當她當面羞辱您,吳起看到公主這樣羞辱您,就肯定不會娶公主了。」公叔採納了他的建議,吳起見到公主如此羞辱國相,婉言謝絕了魏武侯聯姻的邀請。魏武侯從此不再信任吳起。

  王錯不斷在魏武侯面前進讒言,魏武侯於是派人召喚吳起。吳起行進至岸門(今山西省河津市南)時,停下車回頭遙望西河郡,眼淚一行行流了下來。他的車伕對他說:「我私下觀察您的心志,把捨棄天下看得就像扔掉鞋子一樣。如今您離開西河郡,卻流下了眼淚,這是什麼緣故啊?」吳起擦去眼淚回答說:「你不知道,如果君侯信任我,讓我儘自己的才能,那麼我就可以幫助君侯成就王業。如今君侯卻聽信小人的饞言不信任我,西河郡被秦國攻取的日子不會久了,魏國從此要削弱了。」吳起於是離開魏國投奔楚國。

吳起變法

  吳起投奔楚國後,楚悼王一向仰慕吳起的才能,任命吳起爲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一帶)太守,一年後升任令尹。期間他曾兩次巡視至息縣(今河南省息縣),向屈宜臼詢問在楚國的爲臣之道,但屈宜臼對吳起將要在楚國進行的變法持堅決的反對態度。

  擔任令尹後的吳起在楚國國內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具體措施有:

  制定法律並將其公佈於衆,使官民都明白知曉。

  凡封君的貴族,已傳三代的取消爵祿;停止對疏遠貴族的按例供給,將國內貴族充實到地廣人稀的偏遠之處。

  淘汰並裁減無關緊要的官員,削減官吏俸祿,將節約的財富用於強兵。

  糾正楚國官場損公肥私、讒害忠良的不良風氣,使楚國羣臣不顧個人榮辱一心爲國家效力。

  統一楚國風俗,禁止私人請託。

  改「兩版垣」爲四版築城法,建設楚國國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

  經過吳起變法後的楚國國力強大,向南攻打百越,將楚國疆域擴展到洞庭湖、蒼梧郡一帶。公元前381年,楚國出兵援助趙國,與魏軍大戰於州西(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以西)。楚軍穿越梁門(位於大梁西北的關塞),駐軍林中(位於梁門以北),飲馬於黃河,切斷魏國河內郡與首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的聯繫。趙國藉助楚國的攻勢,火攻棘蒲(今河北省魏縣南),攻克黃城(今山東省冠縣南),楚、趙兩國大敗魏軍。0-4諸侯都畏懼楚國的強大,但吳起的變法招致了楚國貴族的怨恨,也爲自己埋下了殺身之禍。

慘遭殺害

  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攻打吳起。貴族們用箭射傷吳起,吳起拔出箭逃到楚悼王停屍的地方,將箭插在楚悼王的屍體上,大喊:「羣臣叛亂,謀害我王。」貴族們在射殺吳起的同時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屍體。楚國的法律規定傷害國王的屍體屬於重罪,將被誅滅三族。楚肅王繼位後,命令尹把射殺吳起同時射中楚悼王屍體的人全部處死,受牽連被滅族的有七十多家。4-4陽城君因參與此事逃奔出國,其封地被沒收。吳起的屍身也被處以車裂肢解之刑。7-4吳起死後,他在楚國的變法宣告失敗。

  吳起在魏、楚兩國軍事、內政方面的成就在戰國時期起到了深遠的影響,後任魏國國相的公叔痤在澮北之戰獲勝後主動將戰功讓給吳起的後人,並稱獲勝的原因是受「吳起的餘教」。與吳起同爲衛國人的商鞅,受吳起的影響也很大,如在商鞅變法中的徙木立信和什伍連坐法都是仿效吳起的措施。

評價

  吳起是一名文武全才的將領,軍事上他擁有卓越統帥能力、先進軍事思想,他料敵合變、愛兵如子,吳起在軍事方面的成就在歷朝歷代都享有極高的讚譽。此外,吳起作爲一名政治家、改革家,通過改革使魏、楚兩國富國強兵,他在政治上的貢獻也得到廣泛讚譽。但是吳起貪戀功名,爲取得成功不擇手段。他殺妻求將、爲子不孝和好色的人格缺陷爲這位文武全才的將領增加了人生污點,也成爲文人墨客詬病的對象:此外,對於吳起執法嚴格、不近人情,用兵殺伐無度,造成橫屍遍野、生靈塗炭的行爲也多有非議。

吳起的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