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三篇 其二

再和三篇 其二朗讀

聞君八法擅臨池,擪押工夫世少知。學者伏膺虞祕監,時賢求范永禪師。

流傳異日須懸帳,交質何人敢對棋。斂手姜芽柳家樣,解嘲幾困老劉詩。

再和三篇 其二注音

ㄨㄣˊ ㄐㄩㄣ ㄅㄚ ㄈㄚˇ ㄕㄢˋ ㄌㄧㄣˊ ㄔˊ ,擪 ㄧㄚ ㄍㄨㄥ ㄈㄨ ㄕˋ ㄕㄠˇ ㄓ 。 ㄒㄩㄝˊ ㄓㄜˇ ㄈㄨˊ ㄧㄥ ㄩˊ ㄇㄧˋ ㄐㄧㄢ , ㄕˊ ㄒㄧㄢˊ ㄑㄧㄡˊ ㄈㄢˋ ㄩㄥˇ ㄔㄢˊ ㄕ 。

ㄌㄧㄡˊ ㄔㄨㄢˊ ㄧˋ ㄖˋ ㄒㄩ ㄒㄩㄢˊ ㄓㄤˋ , ㄐㄧㄠ ㄓˊ ㄏㄜˊ ㄖㄣˊ ㄍㄢˇ ㄉㄨㄟˋ ㄑㄧˊ 。 ㄌㄧㄢˋ ㄕㄡˇ ㄐㄧㄤ ㄧㄚˊ ㄌㄧㄡˇ ㄐㄧㄚ ㄧㄤˋ , ㄐㄧㄝˇ ㄔㄠˊ ㄐㄧˇ ㄎㄨㄣˋ ㄌㄠˇ ㄌㄧㄡˊ ㄕ 。

蘇頌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陽,字子容。蘇紳子。仁宗慶曆二年進士。知江寧。皇祐五年召試館閣校勘,同知太常禮院。遷集賢校理,編定書籍。英宗即位,爲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誥,知審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誥,出知婺州。元豐初,權知開封府,改滄州。奉旨編纂《魯衛信錄》。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書兼侍讀,以邃於律歷提舉研製新渾儀。元祐七年拜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爲相務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後罷知揚州,徙河南。紹聖末致仕。有《蘇魏公集》、《新儀象法要》、《本草圖經》。 ...

蘇頌朗讀
()

猜你喜歡

錦江柳色碧依依,一片鄉愁黯夕暉。燕去樓空花亂髮,鶯啼草長客思歸。

石頭戎馬窺江急,峽口風濤挾夢飛。不見龍驤東渡日,登臨贏得一沾衣。

()

風攪長空,春雲四起。六臂三頭,徒誇脣觜。匝地普天,全非伴侶。

等閒拈出與君看,直下分明須薦取。

()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爲人。不居衆芳下,寧老空林春。
之子秉高節,攻文還守真。素書寸陰盡,流水怨情新。
濟濟振纓客,煙霄各致身。誰當舉玄晏,不使作良臣。

()

鬱鬱東堂桂,常期接袂攀。

羽翰殊不及,蓬蓽卻空還。

江水幾經歲,監中無壯顏。

音塵能見問,誰道隔雲山。

()

東郡衣冠盛,南宮榜帖新。

諸科唐取士,數路漢得人。

鳴鹿殷勤意,攀龍變化身。

若爲明主獻,忠讜要披陳。

()

當年設帨雁門關,代北諸軍盡解顏。共道榆林飛將種,明駝莫載木蘭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