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晉師勝淝上

喜遷鶯·晉師勝淝上朗讀

長江千裏。限南北、雪浪雲濤無際。天險難逾,人謀克莊,索虜豈能吞噬。阿堅百萬南牧,倏忽長驅吾地。破強敵,在謝公處畫,從容頤指。

注釋:淝:淝水,在今安徽省壽縣境內。限:界。逾:越。人謀:指大臣的謀略。索虜:南北朝時,南朝罵北朝人爲索虜。吞噬:吞食。阿堅:即秦王苻堅。南牧:侵佔南方的土地。倏忽:極快的意思。謝公:指東晉宰相謝安,採取了積極抗敵的戰略措施。頤:面頰。頤指:形容指揮進退皆如人意。

奇偉。淝水上,八千戈甲,結陣當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動,坐卻北軍風靡。夜聞數聲鳴鶴,盡道王師將至。延晉祚,庇烝民,周雅何曾專美。

注釋:八千戈甲:指晉軍前鋒都督謝玄等將領帶精兵八千,爭渡淝水,擊殺秦兵。蛇豕:大豬和長蛇,比喻貪暴殘害者。弭:弓末梢,用骨頭做的,用來助駕車者解開轡結。鞭弭:指駕車前進。周旋:輾轉相從,這裏是交戰的意思。麾動:這裏指戰旗招展。北軍:秦兵。鳴鶴:即風聲鶴唳。王師:東晉的軍隊。晉祚:東晉的皇位。烝民:衆多的百姓。周雅:指周宣王命大臣徵西戎、伐獫狁(音險允,古代北方的一個民族),使周室中興。

喜遷鶯·晉師勝淝上注音

ㄔㄤˊ ㄐㄧㄤ ㄑㄧㄢ ㄌㄧˇ 。 ㄒㄧㄢˋ ㄋㄢˊ ㄅㄟˇ 、 ㄒㄩㄝˇ ㄌㄤˋ ㄩㄣˊ ㄊㄠ ㄨˊ ㄐㄧˋ 。 ㄊㄧㄢ ㄒㄧㄢˇ ㄋㄢˊ ㄩˊ , ㄖㄣˊ ㄇㄡˊ ㄎㄜˋ ㄓㄨㄤ , ㄙㄨㄛˇ ㄌㄨˇ ㄑㄧˇ ㄋㄥˊ ㄊㄨㄣ ㄕˋ 。 ㄚ ㄐㄧㄢ ㄅㄞˇ ㄨㄢˋ ㄋㄢˊ ㄇㄨˋ , ㄕㄨˋ ㄏㄨ ㄔㄤˊ ㄑㄩ ㄨˊ ㄉㄧˋ 。 ㄆㄛˋ ㄑㄧㄤˊ ㄉㄧˊ , ㄗㄞˋ ㄒㄧㄝˋ ㄍㄨㄥ ㄔㄨˋ ㄏㄨㄚˋ , ㄘㄨㄥ ㄖㄨㄥˊ ㄧˊ ㄓˇ 。

ㄑㄧˊ ㄨㄟˇ 。 ㄈㄟˊ ㄕㄨㄟˇ ㄕㄤˋ , ㄅㄚ ㄑㄧㄢ ㄍㄜ ㄐㄧㄚˇ , ㄐㄧㄝˊ ㄓㄣˋ ㄉㄤ ㄕㄜˊ ㄕˇ 。 ㄅㄧㄢ ㄇㄧˇ ㄓㄡ ㄒㄩㄢˊ , ㄐㄧㄥ ㄑㄧˊ ㄏㄨㄟ ㄉㄨㄥˋ , ㄗㄨㄛˋ ㄑㄩㄝˋ ㄅㄟˇ ㄐㄩㄣ ㄈㄥ ㄇㄧˇ 。 ㄧㄝˋ ㄨㄣˊ ㄕㄨˋ ㄕㄥ ㄇㄧㄥˊ ㄏㄜˋ , ㄐㄧㄣˋ ㄉㄠˋ ㄨㄤˊ ㄕ ㄐㄧㄤ ㄓˋ 。 ㄧㄢˊ ㄐㄧㄣˋ ㄗㄨㄛˋ , ㄅㄧˋ ㄓㄥ ㄇㄧㄣˊ , ㄓㄡ ㄧㄚˇ ㄏㄜˊ ㄘㄥˊ ㄓㄨㄢ ㄇㄟˇ 。

喜遷鶯·晉師勝淝上創作背景

  北宋被金兵滅亡後,高宗趙構南渡,在臨安建立了南宋新政權。他滿足於偏安江左,不敢收復中原。不少愛國詩人詞人都通過自己的作品,以多種手法表現了驅除金虜,還都汴京的愛國熱情。李綱感於時政,曾寫了七首詠史詞。這首《喜遷鶯·晉師勝淝上》就是七首詠史詞之一。

參考資料:

1、夏承燾.宋詞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201-202

喜遷鶯·晉師勝淝上賞析

  東晉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北方的前秦苻堅率領百萬大軍南下,氣焰囂張,妄圖消滅東晉,統一南北。東晉只有八萬軍隊,不到苻堅的十分之一。而淝水一戰,晉師大敗苻堅,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保住了晉國的安全,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這對南宋有重大的歷史借鑑意義。

  上片首先在讀者面前展開了一幅長江形勢圖,眼前只看到長江雪浪,滾滾滔滔,千裏奔騰,一瀉而下,阻隔南北。據傳三國時魏國的曹丕在觀望長江時,曾感嘆地說:「此天之所以限南北也。」他兩次伐吳,都未成功,長江阻隔,是其重要原因。如此天險,北方的金兵是難以逾越的。高宗如果稍有恢復中原之志,就應利用天險,加強設防,固守長江,以遏強虜。當然,天險難逾,並不等於絕對不可逾。三國時東吳孫皓,僅憑天險禦敵,終於招致「一片降幡出石頭」。所以李綱強調天險難逾,還必須加上「人謀克壯」,天險可憑,而又不可僅憑天險,重在人謀。有天險可憑,又加上人的深謀遠略,北方索虜,豈敢吞噬我們的土地?索虜是南北朝時南方人對北方敵人的蔑稱。這裏既是指前秦,也是指金兵。這段描寫兼論述爲下文寫晉師以少勝多提供了依據。下文很自然地轉入到對淝水之戰的記述。

  苻堅率百萬之衆「倏忽長驅吾地」。倏忽,言其神速;長驅,言其勢猛。這句極言秦兵強大,乃爲後面秦兵失敗作反襯。欲抑先揚,以突出晉軍勝利其意義重大。

  當苻堅南侵,大敵當前之時,謝安作爲東晉宰相,其主要作用有二:一是決定大政方針:堅決抵抗,決不妥協;二是運籌帷幄,用人得當。他以謝石爲徵虜將軍、徵討大都督,統率全軍。以謝玄爲前鋒都督。還有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龍驤將軍胡彬等,協同作戰。謝安深信他們的謀略將才,放手讓他們發揮主動作用,自己不插手,不直接幹預軍事,指揮若定,鎮靜自如。《通鑑》載:「謝安得驛書,知秦軍已敗。時方與客圍棋。攝書置牀上,了無喜色,圍棋如故。客問之,徐答曰:『小兒輩遂已破賊』。」可見他胸有成竹,料事如神。故詞中稱讚:「破強敵,在謝公處畫,從容頤指。」「頤指」,即指揮如意。

  晉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確爲歷史奇蹟,故換頭以「奇偉」領起,對這次戰爭的勝利作了生動的鋪敘。謝玄等以「八千戈甲,結陣當蛇豕。」戈甲,代指軍隊;蛇豕,封豕長蛇之簡稱。《左傳·定公四年》:「吳爲封(大)豕長蛇,以薦食上國。」封豕長蛇,比喻強大的貪暴殘害者。此借指苻堅。「鞭弭周旋,旌旗麾動」,弭,弓之末梢,用骨質製成,用以助駕車者解開轡結。謝玄、謝琰、桓伊等指揮數千之衆,直渡淝水,擊退北軍,使北軍望風披靡。苻堅等登上壽陽城,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爲晉軍。在敗逃路上,夜聞風聲鶴唳,皆以爲晉軍追殺過來。棄甲曳兵,亡魂喪膽,驚慌失措,狼狽北逃。詞以十分快意的筆調讚揚晉軍出奇制勝、力挫強敵,保住了東晉的江山和人民,免遭「索虜」吞噬。其功業之偉大,雖「周雅」所歌頌的周宣王中興也不得專美於前了。《詩·小雅》中的《六月》、《采芑》等詩記述周宣王任周尹吉甫、方叔等率軍北伐 狁,南懲荊蠻,使西周得以中興。淝水之捷,其功不亞於此。

  全詞從長江天險寫起,指出既憑天險,又重人謀,何懼「索虜」!接着以主要篇幅描述了淝水之戰晉勝秦敗的過程及其值得借鑑的歷史意義:強大的敵人並不可怕,是可以被打敗的。只要弱小的一方敢於鬥爭,人謀克壯。詞還突出了東晉宰相謝安「從容頤指」的作用。曾擔任高宗宰相的李綱多麼希望自己能起類似謝安那樣的作用,可惜他沒會機會。他寫這首詞,意在諷諭高宗以古爲鑑,須知少可以勝多,弱可以勝強,強敵不足畏,全在「人謀克壯」。應痛下決心,北伐中原,收復失地,作者的用心是很明顯的。

李綱

李綱(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紀,號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遷居江蘇無錫。李綱能詩文,寫有不少愛國篇章。亦能詞,其詠史之作,形象鮮明生動,風格沉雄勁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傳信錄》、《梁溪詞》。 ...

李綱朗讀
()

猜你喜歡

傅巖曾託畫圖傳,八翼分明夢上天。變化升騰先有兆,從來官第號登仙。

()

幽意值所適,冶遊良未然。木末搖東風,溪水鳴濺濺。

人心抱幽默,相激各自賢。豈不願安靜,逼抑成沸煎。

不見魏唐睢,挺劍秦王前。

()

履癸昆吾禍莫移,應天重造帝王基。

子孫何事爲炮烙,不念嘻吁祝網時。

()

祖道春明三載強,宛如蘇李賦河梁。君應食酒談廷尉,我但登臨憶侍郎。

一棹不妨衣帶水,九秋誰拂蒯緱霜。祗園處處堪題石,莫遣青山負舉觴。

()

小谷疏林受數家,年芳猶有刺桐花。白雲不爲青山地,截斷前峯兩髻丫。

()

別我如不忍,念君方索居。蕭然對松竹,獨自理圖書。

擊鉢詩無敵,連環辯有餘。驊騮志萬裏,那久困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