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贛太守文山與曾通判崖山追劄子後

題贛太守文山與曾通判崖山追劄子後朗讀

古人重友誼,不計官崇卑。況以桑梓親,謙厚浮情辭。

節物重稠疊,翰墨光淋漓。不諂亦不瀆,二老真吾師。

題詩語薄俗,勿以富貴移。

題贛太守文山與曾通判崖山追劄子後注音

ㄍㄨˇ ㄖㄣˊ ㄓㄨㄥˋ ㄧㄡˇ ㄧˊ , ㄅㄨˊ ㄐㄧˋ ㄍㄨㄢ ㄔㄨㄥˊ ㄅㄟ 。 ㄎㄨㄤˋ ㄧˇ ㄙㄤ ㄗˇ ㄑㄧㄣ , ㄑㄧㄢ ㄏㄡˋ ㄈㄨˊ ㄑㄧㄥˊ ㄘˊ 。

ㄐㄧㄝˊ ㄨˋ ㄔㄨㄥˊ ㄔㄡˊ ㄉㄧㄝˊ , ㄏㄢˋ ㄇㄛˋ ㄍㄨㄤ ㄌㄧㄣˊ ㄌㄧˊ 。 ㄅㄨˊ ㄔㄢˇ ㄧˋ ㄅㄨˊ ㄉㄨˊ , ㄦˋ ㄌㄠˇ ㄓㄣ ㄨˊ ㄕ 。

ㄊㄧˊ ㄕ ㄩˇ ㄅㄛˊ ㄙㄨˊ , ㄨˋ ㄧˇ ㄈㄨˋ ㄍㄨㄟˋ ㄧˊ 。

劉鶚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雲摶、公約。後更名鶚,字鐵雲(劉鐵雲[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鍊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後,終生主張以「教養」爲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後教,養民爲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爲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劉鶚朗讀
()

猜你喜歡

闔閭城外幾烽煙,非復淮陽臥閣年。坐嘯江山奇策定,仰看星鬥壯心懸。

石頭雲逐東徵馬,揚子波回北餉船。亂後不堪吳稅重,行春海上問荒田。

()

扁舟夜載石帆月,雙屨曉穿天柱雲。

八十老翁能辦此,不須身將渡遼軍。

()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

鼓枻滄溟去。踐山盟、待證鷗鷺。趁禺收浪,海天霞曙。

瀛壖清淺如許。一徑處、檀欒青鳳舞。炎景斂、日中無暑。

林海蕩、綠雲靡極,繞殿腳、泉聲如故。婀娜蓬萊,葳蕤薝葡,十年重到渺愁餘。

訪鍊師羽化,玉徽輟軫,腹痛賞音無。寥落鍾魚琳宇。

碧紗籠、壁題塵污。悵蕊珠宮闕,沈沈朱鳥,年時洞天曾住。

遁藕空、將身迷處所。生意撫、婆娑庭樹。道場散、飢鴉掠食,兵塵梗、歸雁無書。

海印蕪平,寶珠花萎,魂歸絳雪淚應枯。又黃昏、戰艦空灘,角聲吹暮雨。

()

黃金縷水細粼粼,葑合平池綠似雲。鸚鵡無言初病瘴,丁香不結又經春。

行稀蠟屐留前齒,坐久玉琴生斷紋。幾度憑欄愁舉袂,春花半作庾公塵。

()

銀燭燒殘夢未回,舊家庭院已荒苔。玉簫聲杳人何處,惟有東風燕子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