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於少監自廣州還紫邏

送於少監自廣州還紫邏朗讀

鳴皋山水似麻源,謝監東還憶故園。海嶠煙霞輕逸翰,
洛川花木待回軒。宦情薄去詩千首,世事閒來酒一尊。
明日中書見顏範,始應通籍入金門。

送於少監自廣州還紫邏注音

ㄇㄧㄥˊ ㄍㄠ ㄕㄢ ㄕㄨㄟˇ ㄙˋ ㄇㄚˊ ㄩㄢˊ , ㄒㄧㄝˋ ㄐㄧㄢ ㄉㄨㄥ ㄏㄞˊ ㄧˋ ㄍㄨˋ ㄩㄢˊ 。 ㄏㄞˇ ㄐㄧㄠˋ ㄧㄢ ㄒㄧㄚˊ ㄑㄧㄥ ㄧˋ ㄏㄢˋ ,
ㄌㄨㄛˋ ㄔㄨㄢ ㄏㄨㄚ ㄇㄨˋ ㄉㄞˋ ㄏㄨㄟˊ ㄒㄩㄢ 。 ㄏㄨㄢˋ ㄑㄧㄥˊ ㄅㄛˊ ㄑㄩˋ ㄕ ㄑㄧㄢ ㄕㄡˇ , ㄕˋ ㄕˋ ㄒㄧㄢˊ ㄌㄞˊ ㄐㄧㄡˇ ㄧˋ ㄗㄨㄣ 。
ㄇㄧㄥˊ ㄖˋ ㄓㄨㄥ ㄕㄨ ㄐㄧㄢˋ ㄧㄢˊ ㄈㄢˋ , ㄕˇ ㄧㄥ ㄊㄨㄥ ㄐㄧˊ ㄖㄨˋ ㄐㄧㄣ ㄇㄣˊ 。

李羣玉

李羣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縣仙眠洲有古蹟「水竹居」,舊志記爲「李羣玉讀書處」。李羣玉極有詩才,他「居住沅湘,崇師屈宋」,詩寫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羣玉傳》稱其詩「詩筆妍麗,才力遒健」。關於他的生平,據《全唐詩·李羣玉小傳》載,早年杜牧遊澧時,勸他參加科舉考試,並作詩《送李羣玉赴舉》,.但他「一上而止」。後來,宰相裴休視察湖南,鄭重邀請李羣玉再作詩詞。他「徒步負琴,遠至輦下」,進京向皇帝奉獻自己的詩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覽」其詩,稱讚「所進詩歌,異常高雅」,並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後辭官迴歸故裏,死後追賜進士及第。 ...

李羣玉朗讀
()

猜你喜歡

大夫矯矯龍鵠姿,才華氣節傾當時。惠文柱後豪右避,埋輪都下豺狼悲。

一朝南巡持繡斧,風凜霜冽和甘雨。明有法度幽鬼神,寧能希指濫網罟。

浮雲蔽日天聽高,江幹澤畔空牢騷。仁人放麑誠不忍,獨秉三尺障洪濤。

論定司徒還上書,賢奸皎皎列前除。炙手氣燄有時盡,保全忠讜論非虛。

況看哲嗣紹前修,慰藉虞淵援魯矛。嗇前豐後較孰勝,且有竹帛光千秋。

()

暝發新昌縣,晨臨赤土隈。

秋花隨地有,渚雁與雲來。

雜樹炊煙出,前涇山照回。

忽聞歌伐木,行路興悠哉。

()

西園虛閣對高林,閉戶焚香養道心。勝地幾年頻悵望,歸帆千裏一開襟。

雲深獨鶴蕭蕭舞,海近寒龍細細吟。明月倚闌無限興,莫因人世嘆浮沉。

()

皎皎山頭月欲低,月厭羈愁睡轉迷。忽覺淚流痕尚在,不知夢裏向誰啼。

()

今年五月梅,晝夜雨不止。

及茲七八月,一旱乃如此。

古言了無驗,社公飲舊水。

豈其世俗移,難復論常理。

裏門分內竟,誰記戊與己。

詰朝始霢霂,漸作霈然喜。

破靴行荒園,沙泥濡足指。

蕉扇戴頭歸,聲類釣蓬底。

有田穀不登,無田吾何恥。

荷鋤蒔蔬者,告謂土潤咫。

芙蓉一二開,紅蓼亂紛委。

木落樓閣出,風物甚清美。

偶茲樽酒具,小醉亦可爾。

土木愚頑姿,頹然隱吟幾。

天地萬古悠,微躲一稊蟻。

區區曷足雲,後當知此士。

()

月色固無改,臺基亦不壞。

嗟哉翫月人,古來誰更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