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心夔

高心夔(1835~1883)原名高夢漢,字伯足,號碧湄,又號陶堂、東蠡,江西湖口縣城山鄉高大屋村人。咸豐九年進士,兩次考試都因在「十三元」一韻上出了差錯,被擯爲四等,後官吳縣知縣。工詩文,善書,又擅篆刻,著有《陶堂志微錄》。高心夔與王闓運、龍汝霖、李壽蓉和黃錫燾曾爲清末宗室貴族肅順的幕府,號稱「肅門五君子」。

()

軼事典故

  結交曾國藩

  其時,曾國藩正率湘軍與太平軍在長江流域激戰。高夢漢與同科舉人、四川中江的李鴻裔間道拜謁曾國藩,訴說湖口情形,密獻攻戰之策,爲曾國藩所器重,延入幕府,參贊軍事。 曾國藩軍中幕僚甚多,皆厚薪養之,但大多幕僚只會題詩作賦,吹牛拍馬,並不能出謀獻策。一次高夢漢和李鴻裔去見曾國藩,坐談片刻,有客至,曾便出而見之。高和李獨坐是室,見案頭有《不動心說》一篇,乃曾府中號稱「十聖賢」之一某名儒所著。文中有語:「使置吾於妙曼蛾眉之側,問吾動好色之心乎?曰不動。又置吾於紅藍大頂之旁,問吾動高爵厚祿之心乎?曰不動。」倆人閱後,便聯手援筆在文旁題詩一首:「妙曼蛾眉側,紅藍大頂旁,爾心都不動,只想見中堂。」題訖,拂袖而去。 由於高夢漢所論往往與衆不合,常常作詩奚落那些好吹吹拍拍的幕客們,爲此常常與其他幕僚發生爭執。夢漢感覺混入其中難展抱負,於是藉口準備會試,拜辭曾國藩。曾國藩惜其人才,有心挽留,無奈夢漢去意已決,只有答應,並要夢漢帶一封重要信件給朝廷權臣肅順。

  得識肅順

  賞識曾國藩,也曾多次對曾國藩囑託,讓曾爲其舉薦人才,曾國藩託付高夢漢帶給信給肅順,其實就是一封舉薦信,只是夢漢並不知道。 當夢漢得以拜謁肅順並遞交曾國藩信件時,肅順問他江南戰況、吏治情況,夢漢說:「江南百姓萬般痛苦,以湖口爲例,反覆的拉鋸戰使其生命財產損失慘重,十室九空,各地方官只想保住頂子,互相推諉,湘軍籌糧籌餉十分困難。朝廷欲早平洪楊,就應以兩江總督的權力給曾公。」肅順一聽,與自己觀點暗合,十分高興,又因有曾國藩的舉薦,即欲當面聘高夢漢爲「記室」,爲其準備奏章、公文,參贊軍機。夢漢一心想考功名,乃面露難色。肅順見之,說:「知道你們讀書人都注重功名,以你之才,不但應中進士,還可以中狀元,請稍安勿躁,先在我這兒幹一段時間吧。不過,你是否考慮改一個名字。」聞言,夢漢大喜,聽從肅順指點,改「夢漢」爲「心夔」,入肅府爲其幕僚。

  高心夔在肅順身邊,盡心辦事,又兼才能出衆,深爲肅順倚重,成爲其謀士。日漸心夔聲名鵲起,朝野上下,稱高心夔、王闓運、龍汝霖、李壽蓉、黃錫燾等五位名士爲「肅門五君子」,高心夔位列其首。肅順常與心夔論政務,對心夔言聽計從,並採納其建議,奏請文宗(咸豐帝),加國藩兵部尚書銜,署兩江總督。 當時永州總兵樊燮傲倨無狀,被左宗棠揍了耳光,樊把左宗棠告到皇上那兒。曾國藩和湖北巡撫駱秉章都上疏爲左宗棠辯解,但文宗卻沒有表態。後秉章致書心夔,請他在肅順面前說情緩解。心夔稟肅順說:「宗棠以傲倨對樊之驕倨,失之爲粗野,但樊以下驕上,失之爲綱紀,此可容乎?且朝廷正當用人之際,季高(左宗棠之號)才名滿天下,豈可不爲季高爭之乎?」肅順頜首稱是,遂在咸豐帝前免了左宗棠的不測之禍。

  誤押十三元

  咸豐九年(1859),心夔應會試,肅順任收卷大臣,一心想把狀元帽子給高心夔戴上。又怕有才華超過心夔的,便想了個辦法,限定下午四時必須交卷,不料還不到四時便有一人交了上來。肅順氣得一把塞在朝靴筒內,直到回家脫靴才發現,不覺嚇了一跳,急忙派快騎將試卷送到閱卷大臣處,閱卷大臣以爲這個卷子肯定是頭等重要的,乃作爲第一名呈給皇上。高心夔也在前10名之列,及到殿試,肅順還是暗中爲心夔爭狀元。然而,鬼使神差,心夔在作命題律詩的時候,詩題限押「文」韻,而誤入「元」韻,遂不與三甲之列。狀元銜就這樣與他擦肩而過。 次年會試,肅順再次輕身犯險爲高心夔「助拳」。這年恩科會試,心夔入了二甲,參加殿試。肅順神通廣大,考前一日探聽到詩題爲「紗窗宿鬥牛得門字」,出處爲唐人孫逖的《夜宿雲門寺》。立即把心夔叫來,囑咐他連夜趕做。第二日入場,果然是這個題目,場中三百多人,幾乎沒有知道此題出處的。心夔大喜,自命不作第二人想。匆匆寫就,出來就找肅順報喜。肅順接過詩稿一看,頓足捶胸,大叫「完蛋!完蛋!」原來,高心夔記錯了韻部,押韻的八個字除了「門」字外,都押到了「十一真」韻,而「門」字在韻部卻屬於「十三元」。考試出韻,內容再好也要被淘汰,榜下,心夔又列四等。同時落選的王闓運幸災樂禍,送他一副對仗工整的對聯:「平生雙四等,該死十三元」。肅尚書辦事再精密,也禁不住心夔如此疏忽,除了相對苦笑,就只能慨嘆命定不是富貴之人了。 這年,只中了進士的高心夔,被派往翰林院,當年以同知銜發往江蘇吳縣任知縣。就任兩任知縣其間,心夔尊賢任能,斷獄公允,多有政聲,且爲人隨和,頗有親民作風。

  一次,心夔主持童試,有人學贊禮高喊:「高心夔。」一個童生應聲:「何不對《水滸》中的矮腳虎。」高心夔聽了不但不生氣,還連聲贊好。 辛酉之變,肅順伏誅,肅府幕僚倉皇逃竄,生怕被當作「肅黨」懲治,功名利祿,俱化爲泡影。因此,後人有評論者說高心夔是「平生錯一韻,翻手兩重天。」意即倘若心夔果真中了狀元,留在朝中爲官,說不定要被劃入肅順死黨,禍及性命。

主要成就

  高心夔學識淵博,精研小學。工詩,多擬魏晉古風,自成一家,尤好淵明詩,故自號「陶堂」。在遣詞造句上較多生新創奇。詩風沉雄峭拔,詼詭不測,屬近代以擬古詩歌爲標榜的「漢魏六朝詩派」主將之一。王闓運《湘綺樓說詩》評其詩風,曰:「高伯足詩少擬陸(機)謝(靈運),長句在王(維)、杜(甫)之間。中乃思樹幟,自異湘吟。」亦好譏時人的名士李慈銘也不得不稱高爲:「實名士也,文學爲江右之冠,己未,庚申兩榜中人,罕能及之者。」高心夔博採衆長,矜求新古,在近代詩壇中成爲「鷹揚於楚蜀」的名家。

  高心夔的篆刻功底深厚,不落恆蹊,是能於浙、皖兩派外,別開生面者,現仍存有其不少刻印作品。善書法,所臨顏帖,幾可亂真,現存江蘇宜興「東坡書院」的匾額,即爲心夔所書。

  著有《陶堂志微錄》5卷、《陶堂遺文》《恤誦》《碑求九》各一卷。

高心夔的詩文

羲軒豈愛悲歌士,百倒雷尊醉欲死。韶箾御化武總幹,綿蕝朝儀魯儒恥。

搜賢令下沛流水,嗟君心憚懸金市。苧蘿有薪渭有璜,匡牀無夢態不喜,佻佻誰家報恩子。

()

山中親情未宜薄,鬥酒掎裳勸斟酌。焉知被褐天地間,忽漫英風起巖壑。

瑤圃玉多徒抵鵲,仙居苦閒戲六博。吾人瓠落理則同,不爾販繒走京索,不爾三山自行樂。

()

馬影橋頭路,驚傅又亂兵。嚨胡羣盜語,哽噎萬家聲。

閫帥原持法,鄉農屢失耕。那無遼海棹,丘墓不勝情。

()

今我刺舟康郎曲,舟前老翁走且哭。蒙袂赤跣劍小男,問之與我涕相續。

饒州城南舊姓子,出入輦人被華服。豈知醉飽有時盡,晚遭亂離日枵腹。

()

衝皇受賀朝明堂,國有元老平南疆。鐘山九隧迅雷捷,掃穴萬馬真龍驤。

五年荊襄畫地勢,一旦揚越通天光。遂連長圍舉京觀,轉策飛將窮飄颺。

()

城南蒼蒼江湧日,煙蕪一點飛黃出。西來氣與月窟高,欲掩臨湘八千匹。

昂藏甫絡金縵胡,沫赭得非泑澤駒。盤筋當臆走四腕,懸瞳夾鏡寒星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