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彝

蔣彝(Chiang Yee)(1903年—1977年),畫家、詩人、作家、書法家。「中國文化的國際使者」。江西九江縣人。 由於他對中西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貢獻,受到西方人的尊敬,在英國被選爲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收入五十年代英國編纂的《世界名人辭典》;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先後獲美國赫復斯大學、長島大學、香港大學、澳大利亞堪培拉國立大學頒贈的榮譽博士學位;被選爲美國科學院藝術學院院士。此外,他還翻譯了Coca-Cola的中文名可口可樂,使可口可樂原中文名蝌蝌啃蠟變身成爲迄今爲止被廣告界公認爲翻譯得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樂。

()

人物生平

  蔣彝他原名仁全,字仲雅,又作重啞,筆名啞行者原籍九江市,1955年加入美國籍。他五歲時母親病逝,不幾年父親又亡故。少年時期,由祖父母撫養。蔣彝的祖父是位有民族節氣的老人,經常向他講述中英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等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國恥史,激勵蔣彝長大後爲國家出力。蔣彝在祖父、父親和哥哥的薰陶下,從小就受到愛國主義的啓蒙教育。

  蔣彝的父親原是九江縣稅契房職員,收入低微,業餘以畫扇面出售,添補家用。幼年時期,父親繪畫,他站在旁邊看,逐漸對繪畫產生了興趣,也跟着畫起來。於是,父親一邊畫,一邊教,成了他的啓蒙教師。他上學以後,他的四叔祖延請江州名畫家孫墨千入府教自己的兒子繪畫,其子沒有學會,蔣彝卻通過旁聽、觀摩、練習,打下堅實的國畫基礎。在他15歲的時候,就開始幫人畫羅漢觀音,吸引許多僧人常常上門求畫。中學時代,蔣彝在江西省立第三中學讀書時,他學習認真、刻苦,究根究底,課外還不斷吸收新文化運動的進步思想。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他積極參加「反(對)帝國主義,遊行示威」的主張,在九江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他手拿「打倒帝國主義」的旗幟、參加遊行隊伍、衝進租界,顯示了覺醒的中國人民,不甘凌辱,團結戰鬥的大無畏精神。1922年,蔣彝考入國立東南大學化工系,1926年,畢業後,分別任教於江蘇海州十一中學和九江光華中學,年底北伐軍佔南昌,他便投筆從戎,改名蔣怒鐵,被任爲江西省教育討論委會委員,曾主持玉山縣縣政三個月。之後,隨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白崇禧部,參加北伐。任政治部書記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他感到前途緲茫,便辭去了政治部的職務。在上海路遇老校友嚴濟慈(真茹國立暨南大學理學院長)、受聘暨南大學講師,供職半年。1928年至1931年,蔣彝先後任皖贛兩省的蕪湖、當塗、九江三縣縣長。在任九江縣縣長期間,他懷着救國救民的壯志,力行改革。曾擬定整頓社會秩序,實行禁菸、禁賭、禁娼;改革賦稅、重新丈量土地等改革草案。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輝接到這份報告,認爲是「異想天開」,不予採納,並給他取了一個外號「瘋狂的青年」、「超時代的年青人」。

  蔣彝目賭當時政府腐敗無能,便在1933年去英國倫敦,欲「觀摩西方政治爲將來之用」,在海上吟詩雲:「管寧浮海非逃世。」表達了他當時複雜的心情和遠大的政治抱負。蔣彝初到倫敦,專心學英語。由於自費留學,所籌資金只能免強維持一年,到1934年,經濟上十分困難,後通過前香港輔政司洛克,得薦哈特推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教授。在此期間,他特別留意西方人對中國書法和繪畫的看法,當他從西文書中瞭解到西人對這兩門藝術有不少錯誤的概念,感到中國藝術在西方還沒有得到應有的介紹和解釋,於是立志傳播這兩方面的知識。1937年,蔣彝出版《英國湖濱畫記》,一舉成名。這是啞行者畫記的第一本。以後,他作環球旅行,足跡遍及五大洲、八十多個國家、自稱「徐霞客第二」,先後出版了12本畫冊,合稱爲《啞行者叢書》,持續在歐美銷售三四十年。這些《畫冊》,以生動的筆觸,描述了倫敦、牛津、愛丁堡、都柏林、紐約、巴黎等地的歷史沿革、地理風貌、風俗人情、文化生活。在每本畫冊中,都有他自己畫的插圖、寫的詩歌。他獨創「畫記」這種著述形式,熔詩、書、畫、文、史、印於一爐,妙趣橫生。蔣彝的這許多有獨特風格又富有哲學意味的文學和藝術的作品在倫敦一發表後,就受到當時在倫敦出版的、有聲望的綜合英文週刊《新政治家與民族》評論專欄編輯名作家大衛.加特的重視,經常寫評論介紹蔣彝的作品,在當時,一箇中國人的名字能不時在這個專欄裏出現,確實不簡單,因此,他的作品引起了西方知識分子極大的興趣和高度評價,他的讀者由英國擴大到美國而遍及到五大洲。許多西方讀者反映:「蔣彝用中國人的眼光,觀察西方的芸芸衆相和生活細節,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反省看書。」但是也有人帶着成見,說中國人寫不出象《畫記》這樣在西方有影響的好書,斷言蔣彝是日本人。蔣彝感到這是對中華民族的極大侮辱,十分氣憤,利用講演、宴會等公開場合,鄭重宣佈「我是中國人」。有時還穿起中國式的長袍馬褂,戴上瓜子皮帽子,昂首挺胸在街上行走,以示自己是正宗的中國人。並在《日本畫記》中上野公園插圖上揮筆寫道:「朝朝多少遊春者,我是唐人知不知?」表達自己作爲炎黃子孫而自毫。蔣彝是第一個通過繪畫向英國和世界介紹中國珍貴動物——大熊貓的畫家。1938年,中國政府送了兩頭熊貓運至英國倫敦博物園展覽。爲了畫好熊貓,他朝夕生活在動物園達一個月,積累了豐富素材。

  1939年9月,英國對德宣戰,蔣彝一度供職英國情報局,擔任翻譯。 1940年以中國筆會代表身分出席國際筆會。這年九至十月,他在倫敦的寓樓遭德國飛機投彈炸燬,全部書畫、衣物均焚燒一空。1942年,他應聘爲沙特威爾的巴蕾舞「鳥」設計佈景及服飾,並曾在惠博物館主理中國部門藏品,1949年,他由倫敦移民牛津,在一個工人家裏租賃兩間房子著書作畫,過着極其儉樸的生活。德軍進攻英倫敦之日,亦是日軍侵略中國之時,他身居異域,心懷祖國,寫下了《東望祖國愴然有感》五首絕句,其中有雲「一丸自古封函谷,三戶終能滅暴秦」,「一時浩氣塞天地,死有田橫五百人」,歌頌了中華民族抗戰到底的決心和英雄氣概。1944年,蔣彝離開中國已十多年了。對祖國抗日戰爭消息無所瞭解。當年葉君鍵應英國戰時宣傳部邀請,去向英國公衆講演,介紹中國抗擊日本侵略的情況。一見面,蔣就希望瞭解抗日戰爭形勢、戰時人民生活情況。他臉色嚴肅,眼光中放射着十分焦慮的神色詢問君健:中國的抗日有沒有「功虧一簣」的危險?他認爲,大多數軍閥、官僚,並不關心國家的興亡,他們隨時都可以賣國。當君健告訴他:「現在已經有人民的軍隊在浴血抗戰,並且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有人要投降要賣國,就不是那麼容易了」。他的臉上纔開始露出笑容。

  1955年,蔣彝應聘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語文教授。並申請加入美國國籍。1958年受聘爲哈佛大學「聯誼會」(美國大學優秀生全國性榮譽組織)講座教授。1958年又應聘爲哈佛大學愛默生特約待坐教授。這期間,還經常爲波士頓的披巴德博物館鑑定收藏中國文物。1971年6月在哥倫比亞大學退休。被授予終身教授榮銜。1972年,蔣彝到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順便在香港舉辦個人畫展,得到好評。這時,他更加眷戀祖國,曾寫詩一首:「海外年年說還鄉,未到鄉前港已香。遙望白雲依舊是,白雲下有蔣家莊。」同年九月,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贈予他名譽理學博士學位,同時應聘爲客座教授,聘期爲一年。1975年4日,蔣彝回到了闊別42年的祖國,與妻子、女兒團聚。在國內參觀遊覽了兩個月,先後到了大江南北的許多城市和農村,參觀了鄉村和工廠,詳盡瞭解工農業方面的成就,深爲解放後祖國出現的新面貌所感動。回到美國後,他撫今追昔,很快寫出了《重訪祖國》和《啞行者訪華歸來話今昔》等文章,熱情歌頌了新中國的成就,在海外,尤其在海外華人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977年,蔣彝第二次回國訪問。他的妻女和親友勸他回國定居。他說:「這次回國,我要辦好兩件事:「第一,就是你們說的申請回國定居。第二,我不能空手回來,還要寫一本《中國畫記》,修改補充一本已起草的《中國藝術史》;作爲回家的禮物,向祖國的獻禮。」爲了寫好這兩本書,在兩個月的時間裏,他走訪了十一個省、市,參觀了龍門石窟、鞏縣石窟、宋陵、秦始皇陵、馬王堆和殷墟、大汝、汶口、仰韶文化遺址等藝術寶庫和古蹟。由於年老體弱,加上勞累過度,不幸結腸癌復發,經醫治搶救無效,於1977年10月26日在北京首都醫院逝世,終年75歲。10月26日在北京八寶山公墓舉行追悼會。遵照他的遺言,將其骨灰葬於廬山腳下馬迥嶺公墓,以遂他平生「樹高千丈,葉落歸根」的宿願。

  1903年,出生於江西省九江縣。五歲失母,自幼隨父習畫。

  1919年,就讀於江西省立第三中學(今九江第一中學)。

  1922年,考入國立東南大學(國立東南大學1928年更名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就讀於化學系。時校長郭秉文提倡辦學「人文與科學平衡」,育才文理融通,除師從化學系任鴻雋、孫洪芬、張子高、王季梁等人外,亦曾學於文科王伯沆、柳詒徵諸教授。

  1926年7月,國立東南大學(國立東南大學1928年更名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先後在江蘇海州十一中學、九江光華中學任教。

  1927年,任江西省教育委員會委員,並主持江西玉山縣縣政三月。

  1928年,投筆從戎,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政治部書記長。

  1928年,應嚴濟慈之邀,任暨南大學理學院化學講師半年。

  1928年,任安徽省蕪湖縣長。

  1929年,任安徽省當塗縣縣長。

  1930年,任江西省九江縣長。期間擬定整頓社會秩序,實行禁菸、禁賭、禁娼;改革賦稅、重新丈量土地等改革草案,被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輝認爲是「異想天開」,被稱爲「瘋狂的青年」、「超時代的年青人」。三任縣長,皆因要求改革縣政不容於時政而辭官。

  1933年,以「觀摩西方政治爲將來之用」的政治抱負,自費赴英國尋求出路。

  1934年,因所籌留學資金不足維持一年,經濟困難,經前香港輔政司推薦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教授。其間立志將中國藝術傳播到西方世界。

  1935年出版第一本英文寫的《中國繪畫》(The Chinese Eye--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1937年,《英國湖濱畫記》出版,爲啞行者畫記的第一本。

  1937年,開始環球旅行,足跡遍及五大洲、八十多個國家。

  1938年出版的《中國書法》影響極大,至今仍爲西方一些大學講授中國書法的教科書。

  1939年9月,英國對德宣戰,曾供職英國情報局,擔任翻譯。

  1940年,以中國筆會代表身份出席國際筆會。

  1940年,倫敦寓樓遭德國飛機轟炸,全部書畫付之一炬。

  1942年,負責沙特威爾芭蕾舞團佈景及服飾設計,並曾在博物館主理中國藏品。

  1949年,由倫敦移民牛津。

  1955年,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文學教授,加入美國國籍。

  1958年,受聘爲哈佛大學聯誼會講座教授。

  1958年,任哈佛大學愛默生特約講座教授。

  1971年6月,在哥倫比亞大學退休,被聘爲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

  1972年,任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並在香港舉辦個人畫展。

  1972年9月,被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並受聘爲客座教授,聘期一年。

  1975年4日,闊別中國42年後回國訪問,與妻子、女兒團聚。

  1977年,第二次回到中國訪問,並決定定居中國。計劃撰寫《中國畫記》、完成《中國藝術史》;並在兩月間遊歷中國十一個省市。

  1977年10月26日在北京逝世。

蔣彝的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