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民謠

淮民謠朗讀

東府買舟船,西府買器械。

譯文:東府購買了船隻,西府購買了器械。

注釋:東府購買了船隻,西府購買了器械。東府、西府:泛指掌管地方武裝的官府。

問儂欲何爲,團結山水寨。

譯文:要問他們買這些幹什麼?是爲了組建山水寨。

注釋:問儂:猶言借問。何爲:幹什麼,做什麼。團結:組織。山水寨:即鄉兵。宋兵制,官軍之外有鄉兵,選自百姓或自己應募,就地組織起來,作爲防守部隊。

寨長過我廬,意氣甚雄粗。

譯文:寨長經過我的家,盛氣凌人,態度粗暴。

注釋:寨長:指鄉兵首領。意氣:精神;神色。雄粗:雄豪、粗野。

青衫兩承局,暮夜連勾呼。

譯文:兩個穿着青衣的公差,在黑夜裏還忙着來拉人,大呼小叫。

注釋:承局:公差。勾呼:點名傳喚。

勾呼且未已,椎剝到雞豕。

譯文:呼叫聲沒落,就催着殺雞宰豬。

注釋:椎剝:謂殘酷搜刮。

供應稍不如,向前受笞箠。

譯文:供應稍不如意,馬上就被鞭打侮辱。

注釋:供應:伺候,聽候使喚。不如:不如意。笞箠:用鞭杖或竹板打。

驅東復驅西,棄卻鋤與犁。

譯文:做了鄉兵被東驅西趕,沒時間種田,田園都已荒蕪。

無錢買刀劍,典盡渾家衣。

譯文:家中拿不出錢買刀劍,只好當盡妻子的衣服。 

注釋:渾家:妻子。也可作全家解。 

去年江南荒,趁熟過江北。

譯文:去年江南受了災荒,逃荒到了江北。

注釋:趁熟:到未遭災荒的地方去乞討謀生。黃震《日抄》:「浙人鄉談……蓋謂荒處之人於熟處趁求也。」

江北不可往,江南歸未得。

譯文:在江北沒法活命,回江南也沒有生路。

父母生我時,教我學耕桑。

譯文:父母生下了我,教我種田養桑;

注釋:耕桑:種田與養蠶。亦泛指從事農業。

不識官府嚴,安能事戎行。

譯文:從來不知道官府的規矩,怎能夠當兵打仗?

注釋:戎行:當兵打仗。

執槍不解刺,執弓不能射。

譯文:拿着槍不知道怎樣刺,拿起弓射不準目標。

注釋:不解:不知道。

團結我何爲,徒勞定無益。

譯文:拉我來當兵幹什麼,只是白白勞民,毫無益處。

流離重流離,忍凍復忍飢。

譯文:逃到了東邊又逃往西邊,忍受着寒冷又忍受着飢餓。

誰謂天地寬,一身無所依。

譯文:誰說天高地廣?我居然沒塊地方安身立足!

注釋:「誰謂」句:用孟郊《贈別崔純亮》:「食薺腸亦苦,強歌聲無歡。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

淮南喪亂後,安集亦未久。

譯文:淮南自從經過戰亂,人民迴歸家園,安定不久。

注釋:安集:安定、聚集。

死者積如麻,生者能幾口。

譯文:死去的人如麻數也數不清,生存的又有幾口?

荒村日西斜,破屋兩三家。

譯文:荒蕪的村莊斜陽西照,只見到破敗的農家沒有幾戶。

撫摩力不足,將奈此擾何。

譯文:他們沒有力量醫好戰爭的創傷,對這番擾害又怎能承受?力不給:力量不夠。將奈此擾何:奈何,對付。此處意謂人民如何對付得了這種擾害。

注釋:撫摩:撫慰、體惜。力不給:力量不夠。

淮民謠注音

ㄉㄨㄥ ㄈㄨˇ ㄇㄞˇ ㄓㄡ ㄔㄨㄢˊ , ㄒㄧ˙ ㄈㄨˇ ㄇㄞˇ ㄑㄧˋ ㄒㄧㄝˋ 。

ㄨㄣˋ ㄋㄨㄥˊ ㄩˋ ㄏㄜˊ 爲, ㄊㄨㄢˊ ㄐㄧㄝˊ ㄕㄢ ㄕㄨㄟˇ ㄓㄞˋ 。

ㄓㄞˋ ㄔㄤˊ ㄍㄨㄛˋ ㄨㄛˇ ㄌㄨˊ , ㄧˋ ㄑㄧˋ ㄕㄣˋ ㄒㄩㄥˊ ㄘㄨ 。

ㄑㄧㄥ ㄕㄢ ㄌㄧㄤˇ ㄔㄥˊ ㄐㄩˊ , ㄇㄨˋ ㄧㄝˋ ㄌㄧㄢˊ ㄍㄡ ㄏㄨ 。

ㄍㄡ ㄏㄨ ㄑㄧㄝˇ ㄨㄟˋ ㄧˇ , ㄓㄨㄟ ㄅㄛ ㄉㄠˋ ㄐㄧ ㄕˇ 。

ㄍㄨㄥ ㄧㄥˋ ㄕㄠ ㄅㄨˋ ㄖㄨˊ , ㄒㄧㄤˋ ㄑㄧㄢˊ ㄕㄡˋ ㄔ ㄔㄨㄟˊ 。

ㄑㄩ ㄉㄨㄥ ㄈㄨˋ ㄑㄩ ㄒㄧ˙ , ㄑㄧˋ ㄑㄩㄝˋ ㄔㄨˊ ㄩˇ ㄌㄧˊ 。

ㄨˊ ㄑㄧㄢˊ ㄇㄞˇ ㄉㄠ ㄐㄧㄢˋ , ㄉㄧㄢˇ ㄐㄧㄣˋ ㄏㄨㄣˊ ㄐㄧㄚ ㄧ 。

ㄑㄩˋ ㄋㄧㄢˊ ㄐㄧㄤ ㄋㄢˊ ㄏㄨㄤ , ㄔㄣˋ ㄕㄡˊ ㄍㄨㄛˋ ㄐㄧㄤ ㄅㄟˇ 。

ㄐㄧㄤ ㄅㄟˇ ㄅㄨˋ ㄎㄜˇ ㄨㄤˇ , ㄐㄧㄤ ㄋㄢˊ ㄍㄨㄟ ㄨㄟˋ ㄉㄜˊ 。

ㄈㄨˋ ㄇㄨˇ ㄕㄥ ㄨㄛˇ ㄕˊ , ㄐㄧㄠ ㄨㄛˇ ㄒㄩㄝˊ ㄍㄥ ㄙㄤ 。

ㄅㄨˊ ㄕˋ ㄍㄨㄢ ㄈㄨˇ ㄧㄢˊ , ㄢ ㄋㄥˊ ㄕˋ ㄖㄨㄥˊ ㄒㄧㄥˊ 。

ㄓˊ ㄑㄧㄤ ㄅㄨˋ ㄐㄧㄝˇ ㄘˋ , ㄓˊ ㄍㄨㄥ ㄅㄨˋ ㄋㄥˊ ㄕㄜˋ 。

ㄊㄨㄢˊ ㄐㄧㄝˊ ㄨㄛˇ ㄏㄜˊ 爲, ㄊㄨˊ ㄌㄠˊ ㄉㄧㄥˋ ㄨˊ ㄧˋ 。

ㄌㄧㄡˊ ㄌㄧˊ ㄔㄨㄥˊ ㄌㄧㄡˊ ㄌㄧˊ , ㄖㄣˇ ㄉㄨㄥˋ ㄈㄨˋ ㄖㄣˇ ㄐㄧ 。

ㄕㄟˊ ㄨㄟˋ ㄊㄧㄢ ㄉㄧˋ ㄎㄨㄢ , ㄧˋ ㄕㄣ ㄨˊ ㄙㄨㄛˇ ㄧ 。

ㄏㄨㄞˊ ㄋㄢˊ ㄙㄤˋ ㄌㄨㄢˋ ㄏㄡˋ , ㄢ ㄐㄧˊ ㄧˋ ㄨㄟˋ ㄐㄧㄡˇ 。

ㄙˇ ㄓㄜˇ ㄐㄧ ㄖㄨˊ ㄇㄚˊ , ㄕㄥ ㄓㄜˇ ㄋㄥˊ ㄐㄧˇ ㄎㄡˇ 。

ㄏㄨㄤ ㄘㄨㄣ ㄖˋ ㄒㄧ˙ ㄒㄧㄝˊ , ㄆㄛˋ ㄨ ㄌㄧㄤˇ ㄙㄢ ㄐㄧㄚ 。

ㄈㄨˇ ㄇㄛˊ ㄌㄧˋ ㄅㄨˋ ㄗㄨˊ , ㄐㄧㄤ ㄋㄞˋ ㄘˇ ㄖㄠˇ ㄏㄜˊ 。

淮民謠釋義

譯文

東府購買了船隻,西府購買了器械。

要問他們買這些幹什麼?是爲了組建山水寨。

寨長經過我的家,盛氣凌人,態度粗暴。

兩個穿着青衣的公差,在黑夜裏還忙着來拉人,大呼小叫。

呼叫聲沒落,就催着殺雞宰豬。

供應稍不如意,馬上就被鞭打侮辱。

做了鄉兵被東驅西趕,沒時間種田,田園都已荒蕪。

家中拿不出錢買刀劍,只好當盡妻子的衣服。

去年江南受了災荒,逃荒到了江北。

在江北沒法活命,回江南也沒有生路。

父母生下了我,教我種田養桑;

從來不知道官府的規矩,怎能夠當兵打仗?

拿着槍不知道怎樣刺,拿起弓射不準目標。

拉我來當兵幹什麼,只是白白勞民,毫無益處。

逃到了東邊又逃往西邊,忍受着寒冷又忍受着飢餓。

誰說天高地廣?我居然沒塊地方安身立足!

淮南自從經過戰亂,人民迴歸家園,安定不久。

死去的人如麻數也數不清,生存的又有幾口?

荒蕪的村莊斜陽西照,只見到破敗的農家沒有幾戶。

他們沒有力量醫好戰爭的創傷,對這番擾害又怎能承受?

註釋

東府、西府:泛指掌管地方武裝的官府。

問儂:猶言借問。

何爲:幹什麼,做什麼。

團結:組織。

山水寨:即鄉兵。宋兵制,官軍之外有鄉兵,選自百姓或自己應募,就地組織起來,作爲防守部隊。

寨長:指鄉兵首領。

意氣:精神;神色。

雄粗:雄豪、粗野。

承局:公差。

勾呼:點名傳喚。

椎剝:謂殘酷搜刮。

供應:伺候,聽候使喚。

不如:不如意

笞箠(chī chuí ):用鞭杖或竹板打。

渾家:妻子。也可作全家解。

趁熟:到未遭災荒的地方去乞討謀生。黃震《日抄》:「浙人鄉談……蓋謂荒處之人於熟處趁求也。」

耕桑:種田與養蠶。亦泛指從事農業。

戎行:當兵打仗。

不解:不知道。 

「誰謂」句:用孟郊《贈別崔純亮》:「食薺腸亦苦,強歌聲無歡。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

安集:安定、聚集。

撫摩:撫慰、體惜。

力不給:力量不夠。

將奈此擾何:奈何,對付。此處意謂人民如何對付得了這種擾害。

參考資料:

1、劉尊明.宋詩大辭典.南京:鳳凰出版社,2003年版:第404頁

2、李夢生.宋詩三百首全解.上海 :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1日

淮民謠賞析

  這首詩的起首兩句,描寫的是當時情景。第三句是一問,第四句是一答,將詩的主題表現出來。宋代兵制,官軍之外,尚有鄉兵。詩中所說的山水寨,即當時淮南的一種地方武裝。這種組織,對於抗擊金兵,起過一些作用,但也給人民帶來許多騷擾危害,此詩所揭露的就是這種弊病。

  自「寨長過我廬」起,直至下面「一身無所依」,全是一個流離失所的難民的自述,具體描寫了所受之苦。「寨長過我廬」一下八句,寫抽丁時寨長粗暴傲慢,公差吆喝呼喚,鄉人忙着殺雞宰豬,如果供應稍有不合意之處,便會立即遭到一陣鞭打。這種敲詐勒索的情景,在古詩中常可看到。但即使這樣,當地的人們還是難逃被徵入伍的命運。「驅東復驅西」一下四句,寫抽丁後之苦楚:既已應徵,就是兵,而非農了,故整年被東驅西趕,疲於戎事,把農事全荒廢了。但這兵又是鄉兵,只有義務,沒有薪餉,甚至連買刀劍之錢,也要自己承擔。一個農民,不耕作,肯定沒錢。爲了買刀置劍,甚至於把妻子的衣服當光,由此更見山水寨擾民之烈。這種典衣賣地的情景,在古詩中也常可看到,此詩可注意的是尤袤揭示了一個矛盾:一方面官府不許人民務農,驅使他們從事戎行;另一方面官府又不承擔任何責任,連軍備開支也要他們自己承擔——好比「既要馬跑,又不供草」。組織山水寨,原是爲了抗金保民,現反驅民於死地,那又要它就沒什麼用了。尤袤把這個矛盾深刻地揭示出來,也就揭露了當時一批官吏豪強,借建寨抗金爲名,行奪民肥私之實的真相。這個矛盾在當時是沒法解決的,百姓既在淮南無法爲生,那又爲何不遠走高飛,而坐以待斃呢?「去年江南荒」一下四句,就對此作了回答,將詩意拓寬,由「團結山水寨」的擾民,進而言整個社會的不安。詩中所描寫的這個淮民原居江南,因逃荒來到江北。江北以兵亂不能安生,江南因災荒同樣沒有活路。這天災人禍齊之,百姓流離、無家可歸的情景,躍然紙上。

  「父母生我時」一下八句,言當地百姓本是農家子弟,只習耕田種桑,連官府規矩都不懂,是不能當兵打仗的。把這樣的人召集起來,不加訓練,連武器都不會使,也是沒有用的。這是十分明顯的事實,那些官吏、寨長也是看到的,明白的。事實上即使他們看到,也無動於衷,因爲對不少人來說,組織山水寨,一方面是欺矇上司,另一方面也是爲了趁機勒索,至於這支隊伍究竟有多少戰鬥力,原非其所考慮之事。這就進一步揭露了建立這種山水寨徒勞百姓、無補於事的實質。「流離重流離」一下四句,和上面「驅東復驅西」以下八句呼應。想那唐代孟郊一生潦倒,難免凍餒,也嘗作詩:「食薺腸亦苦,強歌聲無歡。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贈別崔純亮》)可如今這淮民慘苦之狀,更甚於孟郊,顛沛流離,飢寒交迫,茫茫天地,竟無容身之所。殘酷的現實,終於迫使詩中這個淮民發出了這樣的憤激之言:「誰謂天地寬,一身無所依!」

  結尾緊接上面官吏之言,針對當時形式,圍繞詩的主題,抒發自己的感慨和議論。自「淮南喪亂後」以下,爲作者戒辭,言淮南已經喪亂,安定未久,人口稀少,村落荒涼,用具體的描述,道出了「死者積如麻,生者能幾口,」這樣的慨嘆。對此,官府原應加以安撫、救濟纔是。但如今官府無力救濟,反加以擾民,百姓是受不了的。在是一個明顯的事實:民不堪其擾了!即「撫摩力不給,將奈此擾何!」尤袤此詩爲民請命,也在結句中明白地表現出來。

尤袤

尤袤(mào)(1127年—1202年),字延之,小字季長,號遂初居士,晚年號樂溪、木石老逸民。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藏書家。祖父尤申,父尤時享,治史擅詩。紹興十八年(1148年),尤袤登進士第。初爲泰興令。孝宗朝,爲大宗正丞,累遷至太常少卿,權充禮部侍郎兼修國史,又曾權中書舍人兼直學士。光宗朝爲煥章閣侍制、給事中,後授禮部尚書兼侍讀。卒後諡號「文簡」。尤袤與楊萬裏、范成大、陸遊並稱爲「南宋四大詩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輯有《梁溪遺稿》兩卷,刊行於時。 ...

尤袤朗讀
()

猜你喜歡

長句和平見治音,京華猶記盍朋簪。聲傳珠履星辰近,影動金蓮雨露深。

雲樹有圖憑鷹寄,春山無伴聽鶯吟。懸知兩地看明月,愛國憂民共此心。

()

好在龍沙黃,俄入鸞江碧。

()

湖海餘生在,桑榆暮景閒。

只堪娛老圃,焉用訪名山。

鄰屋曉舂急,客牀鄉夢還。

江天啼鴃處,殘月幾回彎。

()

村落枹鼓起,城樓刁鬥頻。畏塗深虎豹,行路入荊榛。

故老人人怨,烽煙處處新。桃源容客棹,屬意武陵春。

()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爲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

人生天地間,老去會不免。猶勝嚴終輩,終身不得見。

()

仕路驅馳十載餘,一官名秩尚如初。銓曹留得唐資格,不但開元有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