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燭消紅

更漏子·燭消紅朗讀

燭消紅,窗送白。冷落一衾寒色。鴉喚起,馬_行。月來衣上明。

酒香脣,妝印臂。憶共人人睡魂蝶亂,夢鸞孤。知他睡也無。

更漏子·燭消紅注音

ㄓㄨˊ ㄒㄧㄠ ㄏㄨㄥˊ , ㄔㄨㄤ ㄙㄨㄥˋ ㄅㄞˊ 。 ㄌㄥˇ ㄌㄨㄛˋ ㄧ ㄑㄧㄣ ㄏㄢˊ ㄙㄜˋ 。 ㄧㄚ ㄏㄨㄢˋ ㄑㄧˇ , ㄇㄚˇ _ ㄒㄧㄥˊ 。 ㄩㄝˋ ㄌㄞˊ ㄧ ㄕㄤˋ ㄇㄧㄥˊ 。

ㄐㄧㄡˇ ㄒㄧㄤ ㄔㄨㄣˊ , ㄓㄨㄤ ㄧㄣˋ ㄅㄟˋ 。 ㄧˋ ㄍㄨㄥˋ ㄖㄣˊ ㄖㄣˊ ㄕㄨㄟˋ ㄏㄨㄣˊ ㄉㄧㄝˊ ㄌㄨㄢˋ , ㄇㄥˋ ㄌㄨㄢˊ ㄍㄨ 。 ㄓ ㄊㄚ ㄕㄨㄟˋ ㄧㄝˇ ㄨˊ 。

更漏子·燭消紅賞析

  此詞相當通俗淺白。上片描寫詩人旅店中晨起上路的情景,下片則敘旅途夜宿時回憶和懷念伊人的情思,通篇充滿了一種悽清纏綿的感情。

  詩人寫離人早行,最爲絕妙的莫過於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商山早行》)兩句,它只把幾件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疊合起來,就給人們勾勒了一幅「早行」的圖畫。歐陽修曾稱讚它寫道路辛苦見於言外(《六一詩話》),手法確實不凡。比較起來,趙長卿的功力自然不及。不過,趙詞卻也另有自己的妙處,那就是描寫細緻真切,善於使用動詞(溫詩中則全是名詞的組合,無一個動詞)。試看「燭消紅,窗送白,冷落一衾寒色」三句,其中就很富動態:紅燭已經燃盡,窗外透進了晨曦的乳白色,折射到牀上的被衾,氣氛顯得悽清、冷落,由此一夜間之孤衾冷臥可知。「冷落一衾寒色」,更如「寒山一帶傷心碧」那樣,直接以詞人的主觀情緒「塗抹」在客觀物象之上。營造冷清氛圍更進一步的反映了作者的心境。這是上片的第一層:寫「早行」二字中的「早」字,或者也可說是寫「早行」之前的「待發」階段。接下來再寫「早行」之中的「行」字(當然它仍緊緊扣住一個「早」字):「鴉喚起,馬疾行,月來衣上明。」首句寫「起」,次句寫「行」,第三句回扣「早」字。窗外的烏鴉已經聒噪亂啼,早行人自然不能不起。鴉自嗚耳,而詞人認作是對他的「喚起」。詩詞中寫鳥聲每多以主觀意會,此亦一例。「喚起」後,詞人只得披衣上馬,由馬馱着,開始了他一天的跋涉。「馱」同「駝」,通馱。詞人由馬馱之而行,寫其了無意緒,不得不行之情狀。《西廂記》寫張生長亭分別後的「馬遲人意懶」,可爲「馬行」句註腳。自己的心緒怎樣呢?詞中沒有明說,但「月來衣上明」一句婉轉表出。

  前人詞中,溫庭筠曾以「燈在月朧明」來襯寫「綠楊陌上多離別」的痛楚(《菩薩蠻》),牛希濟也以「殘月臉邊明」來襯寫他「別淚臨清曉」的愁苦(《生查子》)。趙長卿此詞也使用了和他們同樣的寫法,它把離人上馬獨行的形象置於月光猶照人衣的背景中來描繪,既見出時光之早,又見出心情之孤獨難堪,其中已隱然有事在。此爲上片。上片着重敘事,但作者心情已顯露無遺。

  旅情詞中所謂「事」,通常是男女情事,或爲夫妻或爲情侶之別後相思。但是上片寫到結束,讀者似乎還只見到了心情苦悶的男主角,而另一位女性人物卻尚未出現。因此下片就通過詞人的回憶來勾畫出她的形象。「酒香脣妝印臂,憶共人人睡」,這是下片的第一層:追憶離別前的兩件事。第一是臨寢前的對坐飲酒,她的櫻脣上散放出酒的香味;第二是枕榻上齧臂誓盟,她的妝痕到現在似乎還殘留在自己的臂膀上(此句變化用元稹《鶯鶯傳》的某些意境)。這兩件事,一以見出她的艷美,二以見出她的多情。所以當詞人在旅途中自然會把她的音容笑貌、歡會情事長記心頭。第二層三句,則銜接上文的「睡」字而來;分別前共睡時如此溫存,而孤身在外,無人相伴「魂蝶亂,夢鸞孤,知他睡也無」,字三句實爲倒裝,意爲:自別後不知她睡得安穩否?即使她沒有失眠,那麼夜間做夢也肯定不會做得美滿。「魂蝶亂」與「夢鸞孤」實是互文,合而言之的意思是:夢魂猶如蝶飛那樣紛亂無緒,又如失伴的鸞鳥(鳳凰)那樣孤單淒涼。詞人在此飽含深情的筆觸,既表現了他那番「憐香惜玉」的情懷,又何嘗不可以看作是他此刻「自憐孤獨」的嘆息,同時又補寫出自己這一夜豈不也是這樣。

  在宋代描寫男女戀情和別緒的大量詞篇中,趙長卿的這首《更漏子》算不上是名作。詞中某些場面,甚至還稍涉艷褻。不過,由於它的筆法比較通俗直露,語言接近口語,加上作者感情的真摯深厚,所以讀後仍能讓人感到一種傷感纏綿的氣氛,不失爲一篇可讀之作抒寫別情離愁的。趙長卿的詞集名爲《惜香樂府》,此亦足以覘其香艷詞風之一斑。

趙長卿

趙長卿號仙源居士。江西南豐人。宋代著名詞人。 宋宗室,居南豐。生平事蹟不詳,曾赴漕試,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後在世。從作品中可知他少時孤潔,厭惡王族豪奢的生活,後辭帝京,縱遊山水,居於江南,遁世隱居,過着清貧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鄉鄰,常作詞呈鄉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庫提要》雲:「長卿恬於仕進,觴詠自娛,隨意成吟,多得淡遠蕭疏之致。」 ...

趙長卿朗讀
()

猜你喜歡

沈沈蓮漏滴初乾,忽忽天涯歲又闌。貝葉讀殘香篆盡,梅花吹斷角聲寒。

舊文每許閒人錄,新句寧容俗眼看。共喜太平林下客,暮年生計託蒲團。

()

永懷凝神公,履正羣仙誇。

流目厭塵土,軒冕卑泥沙。

羽蓋承倒景,飆輪泛晨霞。

前旌絡霄隊,駐節王母家。

真童發清謠,雲表翔哀笳。

樓居映朝日,服採明珠華。

萬春等朝菌,歡事詎可涯。

瑤席未終醼,零落蟠桃花。

想同董奉君,更尋上漢槎。

()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

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

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

李蔡爲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

芸草去陳根,筧竹添新瓦。

萬一朝家舉力田,捨我其誰也。

()

誰傳新語到邊州,來自鑾坡最緊頭。

句法自成臺閣樣,交盟猶爲友朋謀。

憶徵西府勞清夢,望上東門想貴遊。

何似天風輕藉助,放教歸老釣魚舟。

()

雲扃息遊彩,漢渚起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