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鋮

阮大鋮(1587~1646)字集之,號圓海、石巢、百子山樵。南直隸安慶府桐城縣(今安徽省樅陽縣)人。明末大臣、戲曲名作家。阮大鋮以進士居官後,先依東林黨,後依魏忠賢,崇禎朝以附逆罪去職。明亡後在福王朱由崧的南明朝廷中官至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東閣大學士,對東林、復社人員大加報復,南京城陷後降於清,後病死於隨清軍攻打仙霞關的石道上。所作傳奇今存《春燈謎》、《燕子箋》、《雙金榜》和《牟尼合》,合稱「石巢四種」。

()

主要成就

  才華概述

  縱觀大鋮一生的官宦生涯只有大約二年左右的時間約試 。然而大鋮卻是着實有文採,而且結交廣泛,在放意歸田的一段時間裏,如史可法、文震孟、張岱、范景文等一批名士,皆曾是大鋮遊宴倡和的人。這在阮大鋮的《和簫集》和《詠懷堂詩》之中,都收有大量唱和之作。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如大鋮《詠懷堂詩外集》乙部中,有十四首作於天啓甲子的還山詩,其中有:「星佔處士山中臥,影弄嬰兒世上名,但使榆關銷戰鬥,何妨花塢有深耕」。又有:「拂袖行呤歸去來,草堂猿鶴莫相猜,雲霄自愧無修翮,雨露誰爲棄不材」。雖然是描寫歸隱一類的詩歌,雖有怨氣,但卻不多,確是深得還山詩之三昧。詩不但寫的漂亮,也並

人物生平

  阮大鋮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中進士。天啓初,由行人擢給事中,不久因居憂還裏。阮大鋮曾經列籍東林,爲高攀龍弟子。同鄉左光鬥是東林在憲司的領袖人物,也是大鋮倚以自重的朋友,他在打倒方從哲引入的非東林閣老史繼偕等人的「鬥爭」中立下頭功,因此名列東林骨幹,在《東林點將錄》中綽號「沒遮攔」。天啓四年春甲子,吏科都給事中出缺,左光鬥通知大鋮來京遞補。而趙南星、高攀龍、楊漣等一夥人因爲與左光鬥發生內訌,因此「以察典近,大鋮不可用」,而準備改用高的另一名弟子——同爲東林闖將的魏大中。等到大鋮至北京時,趙南星一夥人使之補工科。吏居第一,而工居最末。本來按資歷遞補應該輪到吏科的阮大鋮。此時魏忠賢出現了,他讓阮大鋮遂得償心願。但是,阮大鋮的官沒能做多久,東林的可怕壓力就讓他上任未及一月便棄官逃回老家。從此大鋮與東林決裂。

  魏忠賢當權時,他被召至京城,爲太常少卿。他深知自己是東林出身,又當上了反東林楷模,估計是兩面難討好,因此行事十分小心。一段時間後,他又歸鄉裏,打算觀望形勢。

  崇禎二年(1629),魏黨事敗,他上書指出東林與閹黨都「黨附宦官」,應該一起罷去(大鋮準備了兩本不同的奏章,一起送至北京的朋友楊維垣處。其一專劾崔、魏之閹黨。其二「以七年合算爲言,謂天啓四年以後,亂政者忠賢,而翼以呈秀,四年以前,亂政者王安,而翼以東林」。但楊維垣因爲正和東林敵對,因此沒有按照他的囑託「見機行事」,上了第二本)。然後他上京任光祿卿。崇禎不聽,結果他名列逆案被罷官,避居安慶、南京,招納遊俠,談兵說劍,結成文社。中途他想與復社和東林講和,因此在復社領袖張溥爲其師周延儒復相而奔走活動時慷慨解囊相助,表示願意重歸東林。東林反對週報答他。因此崇禎一朝終未得仕。不過他舉薦以自代的馬士英由此登上高位。崇禎八年(1635),農民起義軍進入安徽。大鋮避居南京,廣召勇士,當時復社中名士顧杲、楊廷樞、黃宗羲等憎惡其爲人,作《留都防亂公揭》驅之,曰:「其惡愈甚,其焰愈張,歌兒舞女充溢後庭,廣廈高軒照耀街衢,日與南北在案諸逆交通不絕,恐嚇多端。」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破北京,毅宗山陵崩。同年五月,福王在南京即帝位,馬士英執政,阮大鋮得其薦舉,被起用爲兵部右侍郎,不久晉爲兵部尚書,編《蝗蝻錄》,據《留都防亂公揭》對東林、復社諸人立意報復,大興黨獄。東林黨人聯合明軍將領左良玉,發動「清君側」。順治三年( 1646 )六月,清軍渡錢塘,阮大鋮降清。清廷授其內院職銜,後隨清兵入閩,在五通嶺上突然頭面腫脹,貝勒勸他留下養病,「大鋮驚曰:『我何病?我年雖六十,能騎生馬,挽強弓,鐵錚錚漢子也!我仇人多,此必東林、復社諸奸徒潛在此間,我願諸公勿聽!』已而又曰:『福建巡撫已在我掌握中,諸公爲此言得毋有異意耶?』」於是大鋮帶病隨軍南徵,越仙霞嶺,衆將上馬緩行登山,而「大鋮獨下馬,徒步而前,左牽馬,右指騎(者)曰:『我精力百倍於後生!』蓋示壯以信其無病也。言訖,鼓勇先登」,不久「馬拋路口,身踞石坐」,僵僕石上死。時天氣炎熱,屍體潰爛,清軍草草收殮,不知埋在何處。一說阮大鋮聞馬士英被殺,自投崖下死,被戮屍。

阮大鋮的詩文

古柳參差掩寺門,荊籬石埠自爲村。

風嚴烏榜通菱浦,日落漁炊就荻根。

()

愁思如芳草,春來日日生。

煙花迷令節,烽火掩孤城。

()

古原何地不桑麻,六代陵園問曙鴉。

是處石麟銜晚照,幾聞笙鶴馭高霞。

()

雷塘無限白楊花,寒食西風集暮鴉。

莫向舊堤窺柳色,春鋤爭上玉鉤斜。

()

洮州健兒騎大馬,道逢高軒不肯下。擊鮮賭酒刲牛羊,芻粟紛紛掠原野。

頭白老翁驅負薪,小姑小婦令抱衾。酣歌大嚼意不足,抽刀橫索牀頭金。

()

春光漸老,流鶯不管人煩惱。細雨窗紗,深巷清晨賣杏花。

眉峯雙蹙,畫中有個人如玉。小立檐前,待燕歸來始下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