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則

是北宋時的一位清官,曾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讚揚,杭州西湖龍井泉附近的胡公館便是根據他的傳說而建的。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考取進士,爲婺州有史以來第一個取得進士功名的文人。他一生做了四十七年官,歷任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先後知潯州、睦州、溫州、福州、杭州、陳州等十州,任尚書戶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工部侍郎、兵部侍郎、權三司使(代理計相)等官職。力仁政,寬刑獄,減賦稅,除弊端,惠黎民。

()

軼事典故

  胡則事蹟:以進士起家,補許田縣尉,再調憲州錄事參軍。時靈、夏用兵,轉運使索湘命則部送芻糧,爲一月計。則曰:「爲百日備,尚恐不支,奈何爲一月邪?」湘懼無以給,遣則遂入奏。太宗因問以邊策,對稱旨,顧左右曰:「州縣豈乏人?」命記姓名中書。後李繼隆討賊,久不解,湘語則曰:「微子幾敗我事。」一日,繼隆移文轉運司曰:「兵且深入,糧有繼乎?」則告湘曰:「彼師老將歸,欲以糧乏爲辭耳,姑以有餘報之。」已而果爲則所料。湘爲河北轉運使,奏改祕書省著作佐郎、僉書貝州觀察判官事。

  後以太常博士提舉兩浙榷茶,就知睦州,徙溫州。歲餘,提舉江南路銀銅場、鑄錢監,得吏所匿銅數萬斤,吏懼且死,則曰:「馬伏波哀重囚而縱之,吾豈重貨而輕數人之生乎?」籍爲羨餘,不之罪。改江、淮制置發運使,累遷尚書戶部員外郎。真宗幸亳還,擢三司度支副使。

  初,丁謂舉進士,客許田,則厚遇之,謂貴顯,故則驟進用。至是,謂罷政事,出則爲京西轉運使,遷禮部郎中。部內民訛言相驚,至遣使安撫乃定。坐是,徙廣西路轉運使。有番舶遭風至瓊州,且告食乏,不能去。則命貸錢三百萬,吏白夷人狡詐,又風波不可期。則曰:「彼以急難投我,可拒而不與邪?」已而償所貸如期。又按宜州重闢十九人,爲辨活者九人。復爲發運使,累遷太常少卿。

  乾興初,坐丁謂黨,降知信州,徙福州,以右諫議大夫知杭州。入權吏部流內銓,坐失舉,復爲太常少卿、知池州。未行,復諫議大夫、知永興軍,徙河北都轉運使,以給事中權三司使,通京東西、陝西鹽法,人便之。初,則在河北,殿中侍御史王沿嘗就則假官舟販鹽,又以其子爲名祈買酒場。至是,張宗誨擿發之,按驗得實,出則知陳州。逾月,授工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劉隨上疏言:「則奸邪貪濫聞天下,比命知池州,不肯行,今以罪去,驟加美職,何以風勸在位?」後徙杭州,再遷兵部侍郎致仕,卒。

人物生平

  胡則(公元963-1039),初名廁,字子正,永康胡庫人,被百姓稱爲「胡公大帝」。宋在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登進士。胡則於東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登陳堯叟榜進士,開宋朝八婺科第之先河。及第時宋太宗御筆削去廠,賜名爲則。在他浮沉宦海的四十七年中,先後出知潯州、桐廬、睦州、溫州、信州、福州、杭州、池州、陳州等十個州郡,按察江淮、京西、廣西、陝西等六路使節,並曾擔任權三司使使部流內銓、工部侍郎、弄部侍候郎等朝遷重臣。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使節,選曹計省,歷踐要途,是北宋前期政壇一位中高級官吏。二年後釋褐,補許州許田尉,至七十二歲,宋仁宗寶祐元年以尚書部侍郎致仕,胡則在政治上力主寬刑薄賦,興革使民,勤政廉政,做了許多功國利民的好事。例如簽署貝州觀察判官時,把十來萬服役民夫遺送回家;擔任福唐郡守連上三道奏摺痛斥將官莊田標價出賣的不義之舉。近使朝遷收回成命。減租平值;再如整治錢荒,爲國理財;勇改鹽法,變官賣國商銷等等,所到之處,政績斐然。清正廉明,頗有政績,尤其於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直言極諫,要求皇上免除衢、婺兩州百姓身丁錢,百姓感恩,遂於方巖山頂(少時念書之地)立廟以紀念他。公元1162年,宋高宗趙構應百姓之請求,用「赫靈」兩字作爲胡公的廟額。從此,胡公被百姓敬若神靈,成了「有求必應」的活菩薩,並於每年家歷八月十三日胡則生日那天,舉辦各種民俗風情活動,以祭拜胡公大帝。

胡則的詩文

累累丹桂子,秋落古禪關。

乍到圓蟾窟,潛依靈鷲山。

()

綺霞重疊武陵溪,溪嶺相逢路不迷。

白石洞天人不到,碧桃花下馬頻嘶。

()

佔斷煙波七裏灘,漁蓑輕拂漢衣冠。

高蹤磨出雲涯碧,清節照開秋水寒。

()

金榜名傳四海知,太平時合稱男兒。

五言似劍裁鱗角,七字如刀斫桂枝。

()

六十年來見弊由,仰蒙龍勅降南州。

丁錢永免無拘束,苗米常宜有限收。

()

寓居峯頂寺,不覺度炎天。

山叟頻爲約,林僧每出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