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引

東坡引朗讀

玉纖彈舊怨。還敲繡屏面。清歌目送西風雁。雁行吹字斷。雁行吹字斷。
夜深拜月,瑣窗西畔。但桂影、空階滿。翠幃自掩無人見。羅衣寬一半。羅衣寬一半。

東坡引注音

ㄩˋ ㄒㄧㄢ ㄊㄢˊ ㄐㄧㄡˋ ㄩㄢˋ 。 ㄏㄞˊ ㄑㄧㄠ ㄒㄧㄡˋ ㄆㄧㄥˊ ㄇㄧㄢˋ 。 ㄑㄧㄥ ㄍㄜ ㄇㄨˋ ㄙㄨㄥˋ ㄒㄧ ㄈㄥ ㄧㄢˋ 。 ㄧㄢˋ ㄒㄧㄥˊ ㄔㄨㄟ ㄗˋ ㄉㄨㄢˋ 。 ㄧㄢˋ ㄒㄧㄥˊ ㄔㄨㄟ ㄗˋ ㄉㄨㄢˋ 。
ㄧㄝˋ ㄕㄣ ㄅㄞˋ ㄩㄝˋ , ㄙㄨㄛˇ ㄔㄨㄤ ㄒㄧ˙ ㄆㄢˋ 。 ㄉㄢˋ ㄍㄨㄟˋ ㄧㄥˇ 、 ㄎㄨㄥ ㄐㄧㄝ ㄇㄢˇ 。 ㄘㄨㄟˋ ㄨㄟˊ ㄗˋ ㄧㄢˇ ㄨˊ ㄖㄣˊ ㄐㄧㄢˋ 。 ㄌㄨㄛˊ ㄧ ㄎㄨㄢ ㄧˊ ㄅㄢˋ 。 ㄌㄨㄛˊ ㄧ ㄎㄨㄢ ㄧˊ ㄅㄢˋ 。

東坡引賞析

  這是一首愛情詞,是寫閨怨的。它寫出了閨中人的怨恨、期望和苦惱,寫得比較細緻,抒情味道很濃。作者截取閨中人一天生活的幾個片段,做了細緻描寫,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玉纖」二句寫其理琴。玉纖,寫彈琴者手指纖細柔滑,既暗示其爲女性,又以部分代全體,顯示其身材之美。中間着一「彈」字,言其怨苦無處訴說,只好託之琴音訴之。則其幽怨之深不言可知。因其幽怨甚深,故彈奏到憤激之處時,情不自禁地「還敲繡屏面」。通過以上兩個動作的描敘,把閨中人長期鬱積於胸中的怨苦全部寫了出來。「清歌」三句寫其對音書的絕望。言閨中人放下瑤琴來到室外,以清歌抒發胸中鬱悶,仰天長嘯,目送南飛的大雁,盼望它能帶來好的消息。不料西風太猛,把雁字吹斷,把音信給吹沒了。在這裏,作者使用「雁行吹字斷」這一重疊句式,把閨中人面對音訊皆無的怨苦和無奈準確地描繪了出來。「夜深」三句寫拜月的失望。時間由晝入夜,閨中人的情緒又由無奈轉向期望,轉向訴求,企圖通過拜月,求得月圓人圓,孰料再一次陷入失望的深淵,「但桂影、空階滿」,拜月拜來的只是滿階月影,使其陷入了更加悲苦的境地。「翠帷」三句寫其瘦。閨中人由室外轉入室內,獨自一人,拉上帷幕,脫下羅衣,意欲就寢,以便使身心輕鬆一點,卻無意之中發現「羅衣寬一半」,也就是說「爲伊消得人憔悴」,或者說人比過去瘦了一半。在這裏,作者以抒情的筆調,驚呼的語氣,把閨中人出人意外的消瘦寫了出來,更進一步寫出了閨中人怨苦之深之重,以情結情,醒豁有力。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爲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辛棄疾朗讀
()

猜你喜歡

憲府叨新渥,京華會卜居。迂疏慚瑣瑣,許與獨渠渠。

酬唱看遺墨,漂零送輤車。他年桐水上,雪涕更躊躇。

()

門前有垂楊,枝葉何靡靡。

飄花欲及地,忽復因風起。

搖盪少婦心,天涯念遊子。

愁多肌肉消,不敢臨流水。

()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只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時折角巾。

姿卓犖、骨嶙峋。畫師摩詰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築糟丘號酒民。

()

倚杖溪橋暮雨垂,春寒空翠著人衣。

凌空怪石如旗豎,噴壑清泉作練飛。

乘興正須隨地飲,醉狂聊共插花歸。

從教拍手兒童笑,要是山深客到稀。

()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於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

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餘別,殘角空階盡月明。

()

古臺開士說金經,傳道天花落紫冥。廣舌不來塵海變,春風唯見草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