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重九席上作)

鷓鴣天(重九席上作)朗讀

戲馬臺前秋雁飛。管絃歌舞更旌旗。要知黃菊清高處,不入當年二謝詩。
傾白酒,繞東籬。只於陶令有心期。明朝重九渾瀟灑,莫使尊前欠一枝。

鷓鴣天(重九席上作)注音

ㄒㄧˋ ㄇㄚˇ ㄊㄞˊ ㄑㄧㄢˊ ㄑㄧㄡ ㄧㄢˋ ㄈㄟ 。 ㄍㄨㄢˇ ㄒㄧㄢˊ ㄍㄜ ㄨˇ ㄍㄥˋ ㄐㄧㄥ ㄑㄧˊ 。 ㄧㄠˋ ㄓ ㄏㄨㄤˊ ㄐㄩˊ ㄑㄧㄥ ㄍㄠ ㄔㄨˋ , ㄅㄨˊ ㄖㄨˋ ㄉㄤ ㄋㄧㄢˊ ㄦˋ ㄒㄧㄝˋ ㄕ 。
ㄑㄧㄥˊ ㄅㄞˊ ㄐㄧㄡˇ , ㄖㄠˋ ㄉㄨㄥ ㄌㄧˊ 。 ㄓˇ ㄩˊ ㄊㄠˊ ㄌㄧㄥˋ ㄧㄡˇ ㄒㄧㄣ ㄑㄧˊ 。 ㄇㄧㄥˊ ㄓㄠ ㄔㄨㄥˊ ㄐㄧㄡˇ ㄏㄨㄣˊ ㄒㄧㄠ ㄙㄚˇ , ㄇㄛˋ ㄕˇ ㄗㄨㄣ ㄑㄧㄢˊ ㄑㄧㄢˋ ㄧˋ ㄓ 。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爲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辛棄疾朗讀
()

猜你喜歡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

古人辛苦今誰信,只見清淮入海流。

()

徑轉疑無路,溪迷別有槎。亂山一鳥道,深樹幾人家。

旅食隨田舍,村醪趁野花。輿圖窮島嶼,黎庶遍桑麻。

()

摩竭正令,未免崎嶇。少室垂慈,早傷風骨。腰囊挈錫,辜負平生。

煉行灰心,遞相鈍致。爭似春雨晴,春山青。白雲三片五片,黃鳥一聲兩聲。

千眼大悲看不足,王維雖巧畫難成。直饒便恁麼,猶是涉途程。

人從卞州來,不得東京信。

()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爲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

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

()

張顛顛後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不說禪,
筋力唯於草書朽。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鐵石畫兮墨須入,金尊竹葉數鬥餘。半斜半傾山衲溼,
醉來把筆獰如虎。粉壁素屏不問主,亂拏亂抹無規矩。
羅剎石上坐伍子胥,蒯通八字立對漢高祖。
勢崩騰兮不可止,天機暗轉鋒鋩裏。閃電光邊霹靂飛,
古柏身中dg龍死。駭人心兮目眓瞁,頓人足兮神闢易。
乍如沙場大戰後,斷槍橛箭皆狼藉。又似深山朽石上,
古病松枝掛鐵錫。月兔筆,天竈墨,斜鑿黃金側銼玉,
珊瑚枝長大束束。天馬驕獰不可勒,東卻西,南又北,
倒又起,斷復續。忽如鄂公喝住單雄信,
秦王肩上bf著棗木槊。懷素師,懷素師,
若不是星辰降瑞,即必是河嶽孕靈。固宜須冷笑逸少,
爭得不心醉伯英。天臺古杉一千尺,崖崩劁折何崢嶸。
或細微,仙衣半拆金線垂。或妍媚,桃花半紅公子醉。
我恐山爲墨兮磨海水,天與筆兮書大地,乃能略展狂僧意。
常恨與師不相識,一見此書空嘆息。伊昔張渭任華葉季良,
數子贈歌豈虛飾,所不足者渾未曾道著其神力。
石橋被燒燒,良玉土不蝕,錐畫沙兮印印泥。
世人世人爭得測,知師雄名在世間,明月清風有何極。

()

爲賦初衣愧不才,寧雲幾動見幾回。起家忠諫勞天語,一字千金換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