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螢

詠螢朗讀

的歷流光小,飄颻弱翅輕。

譯文:靈巧的身軀發出微弱的光芒,纖弱的翅膀輕輕飄動。

注釋:螢:昆蟲,身體黃褐色,觸角絲狀,腹部末端有發光的器官,能髮帶綠色的光。的歷():小粒明珠的光點,靈巧微弱的樣子。流光:閃爍流動的光芒。飄搖:飄飄搖搖,很不穩定的樣子。

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

譯文:只怕沒有人認識自己,獨自暗中飛來飛去發出光明。

注釋:畏:怕。

詠螢注音

ㄉㄜ˙ ㄌㄧˋ ㄌㄧㄡˊ ㄍㄨㄤ ㄒㄧㄠˇ , ㄆㄧㄠ ㄧㄠˊ ㄖㄨㄛˋ ㄔˋ ㄑㄧㄥ 。

ㄎㄨㄥˇ ㄨㄟˋ ㄨˊ ㄖㄣˊ ㄕˋ , ㄉㄨˊ ㄗˋ ㄢˋ ㄓㄨㄥ ㄇㄧㄥˊ 。

詠螢釋義

譯文

靈巧的身軀發出微弱的光芒,纖弱的翅膀輕輕飄動。

只怕沒有人認識自己,獨自暗中飛來飛去發出光明。

註釋

螢:昆蟲,身體黃褐色,觸角絲狀,腹部末端有發光的器官,能髮帶綠色的光。白天伏在草叢裏,夜晚飛出來。種類很多,通稱螢火蟲。

的歷(dí lì):小粒明珠的光點,靈巧微弱的樣子。流光:閃爍流動的光芒。

飄搖:飄飄搖搖,很不穩定的樣子。

畏:怕。

詠螢創作背景

  虞世南是前朝老臣,自秦王階段就追隨太宗,爲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太宗即位後,又爲修文館學士。但虞世南「志性抗烈,每論及古先帝王爲政得失,必存規諷」。作者作此首《詠螢》小詩,也即寄寓身世之感,一方面表現出恐怕不被賞識的擔憂,另一方面強調了自己的風骨。

參考資料:

1、嶽娟娟. 唐代唱和詩研究[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4.07.第191頁

2、方銘主編. 中國文學史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卷[M]. 長春:長春出版社, 2013.12.第161頁

詠螢賞析

  這是一首清新淡雅的詠物詩,作者借詠流螢表達了物雖小而不礙其光華的哲理,同時又借物自喻,寄寓身世之感。因有所寄託,因而別具情致。

  此詩前兩句從流螢的飛翔之形、發光之態的角度開始寫,「流光小」與「弱翅輕」襯託出了螢火蟲的弱小。這種手法,有點類似唐朝李嘉的《詠螢》:「映水光難定,凌虛體自輕。夜風吹不滅,秋露洗還明。向燭仍分焰,投書更有情。猶將流亂影,來此傍檐楹。」此詩通過螢火水上輕舞、空中展翅、風吹不滅、露洗還明、輸光伴夜讀、流連在楹檐等形象的刻畫,突出了其飛翔之姿、發光之徵。但虞世南的詩並不以繪形爲目的。詩的三、四兩句則由表及裏,一下子窺視到螢的內心世界:多麼頑強的個性,多麼可貴的追求,儘管自己的生命弱小,但它不甘默默無聞,不願自暴自棄,偏要在暗夜中閃光,頑強地表現自己的存在,執著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樣,那出現在讀者眼前的螢火,就不是一隻小小的飛蟲,一個微不足道的生命,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精靈,一個個性獨特、胸懷不凡的剛毅之士,其偉岸形象,令人肅然起敬,又促人深思猛省。

  《老子》雲:「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意思是說,道雖然是無名而質樸的,很小不可見,但是天下誰也不能降服它,令其稱臣。人生在世,應該努力進取,刻苦學習,即使先天條件不足或有所限制,但是無礙於人通過後天努力獲得學識。這首小詩也即闡述了這種積極向上的人生哲學。

虞世南

永興縣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漢族,餘姚(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初唐著名書法家、文學家,政治家。隋煬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歷任祕書監、弘文館學士等。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爲五絕(「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原有詩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民國時期,張壽鏞輯成 《虞祕監集》 4卷,收入 《四明叢書》。 ...

虞世南朗讀
()

猜你喜歡

鵲噪燈花亦偶然,人間喜信只虛傳。朝朝暮暮知多少,誤卻歸期又隔年。

()

國風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

馳騁不可御,縱橫更莫倫。遂爲詞賦祖,精華世所歆。

嗟哉鐵石腸,徒寄此璆琳。

()

朝來不成寐,啼鳥繞西東。

似欲砭我愚,無虞終有兇。

挽衣行太息,飛鳴鵲當空。

似欲慰我心,正直神所容。

舉手謝鳥鵲,尤喜當何從。

吉兇兩不到,我在阿堵中。

()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

()

一望雲煙渺,蛩聲四壁秋。有懷頻問月,無興強登樓。

水隔三秋恨,星分兩地愁。相思渾不寐,欲汎剡溪舟。

()

路轉溪灣山更幽,也知天意恊人謀。仙家剩有滄洲趣,畫壁須煩顧虎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