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酉端午

已酉端午朗讀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譯文:端午突遇風雨天氣昏沉陰暗,汨羅江上無人憑弔逝去的屈原。

注釋:端陽:端午節。晦冥:昏暗;陰沉,昏暗氣象,出自《史記.龜策列傳》。汨羅:汨羅江。吊:憑弔,吊祭。英靈:指屈原。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譯文:盛開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話我,陶淵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樣仰慕屈原卓然不羣的清醒。

注釋:海榴:即石榴,古人以石榴傳自海外,故名。淵明:指陶淵明,東晉詩人。獨:獨自。醒:清醒。

已酉端午注音

ㄈㄥ ㄩˇ ㄉㄨㄢ ㄧㄤˊ ㄕㄥ ㄏㄨㄟˋ ㄇㄧㄥˊ , ㄇㄧˋ ㄌㄨㄛˊ ㄨˊ ㄔㄨˋ ㄉㄧㄠˋ ㄧㄥ ㄌㄧㄥˊ 。

ㄏㄞˇ ㄌㄧㄡˊ ㄏㄨㄚ ㄈㄚ ㄧㄥ ㄒㄧㄤˋ ㄒㄧㄠˋ , ㄨˊ ㄐㄧㄡˇ ㄩㄢ ㄇㄧㄥˊ ㄧˋ ㄉㄨˊ ㄒㄧㄥˇ 。

已酉端午釋義

譯文

端午突遇風雨天氣昏沉陰暗,汨羅江上無人憑弔逝去的屈原。

盛開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話我,陶淵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樣仰慕屈原卓然不羣的清醒。

註釋

端陽:端午節。

晦冥:昏暗;陰沉,昏暗氣象,出自《史記.龜策列傳》。

汨羅:汨羅江。

吊:憑弔,吊祭。

英靈:指屈原。

海榴:即石榴,古人以石榴傳自海外,故名。

淵明:指陶淵明,東晉詩人。

獨:獨自。

醒:清醒。

已酉端午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公元1369年(明太祖洪武二年)夏曆五月初。詩人在端午節遇到風雨,天氣昏暗,看到汨羅江上沒有人祭奠屈原,心中感慨作下此詩。

參考資料:

1、孫正國.元代以來的端午詩詞.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191

2、謝晨星.鐵門詩人貝瓊生平考.時代文學(上半月),2012(4):180-181

已酉端午賞析

  詩人在端午節遇到風雨,天氣昏暗,使得汨羅江上沒有人祭奠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者,屈原忠心爲國卻屢遭貶謫,懷才不遇,千年後的風雨還耽誤了人們對屈原的祭奠和懷念,整個汨羅江上沒有一處可以憑弔屈原英魂的地方,詩人心中不由得傷感起來,然而開放的榴花似乎在嘲笑詩人自尋煩惱,於是詩人只好自嘲的引用陶淵明的事蹟,縱然陶淵明這樣的縱情山水的隱士,對屈原的仰慕之情也絲毫未減。全詩在平淡的天氣描寫和議論中抒發情感。

  此詩起句寫景,先寫端午節的天氣,晦冥而有風雨,借景抒情,運用風雨之景爲下文抒情做鋪墊,第二句興「英靈何在」之嘆,詩人想起了屈原的懷才不遇,運用屈原之典故,進而感傷身世,爲屈原以及自己的懷才不遇而感到憤懣,「汨羅無處吊英靈」一句中的「無處」既對應了上文的風雨晦暝,也抒發了屈原英靈無人憑弔的傷感。

  後兩句將「榴花」擬人化,一個「笑」字賦予榴花以人的情感,使得全詩生動而蘊含趣味,詩人在與榴花的交流中,借榴花之「笑」流露自己雖有才華但是不得志的情感。巧用了陶淵明的典故,運用對比的方法,表在自嘲,實指超脫自我。一個」醒「字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回味無窮。

  整首詩委婉多姿,工緻含蓄,表現了詩人貝瓊對自己懷才不遇的哀傷,也同時抒發雖不被賞識但仍舊灑脫的豁達精神,表達詩人對隱士人格和精神的嚮往。

貝瓊

貝瓊(1314~1379)初名闕,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別號清江。約生於元成宗大德初,卒於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餘歲。貝瓊從楊維楨學詩,取其長而去其短;其詩論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寧、元豐諸家。文章衝融和雅,詩風溫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領袖一時。著有《中星考》、《清江貝先生集》、《清江稿》、《雲間集》等。 ...

貝瓊朗讀
()

猜你喜歡

蘿月轉松色,水流無停川。胸懷憶耆舊,佳句倩誰傳。

()

珊瑚鞭嚲馬踟躕,引手低蛾索一盂。腰爲逆風成弱柳,
面因衝冷作凝酥。銀篦穩篸烏羅帽,花襜宜乘叱撥駒。
雪裏君看何所似,王昭君妹寫真圖。

()

我笑羊叔子,峴首矜一生。

又怪謝阿客,伐山覓崢嶸。

豈如銅梁守,出門便赤城。

()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

纖雲弄巧,玉鉤低掛,又值雙星良會。鵲回露冷夜何其,述不盡、離愁無寐。

人間別後,夢沉書遠,隔斷萬重煙水。遙憐客館對孤尊,也定憶、秋來憔悴。

()

小童又報雪花飛,深炷爐煙欲起時。淅瀝乍聞經竹葉,飄蕭初看著松枝。

南人共訝何曾見,北顧深顰有所思。牢落無言自搔首,卻驚華髮頓成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