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曲·筆頭風月時時過

陽春曲·筆頭風月時時過朗讀

筆頭風月時時過,眼底兒曹漸漸多。有人問我事如何,人海闊,無日不風波。

譯文:吟風詠月的筆墨生涯匆匆流過,眼底下兒孫小輩日漸增多。有人問我人事如何。人海無邊的遼闊,沒有一天沒有風波。

注釋:風月:筆下描繪的清風明月。兒曹:小兒輩,指晚輩的青年。人海闊:指人事紛紜複雜。風波:喻人事的複雜和仕途的艱險。

陽春曲·筆頭風月時時過注音

ㄅㄧˇ ㄊㄡˊ ㄈㄥ ㄩㄝˋ ㄕˊ ㄕˊ ㄍㄨㄛˋ , ㄧㄢˇ ㄉㄧˇ ㄦˊ ㄘㄠˊ ㄐㄧㄢˋ ㄐㄧㄢˋ ㄉㄨㄛ 。 ㄧㄡˇ ㄖㄣˊ ㄨㄣˋ ㄨㄛˇ ㄕˋ ㄖㄨˊ ㄏㄜˊ , ㄖㄣˊ ㄏㄞˇ ㄎㄨㄛˋ , ㄨˊ ㄖˋ ㄅㄨˊ ㄈㄥ ㄆㄛ 。

陽春曲·筆頭風月時時過釋義

譯文

吟風詠月的筆墨生涯匆匆流過,眼底下兒孫小輩日漸增多。有人問我人事如何。人海無邊的遼闊,沒有一天沒有風波。

註釋

風月:筆下描繪的清風明月。

兒曹:小兒輩,指晚輩的青年。

人海闊:指人事紛紜複雜。

風波:喻人事的複雜和仕途的艱險。

陽春曲·筆頭風月時時過創作背景

  這首散曲具體的創作時間已無從考證。姚燧一生有着歷居顯要、高官厚祿的生活經歷。但宦海沉浮,他也體驗過仕途風波的變幻莫測。詩人面對元代社會上層內部傾軋的現實,慨嘆之中創作此篇。

參考資料:

1、陳思思,於湘婉編著.元曲鑑賞大全集 上: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09:148

陽春曲·筆頭風月時時過賞析

  「筆頭風月時時過,眼底兒曹漸漸多」,隨着筆下的風花雪月一年一年地消逝,跟前的兒女子孫也一個一個多了起來。時光荏苒,轉眼間詩人已到暮年,兒孫滿堂。這兩句是明顯的對句,無論從詞性、句子的結構,還是平仄搭配上看都對仗工整,而且構思巧妙,前句從多說到少,後句從少說到多。

  前面兩句以平常的口吻、簡單的文字描繪了一幅寧靜、恬淡的生活景象,實際上是爲後面的「無日不風波」做鋪墊。平靜的背後潛藏着跌宕起伏的「風波」,這種情緒上的反差,正是作者別出心裁的設計。

  「有人問我事如何」一句以設問引起轉折,問的是仕途的命運,家事的前途,從上面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轉爲對廣闊人生的思考。最後兩句「人海闊,無日不風波」是對設問句的回答,同時也是他對一生仕途生活的總結。人海茫茫,社會廣闊,人事紛爭,無時無刻不是在各種「驚濤駭浪」中顛簸,隨時可能身陷危機,這一略顯消極的總結體現出作者對現實的不滿之情。

姚燧

元文學家。字端甫,號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原籍柳城。官翰林學士承旨、集賢大學士。能文,與虞集並稱。所作碑誌甚多,大都爲歌頌應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輯有《牧庵集》。 ...

姚燧朗讀
()

猜你喜歡

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懸三雀觀,霜度萬秋門。
艷舞矜新寵,愁容泣舊恩。不堪深殿裏,簾外慾黃昏。
禁苑春風起,流鶯繞合歡。玉窗通日氣,珠箔卷輕寒。
楊葉垂金砌,梨花入井闌。君王好長袖,新作舞衣寬。

()

但見盈城盈野,誰能去食去兵。

山東河北捲土,江右湖南失耕。

()

蝴蝶爲莊周,黃粱熟邯鄲。蘧然一夢覺,茫茫天壤間。

相推明日月,來往成暑寒。山林與鐘鼎,胸中了不幹。

()

節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

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

何似兒孫談草草,不妨燈火半昏昏。

人生行止誰能料,今夕蘇州看上元。

()

少年日醉鬱孤臺,鼎立三禪屢往來。

豪氣雖存誰復識,形容變盡鬢皚皚。

()

梅莟蒼香邊蹈雪來,杏花雨裏帶春回。

明朝解纜還千裏,今日看花更一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