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朗讀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譯文:勉強地想要按照習俗去登高飲酒,卻沒有像王弘那樣的人把酒送來。

注釋:強:勉強。登高:重陽節有登高賞菊飲酒以避災禍的風俗。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譯文:我在遠方想念長安故園中的菊花,這時應正寂寞地在戰場旁邊盛開。

注釋:憐:可憐。傍:靠近、接近。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注音

ㄑㄧㄤˊ ㄩˋ ㄉㄥ ㄍㄠ ㄑㄩˋ , ㄨˊ ㄖㄣˊ ㄙㄨㄥˋ ㄐㄧㄡˇ ㄌㄞˊ 。

ㄧㄠˊ ㄌㄧㄢˊ ㄍㄨˋ ㄩㄢˊ ㄐㄩˊ , ㄧㄥ ㄅㄤ ㄓㄢˋ ㄔㄤˇ ㄎㄞ 。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釋義

譯文

勉強地想要按照習俗去登高飲酒,卻沒有像王弘那樣的人把酒送來。

我在遠方想念長安故園中的菊花,這時應正寂寞地在戰場旁邊盛開。

註釋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陽節。

強:勉強。

登高:重陽節有登高賞菊飲酒以避災禍的風俗。

憐:可憐。

傍:靠近、接近。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創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起兵叛亂,次年長安被攻陷。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二月肅宗由彭原行軍至鳳翔,岑參隨行。這首詩原有小注說:「時未收長安」。九月唐軍收復長安,此詩可能是當年重陽節在鳳翔寫的。

參考資料:

1、雅瑟.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205-206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賞析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爲題材的好詩不少,並且各有特點。岑參的這首五絕,表現的不是一般的節日思鄉,而是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亂中人民疾苦的關切。表面看來寫得平直樸素,實際構思精巧,情韻無限,是一首言簡意深、耐人尋味的抒情佳作。

  這首詩的原注說:「時未收長安。」公元755年(唐天寶十四載)安祿山起兵叛亂,次年長安被攻陷。公元757年(至德二載)舊曆二月肅宗由彭原行軍至鳳翔,岑參隨行。九月唐軍收復長安,詩可能是該年重陽節在鳳翔寫的。岑參是南陽人,但久居長安,故稱長安爲「故園」。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有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緊扣題目中的「九日」。劈頭一個「強」字,則表現了詩人在戰亂中的悽清景況。第二句化用陶淵明的典故。據《南史·隱逸傳》記載:陶淵明有一次過重陽節,沒有酒喝,就在宅邊的菊花叢中獨自悶坐了很久。後來正好王弘送酒來了,才醉飲而歸。這裏反用其意,是說自己雖然也想勉強地按照習俗去登高飲酒,可是在戰亂中,沒有像王弘那樣的人來送酒助興。此句承前句而來,銜接自然,寫得明白如話,使人不覺是用典,達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覺,若胸臆語也。」(邢邵語)正因爲此處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們種種的聯想和猜測:造成「無人送酒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裏暗寓着題中「行軍」的特定環境。

  第三句開頭一個「遙」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園長安相隔之遠,而更見思鄉之切。作者寫思鄉,沒有泛泛地籠統地寫,而是特別強調思念、憐惜長安故園的菊花。這樣寫,不僅以個別代表一般,以「故園菊」代表整個故園長安,顯得形象鮮明,具體可感;而且這是由登高飲酒的敘寫自然發展而來的,是由上述陶淵明因無酒而悶坐菊花叢中的典故引出的聯想,具有重陽節的節日特色,仍貼題目中的「九日」,又點出「長安故園」,可以說是切時切地,緊扣詩題。詩寫到這裏爲止,還顯得比較平淡,然而這樣寫,卻是爲了逼出關鍵的最後一句。這句承接前句,是一種想象之辭。本來,對故園菊花,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想象,詩人別的不寫,只是設想它「應傍戰場開」,這樣的想象扣住詩題中的「行軍」二字,結合安史之亂和長安被陷的時代特點,寫得新巧自然,真實形象,使讀者彷彿看到了一幅鮮明的戰亂圖:長安城中戰火紛飛,血染天街,斷牆殘壁間,一叢叢菊花依然寂寞地開放着。此處的想象之辭已經突破了單純的惜花和思鄉,而寄託着詩人對飽經戰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這一結句用的是敘述語言,樸實無華,但是寓巧於樸,餘意深長,耐人咀嚼,頓使全詩的思想和藝術境界出現了一個飛躍。

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後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爲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爲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爲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曆五年(770年)卒於成都。 ...

岑參朗讀
()

猜你喜歡

島嶼迴環水繞堤,碧蘆青荇密相依。凌風戰艦知何處,落日遊人尚未歸。

細細佛香時入坐,雙雙沙鳥靜忘機。史君自是蓬萊客,倚遍欄幹戀翠微。

()

明聖湖頭宋將塋,神州戮力想精誠。關張義勇原無敵,李郭功名竟未成。

沙漠何期歸故主,權奸乃敢壞長城。孤忠遺恨千秋在,大樹悲風日夜鳴。

()

無計留月住,孤城絕域看。居延擊刁鬥,閨夢到城難。

()

旅館候天曙,整車趨遠程。幾處曉鍾斷,半橋殘月明。
沙上鳥猶在,渡頭人未行。去去古時道,馬嘶三兩聲。

()

卿認雙星錯。是天邊、參商兩點,命宮牢坐。暫學鵲橋牛女樣,轉眼南箕扇簸。

似溝水、東西都可。長念觀音經一卷,雪衣娘、開了鵰籠鎖。

羞再抱,繡衾臥。

含顰別趁鴟夷舸。漫思量、吳宮舊事,燕嬌鶯媠。碧玉連環茶碾子,擲與雙文則個。

渾不是、佳人負我。我是負人曹吉利,任嬌啼、不悔連波過。

鴛牒字,付秦火。

()

玄覽臺前聞雅音,滋蘭豪唱麟蒲深。玩梅誰謂越山雪,採菊自多疏傳金。

三徑煙霞娛白首,九天日月懸丹心。何當一曲解民慍,浩浩南薰吹北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