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朗讀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譯文:昨夜讀《三國志》不禁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權謀機巧,只落得三分天下,仔細一想,與其這樣,還不如象劉伶,喝他個酩酊大醉。

人世都無百歲。少癡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繫?一品與千金,問白髮、如何迴避?

譯文:人活在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活到百歲。少年時癲狂無知,老了又瘦弱焦悴。只有中間那,一段年輕,怎忍心用來追求功名利祿。就算是官位一品,富貴百萬,試問誰能躲過老冉冉將至。

注釋:癡騃:不慧;愚蠢。尪悴:瘦弱憔悴。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注音

ㄗㄨㄛˊ ㄧㄝˋ ㄧㄣ ㄎㄢˋ ㄕㄨˇ ㄓˋ , ㄒㄧㄠˋ ㄘㄠˊ ㄘㄠ ㄙㄨㄣ ㄑㄩㄢˊ ㄌㄧㄡˊ ㄅㄟˋ 。 ㄩㄥˋ ㄐㄧㄣˋ ㄐㄧ ㄍㄨㄢ , ㄊㄨˊ ㄌㄠˊ ㄒㄧㄣ ㄌㄧˋ , ㄓˇ ㄉㄜˊ ㄙㄢ ㄈㄣ ㄊㄧㄢ ㄉㄧˋ 。 ㄑㄩ ㄓˇ ㄒㄧˋ ㄒㄩㄣˊ ㄙ , ㄓㄥ ㄖㄨˊ ㄍㄨㄥˋ 、 ㄌㄧㄡˊ ㄌㄧㄥˊ ㄧ ㄗㄨㄟˋ ?

ㄖㄣˊ ㄕˋ ㄉㄡ ㄨˊ ㄅㄞˇ ㄙㄨㄟˋ 。 ㄕㄠˇ ㄔ ㄞˊ 、 ㄌㄠˇ ㄔㄥˊ ㄨㄤ ㄘㄨㄟˋ 。 ㄓˇ ㄧㄡˇ ㄓㄨㄥ ㄐㄧㄢ , ㄒㄧㄝ ㄗ˙ ㄕㄠˋ ㄋㄧㄢˊ , ㄖㄣˇ ㄅㄚˇ ㄈㄨˊ ㄇㄧㄥˊ ㄑㄧㄢ ㄒㄧˋ ? ㄧˋ ㄆㄧㄣˇ ㄩˇ ㄑㄧㄢ ㄐㄧㄣ , ㄨㄣˋ ㄅㄞˊ ㄈㄚˇ 、 ㄖㄨˊ ㄏㄜˊ ㄏㄨㄟˊ ㄅㄧˋ ?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釋義

譯文

昨夜讀《三國志》不禁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權謀機巧,只落得三分天下,仔細一想,與其這樣,還不如象劉伶,喝他個酩酊大醉。

人活在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活到百歲。少年時癲狂無知,老了又瘦弱焦悴。只有中間那,一段年輕,怎忍心用來追求功名利祿。就算是官位一品,富貴百萬,試問誰能躲過老冉冉將至。

註釋

癡騃(chī ái):不慧;愚蠢。

尪悴(wāngcuì):瘦弱憔悴。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賞析

  此詞副題是「與歐陽公席上分題」。范仲淹爲什麼要向歐陽修傾吐衷腸呢?原來歐陽修早就是范仲淹政治上的知音。仁宗時「景祐黨爭」,歐陽修就堅定的站在范仲淹一邊。時以吏部員外郎任開封府的范仲淹耿介正直,容不得權相呂夷簡擅權市恩,便向仁宗上《百官圖》,又上《帝王好尚論》等四論,批評朝政。切中要害的疏論激怒了呂夷簡。他反訴仲淹「越權言事,薦引朋黨,離間君臣」。寵信呂相的仁宗將仲淹貶黜出京,當時餘靖等正直朝臣上疏替范仲淹申辯,而諫官高若訥卻討好呂夷簡,說范應當貶官。歐陽修痛恨諫官高若訥爲了自己的高官厚祿,竟不分是非,行爲卑鄙,於是寫了《與高司諫書》,斥其一味迎合權相是落井下石,是不知人間有羞恥二字。歐陽修也因此被貶夷陵。政治上的風雨磨難,高尚人格的互相吸引,革新朝政的共同追求,使范歐二人最終成爲相濡以沫的盟友。宋仁宗慶曆三年,范仲淹推行新政,反對者攻擊改革派引用朋黨。此時已奉調回京的歐陽修任諫官,爲了回擊反對派的無端指責,支持慶曆新政,又寫下了著名的《朋黨論》。可見范仲淹和歐陽修志同道合、同仇敵愾。

  此詞大約寫於這幾年二人在朝共事同受打擊之時。新政失敗,共同的遭遇,共同的感情,使他們自然產生相似的感受。弄清了這一點,再來讀這首詞,讀者就恍然大悟了:原來,它是詞人因畢生爲之奮鬥的政治理想破滅之後極度失望、苦悶乃至沮喪的反映。在心頭鬱積已久的憤懣總得找個宣泄的出口吧?於是,憤激之時,酒酣耳熱,對着同遭厄運的老朋友發發牢騷,說說醉話,有何不可?

  其實,這首詞固然宣泄了詞人的憤懣,但也折射出了他內心時不我待的焦灼。這與李白那首著名的《將進酒》非常相似。「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被「賜金放還」後八年仍未找到出路,於是在此詩中借題發揮,盡情傾吐鬱積在胸的不平之氣。李白的恃酒放曠並不說明他就此沉淪,即便是這首詩亦流露了施展抱負的願望,「天生我材必有用」,何其自信!但人生苦短,「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現實無情徒喚奈何。范仲淹同樣如此,「人世都無百歲。少癡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能夠幹一番大事的年華太少了,哪裏禁得起幾番蹉跎?於是,借酒澆愁,抒發其時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情就很自然了。

  從思想上來說,范仲淹的這種感情是有其深刻淵源的。儒家的積極用世是其思想主流,不僅如此,他還出入佛老,精研三教經典,力求會通而經世致用。這種海納百川的學術視野,使其作品博大精深,異彩紛呈,而老莊清淨無爲、隨遇而安的思想也是他迭遭打擊時能夠舒緩壓力的精神避難所。在這點上,李、范二人是相似的。再說,在當時,文人們普遍認爲詞是娛情遣興的「小道」、「末技」,范仲淹有時亦未能例外,與老朋友一起喝酒聊天時,就不免戲作小詞了。應該說,這幾句亦真亦幻的牢騷話倒顯示了他作爲一個平常人的本色,使得他可親可近。

  當然,范仲淹身處逆境,失意惆悵乃至發牢騷,並不意味着他永久的消沉。慶曆六年,貶謫到鄧州,擺脫了朝黨紛爭,暫時卸去了煩瑣的朝政和邊防重任的范仲淹,度過了三年難得的愜意時光,他營造百花洲,重修覽秀亭,始終把關懷民生疾苦放在首位,贏得了鄧州人民的衷心愛戴。同時,迎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創作高潮,千古傑作《嶽陽樓記》及許多著名詩文都寫於此時。這表明,范仲淹已經走出了苦悶、沮喪的陰影,已經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始終是他畢生的追求。這纔是立體的、全面的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著名的《嶽陽樓記》。 ...

范仲淹朗讀
()

猜你喜歡

作客由燕趙,今朝入楚來。巖城臨翠壁,荒磴沒蒼苔。

山鳥一聲寂,飛泉百道開。瀟湘雲正遠,徵騎幾時回。

()

何處尋真覓島洲,崆峒景物似羅浮。霞流玉乳巖多麗,風捲晴嵐石更幽。

九轉鼎留經歲月,三花樹老度春秋。片雲屯蓋祥光映,列宿遙臨瑞氣收。

選勝登高還躡屐,衝寒歸路索重裘。公餘偶爾乘佳興,豈是當年秉燭遊。

()

漠漠重霾閟曉陰,凝弦恁會子期心。爲迷三徑一時尋。

濡沫潮橫思可聽,剔黃月滿慰初噙。潛移清寂午將深。

()

解印行歌出將營,千軍流淚共含情。鄒陽書上誰稱屈,王粲才高賦謾成。

天連故國銅魚遠,霜落寒江白雁鳴。自愧神交驚此別,不堪離恨更沾纓。

()

寶冊既奉,祗誦迺言。

仁深慶衍,益承益尊。

和聲協氣,棄溢乾坤。

閏受伊嘏,聖子神孫。

()

視不成形舉目存,青燈一盞近黃昏。彭殤竟是誰分出,妄使瞿曇欲斷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