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君山

題君山朗讀

曾於方外見麻姑,聞說君山自古無。

譯文:曾經在世外見到麻姑,聽說君山古時候本無。

注釋:君山:在湖南洞庭湖口,又名湘山、洞庭山,山勢奇秀,景色旖旎。於:一作「遊」。方外:世外。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環境。麻姑:神話中仙女名。聞說,聽說。

元是崑崙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

譯文:原是崑崙山頂一塊石,颶風吹來落入洞庭湖。

注釋:元:原來,原本。一作「雲」。崑崙:山名,綿亙在今新疆、西藏和青海,在古代傳說中是神仙遨遊的地方。海風:颶風。海,古代稱塞外湖泊亦曰「海」。落:落到。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中國第二大淡水湖,素有「八百裏洞庭」之稱。

題君山注音

ㄘㄥˊ ㄩˊ ㄈㄤ ㄨㄞˋ ㄐㄧㄢˋ ㄇㄚˊ ㄍㄨ , ㄨㄣˊ ㄕㄨㄛ ㄐㄩㄣ ㄕㄢ ㄗˋ ㄍㄨˇ ㄨˊ 。

ㄩㄢˊ ㄕˋ ㄎㄨㄣ ㄌㄨㄣˊ ㄕㄢ ㄉㄧㄥˇ ㄕˊ , ㄏㄞˇ ㄈㄥ ㄔㄨㄟ ㄌㄨㄛˋ ㄉㄨㄥˋ ㄊㄧㄥˊ ㄏㄨˊ 。

題君山釋義

譯文

曾經在世外見到麻姑,聽說君山古時候本無。

原是崑崙山頂一塊石,颶風吹來落入洞庭湖。

註釋

君山:在湖南洞庭湖口,又名湘山、洞庭山,山勢奇秀,景色旖旎。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湘水》:「湖( 洞庭湖 )中有君山……湘君之所遊處,故曰君山矣。」

於:一作「遊」。方外:世外。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環境。《楚辭·遠遊》:「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麻姑:神話中仙女名。傳說東漢桓帝 時曾應仙人王遠(字方平)召,降於蔡經家,爲一美麗女子,年可十八九歲,手纖長似鳥瓜。蔡經見之,心中唸曰:「背大癢時,得此爪以爬背,當佳。」方平知經心中所念,使人鞭之,且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謂爪可以爬背耶?」麻姑自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爲桑田。」又能擲米成珠,爲種種變化之術。事見晉葛洪《神仙傳》。

「聞說」句:一作「說道君山此本無」。聞說,聽說。唐孟浩然《洛中訪袁拾遺不遇》詩:「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元:原來,原本。一作「雲」。崑崙:山名,綿亙在今新疆、西藏和青海,在古代傳說中是神仙遨遊的地方。

海風:颶風。海,古代稱塞外湖泊亦曰「海」。落:落到。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中國第二大淡水湖,素有「八百裏洞庭」之稱。湘、資、沅、澧四水匯流於此,在嶽陽縣城陵磯入長江。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776-777

題君山創作背景

  此詩一般認爲是方乾的作品,但也有詩集註爲「一作程賀詩」。方幹集中有《早發洞庭》一詩,說明方幹曾遊覽過洞庭湖。這首《題君山》當是方幹遊洞庭時所作。其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題君山賞析

  洞庭湖中的君山,由於美麗的湖光山色與動人的神話傳說,激發過許多詩人的想象,寫下許多美麗篇章,如「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雍陶《題君山》)等等,這些爲人傳誦的名句,巧比妙喻,盡態極妍,異曲同工。方幹這首《題君山》寫法上全屬別一路數,他採用了「遊仙」的格局。

  「曾於方外見麻姑」,就像訴說一個神話。詩人告訴讀者,他曾神遊八極之表,奇遇仙女麻姑。這個突兀的開頭似乎有些離題,令人不知它與君山有什麼關係。其實它已包含有一種匠心。方外神仙正多,單單遇上麻姑,就有意思了。據《神仙外傳》,麻姑雖然看上去「年可十八九」,卻是三見滄海變作桑田,所以她知道的新鮮事兒不少。

  「聞說君山自古無」,這就是麻姑對詩人提到的一件新鮮事。次句與首句的起承之間,在情節上有一個跳躍,那就是詩人向麻姑打聽君山的來歷。人世之謎有很多,詩人單問這個,也值得玩味。那煙波浩渺的八百裏瓊田之中,兀立着這樣一座玲瓏的君山。詩人泛舟湖面,「四顧凝無地,中流忽有山」(許棠《過君山》),這個發現,使他驚喜不已;同時又感到這奇特的君山,必有一個不同尋常的來歷,從而困惑不已。詩人大約就是帶着這個問題去方外求教的。詩中雖然無一字正面實寫君山的形色,完全從虛處落筆,閒中着色,卻傳達出了君山給人的奇異感受。「君山自古無」,這一說法既出人意表,很新鮮,又證實了人們的揣想。寫「自古無」,是爲引出「何以有」。詩人不一下子說出山的來歷,似乎是故弄玄虛,這種效果猶如是古代演義裏的「且聽下回分解」。

  不說則已,一說驚人:原來君山是崑崙頂上的一塊靈石,被巨大的海風吹落洞庭的。崑崙山,在古代傳說中是神仙遨遊的地方,上有瑤池閬苑,而且有很多美玉。古人常用「昆岡片玉」來形容世上罕有的珍奇。傳說崑崙山是神仙遨遊之所,上有瑤池閬苑,而且有很多美玉。詩中把「君山」設想爲「崑崙山頂石」,用意正在於此。「海風吹落」一句,想象奇瑰。詩人在《題寶林寺禪者壁》中寫道:「臺殿漸多山更重,卻令飛去即應難。」題下自注:「山名飛來峯。」這首作品中的想象也受到了「飛來峯」一類傳說的影響。

  全詩運用奇特想象,從題外落筆,神化君山來歷,間接表現出君山的奇美。這就是所謂「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司空圖《詩品》)。

方幹

方幹(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幹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諡曰「玄英先生」,並蒐集他的遺詩370餘篇,編成《方幹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幹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幹像於嚴陵祠配享。 ...

方幹朗讀
()

猜你喜歡

平生癡絕百無憂,黨友相嘲顧虎頭。癡黠胸中各相半,要之與我不同流。

()

百硯齋中十二方,買從京口壓歸航。漢碑周鼓留殘篆,珍重流傳古揭陽。

()

雪花飛盡江頭蘆,秋崖有屋窗未糊。

嗅梅自可了孤寂,燃竹相與留須臾。

傳觀玉帝整嚴衛,雜沓環佩紛前驅。

夢隨姑射扣瑤陛,身入閶闔排銀鋪。

明毫一色寶階淨,端木六出瓊林孤。

綠章封事見名姓,白霓仙子軒眉須。

乃知天喜愛民尹,分此雪與耕田夫。

山川盡入古圖畫,園林已作春規模。

逢船誰可載書共,松醪未擬炊書沽。

金僕姑寒憶戰士,玉玲瓏暖無歌姝。

煮茶安用碧跳脫,眠蓑自勝紅氍毹。

盟鷗久與說心腹,買犢大欠耕膏腴。

頻年歲入少生計,何日詔下蠲田租。

甑塵但憂脫粟飯,甌滑未議羹蓴鱸。

羣公豈堪立仗馬,賤子只跨尋詩驢。

第令吾民不知餒,如彼蔡人何足誅。

衝寒索米徙者衆,啼飢載道攜其孥。

邊烽有警事方爾,民瘼未軫天地無。

轅門誰曳丈二組,羽書夜下尺一符。

少遲獸獮渤海盜,當復蚊浮高陽徙。

平淮有碑徜須刻,筆墨可但唐宗儒。

()

楊林今日是昭關,白首拘留未得還。漁父浣紗渾不見,斷腸今古淚潺湲。

()

散拙亦自遂,粗將猿鳥同。飛泉高瀉月,獨樹迥含風。
果落盤盂上,雲生篋笥中。未甘明聖日,終作釣漁翁。

()

仙峯削出玉璘珣,閬苑紅雲片片新。晴帶輕煙迎彩仗,暖浮蒼藹護朱輪。

望中誤起河陽恨,夢裏還疑楚水春。最是六街過雨後,獨留青影送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