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記室夜別

送沈記室夜別朗讀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曉雲。

譯文:秋水漾桂香,晚風多清朗,楚山清幽幽,曉雲映晨光。

注釋:桂水:源出湖南藍山縣南,向東北流入湘江。澄:澄清。夜氛:夜氣。楚山:泛指湖南一帶楚地的山巒。此句說楚山上空朝雲清淡。

秋風兩鄉怨,秋月千裏分。

譯文:託蕭瑟秋風寄去異地的鄉愁,在千裏之外共對皎潔的月亮。

注釋:兩鄉:各處異鄉。一指范雲所在,一指沈約的去處。千裏分:在千裏之外的異鄉分別。

寒枝寧共採,霜猿行獨聞。

譯文:枝頭淒冷怎能共折蘭菊?猿啼哀號孤旅哪堪悲涼。

注釋:寒枝:秋夜中的樹枝。寧:哪能。寒枝不能共採,喻兩人即將分別。霜猿:霜天的猿啼聲。

捫蘿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譯文:手撫松蘿你當念我曾相依伴,採擷桂花我正思君文才無雙。

注釋:捫蘿:撫蘿。蘿即松蘿。折桂:折取桂枝。方:正。此句用折桂寄託自己對沈約的思念。

送沈記室夜別注音

ㄍㄨㄟˋ ㄕㄨㄟˇ ㄔㄥˊ ㄧㄝˋ ㄈㄣ , ㄔㄨˇ ㄕㄢ ㄑㄧㄥ ㄒㄧㄠˇ ㄩㄣˊ 。

ㄑㄧㄡ ㄈㄥ ㄌㄧㄤˇ ㄒㄧㄤ ㄩㄢˋ , ㄑㄧㄡ ㄩㄝˋ ㄑㄧㄢ ㄌㄧˇ ㄈㄣ 。

ㄏㄢˊ ㄓ ㄋㄧㄥˊ ㄍㄨㄥˋ ㄘㄞˇ , ㄕㄨㄤ ㄩㄢˊ ㄒㄧㄥˊ ㄉㄨˊ ㄨㄣˊ 。

ㄇㄣˊ ㄌㄨㄛˊ ㄓㄥˋ ㄧˋ ㄨㄛˇ , ㄓㄜˊ ㄍㄨㄟˋ ㄈㄤ ㄙ ㄐㄩㄣ 。

送沈記室夜別釋義

譯文

秋水漾桂香,晚風多清朗,楚山清幽幽,曉雲映晨光。

託蕭瑟秋風寄去異地的鄉愁,在千裏之外共對皎潔的月亮。

枝頭淒冷怎能共折蘭菊?猿啼哀號孤旅哪堪悲涼。

手撫松蘿你當念我曾相依伴,採擷桂花我正思君文才無雙。

註釋

沈記室:指沈約,沈約曾在郢府(今湖北武漢附近)任記室參軍,故成沈記室。

桂水:源出湖南藍山縣南,向東北流入湘江。澄:澄清。夜氛:夜氣。

楚山:泛指湖南一帶楚地的山巒。此句說楚山上空朝雲清淡。

兩鄉:各處異鄉。一指范雲所在,一指沈約的去處。

千裏分:在千裏之外的異鄉分別。這兩句說在秋風蕭瑟、秋月高照的時候,知心的朋友將在千裏之外的異鄉分別,面對秋風秋月,倍感離別的惆悵。

寒枝:秋夜中的樹枝。寧:哪能。寒枝不能共採,喻兩人即將分別。

霜猿:霜天的猿啼聲。此句言霜天的啼猿遠行者將要獨自聽到。

捫蘿:撫蘿。蘿即松蘿。這句設想分手後沈約在遠方正撫蘿思念自己。

折桂:折取桂枝。方:正。此句用折桂寄託自己對沈約的思念。

參考資料:

1、呂晴飛.中國曆代名詩今譯: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436

2、劉文忠.古詩類選 友誼詩: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28

送沈記室夜別創作背景

  南朝宋元徽四年(476年),蕭賾主持郢州(今湖北武漢附近)軍政,范雲隨父范抗在郢府,沈約與范抗同府,與比他年輕十歲的范雲相識交好。幾年後,沈約轉至荊州(今湖北江陵附近)爲徵西記室參軍,此詩作於兩人分別之時。

參考資料:

1、詹福瑞.齊梁體詩選: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年:52頁

送沈記室夜別賞析

  范雲十幾歲時,其父范抗在郢府(今湖北武漢附近)任職,范雲隨侍其側,年長其十歲的沈約也在郢府爲記室參軍,一見如故,遂相友好。八年以後,沈約轉至荊州(今湖北江陵附近)爲徵西記室參軍,兩人分別。這首詩當作於此時,詩題中的沈記室即沈約。史稱范雲八歲賦詩屬文,「操筆便就」,「下筆輒成」(《梁書·范雲傳》),這首詩就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詩的開頭便以極平穩的筆調勾畫出送別時靜謐、安詳的環境。「桂水」並非特指某一條水,只是用以形容其水的芳香。王褒《九懷》中有「桂水兮潺湲」句,王逸注雲:「芳流衍溢,週四境也。」後人遂常用之,如陸雲《喜霽賦》中「戢流波於桂水兮,起芳塵於沉泥。」江淹《雜體三十首》中亦有「且泛桂水潮」、「桂水日千裏」等句,均非實指。范詩中用這一詞渲染了送別場面的溫馨。送別詩,可以寫送別時的情景、場面,以及當時人的心理活動,但范雲只是用一句詩輕輕帶過,遂轉入天明登程的想象之中。郢州與荊州,古時均屬楚地,故用「楚山」代之。啓程的情景是晴空萬裏,天朗氣清。這畢竟是少年人所寫的詩,所以,他筆下的離別不是悽慘悲切,而是有一股清新流麗之氣貫穿於內,顯得輕盈灑脫。沈約《別范安成》詩中雲:「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正是這種精神的寫照。不過,中國人重視朋友(爲五倫之一),重視友情,朋友的離別,總難免有些許的哀愁。「悲莫悲兮生離別,樂莫樂兮心相知。」故而下句以「秋風兩鄉怨」分寫兩地相思之怨愁,而以「秋月千裏分」合寫二人心靈之相通。謝莊《月賦》雲:「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裏兮共明月。」所寫的正是地有千裏之隔,明月人可共見之情。以上四句,前二句偏寫景,後二句偏寫情,所以轉下去便偏寫事。「寒枝寧共采」是對二人過去共同生活的回憶,「霜猿行獨聞」則是對別後獨自旅程寂寥的想象。詩中雖然沒有正面寫送別,但無論是偏於寫景、寫情或寫事,都暗涉了離別。然而離別只是形體上的分隔,更重要的乃是精神上的合一。結束兩句以極其肯定的語氣寫道:「意」通「憶」。「捫蘿」、「折桂」由上句「寒枝」引發而來,同時又暗與起句的「桂水」「楚山」相呼應。

  這裏牽涉到一句詩的異文。「捫蘿正意我」中「正意」二字,一作「忽遺」,一作「勿遺」。「忽遺我」意思是:忽將我遺忘。前者似不符合沈約與范雲間的感情,且與全詩情緒不一,後者表示的是一種希冀之情,雖然可通,但不如「正意我」所表達出的心心相印之情。另外,從范雲詩的整體風格來看,也以「正意我」於文爲勝。范詩的結句尤喜以彼我、今昔對寫。如「迨君當歌日,及我傾樽時。」(《當對酒》)「爾拂後車塵,我事東皋粟。」(《餞謝文學離夜》)「待爾金閨北,予藝青門東。」(《答何秀才》)「海上昔自重,江上今如斯。」(《登三山》)「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別詩》)等等。而在這首詩中,也只有作「捫蘿正意我」,纔可與「折桂方思君」相對得最爲工穩,也最能體現范雲詩歌句法、結構的特色。

  此詩在寫法上是一句一轉,但同樣是「轉」,如沈約的《別范安成詩》(沈德潛《古詩源》卷十二評爲「句句轉」),是層層遞進式的轉,而范雲此詩則是句句迴環式的轉。這種迴環式的結構、迴環式的句法正是范雲詩風的典型。所以鍾嶸《詩品》曾評范雲詩曰:「范詩清便宛轉,如流風迴雪。」正是抓住了其詩風格的整體特徵。《送沈記室夜別》雖然是范雲的早期作品,但也不難看出,這首詩已經奠定了范詩風格的基礎。

范雲

范雲(451~503年),字彥龍,南鄉舞陰(今河南泌陽縣西北)人,南朝文學家。范縝從弟,子范孝才。 ...

范雲朗讀
()

猜你喜歡

何處風光最可憐,四鄰凋謝變桑田。重牽匹馬吟紅葉,可惜雪花鋪白氈。

壇上古松疑度世,渡頭芳草憶前年。幽居寂寞無人入,落日深山哭杜鵑。

()

水南雉市萬塵趨,水北還容陋巷居。三尺素桐陶靖節,百篇華賦馬相如。

心拋世俗爭爲事,手錄時賢未見書。欲繼姓名高士傳,怕君嫌我近睢盱。

()

碧玉花冠素錦裳,對拈棋子費思量。

終年不下神仙着,想是蓬萊日月長。

()

皇皇我後,紹業盛明。滌拂除穢,宇宙載清。允執中和,以蒞蒼生。

玄化遠被,兆世軌形。何以崇德,乃作九成。妍步恂恂,雅曲芬馨。

八風清鼓,應以祥禎。澤浩天下,功齊百靈。

()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

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少年腸。

山妻相對驚愁破,稚子無端笑飲狂。

百歲光陰空自遠,醉時苦短醒時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