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雪晴送王寧

少室雪晴送王寧朗讀

少室衆峯幾峯別,一峯晴見一峯雪。

譯文:少室山峯三十六,其中幾峯更特別;一峯晴朗陽光照,一峯皚皚鋪白雪。隔城半山連青松,素色峨峨千萬重。隔城遙望半山上,處處青松連青松。

注釋:少室:山名,在河南登封縣北,東距太室山約10公裏,有三十六峯,山北麓五乳峯下有少林寺。王寧:生卒事蹟不詳。幾峯別:謂衆峯中有幾峯更爲奇異。別:格外不同。見:同「現」。

隔城半山連青松,素色峨(é)峨千萬重。

譯文:餘輝斜照景色美,妙不可言趣無窮;白雲幾縷有還無,山光變化難形容。

注釋:隔城半山:指爲城所隔,只能見到半山。隔城:有城郭阻隔。峨峨:盛多貌。

過景斜臨不可道,白雲欲盡難爲容。

譯文:王寧與我興致高,賞玩幽境忘啓程;北風呼嘯聲淒厲,吹在身上透骨冷。

注釋:過景:落日餘輝。不可道:妙不可言。難爲容:難以形容其狀。

行人與我玩幽境,北風切切吹衣冷。

譯文:浮橋依依惜別時,緊勒轡頭馬不行;不忍離別頻回首,含情眺望南山嶺。

注釋:行人:指王寧。幽境:清幽的勝境。切切:象聲詞,形容聲音輕細、悽切、急促。

惜別浮橋駐馬時,舉頭試望南山嶺。

少室雪晴送王寧注音

ㄕㄠˇ ㄕˋ 衆峯 ㄐㄧˇ 峯 ㄅㄧㄝˊ , ㄧ 峯 ㄑㄧㄥˊ ㄐㄧㄢˋ ㄧ 峯 ㄒㄩㄝˇ 。

ㄍㄜˊ ㄔㄥˊ ㄅㄢˋ ㄕㄢ ㄌㄧㄢˊ ㄑㄧㄥ ㄙㄨㄥ , ㄙㄨˋ ㄙㄜˋ ㄜˊ (é) ㄜˊ ㄑㄧㄢ ㄨㄢˋ ㄔㄨㄥˊ 。

ㄍㄨㄛˋ ㄐㄧㄥˇ ㄒㄧㄝˊ ㄌㄧㄣˊ ㄅㄨˋ ㄎㄜˇ ㄉㄠˋ , ㄅㄞˊ ㄩㄣˊ ㄩˋ ㄐㄧㄣˋ ㄋㄢˊ 爲 ㄖㄨㄥˊ 。

ㄒㄧㄥˊ ㄖㄣˊ ㄩˇ ㄨㄛˇ ㄨㄢˊ ㄧㄡ ㄐㄧㄥˋ , ㄅㄟˇ ㄈㄥ ㄑㄧㄝˋ ㄑㄧㄝˋ ㄔㄨㄟ ㄧ ㄌㄥˇ 。

ㄒㄧˊ ㄅㄧㄝˊ ㄈㄨˊ ㄑㄧㄠˊ ㄓㄨˋ ㄇㄚˇ ㄕˊ , ㄐㄩˇ ㄊㄡˊ ㄕˋ ㄨㄤˋ ㄋㄢˊ ㄕㄢ ㄌㄧㄥˇ 。

少室雪晴送王寧釋義

譯文

少室山峯三十六,其中幾峯更特別。

一峯晴朗陽光照,一峯皚皚鋪白雪。

隔城遙望半山上,處處青松連青松。

餘輝斜照景色美,妙不可言趣無窮。

白雲幾縷有還無,山光變化難形容。

王寧與我興致高,賞玩幽境忘啓程。

北風呼嘯聲淒厲,吹在身上透骨冷。

浮橋依依惜別時,緊勒轡頭馬不行。

不忍離別頻回首,含情眺望南山嶺。

註釋

少室:山名,在河南登封縣北,東距太室山約10公裏,有三十六峯,山北麓五乳峯下有少林寺。王寧:生卒事蹟不詳。

少室衆峯:《河南通志·山川上·河南府》:「少室山,在登封縣西十七裏,一名季室,見《山海經注》,一名負黍山,有負黍城在其南。周圍方百裏,上有三十六峯。」

幾峯別:謂衆峯中有幾峯更爲奇異。少室山有三十六峯,主峯玉寨山1500多米,爲嵩山最高峯。別:格外不同。

見:同「現」。

隔城半山:指爲城所隔,只能見到半山。隔城:有城郭阻隔。

峨峨:盛多貌。

過景:落日餘輝。

不可道:妙不可言。

難爲容:難以形容其狀。

行人:指王寧。

幽境:清幽的勝境。

切切:象聲詞,形容聲音輕細、悽切、急促。

參考資料:

1、張學文.唐代送別詩名篇譯賞:重慶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45-47

2、[唐]李頎著.李頎集校注: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9:101-102

少室雪晴送王寧創作背景

  此首五言古詩,寫少室山雪後初晴,詩人送友王寧遠行時所作。

參考資料:

1、麻守中,張軍主編.歷代旅遊詩文賞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31-33

少室雪晴送王寧賞析

隔城半山連青松,素色峨峨千萬重。

  開頭兩句,勾勒出少室山山峯衆多,晴雪不同的總的景象。

  「少室衆峯幾峯別,一峯晴見一峯雪。」少室山有三十六峯,形態各異,有「九頂蓮花砦」,有「旗、鼓、劍、印、鍾」五峯,還有被譽爲嵩山八景之一的「少室晴雪」。但是詩人不是寫少室山峯各種奇異的形態,而是寫少室諸峯雪後的奇姿麗容,雪後的少室衆峯並不完全相同,有一些山峯和其他山峯有明顯的區別。「一峯晴見一峯雪」,雪後初晴,少室諸峯,有的因冬日晴暖,陽光照射而積雪溶化,現出了青翠秀美的本來面貌,也有的山峯因陽光不足,依然被白雪覆蓋,在日光映照下,紅裝素裹,更加綺麗多姿。詩人寫雪後少室衆峯,能從大處着筆,寫出衆峯同中之異,別具特色。

  第三,四句是對第二句的展開,以「半山青松」寫晴峯,以「素色峨峨」應雪峯,一個「連」字,寫出晴峯的廣袤,兩個「峨」字,突出雪峯的高峻,在色彩上青白相間,非常素美。

  「隔城半山連青松,素色峨峨千萬重。」如果說頭兩句,詩人好象從高處俯瞰少室諸峯的雪景,那麼這兩句詩則換了一個角度,從城中遙望少室諸峯。從城內望山,因爲有城郭阻隔視線,只能見到山的上一半,這半山峯上佈滿了青松,在一片銀白的世界裏,更顯得蒼翠挺拔,剛毅頑強;而周圍的山巒,重重疊疊,盡被白雪染成素色,青峯白雪,翠玉交輝,更增添了少室山的嫵媚。

  第五、六句寫晴。雪後初晴,天空湛藍,落日斜照,幾縷欲盡未盡的白雲纏於山腰,浮予松上,青、紅、藍、白四色輝映,白雲、斜暉,青松、雪峯動靜相襯。同時,半山青松,松上自雲,雲上雪峯,雪映落霞,層次鮮明,具有很強的立體感。詩題中「少室雪晴」四個字到此寫足,下面寫題目的最後三個字。

  「過景斜臨不可道,白雲欲盡難爲容。」前四句寫少室諸峯雪後初晴的靜態之美,這兩句則是寫少室諸峯雪後初晴的動態之美。落日餘輝,斜照山峯,那夕陽的紅光給少室諸峯一座一座地着色,使少室諸峯不斷地變換着色彩,一時說不清它的奇妙、絢麗;山頂上飄浮着片片白雲,山峯在雲霧繚繞中瞬息萬變,生動活潑,婀娜多姿。詩人既維妙維肖地描繪了少室諸峯的絕妙奇景,又恰到好處,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餘地。

  第七、八句寫送別雙方爲妙不可言,難以形容的美景所吸引,故而留連景緻,忘了啓程,致使北風吹來,才感到寒冷,才注意到時間不早。這兩句從側面供託出「少室雪晴」之美,透露出主客惜別之情。最後兩句寫他們在夕陽西下,不得不別時,仍然依依不捨,駐馬浮橋之上,眺望南山之景。

  「行人與我玩幽境,北風切切吹衣冷。惜別浮橋駐馬時,舉頭試望南山嶺。」雪後初晴的少室山,雖然幽靜秀美,引人玩賞,但是送別友人,心情抑鬱,北風切切,寒氣逼人,詩人心中一時湧起無限惆悵之情。這兩句是全詩的一個轉折。少室諸峯,雪後初晴,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本來應該和友人同賞佳景,但又不得不分別。詩人與王寧浮橋上依依惜別,王寧漸漸走遠了,詩人還佇立在橋上,舉頭試望友人王寧在南嶺中的身影。「試望」,恰切地表現出詩人望不到了還在望,希望能多看幾眼好友身影的惜別心情。《詩經·邶風·燕燕》:「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都是寫送別時佇立遠望行人漸去身影的情景,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首寫景送別詩,可分爲兩部分,前六句寫雪後初晴的少室山綺麗多姿,分外妖嬈;後四句寫送別王寧,依依惜別,無限深情。詩題揭示了全詩內容:有少室山,有雪,有晴,有送,有朋友王寧,各個鏡頭就圍繞「送"的行動展開。詩人寫少室的雪景清新別緻,側重於山峯晴雪景象的描繪,給人以美的享受。以清詞麗句,素描淡抹,以及送別雙方的行動,畫出了一幅詩味濃醇、山峯秀麗銀裝素裹的晴雪圖,側面供託出「少室雪晴」之美,透露出主客惜別之情,表現了詩人與王寧之間的深厚友誼。

李頎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爲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李頎朗讀
()

猜你喜歡

苦無多路旅程寬,正是江南綠打團。

欲溼徵衫梅雨細,不成客夢麥秋寒。

官閒詩可頻搜句,親近書宜月問安。

自笑無才愧之子,明時君祿詎能幹。

()

禪,樹止叫喧喧。道,門前風浩浩。冷地思量真可笑。

笑什麼,等閒拾得一顆蘇州梨,看來卻是青州棗。

()

烈風呼洶震山林,小雨霏微駐薄陰。南畝旱苗焦欲死,擬將如許號爲霖。

()

祖道春明三載強,宛如蘇李賦河梁。君應食酒談廷尉,我但登臨憶侍郎。

一棹不妨衣帶水,九秋誰拂蒯緱霜。祗園處處堪題石,莫遣青山負舉觴。

()

瓜熟已除架,莧乾無復蔬。何當灌園罷,又是築場初。

晴日遲收稻,中田早結廬。自來勤動慣,不敢廢耕鋤。

()

築巖胥靡繼甘盤,此道寥寥不復存。

古廟秋風塵黯黯,故陵煙樹月昏昏。

君臣難遇真千載,岸谷誰知舊九原。

魏尚端能似頗牧,獨無新夢到天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