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遊·草

少年遊·草朗讀

春風吹碧,春雲映綠,曉夢入芳裀。軟襯飛花,遠連流水,一望隔香塵。

譯文:春風吹綠了芳草,在白雲的映襯下,芳草顯得蔥綠可愛,是在曉夢中夢見了這如茵的芳草。花瓣輕輕地灑落在軟草上,蒙茸的草地隨着流水延伸向天際。一眼望去,伊人的芳蹤已被無邊的芳草阻隔,春恨別情無限。

注釋:芳裀:形容春草茸茸如墊褥。香塵:帶着花香的塵土。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憶翠羅裙。冷落閒門,悽迷古道,煙雨正愁人。

譯文:萋萋的芳草,遮蓋了伊人的足跡,給人留下了多少相思別離之恨,使人追憶起像綠草地一樣的翠羅裙。冷落的庭院,悽迷的古道,都籠罩在茫茫煙雨之中,這景象勾起了人滿懷的愁緒。

注釋:萋萋:指茂密的芳草。翠羅裙:借指人。閒門:代指情人居住處。悽迷:迷茫。

少年遊·草注音

ㄔㄨㄣ ㄈㄥ ㄔㄨㄟ ㄅㄧˋ , ㄔㄨㄣ ㄩㄣˊ ㄧㄥˋ ㄌㄩˋ , ㄒㄧㄠˇ ㄇㄥˋ ㄖㄨˋ ㄈㄤ ㄧㄣ 。 ㄖㄨㄢˇ ㄔㄣˋ ㄈㄟ ㄏㄨㄚ , ㄩㄢˇ ㄌㄧㄢˊ ㄌㄧㄡˊ ㄕㄨㄟˇ , ㄧ ㄨㄤˋ ㄍㄜˊ ㄒㄧㄤ ㄔㄣˊ 。

ㄑㄧ ㄑㄧ ㄉㄨㄛ ㄕㄠˇ ㄐㄧㄤ ㄋㄢˊ ㄏㄣˋ , ㄈㄢ ㄧˋ ㄘㄨㄟˋ ㄌㄨㄛˊ ㄑㄩㄣˊ 。 ㄌㄥˇ ㄌㄨㄛˋ ㄒㄧㄢˊ ㄇㄣˊ , ㄑㄧ ㄇㄧˊ ㄍㄨˇ ㄉㄠˋ , ㄧㄢ ㄩˇ ㄓㄥˋ ㄔㄡˊ ㄖㄣˊ 。

少年遊·草釋義

譯文

春風吹綠了芳草,在白雲的映襯下,芳草顯得蔥綠可愛,是在曉夢中夢見了這如茵的芳草。花瓣輕輕地灑落在軟草上,蒙茸的草地隨着流水延伸向天際。一眼望去,伊人的芳蹤已被無邊的芳草阻隔,春恨別情無限。

萋萋的芳草,遮蓋了伊人的足跡,給人留下了多少相思別離之恨,使人追憶起像綠草地一樣的翠羅裙。冷落的庭院,悽迷的古道,都籠罩在茫茫煙雨之中,這景象勾起了人滿懷的愁緒。

註釋

芳裀(yīn ):形容春草茸茸如墊褥。

香塵:帶着花香的塵土。

萋萋:指茂密的芳草。

翠羅裙:借指人。化用牛希濟《生查子》「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句意。

閒門:代指情人居住處。

悽迷:迷茫。

參考資料:

1、許淵衝.《宋詞三百首》.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6:90

2、蕭希鳳.《宋詞三百首簡注》.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3:167

3、《線裝經典》編委會.《宋詞鑑賞辭典》.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10:298

少年遊·草創作背景

  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符離一戰以後,南宋偏安一隅。一種苟且偷生、得過且過的風氣影響到文學。有些人講究樂律,陶醉於自然景物,不問政治;有些人只着眼於個人的離愁別恨,發泄無可奈何的傷感情緒。此詞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所寫出的抒發離愁別恨之作。

參考資料:

1、劉揚忠.《中國文學通史·宋遼金文學》.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192

少年遊·草賞析

  在南宋詩詞圈子裏,吟物之風十分盛行。但平庸草草之作,屢見不鮮,不足爲怪。高觀國的這首吟草詞卻不沾不滯,以意貫串全詞。通過寫草色來抒發自己的離愁別恨。這首詞的上半闋繪出了一幅純淨明麗的陽春煙景:春風吹綠了芊芊的芳草,在飄動的白雲映襯下顯得那樣蔥翠可愛;蒙茸的草地伴隨着流水伸向天際,花瓣輕輕地灑落在草上。這的確是十分迷人的芳景。

  讀者還應當注意到「曉夢入芳裀」這句的含意。「芳裀」,芳草有如厚厚的裀褥。關鍵是「曉夢」二字,原來這令人神往的如屏芳景,只是一場春夢中的幻境而已。大地山河,一經點破,並化煙雲。用筆之虛幻,莫測端倪。「香塵」一句,補足夢境。「香塵」者,女子的芳蹤也。劉長卿《陪辛大夫西亭觀妓詩》:「任他行雨去,歸路裛香塵」,與此詞意境相似。可是美人的蹤跡被無邊的芳草隔斷了。即使追尋到夢裏也並不圓滿,也只是一個悽迷的短夢而已。

  下片轉寫實境,寫醒後的情懷。用「萋萋」一句換頭,仍是從草字生髮。「萋萋」,芳草美盛之貌。

  「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即是此意。那麼鮮美的芳草與江南的恨思有什麼關係呢?這裏似有事而無典,就是說寫自己經歷過的事,以抒發他對遠隔香塵的伊人的思念。「翻憶」句重筆渲染。用「羅裙」形容芳草,始於白居易的「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杭州春望》);牛希濟的「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生查子》),則以芳草擬羅裙。此詞在「翠羅裙」上綴以「翻憶」二字,感情上又多了一個曲折。翻者,反也。本想眺望一下,略舒鬱悒,沒想到反而勾起了對綠色羅裙——這最具有女性特徵的服飾的思念來。這一縷癡情真是不好收拾。「冷落」三句,以排體出之。句句切草、切情,化工之筆。「冷落閒門」,見出庭院之孤寂,而「庭草無人隨意綠」之神理,即隱含其中。「悽迷古道」,流露出望遠之悲心。「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爲其所本。

  「悽迷」二字,將心緒之悽黯與望眼之迷濛兩重意象融會一起,並與前片之「望隔香塵」暗相挽合。以迷迷糊糊之睡眼,逐古道之輕塵,真令人難以爲懷。然而作者述情之筆愈出愈精,最後又推出了「煙雨正愁人」之句,把這種悵惘的心境渲染到了十分。「煙雨」,在詞人的筆下與草色結緣甚深。林和靖詠草詞「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爲主?餘花落處,滿地和煙雨。」(《點絳脣》)賀方回《青玉案》:「若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便是顯例。此詞以「煙雨」結筆,將草色、離情與迷濛的雨色化爲一片,情景相伴,悽然無盡。況蕙風所謂「取神題外,設境意中」者,約略近之。

  詠吟春草是一個古代文人津津樂道的永恆題目,名篇佳作,數不勝數。有評論家說,在高手如林的名人隊伍裏,高觀國用他那巧妙的藝術構思和秀美婉約的風格另起爐竈,獨成一家。

高觀國

高觀國,南宋詞人。字賓王,號竹屋。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卒年不詳。生活於南宋中期,年代約與姜夔相近。與史達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詞亦齊名,時稱「高,史」。其成就雖不及史達祖,但也有值得重視之處。他善於創造名句警語,如「香心靜,波心冷,琴心怨,客心驚」;「開遍西湖春意爛,算羣花、正作江山夢」,都頗爲後人傳誦。從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跡,大約是一位以填詞爲業的吟社中人。爲「南宋十傑」之一。有詞集《竹屋癡語》。 ...

高觀國朗讀
()

猜你喜歡

勤王修歲貢,晚駕過郊原。蔽芾餘千本,青蔥共一園。

芽新撐老葉,土軟迸深根。舌小侔黃雀,毛獰摘綠猿。

出蒸香更別,入焙火微溫。採近桐華節,生無穀雨痕。

緘縢防遠道,進獻趁頭番。待破華胥夢,先經閶闔門。

汲泉鳴玉甃,開宴壓瑤樽。茂育知天意,甄收荷主恩。

沃心同直諫,苦口類嘉言。未復金鑾召,年年奉至尊。

()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只作窗前竹葉間。

()

老至風情似冷煙,尋山問水了無緣。荒園片石疏鬆在,錯被人呼小洞天。

()

雀舫翩翩發大江,江幹瑞靄曉行幢。文章似錦裳堪補,意氣如虹鼎並扛。

萬裏浪頭鰲駕六,五雲天際鳳飛雙。與君共挾芙蓉鍔,一掃羣英力盡降。

()

野梅如雪綴寒條,夢斷孤山月已凋。錦色千重應物累,春愁一點許君消。

貪泉穿石真迷眼,細柳經風竟折腰。不覺只今林下客,青氈自擁話前朝。

()

南滇六月朱夏涼,疊疊雲嵐浮曉光。林花含笑遠天靜,江草喚愁終日長。

闌風伏雨淹客路,回谷深溪非我鄉。城隅隔手不相見,車馬經過淋潦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