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詹

歐陽詹,字行周,福建晉江潘湖歐厝人,歐陽詹生活在安史之亂後的中唐,一生沒有離開國子監四門助教這個官職。後世唐進士幕府參軍歐陽秬、唐進士韋中令門下歐陽澥、後唐狀元掌院學士黃仁穎、南唐鄉貢進士歐陽偃、宋觀文殿大學士歐陽珣、元處士天麟黃權、明儒林學士黃永、明進士龍遊知縣黃應、潘湖八世孫明進士戶刑尚書黃光升、潘湖九世孫明榜眼南京禮部尚書黃鳳翔、潘湖十二世孫清大學士潘湖叟黃錫袞、清洪瀨金墩黃士藻、潘湖十五世孫清湖口臺灣知府黃立本承行周之風接踵而至。還被稱爲「八閩文化先驅者。

()

人物生平

縵胡之纓

  隋代科舉制度開創,180年內泉州竟沒有一人蔘加進士考試。泉州文士貪戀家鄉山水,不肯遠遊出仕,無心參加科舉。當時有一件事深深刺激了胸懷大志的歐陽詹。唐大曆七年(公元772年),李椅出任福建觀察使,將府學搬到城南興賢坊。禮部員外郎獨孤及爲此寫碑記,竟講:「縵胡之纓,化爲青衿。」意思是說結麻繩戴鬥笠的野人,開始穿上讀書人的儒服了。

  歐陽詹從小喜愛安靜,常一人獨處,在山湖溪河邊流連忘返。青少年時代,歐陽詹在家鄉潘湖資福院從隱士羅山甫等讀書。在潘湖北岸的獅山巖、龍首山,九十九溪的吟嘯橋上,歐陽詹不時執書一卷,高聲吟唱,完全忘記自己與身邊的世界。

  泉州城北清源山賜恩巖、南安高蓋山(今詩山)白雲書室也都留下歐陽詹讀書的身影。歐陽詹還曾到好朋友名士林藻和林蘊兄弟的家鄉莆田求學五年,在廣化寺靈巖精舍、福平山等地讀書。

常袞被貶

  唐建中初年,狀元宰相常袞——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乙未科狀元及第,唐大曆十二年(777)拜相),被貶爲福建觀察使。常袞是一位愛才的官吏,到任後大興學校,親自講學,用賓主的禮節對待生員,注意提拔後進,倡導讀書寫文章。薛播在建中、貞元年間兩次出任泉州刺史,很賞識歐陽詹的才華,經常帶他到城西九日山與同來的隱士秦系和姜公輔等人交遊,談文論道。

  席相繼薛播之後任泉州刺史,他對歐陽詹同樣器重,凡觀遊宴集一定邀請歐陽詹參加,讓他寫詩記下當時的盛況。席相還引薦歐陽詹到福州謁見常袞,常袞讚歎不已,用靈芝、芙蓉來比喻歐陽詹的才學。從此,歐陽詹的名聲更大了。整個福建都在傳播他的文詞,甚至京師都有了他的文名。

首赴長安

  歐陽詹本無心科舉功名,想長期在家讀書,奉養雙親。後來因爲雙親嚴命,親友激勵和常袞、席相等長官的提拔,才決心參加科舉考試。貞元二年(公元786年),潘湖歐陽詹北上京師,前往參加進士應試。這是閩海賢才泉州士子破天荒開氣運的創舉。

  歐陽詹離家背井,滿是鄉愁,作《赴上都留別舍弟及故人》:「天高地闊多歧路,身即飛蓬共水萍。匹馬將驅豈容易,弟兄親故滿離亭。」他也懷着「射百步期必中,飛三年而必鳴」的信心。經過一年艱辛的跋涉,歐陽詹抵達長安。

進士及第

  在長安,歐陽詹等了六年。這六年,他借錢租房讀書,生活窮困。貞元八年(公元792年),歐陽詹終於與當時著名青年文士賈稜(長樂人今河北冀縣)、韓愈、李觀、崔羣等二十二人同登金榜,當時稱「龍虎榜」。賈稜第一名,歐陽詹第二名,韓愈第三名。

海濱鄒魯

  歐陽詹中進士對福建產生深遠的影響。閩南考中進士,從歐陽詹開始。明代理學名臣、鄉賢蔡清爲《歐陽行周文集》作序時認爲,歐陽詹中進士後,福建文士纔開始嚮慕讀書,儒學風氣開始振興。歐陽詹的影響綿延不絕。傳到楊時、李侗輩,分河洛之派。傳到朱熹,正學大明,道統有歸。蔡清認爲,沒有歐陽詹的影響,福建不可能有「海濱鄒魯」的稱謂。
歸閩省親

  歐陽詹高中後並沒有得到官職,就回家鄉省親。他回到高蓋山,日夜思念的母親黃昌靖已經長眠地下,再也聽不到母親的叮嚀,再也看不到母親伴兒子讀書的身影。相隔層土,卻比重山遠。歐陽詹在一首紀念其母親黃昌靖的詩中寫到:「高蓋山前日影微,黃昏宿鳥傍林飛。墳前滴酒空流淚,不見丁寧道早歸。」

文以載道

  在泉州歐陽詹寫了《六曹新都堂記》。文章開篇只簡單交代都堂建造的起因,粗線條描寫都堂景觀。重點放在文章所寫的「道」,就是重點放在文章所寫的「道」,就是「哲人有作,不唯利身在利人,不唯利今在利後」

  歐陽詹的文章正是古文運動理論的實踐。歐陽詹的文章以古文運動「文以載道」的理論來創作,精於說理。韓愈評他的文章「切深,喜反覆,善自道」。唐末李貽孫說他的文章「新無所襲,才未嘗困。精於理,故言多周詳;切於情,故敘事重複,宜司當代文柄,以變風雅……」

  歐陽詹所作文章大多有新意,有獨見。如《片言折獄論》,指孔子說子路「片言折獄者,其由也歟」,學者普遍認爲這是稱讚子路善於折獄。他卻指出,這句話並非稱讚子路,世代「以片言折獄」爲害不淺。如《吊漢武帝文》,則直指武帝心懷「帝王與神仙」的矛盾,「履其位而不知所以守,好其事而不知所以從」。這些能表現「文章合爲時爲事而作」的功能。

助教任上

  回到長安,歐陽詹一等又是六年,在貞元十五年(799年)才被朝廷授予「國子監四門助教」的官職。雖然這只是皇家高等學府「四門學」中最低的職銜,但福建人擔任此職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他很想有所作爲,歷史記載,唐代自設助教這個官職官以來,沒有比歐陽詹更盡職的。但朝廷並沒有重用他。歐陽詹在長安依舊過着借錢租房,缺衣少食的客旅生涯。

  在國子監四門助教任上,歐陽詹全力支持和參與韓愈、柳宗元等人共同倡導的古文運動。歐陽詹與韓愈同榜登科,志同道合,成爲一生的摯友。歐陽詹曾率領生員上書,大力推薦韓愈爲四門博士。他們詩文酬唱。韓愈曾作《駑驥吟》表達自己有志不爲朝廷所用的怨嘆,歐陽詹作《答韓十八駑驥吟》詩。他們一樣有着「室在周孔堂,道通堯舜門」的志向,一樣無法實現志向。歐陽詹死,韓愈聽說後非常悲慟,寫《歐陽生哀辭》來悼念他。

惑妓而死

  關於歐陽詹的死,還有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歐陽詹《初發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驅馬漸覺遠,回頭長路塵。高城已不見,況復城中人。去意自未甘,居情諒猶辛。五原東北晉,千裏西南秦。一履不出門,一車無停輪。流萍與系瓠,早晚期相親。」

  歐陽詹遊太原時,愛上一個藝女李倩,與她相約回長安後再來接她。別後藝女非常思念他,作詩:「自從別後減容光,半是思郎半恨郎。欲識舊來雲髻樣,爲奴開取縷金箱。」她把詩和髮髻託人轉給歐陽詹後就病逝了。歐陽詹在太原看見舊物,百感交加,悲慟而病,回長安後病逝。孟簡曾作《詠歐陽行周事》哀悼此事。

  他逝世後,好友崔羣大哭,李翱爲他立傳。歐陽詹篤於友誼,臨終時立遺囑將靈柩運回南方,要求葬在年輕時與林藻、林蘊兄弟讀書的莆田廣化寺。

歐陽詹的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