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詠白海棠

金縷曲·詠白海棠朗讀

洞戶深深掩。笑世間、濃脂膩粉,那般妝點。

認取朦朧明月下,不許東風偷颭。

注釋:颭:吹動。

偏觸動、詞人繫念。

注釋:繫念:掛念。

昨日微陰今日雨,好春光有限無餘欠。

注釋:好春光有限無餘欠:意思是春光雖是有限的,但現在,它卻盡情表現出來了。

肯爲我,一時暫。

注釋:暫:停下腳步。

冰綃霧縠誰烘染?愛依依、柔條照水,靚妝清艷。

注釋:冰綃:透明如冰的綃紗。綃,生絲織成的薄紗。霧縠,陣陣的霧氣。縠是一種紗皺形狀,此處形容霧。愛依依:依依可愛。柔條:嫩枝,柔軟的枝條。靚妝:秀麗的裝扮,光彩照人。

牆角綠陰欄外影,印上芸窗冰簟。

注釋:芸窗:即窗子。芸是形容它有香氣。冰簟:竹蓆。

隔一片、清陰暗澹。

注釋:澹:同「淡」。

不是封姨情太薄,是盈盈樹底魂難懺。

注釋:封姨:古代神話中的風神。盈盈:滿。魂難懺:魂系夢繞地留戀春光。懺,悔。

春欲暮,易生感。

金縷曲·詠白海棠注音

ㄉㄨㄥˋ ㄏㄨˋ ㄕㄣ ㄕㄣ ㄧㄢˇ 。 ㄒㄧㄠˋ ㄕˋ ㄐㄧㄢ 、 ㄋㄨㄥˊ ㄓ ㄋㄧˋ ㄈㄣˇ , ㄋㄚˋ ㄅㄢ ㄓㄨㄤ ㄉㄧㄢˇ 。

ㄖㄣˋ ㄑㄩˇ ㄇㄥˊ ㄌㄨㄥˊ ㄇㄧㄥˊ ㄩㄝˋ ㄒㄧㄚˋ , ㄅㄨˋ ㄒㄩˇ ㄉㄨㄥ ㄈㄥ ㄊㄡ ㄓㄢˇ 。

ㄆㄧㄢ ㄔㄨˋ ㄉㄨㄥˋ 、 ㄘˊ ㄖㄣˊ ㄒㄧˋ ㄋㄧㄢˋ 。

ㄗㄨㄛˊ ㄖˋ ㄨㄟˊ ㄧㄣ ㄐㄧㄣ ㄖˋ ㄩˇ , ㄏㄠˇ ㄔㄨㄣ ㄍㄨㄤ ㄧㄡˇ ㄒㄧㄢˋ ㄨˊ ㄩˊ ㄑㄧㄢˋ 。

ㄎㄣˇ 爲 ㄨㄛˇ , ㄧˋ ㄕˊ ㄓㄢˋ 。

ㄅㄧㄥ ㄒㄧㄠ ㄨˋ ㄏㄨˊ ㄕㄟˊ ㄏㄨㄥ ㄖㄢˇ ? ㄞˋ ㄧ ㄧ 、 ㄖㄡˊ ㄊㄧㄠˊ ㄓㄠˋ ㄕㄨㄟˇ , ㄐㄧㄥˋ ㄓㄨㄤ ㄑㄧㄥ ㄧㄢˋ 。

ㄑㄧㄤˊ ㄐㄧㄠˇ ㄌㄩˋ ㄧㄣ ㄌㄢˊ ㄨㄞˋ ㄧㄥˇ , ㄧㄣˋ ㄕㄤˋ ㄩㄣˊ ㄔㄨㄤ ㄅㄧㄥ ㄉㄧㄢˋ 。

ㄍㄜˊ ㄧˊ ㄆㄧㄢˋ 、 ㄑㄧㄥ ㄧㄣ ㄢˋ ㄉㄢˋ 。

ㄅㄨˊ ㄕˋ ㄈㄥ ㄧˊ ㄑㄧㄥˊ ㄊㄞˋ ㄅㄛˊ , ㄕˋ ㄧㄥˊ ㄧㄥˊ ㄕㄨˋ ㄉㄧˇ ㄏㄨㄣˊ ㄋㄢˊ ㄔㄢˋ 。

ㄔㄨㄣ ㄩˋ ㄇㄨˋ , ㄧˋ ㄕㄥ ㄍㄢˇ 。

金縷曲·詠白海棠賞析

  上片開首,作者採用用對比的手法說:描寫那白海棠的可愛,說它素潔的淡妝,是不以濃妝艷抹爲美的。此處特點是詞人用了擬人化的口吻,同時這裏也映射、批評了世俗的審美。隨即詞人又讚美白海棠「認取朦朧明月下,不許東風偷颭」。說它不欲白日中在東風撥動下搔首弄姿,招惹狂蜂浪蝶。在朦朧明月下,尤其展示了它的美。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它「偏觸動、詞人繫念」。詞中對白海棠的讚美,表現了詞人與世俗的審美傾向的不同。詞人又感嘆如觀賞到白海棠的開放一樣,「好春光」是不多的。而「昨日微陰今日雨」,是詞人希望天公能夠爲自己多留一些明媚的時光,哪怕是僅如片刻的「一時暫」,這是詞人對春的留戀。

  下片,詞境又進一步擴展,而以「冰綃霧縠」句爲過渡。這裏詞人用絲綢織品的美麗,來比喻白海棠開放時的美麗春光,襯託白海棠。問「誰烘染」,實際是用疑問來讚歎花被烘染得更美。這春光如一副畫一般。下面就是這畫面的描述:「愛依依、柔條照水,靚妝清艷。」水邊的柳條,依依映照,一片光彩美麗。還有「牆角綠陰欄外影」,這影子照射在芸窗上,照射到牀蓆上。中間,還有被什麼隔開的一片「清陰暗澹」,等等。這裏詞人解答了自己過片所提出的「誰烘染」的疑問。詞人對於「烘染」着白海棠的一片春花,作了盡情的渲染。當然,這些都是詞人審美欣賞的表現。作爲同時也擅長繪畫的詞人,在整首作品中,也表現着詞中有畫的特點。最後,詞人又未免感傷地說:白海棠開在晚春,這時,樹木已盈盈茂盛,花魂卻難以挽留了,而不能怪是封姨鼓風,吹折了它。對於詞主人公來說,也觸景生情,故發出了「春欲暮,易生感」的喟嘆。

顧太清

顧太清(1799-1876),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覺羅氏,滿洲鑲藍旗人。嫁爲貝勒奕繪的側福晉。她爲現代文學界公認爲「清代第一女詞人」。晚年以道號「雲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說《紅樓夢影》,成爲中國小說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說家。其文採見識,非同凡響,因而八旗論詞,有「男中成容若(納蘭性德),女中太清春(顧太清)」之語[1] 。顧太清不僅才華絕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適中,溫婉賢淑。令奕繪鍾情十分。雖爲側福晉一生卻誕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幾位兒子都有很大作爲。 ...

顧太清朗讀
()

猜你喜歡

洞天景色常春,嫩紅淺白開輕萼。瓊筵鎮起,金爐煙重,香凝錦幄。

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約。彩雲月轉,朱絲網徐在,語笑拋球樂。

繡袂風翻鳳舉,轉星眸、柳腰柔弱。頭籌得勝,歡聲近地,光容約。

滿座佳賓,喜聽仙樂,交傳觥爵。龍吟欲罷,彩雲搖曳,相將歸去寥廓。

()

江上東風浪接天,苦寒無賴破春妍。

試開雲夢羔兒酒,快瀉錢塘藥玉船。

蠶市光陰非故國,馬行燈火記當年。

冷煙溼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

()

負卻徵塵債,飄零迄未休。

孤蓬江貯夢,深巷雨添愁。

山色分濃淡,禽聲互去留。

班超亦良苦,萬裏覓封侯。

()

繡地縈迴寶勢長,遍遊寧倦徙胡牀。禪齋不顧幡風影,講席亂飛花雨香。

苔陣暗連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涼。我來懶上東臺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

顏顏白髮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願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

此意誰可知,高松與修竹。

()

臥病經旬減帶圍,清樽忘卻故人期。

莫嫌雪裏閒氈帳,作事猶來未合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