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感懷

淮陽感懷朗讀

金風蕩初節,玉露凋晚林。

譯文:金風吹蕩初秋時節,玉露凋傷歲暮之林。

注釋:金風:秋風。

此夕窮塗士,鬱陶傷寸心。

譯文:今天晚上窮途之士,憂思鬱結傷透寸心。

注釋:窮塗:絕路,比喻處於極爲困苦的境地。鬱陶:憂思積聚貌。

野平葭葦合,村荒藜藿深。

譯文:原野平蕪葭葦圍合,村落破敗藿藜縱深。

注釋:葭葦:蒹葭蘆葦。藜藿:藿香和蒺藜。泛指野草。

眺聽良多感,徙倚獨沾襟。

譯文:眺聽亂象良多感慨,徘徊感傷淚下沾襟。

注釋:徙倚:猶徘徊、逡巡。

沾襟何所爲,悵然懷古意。

譯文:淚滿衣襟意欲何爲,惆帳都因懷古之意。

秦俗猶未平,漢道將何冀。

譯文:秦俗亂世尚未蕩平,漢道清朝尚難希冀。

樊噲市井徒,蕭何刀筆吏。

譯文:樊噲是個市井之徒,蕭何不過是刀筆吏。

注釋:樊噲:本以屠狗爲業,從劉邦起事,屢建戰功,封武陽侯。作者從楊玄感反隋失利,隱於淮陽。蕭何:從劉邦起事,以功封酇侯,官至相國。

一朝時運會,千古傳名諡。

譯文:一旦與時運相遇合,定會萬古留名傳諡。

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

譯文:勸誡各路豪傑英雄,虛度此生實在有愧。

注釋:虛生:徒然活着。

淮陽感懷注音

ㄐㄧㄣ ㄈㄥ ㄉㄤˋ ㄔㄨ ㄐㄧㄝˊ , ㄩˋ ㄌㄨˋ ㄉㄧㄠ ㄨㄢˇ ㄌㄧㄣˊ 。

ㄘˇ ㄒㄧˋ ㄑㄩㄥˊ ㄊㄨˊ ㄕˋ , ㄩˋ ㄊㄠˊ ㄕㄤ ㄘㄨㄣˋ ㄒㄧㄣ 。

ㄧㄝˇ ㄆㄧㄥˊ ㄐㄧㄚ ㄨㄟˇ ㄍㄜˊ , ㄘㄨㄣ ㄏㄨㄤ ㄌㄧˊ ㄏㄨㄛˋ ㄕㄣ 。

ㄊㄧㄠˋ ㄊㄧㄥ ㄌㄧㄤˊ ㄉㄨㄛ ㄍㄢˇ , ㄒㄧˇ ㄧˇ ㄉㄨˊ ㄓㄢ ㄐㄧㄣ 。

ㄓㄢ ㄐㄧㄣ ㄏㄜˊ ㄙㄨㄛˇ 爲, ㄔㄤˋ ㄖㄢˊ ㄏㄨㄞˊ ㄍㄨˇ ㄧˋ 。

ㄑㄧㄣˊ ㄙㄨˊ ㄧㄡˊ ㄨㄟˋ ㄆㄧㄥˊ , ㄏㄢˋ ㄉㄠˋ ㄐㄧㄤ ㄏㄜˊ ㄐㄧˋ 。

ㄈㄢˊ ㄎㄨㄞˋ ㄕˋ ㄐㄧㄥˇ ㄊㄨˊ , ㄒㄧㄠ ㄏㄜˊ ㄉㄠ ㄅㄧˇ ㄌㄧˋ 。

ㄧˋ ㄓㄠ ㄕˊ ㄩㄣˋ ㄏㄨㄟˋ , ㄑㄧㄢ ㄍㄨˇ ㄔㄨㄢˊ ㄇㄧㄥˊ ㄕˋ 。

ㄐㄧˋ ㄧㄢˊ ㄕˋ ㄕㄤˋ ㄒㄩㄥˊ , ㄒㄩ ㄕㄥ ㄓㄣ ㄎㄜˇ ㄎㄨㄟˋ 。

淮陽感懷釋義

譯文

金風吹蕩初秋時節,玉露凋傷歲暮之林。

今天晚上窮途之士,憂思鬱結傷透寸心。

原野平蕪葭葦圍合,村落破敗藿藜縱深。

眺聽亂象良多感慨,徘徊感傷淚下沾襟。

淚滿衣襟意欲何爲,惆帳都因懷古之意。

秦俗亂世尚未蕩平,漢道清朝尚難希冀。

樊噲是個市井之徒,蕭何不過是刀筆吏。

一旦與時運相遇合,定會萬古留名傳諡。

勸誡各路豪傑英雄,虛度此生實在有愧。

註釋

淮陽:隋大業及唐天寶、至德時改陳州(今河南準陽)爲淮陽郡。

金風:秋風。

窮塗:絕路,比喻處於極爲困苦的境地。

鬱陶:憂思積聚貌。

葭(jiā)葦:蒹葭蘆葦。

藿藜(lí):藿香和蒺藜。泛指野草。

徙倚:猶徘徊、逡巡。

樊噲(kuài):本以屠狗爲業,從劉邦起事,屢建戰功,封武陽侯。淮陽爲昔日樊噲圍項籍、取韓信之地。作者從楊玄感反隋失利,隱於淮陽。這裏借追懷樊噲寄託自己起事建功的心志。

蕭何:從劉邦起事,以功封酇侯,官至相國。

虛生:徒然活着。

參考資料:

1、沈文凡.漢魏六朝詩三百首譯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年:216-217頁

淮陽感懷創作背景

  據《舊唐書·李密傳》記載,隋大業九年(613年),李密與楊玄感共同起來反對隋朝,起義失敗後被捕,李密用計得脫。逃脫後在淮陽隱姓埋名,鬱鬱不得志,這首詩就是作者感於當時處境而作。

參考資料:

1、郭寶玉 浮偉忠.唐詩寶鑑 壯志凌雲卷:陝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4-5頁

淮陽感懷賞析

  這首詩分前後兩段,每段各八句。九、十兩句是前後段的過渡。前段主要寫淮陽秋景。起二句總寫金風搖盪,玉露凋林的景象,明點題內「秋」字。一「蕩」字不僅傳出秋風搖揚之狀,而且兼含盪滌之意,連同下句「凋」字,將金風玉露的肅殺之氣形象地表現出來。金風搖盪,初秋時節尚存的綠葉等隨之被盪滌,林木顯得蕭疏,故雲「蕩初節」、「凋晚林」。後一句爲杜甫《秋興》「玉露凋傷楓樹林」所本,杜句固然青出於藍,李句也寫得充滿秋意。三、四句從自然景物之肅殺凋傷轉入人事,貼到自身。當時作者參與楊玄感反隋失敗,被捕逃亡,處境艱苦,故自稱「窮塗士」;由肅殺的秋景聯想到自己的窮困處境,故憂思鬱結。兩句已透出「感」秋之意,「傷」字更明點「感」字。五、六句又勒回寫眺望中的秋景:田野平曠,但見蒹葭蘆葦,四處圍合;村落之中,唯見藜藿縱橫,雜草叢生。兩句寫出田野荒蕪、村落殘破的荒涼景象,「合」、「深」二字,更透出杳無人跡的情景,杜句「城春草木深」的「深」字似亦從「藿藜深」脫化。這正是隋朝末年中原地區在酷重賦役壓榨下千裏蕭條景象的真實寫照,足以印證「歲飢,削木皮以爲食」的記載。七、八兩句又收回到「感」字,說明眺聽之間,無不使自己徘徊傷感,獨自泣下。以上八句,情、景相間,「秋」、「感」相浹,前四句猶因自然景象而興感,後四旬則因現實社會的殘破荒涼而增悲,在重複中有遞進。

  九、十兩句用頂針格緊承上文,以設問引出「悵然懷古意」,轉入後段。所謂「懷古」,實即「感」的進一步發展。「秦俗」暗喻隋末亂世,「漢道」隱指重建之清朝。作者有感於亂世末俗尚未盪滌,盛時明代尚不可望,這正是他之所以「鬱陶傷寸心」、「徙倚獨沾襟」的原因。但又轉念,當「秦俗」未平,「漢道」何冀之時,如樊噲、蕭何等人,雖或出身市井屠者,或爲刀筆小吏,一旦與時運相遇,卻做出改朝換代、重建明時的大事業,萬古流傳其不朽之名聲,因此感到自己雖生此亂世,但只要奮起圖王,仍可像樊噲、蕭何做出一番事業。這是他感秋傷時最後引出的結論,也是他對自己人生觀的明確表述。這「世上雄」自然泛指隋末羣雄,也顯然包括自己。這八句純粹抒感,以「懷古」抒傷時之慨,表乘時奮起之懷。

  這是一位有雄圖大志的人物在亂世中面對秋景引發的聯想與感慨。古代有不少不得志於世的士人,想在亂世中一顯身手,一展宏圖。這種乘亂奮起的思想在一部分士人中相當有代表性。詩寫得沉鬱蒼涼,透出特有的時代氣氛。

李密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一字法主,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隋唐時期的羣雄之一李密出生於四世三公的貴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亂時,李密成爲瓦崗軍首領,稱魏公。率瓦崗軍屢敗隋軍,威震天下。在瓦崗軍原領袖翟讓準備讓位給他時,翟讓的哥哥卻從中阻攔。他不得已殺瓦崗軍舊主翟讓,引發內部不穩,被隋軍屢敗。後被越王楊侗招撫,又因與宇文化及的拼殺中損失慘重,不久被王世充擊敗,率殘部投降李唐。沒過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將盛彥師斬殺於熊耳山。 ...

李密朗讀
()

猜你喜歡

飛步上㠝岏,星辰漸可捫。一山浮海至,五嶺此峯尊。

元氣回陰洞,丹霞闢妙門。從來塵劫外,別自有乾坤。

()

我笑羊叔子,峴首矜一生。

又怪謝阿客,伐山覓崢嶸。

豈如銅梁守,出門便赤城。

()

水仙宮外近黃昏,迤北斜看第幾鯤。潮信來特沙鹵白,亂星漁火簇城門。

()

荊州持大橘,亦自名黃柑。

忽得洞庭美,氣味何可參。

送生吳洲思,恨不羽翼南。

()

遊戲壺天歲月深,人間又見謫仙人。鏡中商嶺飄蕭發,物外箕山自在身。

安石少徒輕冕紱,伏波老未厭風塵。輸君物外全雙美,洛社耆英漢逸民。

()

尋芳踏綠野,萬紫迷深溪。地遠峯頭闊,山高水勢低。

飛花疑舊夢,煙柳促新題。沙暖鴛鴦睡,萋萋草滿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