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庭花·一春不識西湖面

後庭花·一春不識西湖面朗讀

一春不識西湖面。翠羞紅倦。雨窗和淚搖湘管。意長箋短。

譯文:一個春季沒和西湖謀面,怕見外邊這花香日暖的春天。窗外的雨應和着我的淚水,揮動着我手中的筆管吐訴情感,心中的思念那麼長,信箋卻這麼短,我怎麼能夠把話說得完。

注釋:一春不識西湖面:指整個春天自己都獨居房中,未去欣賞西湖春景。翠羞紅倦:湖面上葉密花謝,春意闌珊。湘管:用湘竹做的毛筆。

知心惟有鵰樑燕。自來相伴。東風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譯文:懂得我心的只有這鵰樑上的春燕,飛來飛去地與我相伴。東風哪會曉得我琵琶聲中的憂怨,刮來刮去又把花兒吹落一片。

後庭花·一春不識西湖面注音

ㄧ ㄔㄨㄣ ㄅㄨˊ ㄕˋ ㄒㄧ ㄏㄨˊ ㄇㄧㄢˋ 。 ㄘㄨㄟˋ ㄒㄧㄡ ㄏㄨㄥˊ ㄐㄩㄢˋ 。 ㄩˇ ㄔㄨㄤ ㄏㄢˋ ㄌㄟˋ ㄧㄠˊ ㄒㄧㄤ ㄍㄨㄢˇ 。 ㄧˋ ㄔㄤˊ ㄐㄧㄢ ㄉㄨㄢˇ 。

ㄓ ㄒㄧㄣ ㄨㄟˊ ㄧㄡˇ ㄉㄧㄠ ㄌㄧㄤˊ ㄧㄢˋ 。 ㄗˋ ㄌㄞˊ ㄒㄧㄤ ㄅㄢˋ 。 ㄉㄨㄥ ㄈㄥ ㄅㄨˋ ㄍㄨㄢˇ ㄆㄧˊ ㄆㄚˊ ㄩㄢˋ 。 ㄌㄨㄛˋ ㄏㄨㄚ ㄔㄨㄟ ㄅㄧㄢˋ 。

後庭花·一春不識西湖面釋義

譯文

一個春季沒和西湖謀面,怕見外邊這花香日暖的春天。窗外的雨應和着我的淚水,揮動着我手中的筆管吐訴情感,心中的思念那麼長,信箋卻這麼短,我怎麼能夠把話說得完。

懂得我心的只有這鵰樑上的春燕,飛來飛去地與我相伴。東風哪會曉得我琵琶聲中的憂怨,刮來刮去又把花兒吹落一片。

註釋

一春不識西湖面:指整個春天自己都獨居房中,未去欣賞西湖春景。

翠羞紅倦:湖面上葉密花謝,春意闌珊。

湘管:用湘竹做的毛筆。

後庭花·一春不識西湖面賞析

  上片先從春遊說起。我們的女主人公因爲良人離家遠行,無心緒去風光旖旎的西湖春遊。「一春不識」,涵蓋了整個一個春天都未出遊;而「不識西湖面」則把西子湖人格化了。「翠羞紅倦」乃「羞翠倦紅」之意。這位少婦本來是花容月貌可以與綠葉紅花匹敵的,但因心緒不佳,面色無華,因而羞見綠葉,倦賞紅花。這是從一個層面、一個角度表現了女主人公鬱鬱心情。

  接下來。詞人又從另一個角度、另一個層面表現她的情緒:「雨窗和淚搖湘管,意長箋短」。在下着霏霏細雨的窗前,這位少婦在給良人寫信,她含淚搖着筆管將自己的情思傾吐在紙上,然而意長箋短,言不盡意,心中的萬語千言只能略表一二。這裏的「湘管」是指筆管乃由湘妃竹所制。相傳大舜南巡不歸,其二妃娥皇、女英(帝堯之二女)日夜哭泣,淚灑於竹,竹盡成斑。因而「湘管」也包含悲苦、垂淚之意。「雨窗和淚」已夠悲矣(天淚與人淚合一),再加之湘妃之淚,三淚交融,少婦心境之悲表現盡矣!這是第二個層面。

  下片前二句乃第三層面:少婦之心惟有鵰樑之上的燕子理解。這表現了女主人公是寂寞的,空房只有燕子相伴;同時也說明女主人公是貞潔的,她從不招蜂惹蝶,每天和她在一起的只有樑上燕;再者表明孤高的、內向的,她不與凡人爲伍,只與紫燕爲友,向它傾訴心曲。

  最後兩句展示了女主人公內心世界的第四個層面:她通曉音律,善彈琵琶,她把自己的哀怨訴諸其弦:她怨時光的流駛,紅顏的短暫,希望春光較長地留在人間;然而東風無情,它不管琵琶的哀怨,仍吹走了春光,把落花吹得滿地都是。這落花豈不是自己青春的象徵嗎?她哀嘆自己的美麗年華就這樣在離愁別恨中匆匆凋零,等閒消逝……

  「西湖」──「湘管」──「梁燕」──「落花」,詞人就是通過這四個意象段,多方位、多層面地展示了抒情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描畫出一條具有個性特徵和特定情境的人物情感律動線。

許棐

許棐fěi(?~1249)字忱夫,一字枕父,號梅屋。海鹽人(今屬浙江)。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理宗寶慶初前後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隱於秦溪,築小莊於溪北,植梅於屋之四檐,號曰梅屋。四壁儲書數千卷,中懸白居易、蘇軾二像事之。 ...

許棐朗讀
()

猜你喜歡

一雨如期盡滌炎,山中颯爽十分添。花香鳥語無邊樂,近景遐觀取次拈。

細霧常霏雙足底,輕雲猶戀半峯尖。雄風披處心誠快,已見千村足碾䬯。

()

春雨作風風作雨,城南閒卻望春臺。人曾有約漫相失,老不待招還自來。

酒興詩狂難料理,黃鶯紫燕莫疑猜。倦飛亭上晴堪賞,分付桃花緩緩開。

()

身爲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

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

麾節交迎出帝城,滿朝皆羨板輿榮。一州暫輟春風暖,八郡同瞻霽月明。

吳苑鶯花新管領,秦溪桃李舊生成。應憐倦臥寒窗者,煮藥爐邊聽雪聲。

()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簫,咽露悽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

須爲儷燕逑鶯,鬧紅劫苦,玉天行復驂鳳。悔如許、窄衫小鬢,竟遲誤、珍珠恩寵。

漫魂望、家山一慟。斷蕪千裏斜陽送。嘆阿母將歸,誰攜麥飯清明壟。

()

南渡邦初造,西山將獨賢。立功何赫赫,流慶尚綿綿。

報國橫戈數,登壇授鉞專。風雲方際會,江海固周旋。

控險千鈞弩,臨危七寶鞭。忠誠深足仗,智勇實兼全。

自返高橋役,端持宥府權。兵威終抗敵,人力可迴天。

甲第無踰者,諸孫固穎然。初生同燕頷,有美自蟬娟。

善學聞當代,能詩起妙年。衛公猶故物,鄭老竟寒氈。

矯矯青雲器,泠泠白雪弦。同遊雖未達,自視已無前。

政事兼留意,時髦孰比肩。知機無轉石,縱辨若奔川。

特達羣公薦,酸寒衆目憐。姑爲文學掾,會覓孝廉船。

必見公侯復,無論雨露偏。秋風鵬鶚健,萬裏正翩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