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

(1875—1898)清福建侯官人,字暾谷,號晚翠。光緒十九年舉人。任內閣中書。倡閩學會,又助康有爲開保國會。百日維新間,與譚嗣同等四人以四品卿銜入軍機,參與新政。政變起,被捕遇害。爲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晚翠軒詩集》。

()

人物生平

  自幼入私塾學律賦,博學強記,聰慧好學。年長曾隨嶽父沈瑜慶遊武昌,結識贊同維新變法

  人士陳寶箴、陳三立父子。1893年回鄉參加福建恩科鄉試,中第一名舉人。1894年到北京參加恩科會試,不中。次年再次赴京參加乙未科會試,又不中,乃入贄於內閣中書。時值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基於國家與民族的嚴重危機,開始投身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維新變法運動。5月2日,與同試舉人「發憤上書,請拒和議」,反對割讓遼東和臺灣。1897年入張元濟等在北京創辦的「通藝學堂」學習,增長了西學才幹。1898年1月31日,發起並動員寓京的福建籍維新人士,成立閩學會,與粵、蜀、浙、陝等學會互通聲息,傳播西學。不久,康有爲在京組織保國會,他爲該會「始倡董事,提倡最力」。6月11日,光緒帝下「明定國是」詔書,宣佈變法,朝廷命四品以上各官薦舉人才。翰林學士王錫藩以「才識明敏,能詳究古今,以求致用,於西國政治之學,討論最精,尤熟於交涉、商務,英年卓犖,其才具實屬超羣」,將他推薦給光緒帝。9月5日,與譚嗣同、楊銳、劉光第四人被授予四品卿銜,在軍機章京上行走,參預新政事宜。在9月5日到14日10天裏,上書言事最多,不少變法上諭出自他的手筆。9月21日,慈禧發動政變,再次「訓政」,他與譚嗣同等皆被捕入獄。9月28日,被殺害於宣武門外菜市口。時年23歲。

林旭的詩文

昨日老子山,雨打又風吹。今日高郵湖,過湖日未遲。

雨氣化爲煙,何處露筋祠。金葩揚翠蓋,空中見參差。

()

清晨過龜山,水勢凌日盛。突兀淮瀆祠,空影浮相映。

我思無支祈,何得竊權柄。古後逭其誅,後世及以政。

()

謀身或未能,輒有當世意。夫子憫其狂,登高共一慨。

山河猶吾土,胡爲視若異。珠玉久不生,悽愴少輝媚。

()

吾黨二三子,望古期一至。卓哉豈不賢,行處人或避。

羣陰方剝陽,山高不絕地。政使隨俗耳,誰得謂非智。

()

劍題寖貴採,鶴唳延悲聲。西鄰有羈客,聞之繞室行。

已無親手飼,寧爲告飢鳴。努力謂欲去,恩義懷無聲。

()

別君若翌日,登舟作重九。萬裏好家山,翩然得我友。

主人掩戶出,巨盜窺所有。已去俄復來,居心疑不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