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念孫

王念孫(1744年 ——1832年),江蘇高郵人,字懷祖,生而清羸,故自號石臞。王引之之父。自幼聰慧,八歲讀完《十三經》,旁涉《史鑑》。乾隆四十年(1775年)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工部郎中、陝西道御史、吏科給事中、山東運河道、直隸永定河道。王念孫平生篤守經訓,個性正直,好古精審,剖析入微,時與錢大昕、盧文弨、邵晉涵、劉臺拱有「五君子」之稱譽。歷10年完成《廣雅疏證》上、下兩冊32卷。曾奉旨編纂《河源紀略》一書,還著有《讀書雜誌》82卷、《釋大》1卷、《王石臞先生遺文》4卷等。

()

主要成就

  訓詁

  作爲徽派樸學的嫡系真傳大師,王念孫運用就古聲以求古義、從假借字以求本字和以意參逆而不墨守的方法和態度,從事訓詁,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由於中國古代文字學重形不重音,王念孫針對這一侷限,用了十年的時間,採取爲《廣雅》作注的形式,援引經傳,旁採衆說,詳加考證,就古聲以求古義,改正原書錯字、漏字、衍字等訛誤甚多,遂寫成《廣雅疏證》,該書頗具創見,對中國古代訓詁學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其自言:「訓詁之旨,本於聲音,字之聲同聲近者,經傳往往假借,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借之字而讀以本字,則渙然冰釋。」其子王引之「大人之治經也,諸說並列,則求其是,字有假借,則改其讀。蓋熟於漢學之門戶而不囿於漢學之藩籬者也。」

  王念孫除精通訓詁外,對於校勘,最擅專門,對文字謬訛、句讀錯亂、音訓異同一一加以考辨,用力甚勤,且多創見。對《淮南子. 內篇》訂正字句錯誤九百餘條,用歸納法從這些誤例中得出古書「致誤之由」,凡得六十二例。這六十二例,總結出古書誤例的規律性,是王念孫校勘古書字句錯誤的經驗總結,被後人用作校勘其他古書的通例,具有廣泛意義和深遠影響。其子王引之「述所聞於父」而撰成的《經義述聞》一書,也有不少校勘內容,書末卷三十一、三十二所載「通說」五十三條,更爲精粹所在。又有《經傳釋詞》一書,專爲解釋經傳中的語詞而作,自九經、三傳以及周秦兩漢之書,凡有虛詞的文句,都一一搜討,詮釋虛詞凡一百六十個。做到「揆之本文而協,驗之他卷而通」,爲後來研究虛詞開闢了一條門徑,影響極大。在校勘方面,他還提出三個勇改和三個不改的主張,非常精當,爲古籍校勘提供了良好的範例。

  水利

  於經史之外,王念孫還精熟水利,曾在工部爲官期間著《導河議》上下篇及奉聖旨纂《河源紀略》,「議者或誤指河源所出,念孫力辨其訛,議乃定,《紀略》中《辨訛》一門,念孫所撰也。」(《清史稿》)罷官之後,每日以著述自娛,著有《讀書雜誌》,對於古義晦澀、騰抄誤寫及後人點校妄自更改之處,皆一一更正。其中一字之考證,博及萬卷之書,其精於校讎由此可見一斑。《清史稿》稱頌高郵王氏一門:「清經術獨絕千古,高郵王氏一家之學,三世相承,與長洲惠氏相埒雲。」

王念孫的詩文

我遊空翠亭,遂躡空翠窟。仄處迷向背,晝光寒不入。

高壁散長風,到面作飛雪。積陰帶江聲,冷中石骨裂。

()

連山走雲氣,掣電相追飛。風吹白草短,雨卷黃埃來。

霹靂迸我前,嵯峨爲之隳。驅車石樑下,惝恍精魄迷。

()

出郭眄遙岑,極目曖蔥茜。局步陟崇岡,幽境齊所願。

捫蘿俯翳屏,披榛詫凌亂。觸穴發殊響,心寂乃能辨。

()

落日澹湖津,遠水平於掌。雲間萬樹浮,天末孤煙上。

靡靡渚花靜,摵摵蒹葭響。空翠漾我舟,川光夕滉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