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衣詩

搗衣詩朗讀

孤衾引思緒。獨枕愴憂端。深庭秋草綠。高門白露寒。

思君起清夜。促柱奏幽蘭。不怨飛蓬苦。徒傷蕙草殘。

行役滯風波。遊人淹不歸。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寒園夕鳥集。思牖草蟲悲。嗟矣當春服。安見御冬衣。

鶴鳴勞永歡。採菉傷時暮。念君方遠遊。望妾理紈素。

秋風吹綠潭。明月懸高樹。佳人飾淨容。招攜從所務。

步欄杳不極。離堂肅已扃。軒高夕杵散。氣爽夜碪鳴。

瑤華隨步響。幽蘭逐袂生。踟躕理金翠。容與納宵清。

泛艷回煙彩。淵旋龜鶴文。悽悽合歡袖。冉冉蘭麝芬。

不怨杼軸苦。所悲千裏分。垂泣送行李。傾首遲歸雲。

搗衣詩注音

ㄍㄨ ㄑㄧㄣ ㄧㄣˇ ㄙ ㄒㄩˋ 。 ㄉㄨˊ ㄓㄣˇ ㄔㄨㄤˋ ㄧㄡ ㄉㄨㄢ 。 ㄕㄣ ㄊㄧㄥˊ ㄑㄧㄡ ㄘㄠˇ ㄌㄩˋ 。 ㄍㄠ ㄇㄣˊ ㄅㄞˊ ㄌㄨˋ ㄏㄢˊ 。

ㄙ ㄐㄩㄣ ㄑㄧˇ ㄑㄧㄥ ㄧㄝˋ 。 ㄘㄨˋ ㄓㄨˋ ㄗㄡˋ ㄧㄡ ㄌㄢˊ 。 ㄅㄨˊ ㄩㄢˋ ㄈㄟ ㄆㄥˊ ㄎㄨˇ 。 ㄊㄨˊ ㄕㄤ ㄏㄨㄟˋ ㄘㄠˇ ㄘㄢˊ 。

ㄒㄧㄥˊ ㄧˋ ㄓˋ ㄈㄥ ㄆㄛ 。 ㄧㄡˊ ㄖㄣˊ ㄧㄢ ㄅㄨˊ ㄍㄨㄟ 。 ㄊㄧㄥˊ ㄍㄠ ㄇㄨˋ ㄧㄝˋ ㄒㄧㄚˋ 。 ㄌㄨㄥˇ ㄕㄡˇ ㄑㄧㄡ ㄩㄣˊ ㄈㄟ 。

ㄏㄢˊ ㄩㄢˊ ㄒㄧˋ ㄋㄧㄠˇ ㄐㄧˊ 。 ㄙ ㄧㄡˇ ㄘㄠˇ ㄔㄨㄥˊ ㄅㄟ 。 ㄐㄧㄝ ㄧˇ ㄉㄤ ㄔㄨㄣ ㄈㄨˊ 。 ㄢ ㄐㄧㄢˋ ㄩˋ ㄉㄨㄥ ㄧ 。

ㄏㄜˋ ㄇㄧㄥˊ ㄌㄠˊ ㄩㄥˇ ㄏㄨㄢ 。 ㄘㄞˇ ㄌㄩˋ ㄕㄤ ㄕˊ ㄇㄨˋ 。 ㄋㄧㄢˋ ㄐㄩㄣ ㄈㄤ ㄩㄢˇ ㄧㄡˊ 。 ㄨㄤˋ ㄑㄧㄝˋ ㄌㄧˇ ㄨㄢˊ ㄙㄨˋ 。

ㄑㄧㄡ ㄈㄥ ㄔㄨㄟ ㄌㄩˋ ㄊㄢˊ 。 ㄇㄧㄥˊ ㄩㄝˋ ㄒㄩㄢˊ ㄍㄠ ㄕㄨˋ 。 ㄐㄧㄚ ㄖㄣˊ ㄕˋ ㄐㄧㄥˋ ㄖㄨㄥˊ 。 ㄓㄠ ㄒㄧ ㄘㄨㄥˊ ㄙㄨㄛˇ ㄨˋ 。

ㄅㄨˋ ㄌㄢˊ ㄧㄠˇ ㄅㄨˊ ㄐㄧˊ 。 ㄌㄧˊ ㄊㄤˊ ㄙㄨˋ ㄧˇ ㄐㄩㄥ 。 ㄒㄩㄢ ㄍㄠ ㄒㄧˋ ㄔㄨˇ ㄙㄢˋ 。 ㄑㄧˋ ㄕㄨㄤˇ ㄧㄝˋ ㄓㄣ ㄇㄧㄥˊ 。

ㄧㄠˊ ㄏㄨㄚˊ ㄙㄨㄟˊ ㄅㄨˋ ㄒㄧㄤˇ 。 ㄧㄡ ㄌㄢˊ ㄓㄨˊ ㄇㄟˋ ㄕㄥ 。 ㄔˊ ㄔㄨˊ ㄌㄧˇ ㄐㄧㄣ ㄘㄨㄟˋ 。 ㄖㄨㄥˊ ㄩˇ ㄋㄚˋ ㄒㄧㄠ ㄑㄧㄥ 。

ㄈㄢˋ ㄧㄢˋ ㄏㄨㄟˊ ㄧㄢ ㄘㄞˇ 。 ㄩㄢ ㄒㄩㄢˊ ㄍㄨㄟ ㄏㄜˋ ㄨㄣˊ 。 ㄑㄧ ㄑㄧ ㄏㄜˊ ㄏㄨㄢ ㄒㄧㄡˋ 。 ㄖㄢˇ ㄖㄢˇ ㄌㄢˊ ㄕㄜˋ ㄈㄣ 。

ㄅㄨˊ ㄩㄢˋ ㄓㄨˋ ㄓㄡˊ ㄎㄨˇ 。 ㄙㄨㄛˇ ㄅㄟ ㄑㄧㄢ ㄌㄧˇ ㄈㄣ 。 ㄔㄨㄟˊ ㄑㄧˋ ㄙㄨㄥˋ ㄒㄧㄥˊ ㄌㄧˇ 。 ㄑㄧㄥˊ ㄕㄡˇ ㄔˊ ㄍㄨㄟ ㄩㄣˊ 。

搗衣詩賞析

  柳惲以《江南曲》「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之句聞名後世。他的這首同賦閨怨的少年成名作《搗衣詩》中「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一聯,也是不可多得的佳句。古人在裁製寒衣前,要將紈素一類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搗,使其平整柔軟。搗衣的勞動,最易觸發思婦懷遠的感情,因此搗衣詩往往就是閨怨詩的異名。六朝這類詩甚多,謝惠連的《搗衣詩》就曾受到鍾嶸的稱讚,其中有句雲:「檐高砧響發,楹長杵聲哀。微芳起兩袖,輕汗染雙題(額)。」可見古代搗衣的具體情景。

  搗衣往往爲了裁縫寄遠。因此詩一開頭便從感嘆行人淹留不歸寫起:「行役滯風波,遊人淹不歸。」古代交通不便,南方水網地區,風波之險常是遊子滯留不歸的一個重要原因。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歸的原因是由於風波之阻,正反映出特定的地域色彩。兩句中一「滯」一「淹」,透出遊子外出時間之久與思婦長期盼歸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現客觀條件所造成的阻礙,後者重在表達思婦內心的感受,在相似中有不同的側重點。

  三四兩句寫深秋景色。上句是思婦搗衣時眼中所見之景。亭皋,水邊平地,暗切思婦所在的江南。「木葉下」化用《楚辭·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意境,暗透思婦在秋風起而木葉下的季節盼望遊人歸來而「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景。下句是思婦心中所想之景。隴首,即隴頭,系遊人滯留之地。隴首或隴頭的意象,在南北朝詩賦中常與遊子的飄蕩相聯繫,此處即泛指北方邊塞之地。思婦由眼前「亭皋木葉下」的深秋景象,聯想起丈夫所在的隴首一帶,此刻也是秋雲飄飛的時節了,想象中含有無限思念與體貼。「秋雲飛」的意象,不但明點秋令,而且象徵着遊子的飄蕩不定(浮雲常被用作遊子的象喻)。這一片飄蕩無依的「秋雲」,什麼時候才能回到自己的故鄉呢?兩句一南一北,一女方一男方廣,一實景一懸想,不但對仗工整,形象鮮明,而且由於意象富於蘊涵,能引發多方面的聯想。表面上看,似單純寫景,而思婦悲秋嘆逝、懷念遠人的感情即寓其中,意緒雖略帶悲涼,而意境疏朗闊遠。《粱書》本傳說:「惲少工篇什,爲詩雲:『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王元長(融)見而嗟賞。」可見它在當時就被視爲警語佳句。

  五六句由第四句的馳神遠想收歸眼前近景:「寒園夕鳥集,思牖草蟲悲。」在呈現出深秋蕭瑟淒寒景象的園圃中,晚歸的鳥兒聚集棲宿;思婦的窗戶下,唧唧的秋蟲在斷續悲鳴。「寒」點秋令,也傳出思婦淒寒的心態;夕鳥之集,反襯遊人不歸;草蟲悲,正透出思婦內心的悲傷。所見所聞,無不觸緒增悲。

  最後兩句是思婦的內心獨白:眼下已是木葉紛飛的深秋,等到裁就寒衣,寄到遠在千裏之外的隴首塞北,那裏已是春回大地,應當穿上春裝了,哪裏能及時見到我寄去的禦寒的冬衣呢?這一設想,不僅顯示了南北兩地的遙隔,而且透露出思婦對遠人的體貼與關切,將搗衣的行動所包含的深情蜜意進一步表現出來了。

  詩題爲「搗衣」,但跟前面所引的謝惠連的《搗衣詩》具體描繪搗衣勞動的寫法不同,除結尾處略點寄衣之事外,其它六句幾乎不涉搗衣本題,表面上看似有些離題。實則首聯揭出遊人之淹滯遠方,爲搗衣之由,中間兩聯寫景,爲搗衣時所見所想,仍處處關合題目。只是此篇旨在抒寫搗衣的女子對遠人的思念、體貼,對搗衣勞動本身則不作正面描寫。這種構思,使詩的意境更爲空靈,也更富抒情色彩。

柳惲

柳惲,字文暢,生於宋泰始元年(465年),卒於梁天監十六年(517年)。祖籍河東解州(今山西運城),南朝梁著名詩人、音樂家、棋手。梁天監元年(502午)蕭衍建立梁朝,柳惲爲侍中,與僕射,著名史學家沈約等共同定新律。以後在朝中,歷任散騎常侍、左民尚書,持節、都督、仁武將軍、平越中郎將、廣州(今廣東廣州)刺史。又「徵爲祕書監、領左軍將軍」。曾兩次出任吳興(今浙江吳興縣)太守,「爲政清靜,人吏懷之。梁天監十六年 (517年)卒,享年53歲。贈侍中,中護軍。 ...

柳惲朗讀
()

猜你喜歡

可憐巴馬蔽黃塵,夷兇剪亂遂爲陳。已知同泰終危國,何事莊嚴又捨身。

始興王子興勞苦,刺閨投石夜頻頻。妄希泰伯爲三讓,錯認姬公乃世臣。

青蒲未了安成泣,臨海旋驅嗣主輪。獨值齊衰能啓土,始逢周盛復逡巡。

雲龍門外空焚錦,玉樹庭中競樂春。三閣花容誰比艷,平湖草色忽開堙。

天子寺奴應可獻,宮英文狎豈相顰。一朝王氣歸眢井,留得新聲感後人。

()

晚歲遊真館,分符蒞別京。

九關留客鑰,千騎按屯營。

天上金甌覆,江邊玉節明。

傷心遊宴地,悵望北山橫。

()

脣上碧斑賓豹博,舌頭當的帝都丁。

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

久分生涯託澗薖,齏鹽送老意如何?奇情未合銷磨盡,風雨中宵一嘯歌。

()

白雲飛也自尋常,不道青山不久長。看盡雲飛天闕迥,清空一碧映瀟湘。

()

忽驚海藏遺珍貝,見說宮中號吉祥。因是玉皇朝絳闕,天花片片落霓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