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傷後赴東蜀闢至散關遇雪

悼傷後赴東蜀闢至散關遇雪朗讀

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

譯文:我就要到劍外任職路途很遙遠,沒有家你再也不能給我寄寒衣。

注釋:劍外:劍閣之外。劍閣在今四川劍閣縣北。從軍:指赴節度使幕。

散關三尺雪,迴夢舊鴛機。

譯文:大散關的皚皚白雪足有三尺厚,往事如夢迴想昔日爲我弄織機。

注釋:鴛機:刺繡的工具。

悼傷後赴東蜀闢至散關遇雪注音

ㄐㄧㄢˋ ㄨㄞˋ ㄘㄨㄥˊ ㄐㄩㄣ ㄩㄢˇ , ㄨˊ ㄐㄧㄚ ㄩˇ ㄐㄧˋ ㄧ 。

ㄙㄢˋ ㄍㄨㄢ ㄙㄢ ㄔˇ ㄒㄩㄝˇ , ㄏㄨㄟˊ ㄇㄥˋ ㄐㄧㄡˋ ㄩㄢ ㄐㄧ 。

悼傷後赴東蜀闢至散關遇雪釋義

譯文

我就要到劍外任職路途很遙遠,沒有家你再也不能給我寄寒衣。

大散關的皚皚白雪足有三尺厚,往事如夢迴想昔日爲我弄織機。

註釋

悼傷:即悼亡,指喪妻。東蜀:即東川,治所在梓州(今四川三臺縣)。散關:又稱大散關,在今陝西寶雞市西南。

劍外:劍閣之外。劍閣在今四川劍閣縣北。從軍:指赴節度使幕。

鴛機:刺繡的工具。

悼傷後赴東蜀闢至散關遇雪創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夏秋之交,王氏突然病逝,李商隱萬分悲痛。這年冬天,他應柳仲郢之闢,從軍赴東川(治所梓州,今四川三臺縣)。痛楚未定,又要離家遠行,悽戚的情懷是可想而知的。這首詩,就寫於赴蜀途中。

悼傷後赴東蜀闢至散關遇雪賞析

  公元851年(宣宗大中五年)夏秋之交,王氏突然病逝,李商隱萬分悲痛。這年冬天,他應柳仲郢之闢,從軍赴東川(治所梓州,今四川三臺縣)。痛楚未定,又要離家遠行,悽戚的情懷是可想而知的。這首詩,就寫於赴蜀途中。

  起句「劍外從軍遠」,點明這次遠行的原因是「從軍」,即入節度使幕府。「劍外」,指劍閣之南蜀中地區。詩題「遇雪」而作,卻從遠寫起,着一「遠」字,不僅寫行程之遙,更有意讓人由「遠」思「寒」。隆冬之際,旅人孑然一身,行囊單薄,自然使人產生苦寒之思,又自然地使人盼望家中妻子寄棉衣來。可是,詩人的妻子已經不在人間,沒有人爲他寄衣了。

  第二句「無家與寄衣」,蘊意精深。一路風霜,萬般悽苦,都蘊含在這淡淡的一句詩中了。詩人善於用具體細節表達抽象的思念,用寄寒衣這一生活中的小事,傾瀉出自己心底悲痛的潛流和巨大的哀思。

  「散關三尺雪」句是全詩的承轉之辭,上承「遇雪」詩題,給人「亂山殘雪夜,孤燈異鄉人」的淒涼飄泊之感,同時,大雪奇寒與無家寄衣聯繫起來,以雪夜引出溫馨的夢境,轉入下文。讀者不妨這樣聯想,也許因爲大雪封山,道路阻絕,作者只能留宿散關驛舍。傷痛倦極,朦朧入睡,睡夢中見妻子正坐在舊時的鴛機上爲他趕製棉衣。「迴夢舊鴛機」,情意是十分真摯悲切。紀昀雲:「迴夢舊鴛機,猶作有家想也。」用「有家想」反襯「無家」喪妻的痛苦,以充滿溫馨希望的夢境反襯冰冷嚴酷的現實,更見詩人內心痛苦之深。至於夢中與妻子相見歡娛的情景和夢後倍覺哀傷的愁緒便略而不寫,留在紙外,讓讀者自己想象思索了。

  此詩樸素洗煉,而又深情綿邈。詩用層層推進、步步加深的手法,寫出淒涼寂寞的情懷和難言的身世之痛。從軍劍外,畏途思家,這是第一層;妻亡家破,無人寄禦寒之衣,傷別與傷逝之情交織一起,這是第二層;路途遇雪,行期阻隔,苦不堪言,這是第三層:「以樂景寫哀」,用溫馨歡樂的夢境反襯冰冷痛苦的現實,倍增其哀,這是第四層。詩至此,可以看出,在悼傷之情中,又包孕着行役的艱辛、路途的坎坷、傷別的愁緒、仕途蹭蹬的感嘆等複雜感情。短短二十字,概括如此豐富深沉的感情內容,可見李商隱高度凝鍊的藝術工力。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李商隱朗讀
()

猜你喜歡

夜深草詔罷,霜月悽凜凜。欲臥暖殘杯,燈前相對飲。
連鋪青縑被,封置通中枕。彷彿百餘宵,與君同此寢。

()

嘐嘐嗟斷金,悠悠結同心。同心苟不固,膠漆亦未深。

杯酒出肺腑,按劍起知音。朝爲魚水歡,暮爲商與參。

同學張陳子,幹戈竟相侵。去去請息交,鷗盟蚤當尋。

鍾期或未死,吾且囊吾琴。

()

自浮滄海送殘陽,漸覺閒身人莽蒼。一掬酸辛成獨往,無邊天水共微光。

風檣隱隱開元氣,朔雁聲聲吊戰場。悽絕一更初魄語,故人相望涕成行。

()

簾。一幅湘紋壓小檐。微雨度,響戛玉鉤尖。

()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嘆,自詭時未至。

時至當雲何,奈此囊底智。控弦雖不發,天下識猿臂。

世途無萬全,欲取宜有棄。以我之下駟,當彼之上駟。

一敗而兩勝,老算得深味。中年惜精爽,勿使疲人事。

孫武誠難追,孰能比田忌?

()

誰能枉駕入荒榛,隨例形相土木身。
不及連山種桃樹,花開猶得識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