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齋中讀高子吹萬傷曇錄率題二絕 其一

白丁齋中讀高子吹萬傷曇錄率題二絕 其一朗讀

形形色色鏡中身,面目廬山總不真。如許頭顱工變幻,料從人海證前因。

白丁齋中讀高子吹萬傷曇錄率題二絕 其一注音

ㄒㄧㄥˊ ㄒㄧㄥˊ ㄙㄜˋ ㄙㄜˋ ㄐㄧㄥˋ ㄓㄨㄥ ㄕㄣ , ㄇㄧㄢˋ ㄇㄨˋ ㄌㄨˊ ㄕㄢ ㄗㄨㄥˇ ㄅㄨˋ ㄓㄣ 。 ㄖㄨˊ ㄒㄩˇ ㄊㄡˊ ㄌㄨˊ ㄍㄨㄥ ㄅㄧㄢˋ ㄏㄨㄢˋ , ㄌㄧㄠˋ ㄘㄨㄥˊ ㄖㄣˊ ㄏㄞˇ ㄓㄥˋ ㄑㄧㄢˊ ㄧㄣ 。

張燾

(1013—1082)宋臨濮人,字景元。張奎子。舉進士。爲單州通判,知沂、濰二州,改提點河北刑獄、攝領澶州,會河決商胡,被免職。復提點河東、陝西等路刑獄。英宗治平四年,加龍圖閣直學士、知成都府,徙瀛州。神宗熙寧中判太常寺,知鄧、許二州。才智敏給,頗有治績。 ...

張燾朗讀
()

猜你喜歡

坡山渡口春草齊,番山謝豹山中啼。可憐一夜瀟瀟雨,猶向東風憶蜀西。

()

海上會看雲,飄飄迥不羣。扶桑紅日近,錦繡總成紋。

()

窈窕見深谷,山門鬱穹窿。高臺何崔嵬,翠壁增長松。

攀蘿一登眺,新享報成功。嗟餘始行役,夙心寄鵰龍。

徘徊詠高調,千載聞清風。

()

早訝年年狂士來,每來亭上獨徘徊。

山應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

()

踏盡田塍轉盡山,芥塘猶在夕陽間。主人縮地元多術,何事今朝特見慳。

()

美化流民物,薰然遺愛多。

欒公當日社,邵父至今歌。

庭有三鱣集,門容駟馬過。

欲知餘慶在,公鼎格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