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只近浮名不近情

鷓鴣天·只近浮名不近情朗讀

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飲更何成。三杯漸覺紛華遠,一鬥都澆塊磊平。

譯文:只追求世間的功名利祿而不近酒的人,就算他不喝酒,也未必能有什麼成就!我喝了三杯後,漸漸地就覺得遠離了塵世;喝光了一鬥,更覺得把心頭的不平都給澆沒了!

注釋:情:人情,指好飲乃人之常情。紛華:紛擾的塵世浮華。塊磊:即城壘,胸中的抑鬱不平。

醒復醉,醉還醒。靈均憔悴可憐生。《離騷》讀殺渾無味,好個詩家阮步兵!

譯文:我酒醒了又喝醉,喝醉了卻又醒。屈原說自己「衆人皆醉我獨醒」,可真讓人覺得憔悴可憐!他的《離騷》,讀來讀去也沒什麼意思,還是像愛酒的詩人阮籍那樣痛飲美酒圖一醉,纔算是最好!

注釋:靈均:屈原的字。讀殺:讀完。阮步兵:魏晉之間的著名詩人。

鷓鴣天·只近浮名不近情注音

ㄓˇ ㄐㄧㄣˋ ㄈㄨˊ ㄇㄧㄥˊ ㄅㄨˋ ㄐㄧㄣˋ ㄑㄧㄥˊ 。 ㄑㄧㄝˇ ㄎㄢˋ ㄅㄨˊ ㄧㄣˇ ㄍㄥˋ ㄏㄜˊ ㄔㄥˊ 。 ㄙㄢ ㄅㄟ ㄐㄧㄢˋ ㄐㄩㄝˊ ㄈㄣ ㄏㄨㄚˊ ㄩㄢˇ , ㄧ ㄉㄡˋ ㄉㄡ ㄐㄧㄠ ㄎㄨㄞˋ ㄌㄟˇ ㄆㄧㄥˊ 。

ㄒㄧㄥˇ ㄈㄨˋ ㄗㄨㄟˋ , ㄗㄨㄟˋ ㄏㄞˊ ㄒㄧㄥˇ 。 ㄌㄧㄥˊ ㄐㄩㄣ ㄑㄧㄠˊ ㄘㄨㄟˋ ㄎㄜˇ ㄌㄧㄢˊ ㄕㄥ 。《 ㄌㄧˊ ㄙㄠ 》 ㄉㄨˊ ㄕㄚ ㄏㄨㄣˊ ㄨˊ ㄨㄟˋ , ㄏㄠˇ ㄍㄜ˙ ㄕ ㄐㄧㄚ ㄖㄨㄢˇ ㄅㄨˋ ㄅㄧㄥ !

鷓鴣天·只近浮名不近情釋義

譯文

只追求世間的功名利祿而不近酒的人,就算他不喝酒,也未必能有什麼成就!我喝了三杯後,漸漸地就覺得遠離了塵世;喝光了一鬥,更覺得把心頭的不平都給澆沒了!

我酒醒了又喝醉,喝醉了卻又醒。屈原說自己「衆人皆醉我獨醒」,可真讓人覺得憔悴可憐!他的《離騷》,讀來讀去也沒什麼意思,還是像愛酒的詩人阮籍那樣痛飲美酒圖一醉,纔算是最好!

註釋

情:人情,指好飲乃人之常情。

紛華:紛擾的塵世浮華。

塊磊:即城壘,胸中的抑鬱不平。

靈均:屈原的字。

讀殺:讀完。

阮步兵:魏晉之間的著名詩人。

參考資料:

1、谷向陽.中華古詩文規範讀本(小學七分冊):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第113頁

2、李平收、 張耕.學生版《唐宋詞三百首》:華語教學出版社,2001年:第295頁

鷓鴣天·只近浮名不近情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借酒澆愁、感慨激憤的小詞,蓋作於金滅亡前後。當時,元好問作爲金孤臣孽子,鼎鑊餘生,棲遲零落,滿腹悲憤,無以自吐,不得不借酒澆愁,在醉鄉中求得片刻排解。這首詞就是在這種背景和心境下產生的。

參考資料:

1、姚電、康麗雲、胡毓智.大學國文: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110頁

鷓鴣天·只近浮名不近情賞析

  這是一首借酒澆愁感慨激憤的小詞,蓋作於金源滅亡前後。當時,元好問作爲金源孤臣孽子,鼎鑊餘生,棲遲零落,滿腹悲憤,無以自吐,不得不借酒澆愁,在醉鄉中求得片刻排解。這首詞就是在這種背景和心境下產生的。

  詞的上片四句,表述了兩層意思。前兩句以議論起筆,爲一層,是說只近浮名而不飲酒,也未必有其成就。「浮名」即虛名,多指功名榮祿。元好問在金亡前後,憂國憂民,悲憤填膺,既無力挽狂瀾於既倒,乃盡棄「浮名」,沉湎面於醉鄉。其《飲酒詩》說:「去古日已遠,百僞無一真。獨餘醉鄉地,中有羲皇淳。聖教難爲功,乃見酒力神。」《後飲酒》詩又說:「酒中有勝地,名流所同歸。人若不解飲,俗病從何醫」,因而稱酒爲「天生至神物」。此詞上片第二層意思,便是對酒的功效的讚頌:「三杯漸覺紛華遠,一鬥都澆塊磊平。」「紛華」,指世俗紅塵。詞人說,三杯之後,便覺遠離塵世。然後再用「一鬥」句遞進一層,強表現酒的作用和自己對酒的需要。「塊磊」,指鬱結於胸中的悲憤、愁悶。詞人說,用這種特大的酒杯盛酒,全部「澆」入胸中,才能使胸中的鬱憤平復,也就是說,在大醉之後,才能暫時忘憂,而求得解脫。詞人就是要在這種「醒復醉,醉還醒」即不斷澆着酒的情況下,才能在那個世上生存。「靈均」以下三句,將屈原對比,就醉與醒,飲與不飲立意,從而將滿腹悲憤,更轉深一層。「靈均」即屈原;「憔悴」、「可憐」,暗釦上片「且看」句意。《楚辭。漁父》說,「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但屈原卻不去飲酒,仍是「衆人皆醉我獨醒」。以其獨醒,悲憤太深,以致憔悴可憐。這裏詞人對屈原顯然也是同情的,但對其雖獨醒而無成,反而落得憔悴可憐,則略有薄責之意。

  因而對其《離騷》,儘管「讀殺」,也總覺得全然無味了。「渾無味」,並非真的指斥《離騷》無味,而是因其太清醒、太悲憤,在詞人極其悲痛的情況下,這樣的作品讀來只能引起更大的悲憤;而詞人的目的,不是借《離騷》以寄悲憤,而是要從悲憤中解脫出來,這個目的,是「讀殺」《離騷》也不能達到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所以只有飲酒了(像阮步兵那樣)。以「好個詩家」獨贊阮步兵,顯然,詞人在屈阮對比亦即醒醉對比之中,決然選中了後者,詞人也走了阮步兵的道路。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於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鬱,並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元好問朗讀
()

猜你喜歡

鬥草聽鶯非我事,傍花隨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趙江淮過一春。

()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歷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倒載歸。

()

予自皋亭山爲北所留,深悔一出之誤。

聞故人劉小村、陳蒲塘引兵而南,流涕不自堪。

只把初心看,休將近事論。

誓爲天出力,疑有鬼迷魂。

明月夜推枕,春風晝閉門。

故人萬山外,俯仰向誰言。

()

北鬥橫天夜欲闌,愁人倚月思無端。忽聞畫閣秦箏逸,
知是鄰家趙女彈。曲成虛憶青蛾斂,調急遙憐玉指寒。
銀鎖重關聽未闢,不如眠去夢中看。

()

滿面英靈氣。有平生、撐腸拄腹,五千文字。讀破詩書兼讀律,打疊通何再世。

奈舉目、河山都異。論語爲薪玄覆瓿,莽乾坤、那有經生事。

拚筆硯,永焚棄。無端插腳淮南市。盡銷磨、關符野

()

公丞赤地饑荒後,一念通天立致和。

永日庭中私謁少,豐年陌上醉人多。

更生昔忝陪藜杖,臣甫今寧想玉珂。

益郡樂歌何足擬,要書善政續歸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