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范曄

贈范曄朗讀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譯文:遇見北去的驛使就去折梅花,託他帶給遠在隴山的友人。

注釋:驛使:古代遞送官府文書的人。隴頭人:即隴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曄。隴山,在今陝西隴縣西北。折花一作:折梅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譯文:江南別沒有更好的禮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報春。

注釋:「聊贈」句:贈:一作「寄」。一枝春:指梅花,人們常常把梅花作爲春天的象徵。

贈范曄注音

ㄓㄜˊ ㄏㄨㄚ ㄈㄥˊ ㄧˋ ㄕˇ , ㄐㄧˋ ㄩˇ ㄌㄨㄥˇ ㄊㄡˊ ㄖㄣˊ 。

ㄐㄧㄤ ㄋㄢˊ ㄨˊ ㄙㄨㄛˇ ㄧㄡˇ , ㄌㄧㄠˊ ㄗㄥˋ ㄧˋ ㄓ ㄔㄨㄣ 。

贈范曄釋義

譯文

遇見北去的驛使就去折梅花,託他帶給遠在隴山的友人。

江南別沒有更好的禮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報春。

註釋

《荊州記》:「陸凱與范曄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兼贈詩。」唐汝諤《古詩解》則雲:「曄爲江南人,陸凱代北人,當是范寄陸耳。」這裏用《贈范曄》題,乃暫從舊說。范曄:字蔚宗,順陽山陰(今河南省淅川縣東)人,南朝宋史學家、散文家。

驛使:古代遞送官府文書的人。

隴頭人:即隴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曄。隴山,在今陝西隴縣西北。

「聊贈」句:贈:一作「寄」。一枝春:指梅花,人們常常把梅花作爲春天的象徵。

參考資料:

1、劉光耀.歷代詩詞名篇譯註評.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10月:103-104

2、景宏業.學子必背·詩: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58

3、蔣心海.詩詞大王:國際文化出版社,1998年:2-3

贈范曄創作背景

  這首詩當是陸凱率兵南徵度梅嶺時所作。他在戎馬倥傯中登上梅嶺,正值嶺梅怒放,立馬於梅花叢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隴頭好友范譁,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驛使,就出現了折梅賦詩贈友人的一幕,於是寫下這首詩。

參考資料:

1、辛志賢.漢魏南北朝詩選注:北京出版社,1981年:369-370

贈范曄賞析

  前兩句寫到了詩人與友人遠離千裏,難以聚首,只能憑驛使來往互遞問候。「逢驛使」的「逢」字說明不期然而遇見了驛使,由驛使而聯想到友人,於是寄梅問候,體現了對朋友的殷殷掛念,使全詩充滿着天機自然之趣。

  後兩句則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僅不是一無所有,有的正是詩人的誠摯情懷,而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由此可見,詩人的情趣是多麼高雅,想象是多麼豐富。「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徵春天的來臨,也隱含着對相聚時刻的期待。聯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瞭詩人的慧心。

  藝術特色方面,詩中「一枝春」描寫到眼前彷彿出現了春光明媚,春到江南,梅綻枝頭的美好圖景。梅花是江南報春之花,折梅寄友,禮輕情義重,它帶給遠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濃濃氣息,是迎春吐艷的美好祝願,也是詩人與遠方摯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達。

  這首詩構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雖然簡單,細細品之,春的生機及情意如現眼前。它的藝術美在於樸素、自然而又借物寄喻,在特定的季節,特定的環境,把懷友的感情,通過一種爲世公認具有高潔情操的梅花表達出來,把抽象的感情與形象的梅花結爲一體了。

陸凱

陸凱(?―約504年),字智君,陸俟之孫,北魏代(今張家口涿鹿縣山澗口村)人,鮮卑族。是南北朝人。《魏書》有傳。 ...

陸凱朗讀
()

猜你喜歡

乍暖晴雲,初銷瑞雪,異花新見。梅英漸少,幽獨卻增煩惋。

報荒庚園坼素葩,膽瓶位置愁心展。喜嘉名肇錫,儕蘭齊玉,小歌芳畹。

凝盼。誰堪換。任翠翠紅紅,佔香瓊苑。東風尚早,漫嘆江鄉來晚。

祇清芬待誰共憐,雨籠露浥幽懷遠。更煩他玉佩凌波,共說華年怨。

()

軺車戒嚴命,肅肅指南彊。念子遠行邁,執手衢路旁。

拊劍激清瑟,悲歌慨以慷。矯矯雲中鵠,翩翩厲鳴翔。

戢羽乍同止,展翮忽一方。欲從不可得,即置終難忘。

願勖崇明德,功業期自揚。

()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

慘淡歸人意,春前問去舟。參商初兩地,膠漆已三秋。

雨色低津樹,江光隱驛樓。庭花多所恨,不是錦衣遊。

()

清暉聖趣,一抹風光好。夢墮玲瓏玉峯老。想山莊、紅藕染遍前汀,香密處、醞釀詩情多少。

主人今健者,自拭縹題,時復裁冰寫孤抱。似向畫圖中,商略煙雲,描摩出、田居新稿。

也著個、茅庵傍西疇,倘容我其間,伴公吟嘯。

()

朝廷養公公養兒,兒爲心腹股肱誰?當時意氣各相許,兒

不負公公負主。

養兒至死心不易,寧不爲兒不爲賊。

君不見入朝告變,歸殺身此兒非養。

寧非真養兒,身死名不腐,惟有真兒心獨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