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燕

詠燕朗讀

海燕雖微渺,乘春亦暫來。

譯文:海燕雖然是細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暫時回到北方。

注釋:海燕:在中國古代,把比較寬闊的水域均成爲海。「海燕」即指燕子。雖微渺:雖然卑下低賤。亦:也。

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

譯文: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賤,只見玉堂開着。

注釋:泥滓:泥渣。賤:卑賤。玉堂:玉飾的殿堂,宮殿的美稱,這裏暗指朝廷。

繡戶時雙入,華堂日幾回。

譯文:便一日數次出入華堂繡戶,銜泥作窠。

注釋:繡戶:華麗的居室,隱喻朝廷。時:時而。雙:成雙。華堂:與上文「繡戶」同義。

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

譯文:海燕無心與其他動物爭權奪利,鷹隼不必猜忌、中傷。

注釋:競:競爭,爭奪。鷹隼:鷹和鵰,泛指猛禽。莫相猜:不要猜忌。相,一方對另一方。

詠燕注音

ㄏㄞˇ ㄧㄢˋ ㄙㄨㄟ ㄨㄟˊ ㄇㄧㄠˇ , ㄔㄥˊ ㄔㄨㄣ ㄧˋ ㄓㄢˋ ㄌㄞˊ 。

ㄑㄧˇ ㄓ ㄋㄧˊ ㄗˇ ㄐㄧㄢˋ , ㄓˇ ㄐㄧㄢˋ ㄩˋ ㄊㄤˊ ㄎㄞ 。

ㄒㄧㄡˋ ㄏㄨˋ ㄕˊ ㄕㄨㄤ ㄖㄨˋ , ㄏㄨㄚˊ ㄊㄤˊ ㄖˋ ㄐㄧˇ ㄏㄨㄟˊ 。

ㄨˊ ㄒㄧㄣ ㄩˇ ㄨˋ ㄐㄧㄥˋ , ㄧㄥ ㄓㄨㄣˇ ㄇㄛˋ ㄒㄧㄤˋ ㄘㄞ 。

詠燕釋義

譯文

海燕雖然是細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暫時回到北方。

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賤,只見玉堂開着。

便一日數次出入華堂繡戶,銜泥作窠。

海燕無心與其他動物爭權奪利,鷹隼不必猜忌、中傷。

註釋

海燕:在中國古代,把比較寬闊的水域均成爲海。「海燕」即指燕子。

雖微渺:雖然卑下低賤。

亦:也。

泥滓(ní zǐ):泥渣。賤:卑賤。

玉堂:玉飾的殿堂,宮殿的美稱,這裏暗指朝廷。

繡戶:華麗的居室,隱喻朝廷。

時:時而。

雙:成雙。

華堂:與上文「繡戶」同義。

競:競爭,爭奪。

鷹隼(sǔn):鷹和鵰,泛指猛禽。

莫相猜:不要猜忌。相,一方對另一方(發出動作)。

參考資料:

1、王力.《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3月第2版

詠燕創作背景

  作者是唐玄宗開元(713-741)年間的名相,以直言敢諫著稱。由於張九齡屢次頂撞唐玄宗,再加上李林甫從中作梗,玄宗漸漸疏遠張九齡。公元736年(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覺察到皇帝對自己心生不滿,終於向李林甫低頭,寫下這首詩贈與李林甫。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47-48

詠燕賞析

  《歸燕詩》是一首詠物詩,所詠的是將要歸去的燕子,但詩人並沒有工細地描繪燕子的體態和風神,而是敘述與議論多於精工細鵰的刻畫,是一首妙用比興、寓意深長的詩。

  首聯「海燕雖微眇,乘春亦暫來」,從海燕「微眇」寫起。詩人作爲唐玄宗開元年間的名相,是以直言敢諫著稱的,因而遭到李林甫等毀謗,從此以後,玄宗漸漸疏遠張九齡,在開元二十四年那年被罷相。詩人在此借「海燕」之「微眇」來隱喻自己微賤之身,暗含着自己不像李林甫那樣出身華貴。對句「乘春亦暫來」,這一句承上「海燕」而來,表面是說,海燕乘着春天的美好時光而來,即使時間不長但也來了。詩人借燕子的春來秋去來暗示自己在聖明的時代暫時來朝廷做官。一個「暫」字,不僅說燕子也已經來了,同時也暗示了自己來朝爲官時間不長。這一聯,詩人通過景物的描寫,寓情於景,抒發了自己爲民做事,忠於朝廷的情懷。

  頷聯「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這一聯承上聯想「燕子」而來。出句「豈知泥滓賤」中,「泥滓賤」喻指李林甫之類的小人。燕子銜泥築巢,而不知「泥滓」之賤。這裏,詩人藉此暗示自己對李林甫這樣的小人還認識是不太清楚。一個「賤」字,不但寫出了李林甫這樣的卑微,也表現出詩人對李林甫之流的厭惡。出句「只見玉堂開」,這裏,詩人以燕子出入「玉堂」之中,銜泥作窠的辛苦,比喻自己在朝廷爲相而日夜辛勞之狀。詩人以物喻人,不但形象生動,而且含蓄蘊藉,不但引起讀者的思考,而且也給讀者以審美想象的空間。

  頸聯「繡戶時雙入,華堂日幾回」,這一聯緊承頷聯中的「玉堂開」而來。在對偶中,具體表現出自己爲朝廷效忠和大度的胸襟。詩句中的「繡戶」、「華堂」和前面的「玉堂」都是隱喻朝廷。「雙」即指詩人和李林甫兩人。「時雙入」即每天雙雙(指詩人和李林甫)進入朝廷。這裏,詩人表現了自己沒有把李林甫當成有敵意的人,從而表現出詩人爲了朝廷而忘記個人的私事,也表現出詩人爲朝廷、爲國家而所具有的開闊心胸。出句「華堂日幾回」中的「日幾回」即每天進出幾次。這裏,詩人通過數量詞表明瞭工作的繁忙景象——來去匆匆,更表現出對朝廷忠心耿耿。

  尾聯「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這一聯集中表現出詩人對朝廷的忠誠而忘卻自己之情。出句「無心與物競」,意思是說,我沒有心思和精力與外物競爭,實際上表明瞭詩人盡心工作,爲朝廷效力。末句「鷹隼莫相猜」,這裏,詩人表面寫的「猛禽」,實則是詩人在告誡李林甫之流,我無心與你爭權奪利,不必猜忌,更不必中傷(也許哪天我要退隱了)。那時候,朝廷大權已經落在李林甫手中,張九齡自知不可能有所作爲,不得不退讓,但心中不無牢騷和感慨。這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吊張曲江序》中稱張九齡被貶之後說:「有拘囚之思,託諷禽鳥,寄詞草樹,鬱鬱然與騷人同風。」可見,詩人張九齡在面對強敵對手時,清醒與明智,也看出張九齡在文學創作中的巧妙——以物喻人,含蓄蘊藉。

  這首律詩對仗工整,語言樸素,風格清淡,如「輕縑素練」(張說評張九齡語)一般。它名爲詠物,實乃抒懷,既寫燕,又寫人,句句不離燕子,卻又是張九齡的自我寫照。作者的藝術匠心,主要就表現在他選擇了最能模寫自己的形象的外物——燕子。句句詩不離燕子,但又不黏於燕子,達到不即不離的藝術境界。

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罷相,爲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爲「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爲「嶺南第一人」。 ...

張九齡朗讀
()

猜你喜歡

挾策剛爲泮水行,暖風遲日試諸生。姚黃魏紫知何許,獨有楊花撲硯輕。

()

休論暮四同朝四,且說前三與後三。造物戲人無足較,老禪深處要重參。

()

孤館幽幽一境清,晝長無事亦無營。

睡頻推枕仍重起,坐久拋書卻再行。

靜看檐頭蛛結網,細聽屋角鳥翻聲。

閒邊日月元如此,須信人間有赤城。

()

風濤自吐吞,今古向誰論。山欲截江住,雲思挾月奔。

潮洶瓜步闊,峯擁秣陵尊。多少登臨客,都無名姓存。

()

生平未了志,每每託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鍾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

檐櫳午寂,正陰陰窺見,後堂芳樹。綠遍長叢花事杳,忽見瓊葩豐度。

艷雪肌膚,蕊珠標格,消盡人間暑。還憂風日,曲屏羅幕遮護。

長記歌酒闌珊,微聞暗麝,笑覓衣沾露。月沒闌幹天似水,相伴謝娘窗戶。

浴後輕鬟,涼生滑簟,無限風流處。惹人幽夢,枕邊零亂如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