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朗讀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裏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譯文:昨天秋夜的蟋蟀止不住的鳴叫聲將我從遙遠的夢境中驚醒,已是三更時分。起來獨自繞着臺階踽踽行。.*靜悄悄沒有人聲,簾外一輪淡月正朦朧。

注釋:寒蛩:秋天的蟋蟀。千裏夢:指赴千裏外殺敵報國的夢。三更:指半夜十一時至翌晨一時。月朧明:月光不明。朧,朦朧。

白首爲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譯文:爲國建功留青史,未老已白頭。家鄉的山上松竹已長大變老,無奈議和聲起、阻斷了歸程。想把滿腹心事付與瑤琴彈一曲。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縱然琴絃彈斷,又有誰來聽?

注釋:功名:此指爲驅逐金兵的入侵,收復失地而建功立業。舊山:家鄉的山。付:付與。瑤琴:飾以美玉的琴。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注音

ㄗㄨㄛˊ ㄧㄝˋ ㄏㄢˊ ㄑㄩㄥˊ ㄅㄨˊ ㄓㄨˋ ㄇㄧㄥˊ 。 ㄐㄧㄥ ㄏㄨㄟˊ ㄑㄧㄢ ㄌㄧˇ ㄇㄥˋ , ㄧˇ ㄙㄢ ㄐㄧㄥ 。 ㄑㄧˇ ㄌㄞˊ ㄉㄨˊ ㄗˋ ㄖㄠˋ ㄐㄧㄝ ㄒㄧㄥˊ 。 ㄖㄣˊ ㄑㄧㄠˇ ㄑㄧㄠˇ , ㄌㄧㄢˊ ㄨㄞˋ ㄩㄝˋ ㄌㄨㄥˊ ㄇㄧㄥˊ 。

ㄅㄞˊ ㄕㄡˇ 爲 ㄍㄨㄥ ㄇㄧㄥˊ 。 ㄐㄧㄡˋ ㄕㄢ ㄙㄨㄥ ㄓㄨˊ ㄌㄠˇ , ㄗㄨˇ ㄍㄨㄟ ㄔㄥˊ 。 ㄩˋ ㄐㄧㄤ ㄒㄧㄣ ㄕˋ ㄈㄨˋ ㄧㄠˊ ㄑㄧㄣˊ 。 ㄓ ㄧㄣ ㄕㄠˇ , ㄒㄧㄢˊ ㄉㄨㄢˋ ㄧㄡˇ ㄕㄟˊ ㄊㄧㄥ 。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釋義

譯文

昨天秋夜的蟋蟀止不住的鳴叫聲將我從遙遠的夢境中驚醒,已是三更時分。起來獨自繞着臺階踽踽行。.*靜悄悄沒有人聲,簾外一輪淡月正朦朧。

爲國建功留青史,未老已白頭。家鄉的山上松竹已長大變老,無奈議和聲起、阻斷了歸程。想把滿腹心事付與瑤琴彈一曲。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縱然琴絃彈斷,又有誰來聽?

註釋

小重山:詞牌名。一名《小衝山》、《柳色新》、《小重山令》。唐人常用此調寫宮女幽怨。《詞譜》以薛昭蘊詞爲正體。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四平韻。換頭句較上片起句少二字,其餘各句上下片均同。另有五十七字、六十字兩體,是變格。

寒蛩(qióng):秋天的蟋蟀。

千裏夢:指赴千裏外殺敵報國的夢。

三更:指半夜十一時至翌晨一時。

月朧明:月光不明。朧,朦朧。

功名:此指爲驅逐金兵的入侵,收復失地而建功立業。

舊山:家鄉的山。

付:付與。

瑤(yáo)琴:飾以美玉的琴。

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參考資料:

1、林霄.《唐宋元明清名家詞選》.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5:155

2、徐榮街,朱宏恢.《唐宋詞百首譯註》:徐州師範學院,1978:145

3、石延博.《宋詞》.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2004:151

4、高文炳.《唐宋詞選譯賞析365首》.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1:388-389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創作背景

  紹興六年(1136)至紹興七年(1137)嶽飛準備大舉收復中原,北上滅金。但宋高宗趙構及朝內主和派對其大加幹涉和阻撓,迫害主戰派。多人被罷免和殺害,大好的抗金復國形勢,有付諸東流的危險。這首詞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出的。嶽飛內心的極度鬱悶,對投降派猖獗的極度憤慨,均寫於詞中。

參考資料:

1、江天.《中國才子文化集成》.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8:622-623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賞析

  這首《小重山》雖然沒有《滿江紅》家喻戶曉,但是通過不同的風格特點和藝術手法表達了作者隱憂時事的愛國情懷。

  上片着重寫景。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裏夢,已三更」,昨天夜裏蟋蟀一直鳴叫不停,使作者從金戈鐵馬對抗金兵的夢中驚醒了,而此時已經是深夜的三更天了。「寒蛩」點明瞭季節是深秋。山河飄搖,國家殘破,作者夙夜憂患,而昨夜深秋的蟋蟀卻小停地嗚叫,催逼着詞人心中的隱憂和悲憤,使克復中原的責任更加沉重,「驚」字充分表達了在秋夜蟋蟀的悽清嗚叫中作者終夜難眠的情景。「千裏」暗示夢迴到包括家鄉在內的中原地區,說明了詞人在睡夢之中也不忘收復中原的愛國之情。這一句通過敘寫被夢驚醒來表現作者日夜牽掛的都是國家的戰事和興衰。

  「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被夢驚醒後,因夢見戰場戰事而憂國憂民再無睡意,獨自在臺階前徘徊。周圍靜悄悄的,人們都在熟睡,只有天上的明月散下淡淡的冷光。深秋的月夜,悽清冷淡,表達了作者「衆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的孤獨與淒涼心境。「獨自」寫出詞人的孤獨寂寞,心事無法向人訴說,可見其苦悶之深。結拍「人悄悄,簾外月朧明」以景收束上片,映襯詞人不能成眠,更見孤獨之感。上闋用簡潔的語言和平淡的敘述質樸地展現出作者所面臨的困境,其簡沽有力、樸素真切的文風,確實展現出一代英雄的真性情和其所面對的歷史情景的複雜性。

  下片抒寫收復失地受阻、心事無人理解的苦悶。

  換頭三句,慨嘆歲月如流,家鄉長久淪陷,歸期遙遙無望。作者自二十歲從軍,出生入死,與金兵浴血奮戰,決心迎二聖歸京闕,取故地上版圖(《五嶽祠盟記》),爲國家建立豐功偉業。可是十多年已經過去,頭髮也白了,仍未能返回故園,實現還我河山的偉大抱負。每當他想到這裏,怎能不義憤填膺、憂心如焚呢?所謂阻歸程,實際並非指山高水深,道路遙遠,難以歸去,而是暗喻着對投降派屈辱求和、阻撓抗金鬥爭的不滿和譴責。因爲當時正是秦檜弄權,氣焰十分囂張時候,作者不便明言,所以用含蓄的表現手法,彈出弦外之音,讓讀者去體會。

  結拍三句,用俞伯牙與鍾子期的典故,表達自己處境孤危,缺少指引,深感寂寞的心情。據《呂氏春秋本味》,春秋時俞伯牙善鼓琴,唯有鍾子期能從琴聲中體會出他的心事。後來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秦檜上臺後,迎合趙構的旨意,對堅持抗金的主戰派進行無情的打擊和迫害,將他的親信和爪牙安置在朝廷的重要位置上,以便實現其賣國求榮的罪惡目的。這三句表達了作者抱負難以實現的痛苦,反映了投降派統治下南宋的黑暗現實。

  上片是即景抒情,寓情於景,憂國憂民使他愁懷難遣,在悽清的月色下獨自徘徊。下片寫他收復失地受阻,要抗金卻是「知音少」,內心鬱悶焦急,用了比興手法。作者隱憂時事,吞吐曲折,委婉含蓄,流露出悲涼悱惻之思。全詞所展現的沉鬱悲愴情懷,節制而深層,憂思而壓抑。至其《小重山》詞,則真有寄託之作也。故國怕回首,而託諸驚夢;所願不得償,則託諸空階明月;咎忠貞不見諒於當軸,致坐失機宜,而託諸瑤琴獨奏,賞音無人。蓋託體比興也」,如此評斷,亦可謂知套嶽帥之良苦用心也。

  從寫作手法說,《滿江紅·怒髮衝冠》多用賦體,直陳其事,慷慨激昂,凝聚着嶽飛忠貞報國的豪邁精神和戰鬥雄姿。這首《小重山》則多用比喻,曲折地道出心事,含蓄委婉,抑揚頓挫,情景交融,藝術手法是很高超的。這首詞雖然短小。但含蓄雋永,明麗婉轉,寓情於景,深切地表達了作者壯志難酬和憂國憂民的悲苦心境。

  曾有一段時間,對古典詩詞的評論,有人以情調的高昂與低沉分高下,於是認爲,嶽飛這首《小重山》情調低沉,不如他的《滿江紅》創意高。其實,對事物的評論,應當對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情調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不能把高昂誤作爲粗獷叫囂。情調低沉也並非消極。嶽飛的《滿江紅》與《小重山》詞均表達了他的抗金以收復中原的雄心壯志,只因作詞的時間與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異,實際上異曲同工,又焉可用情調的高昂與低沉區分其高下呢?況且作詞常是要用以興渾融、含蓄蘊藉的方法以表達作者的幽情遠旨,使讀者吟誦體會,餘味無窮。嶽飛因爲壯志難酬,胸中抑塞,所以作這首《小重山》詞,用沉鬱蘊藉的藝術手法表達,這也正是運用詞體特長,正如張惠言論詞時所謂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詞選序》)。對詩詞評賞也應明白這一道理。

嶽飛

嶽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裏(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程崗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嶽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嶽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葬於西湖畔棲霞嶺。 ...

嶽飛朗讀
()

猜你喜歡

廢堞披榛舊,羈臥畢命心。

江湖吞故壑,貌相匪斯今。

激烈功名在,低徊歲月深。

胥門沙衍淺,碑首未應沉。

()

蝶粉蜂黃,才過了、牡丹天氣。朱檻外、石榴紅綻,照人衣袂。

芳草堤邊鴉影亂,垂楊岸上鶯聲碎。正新裁、紈扇手中攜,槐陰憩。

花已落,門空閉。常禁受,愁滋味。更雨意雲情,許多無謂。

搔首看天忘日午,引杯獨酌難成醉。到不如、重到北窗前,昏昏睡。

()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

忘筌坐悅鱣鮪發,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

谷轉見行騎,山高截片雲。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

兩山闢仙境,一路無纖塵。嫋嫋旌旆影,隱現出嶙峋。

逸興一以暢,轉益憂懷頻。念彼隨從者,跋涉良苦辛。

()

生平未了志,每每託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鍾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爲紋巧,蒂並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