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善

法式善(1752~1813)清代官吏、文學家。姓伍堯氏,原名運昌,字開文,別號時帆、梧門、陶廬、小西涯居士。乾隆四十五年進士,授檢討,官至侍讀。乾隆帝盛讚其才,賜名「法式善」,滿語「奮勉有爲」之意。法式善曾參與編纂武英殿分校《四庫全書》,是我國蒙古族中唯一參加編纂《四庫全書》的作者,著有《存素堂集》、《梧門詩話》、《陶廬雜錄》、《清祕述聞》等。

()

人物生平

  清文學家、藏書家。蒙古族。姓伍堯氏,原名運昌,字開文,號時帆,一號梧門,蒙古正紅旗人。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O)進士,官祭酒。著《存素堂詩集》、《槐廳載筆》。

  法式善的父祖輩均在清廷供職,但職位不高。其始祖福樂「以軍功從龍入關,隸內務府正黃旗。」曾祖六格和祖父平安均爲書生。生父廣順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舉人,雅好詞章,「夜半忽起,所筆疾書,得偈五首。」初任筆帖式,後補爲御園織染局司庫。

  乾隆十八年(1753)法式善生於京城西安門養蜂坊。他幼時聰穎,七歲從師讀書能對對聯,八歲可辨四聲,十一歲父親去世,隨庶母韓太淑人居於外祖家。雖拜過幾位老師,但均因家境窘迫,時日很短,主要靠有才華的庶母韓太淑人嚴教把讀。韓氏是漢軍正黃旗韓錦之女,「五歲讀宋五子書,十三通經史」,著有《綠萃堂遺詩》。「太淑人每日燈下必嚴核,讀書未嘗或弛也。」打下紮實的漢文基礎,並養成刻苦用功習慣。十六歲進入咸安宮肄業,二十歲時開始讀書西華門外南池子僧寺中」。《梧門先生年譜》

  乾隆四十年(1775),法式善二十三歲,依其三叔父(諱信順)居豐盛衚衕,「仍讀書西華門僧寺中」。《梧門先生年譜》

  乾隆四十五年(1780),法式善28歲中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檢討,擢司業。五十年(1785)移左庶子,五十一年(1786)遷侍讀學士,五十三年(1788),移居淨業湖楊柳灣,號稱小西涯(明代李東陽曾居於此,號西涯,爲別於李東陽舊居,法式善名之爲小西涯),有詩龕及梧門書室。前後在此居住了將近十二年的時間。「卜居淨業湖,方今十二年……」 「餘家淨業湖之陽十年,有溪橋花木之勝老屋……」《存素堂詩集錄存》《清史稿·法式善》記載:「所居在地安門北明西崖李東陽舊址也。背城面市,一畝之宮,有詩龕及梧門書屋,室中收藏萬卷,間以法書名畫,外則蒔竹數百竿,寒聲疏影,翛然如在巖谷間。」法式善曾從翰苑所藏《永樂大典》抄錄宋元人集一百三十家。

  五十六年(1791)翰林院大考,名列末等,「奉旨以部屬用,掣兵部員外郎上行走」。五十八年(1793)升祭酒。嘉慶四年(1799),坐言事不當,免官。秋八月,法式善自楊柳灣移家鐘鼓樓街。七年(1802)遷侍講學士。八年(1803)翰林院大考中再度折翼,降贊善。十年(1805)升侍講學士,十二年因「纂修《宮史》篇葉訛脫」,降爲庶子,不久乞病歸家。嘉慶十八年(1813)法式善六十一歲病逝於詩龕。事蹟見阮元編《梧門先生年譜》,《清史稿》卷四百九十、《清史列傳》卷七十二有傳。

法式善的詩文

故人聯袂清風來,殘雨猶滴詩龕開。猶孟踏破空廊苔,筆花落紙心疑猜。

東鄰睡足嚴香老,紅日三竿說太早。浙西有客學冬花,邗上三朱夢春草。

()

滌齋恂恂然,依野雲以居。畫筆日在手,風雨棲蓬廬。

素人每嘲之,頭低口囁嚅。嚴畫拙以古,黃畫秀而腴。

()

年年蘇齋拜公像,拜公輒復吟公詩。自題姓字風水洞,當日只有春禽知。

梅花開落七百載,定山村僻誰尋之。苔荒翠溼冷巖月,恍惚照見公鬚眉。

()

太白以後東坡詩,仙乎仙乎出塵姿。近來更有夢禪老,以畫爲詩人不知。

夜中快讀東坡句,朝起便寫古松樹。松下仙人誰見之,寫出空山闢穀趣。

()

出城跨驢路幽敞,櫻桃樹上倉庚響。到寺殘日已西匿,看竹溼雲已東往。

山中夜雨五更驟,門前溪水三尺長。老僧貪涼起誦經,漁翁愛晴去撒網。

()

故人名風雨,寂寞小西涯。階上又春草,水邊空暮霞。

卻煩寄書雁,一訊隔城北。廿載禪棲客,重來坐日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