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送巨山

絕句送巨山朗讀

二年寄跡閩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

譯文:兩年來,您託身借居在這福建山中的廟裏,如今忽然轉念,要離開這兒,前往浙江。

注釋:寄跡:寄託蹤跡,即暫時居住。翻然:高飛遠颺。此指旅行、遷移。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還照讀書窗。

譯文:明月不知您已經離去,深夜還是悄悄地照進您書房的小窗。

絕句送巨山注音

ㄦˋ ㄋㄧㄢˊ ㄐㄧˋ ㄐㄧ ㄇㄧㄣˇ ㄕㄢ ㄙˋ , ㄧˊ ㄒㄧㄠˋ ㄈㄢ ㄖㄢˊ ㄒㄧㄤˋ ㄓㄜˋ ㄐㄧㄤ 。

ㄇㄧㄥˊ ㄩㄝˋ ㄅㄨˋ ㄓ ㄐㄩㄣ ㄧˇ ㄑㄩˋ , ㄧㄝˋ ㄕㄣ ㄏㄞˊ ㄓㄠˋ ㄉㄨˊ ㄕㄨ ㄔㄨㄤ 。

絕句送巨山釋義

譯文

兩年來,您託身借居在這福建山中的廟裏,如今忽然轉念,要離開這兒,前往浙江。

明月不知您已經離去,深夜還是悄悄地照進您書房的小窗。

註釋

巨山:詩人的朋友張嵲,襄陽人。

寄跡:寄託蹤跡,即暫時居住。

翻然:高飛遠颺。此指旅行、遷移。

絕句送巨山創作背景

  張嵲於紹興八年(1138年)任福建路轉運判官,九年召赴臨安(今浙江杭州),除司勳員外郎,兼實錄院檢討官。劉子翬便創作此詩送別好友。

參考資料:

1、張鳴 .宋詩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4 :373-374 .

絕句送巨山賞析

  作者面對對朋友的離去,流露出濃重的悲傷。前兩句直寫,說張巨山在福建住了兩年,如今要離開福建,前往浙江。「二年寄跡閩山寺」,表面全寫張巨山,實際上帶出自己與張巨山在這兩年中過往密切,引出對分別的依依不捨。次句寫張巨山離開,用了「一笑翻然」四字,看上去很灑脫,其實是故作達語。張巨山離開福建去浙江,既非回鄉,又不是仕宦升遷,此次離別,肯定愁多歡少,因此詩人寫他灑脫,正帶有不得已處,加強自己對離別的不快。

  三、四句轉換角度,以虛擬筆法,想像張巨山走後,人去樓空的情景,寄託自己對他的深情與懷念。書房依舊,但是人走了,如果是直寫,便索然無味。歷來詩人都喜歡通過明月來寄寓自己的情思,如李白「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裏人」(《蘇臺覽古》)、「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劉禹錫「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石頭城》),都是如此。劉子翬這首詩也借明月來說,強調明月仍然照進書窗,增加冷漠的氣氛,同時通過無情的明月表現多情的舉止,襯出人的多情,等於說自己日後見到空空的書房,將更加爲眼前的別離而惆悵。這樣一轉折,加深了詩的底蘊,把情感也表現得更爲豐富。

  自然界的風物,誰都知道是無情的,但由於詩人的觀感心情不同,便有意對它們進行人格化,劉子翬這首詩就是如此,把明月擬人化,說它不知人已去,仍然多情地照着讀書窗。這樣的構思,在古代被普遍運用。著名的如唐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以桃花依舊,表現人事變化所產生的傷感。又如岑參《山房春事》雲:「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把庭樹擬人化,說它沒體察到人已離去。其他如張泌《寄人》「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爲離人照落花」,杜牧《贈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都是如此,劉子翬這首詩,正是繼承了這一傳統的表現手法。

劉子翬

劉子翬(1101—1147)字彥衝,號屏山病翁,崇安(今屬福建)人。客家劉氏十三世祖,以父任補承務郎,闢真定幕府。南渡後,通判興化軍,秩滿,詔留任,以疾辭。築室屏山,專事講學。與胡憲、劉勉之爲道義交,朱熹曾從之受業。紹興十七年(1147)卒,年四十七,諡文靖,正史記述劉子翬無子,以兄劉子羽庶子劉坪爲後。《宋史》有傳。有《屏山集》二十卷。《彊村叢書》輯其《屏山詞》一卷[1-2] ...

劉子翬朗讀
()

猜你喜歡

不顧房帷十載恩,竊將靈藥月中奔。楚臺有枕難通夢,漢殿無香可返魂。

夜靜鴛鴦虛錦帳,晝長鸚鵡喚璚軒。小星三五沉何處,垂老青衫溼淚痕。

()

二別阻漢坻。

雙崤望河澳。

茲嶺復巑岏。

分區奠淮服。

東限琅琊。

西距孟諸陸。

阡眠起雜樹。

檀欒蔭修竹。

日隱澗疑空。

雲聚岫如復。

出沒眺樓雉。

遠近送春目。

戎州昔亂華。

素景淪伊谷。

阽危賴宗袞。

微管寄明牧。

長蛇固能翦。

奔鯨自此曝。

道峻芳塵流。

業遙年運倐。

平生仰令圖。

吁嗟命不淑。

浩蕩別親知。

連翩戒徵軸。

再遠館娃宮。

兩去河陽穀。

風煙四時犯。

霜雨朝夜沐。

春秀良已凋。

秋場庶能築。

()

江上東風浪接天,苦寒無賴破春妍。

試開雲夢羔兒酒,快瀉錢塘藥玉船。

蠶市光陰非故國,馬行燈火記當年。

冷煙溼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

()

虛名誤壯夫,黃金變顏色。誰歟帛米謀,困此芻狗跡。

安和一榻上,精神餘筆力。我欲造之深,劇談忘漏刻。

()

作成寶鉢梅花供,帶得金池蓮葉香。

百億萬僧同一飽,彌陀接待勝諸方。

()

院靜步柏影,庭虛聞塔鈴。

連龕香慘淡,古榜金青熒。

山揹負華殿,淮身朝廣庭。

旛花龍護法,樑棟神扶傾。

緬懷開山人,天眼照廢興。

一庵檀施集,百堵神鬼驚。

支祁萬古穴,石老深潭清。

坐令金仙力,鎮此水府靈。

我來望春野,高閣近青冥。

白髮老比丘,俯僂困逢迎。

豈無世外人,燕坐守無名。

重堂百僧會,合有菩薩行。

平生一鉢意,長歲百慮更。

狂逃不知返,勝地念浮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