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蚊謠

聚蚊謠朗讀

沉沉夏夜蘭堂開,飛蚊伺暗聲如雷。

譯文:夏夜沉沉,清靜的堂屋門窗大開,飛蚊趁着黑暗,發出雷鳴般的聲響。

注釋:沉沉:昏黑貌。蘭堂:芳潔的廳堂。廳堂的美稱。一作「閒堂」。伺:等待,趁着。

嘈然歘起初駭聽,殷殷若自南山來。

譯文:喧鬧聲突然而來,起初聽了吃驚,像是隆隆的雷聲從南山傳來一樣。

注釋:嘈然:聲音雜亂貌。歘:忽然。殷殷:震動聲,形容雷聲很大。南山:即終南山。

喧騰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聰者惑。

譯文:蚊子喜歡在昏暗的夜裏嗡嗡地鼓翅飛舞,糊塗人分辨不清,聰明人也感到迷惘。

注釋:喧騰:喧鬧沸騰。鼓舞:鼓翅飛舞。昧者:糊塗人。

露華滴瀝月上天,利觜迎人看不得。

譯文:在露水下滴、月上中天的夏夜,尖嘴叮人,難於覺察提防。

注釋:露華:露水。滴瀝:水下滴貌。利觜:尖利的嘴。看不得:看不清楚。

我軀七尺爾如芒,我孤爾衆能我傷。

譯文:雖然我有七尺之軀,你蚊子小如芒刺,但是我寡你衆,所以你能把我傷。

注釋:芒:草木莖葉、果實上的小刺。

天生有時不可遏,爲爾設幄潛匡牀。

譯文:天生蚊子有一定時節,我不可阻遏,爲了避開你的叮刺,我只好躲進蚊帳。

注釋:遏:阻止。幄:帳幕,指蚊帳。匡牀:安適的牀。一說方正的牀。

清商一來秋日曉,羞爾微形飼丹鳥。

譯文:等到涼風吹來,在秋天的拂曉,你這細微東西就要給丹鳥吃光!

注釋:清商:謂秋風。羞:進獻食物。丹鳥:螢火蟲的異名。

聚蚊謠注音

ㄔㄣˊ ㄔㄣˊ ㄒㄧㄚˋ ㄧㄝˋ ㄌㄢˊ ㄊㄤˊ ㄎㄞ , ㄈㄟ ㄨㄣˊ ㄙˋ ㄢˋ ㄕㄥ ㄖㄨˊ ㄌㄟˊ 。

ㄘㄠˊ ㄖㄢˊ 歘 ㄑㄧˇ ㄔㄨ ㄏㄞˋ ㄊㄧㄥ , ㄧㄣ ㄧㄣ ㄖㄨㄛˋ ㄗˋ ㄋㄢˊ ㄕㄢ ㄌㄞˊ 。

ㄒㄩㄢ ㄊㄥˊ ㄍㄨˇ ㄨˇ ㄒㄧˇ ㄏㄨㄣ ㄏㄟ , ㄇㄟˋ ㄓㄜˇ ㄅㄨˋ ㄈㄣ ㄘㄨㄥ ㄓㄜˇ ㄏㄨㄛˋ 。

ㄌㄨˋ ㄏㄨㄚˊ ㄉㄧ ㄌㄧˋ ㄩㄝˋ ㄕㄤˋ ㄊㄧㄢ , ㄌㄧˋ ㄗㄨㄟˇ ㄧㄥˊ ㄖㄣˊ ㄎㄢˋ ㄅㄨˊ ㄉㄜˊ 。

ㄨㄛˇ ㄑㄩ ㄑㄧ ㄔˇ ㄦˇ ㄖㄨˊ ㄇㄤˊ , ㄨㄛˇ ㄍㄨ ㄦˇ 衆 ㄋㄥˊ ㄨㄛˇ ㄕㄤ 。

ㄊㄧㄢ ㄕㄥ ㄧㄡˇ ㄕˊ ㄅㄨˋ ㄎㄜˇ ㄜˋ ,爲 ㄦˇ ㄕㄜˋ ㄨㄛˋ ㄑㄧㄢˊ ㄎㄨㄤ 牀。

ㄑㄧㄥ ㄕㄤ ㄧˋ ㄌㄞˊ ㄑㄧㄡ ㄖˋ ㄒㄧㄠˇ , ㄒㄧㄡ ㄦˇ ㄨㄟˊ ㄒㄧㄥˊ ㄙˋ ㄉㄢ ㄋㄧㄠˇ 。

聚蚊謠釋義

譯文

夏夜沉沉,清靜的堂屋門窗大開,飛蚊趁着黑暗,發出雷鳴般的聲響。

喧鬧聲突然而來,起初聽了吃驚,像是隆隆的雷聲從南山傳來一樣。

蚊子喜歡在昏暗的夜裏嗡嗡地鼓翅飛舞,糊塗人分辨不清,聰明人也感到迷惘。

在露水下滴、月上中天的夏夜,尖嘴叮人,難於覺察提防。

雖然我有七尺之軀,你蚊子小如芒刺,但是我寡你衆,所以你能把我傷。

天生蚊子有一定時節,我不可阻遏,爲了避開你的叮刺,我只好躲進蚊帳。

等到涼風吹來,在秋天的拂曉,你這細微東西就要給丹鳥吃光!

註釋

沉沉:昏黑貌。蘭堂:芳潔的廳堂。廳堂的美稱。一作「閒堂」。

伺:等待,趁着。

嘈然:聲音雜亂貌。歘(xū):忽然。

殷(yǐn)殷:震動聲,形容雷聲很大。南山:即終南山。

喧騰:喧鬧沸騰。鼓舞:鼓翅飛舞。

昧者:糊塗人。

露華:露水。滴瀝:水下滴貌。

利觜(zī):尖利的嘴。看不得:看不清楚。

芒:草木莖葉、果實上的小刺。

遏:阻止。

幄:帳幕,指蚊帳。匡牀:安適的牀。一說方正的牀。

清商:謂秋風。

羞:進獻食物。丹鳥:螢火蟲的異名。

參考資料:

1、梁守中.劉禹錫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178-180

聚蚊謠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元和(唐憲宗年號,806—820)年間劉禹錫任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司馬時期。當時,王叔文政治集團失敗,詩人受到牽連,被貶謫朗州。詩人在嚴酷的政治現實面前,有感於腐朽官僚的狠毒,於是寫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梁守中.劉禹錫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178-180

2、周嘯天 等.唐詩鑑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478-480

聚蚊謠賞析

  詩歌前八句集中筆墨寫蚊子的特性,活畫出了腐朽官僚的醜惡嘴臉。首先,它們的重要特點是都不敢正大光明地活動,只有在「沉沉夏夜」中,才「喧騰鼓舞」,「伺暗」而動。詩歌第一句「沉沉夏夜閒堂開」,一開始就點出時間,接着寫「伺暗」、「喜昏黑」,深刻地表現出了「飛蚊」那種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本性。正因爲它們是在黑暗中活動,所以使得糊塗人辨別不清,而聰明者也迷惑起來。其次,它們特別善於聚衆起鬨,「嘈然歘起」,其聲「殷殷若自南山來」,好像從南山傳來的隆隆的雷聲。這裏用雷聲來比喻「飛蚊」聚集的鳴叫之聲,雖帶誇張,但卻非常形象,並且暗用了《漢書·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傳》中「夫衆煦漂山,聚蚊成雷」的典故,使得詩意更爲含蓄、深厚。第三,它們都心地歹毒,在花滴露珠、月色初上的朦朧中,乘人不備,利嘴相加,給人以突然傷害。這三種特性,既是「飛蚊」的特點,也是朝中那些腐朽官僚的特點,他們爲了迫害正直的人,也像「飛蚊」那樣,暗中活動,造謠惑衆,糾集起來,乘機給人以致命的中傷。詩人抓住他們與「飛蚊」的共通處,進行比喻,使他們的本性更加鮮明突出,極爲清楚地暴露在讀者面前,這就比直接寫他們生動得多,有力得多。從「嘈然歘起」、「喧騰鼓舞」、「利嘴迎人」這些感情色彩很強的措語中,詩人對它們的厭惡、鄙視之意,也溢於言表。在寫法上,詩人縱橫交錯地來表現它們的特性,既井然有序又變化有致,且便於夾敘夾議,把詩人的感情表達得更加充沛和強烈。

  從「我軀七尺爾如芒」以下四句,寫詩人對待「飛蚊」的態度。從形體上看,以堂堂七尺之軀與小如芒刺的「飛蚊」相比,其間懸殊,不啻霄壤,詩中滿含極爲蔑視之意。但接着卻一轉,「我孤爾衆能我傷」。「飛蚊」雖然小,但卻很多,從數量上看,卻又佔着明顯的優勢,所以情況是「能我傷」,它們是足以給人造成傷害的,這表現出詩人清醒的頭腦。因爲只有正視現實,才能採取正確的應付措施。「天生有時」二句,就寫出了詩人對付它們的辦法:蚊子孳生之時是無法抵擋的,只好暫時躲進蚊帳裏去。「遏」是阻止之意,「設幄」即裝上帳子,「匡牀」即方正的牀。兩句的意思,就是俗語所說的「惹不起,躲得起」。此時,作者貶官之後,待罪朗州,他在政治上孤立無援,明顯處於劣勢。那些如「飛蚊」一樣的官僚把持朝政,已經形成了強大的政治氣候,詩人一時無法相與之抗衡。他所能選擇的,只能是暫時的退避,這對於一個有遠大政治抱負的人來說,當然是明智的抉擇,而決不是軟弱膽小。這四句寫得自然流暢,明白如話,但其中卻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政治意義,啓人深思。

  最後兩句,詩人以堅定的信念,預言了「飛蚊」的必然滅亡:「清商」即秋風,潘嶽詩:「清商應秋至。」「丹鳥」即螢火蟲。據《大戴禮記·夏小正》及《古今注·魚蟲》說,螢火蟲能吃蚊子。兩句說,等到秋天一來,你們這些小小的蚊子,都要去喂螢火蟲了。前一句與「沉沉夏夜閒堂開」相照應,夏去秋來,這是季節推移,誰也無法更改,暗示出蚊子的必然滅亡。後一句與上面對「飛蚊」的赫赫威勢的描寫,也恰成對比,那不可一世,「利嘴迎人」、「能我傷」的蚊子,這時都要被吃掉了。通過這樣照應、對比,不僅使全詩顯得嚴謹、完整,而且也突出了「飛蚊」的可悲、可恥的下場。「秋日曉」三字,以清秋麗日的美景,烘託出詩人政治家的樂觀情懷;「羞」字,又進一步表現出詩人對「飛蚊」的鄙視。詩人在身處逆境中,能夠往遠處想,往大處看,不因一時的挫折而頹喪,這種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樂觀豪爽的氣度,值得推崇。全詩十四句,前十二句四句一轉韻,平仄相間,讀來既覺穩健,而又具有跳躍性的變化;最後兩句另起一韻,且用仄聲,在聲情上使全詩收結得剛健有力。整篇語言較爲質樸,但其中「露華滴瀝月上天」、「清商一來秋日曉」等句,又富有文彩,在質樸中含着清麗,體現了詩人的獨特風格。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後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劉禹錫朗讀
()

猜你喜歡

樓船出京口,晨潮來東海。望望懷中人,滄洲隔煙靄。

春風吹短簫,棹歌聲遠遙。棹歌自西上,思心隨落潮。

瞻望復瞻望,斷魂誰爲招。

()

郎採花。妾採花。郎指階前姊妹花。道儂強是他。

紅薇花。白薇花。一樹開來兩樣花。勸郎莫似他。

()

江南水闊疑無地,漢北風高忽似秋。鴻雁定應驚悄悄,麒麟何許泣幽幽。

步兵阮籍唯耽酒,隱士龐公不入州。敢饜朝盤惟苜蓿,封侯渾是爛羊頭。

()

簾。一幅湘紋壓小檐。微雨度,響戛玉鉤尖。

()

銅瓶紙帳鎮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羣原不在多姿。

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

()

出郭愁真破,探春意獨偏。乾坤風物外,消息杏花前。

野竹連荒徑,嬌鶯掠舞筵。郊空呈萬匯,幽興亦悠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