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於國也

寡人之於國也朗讀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譯文:  梁惠王說:「我對於國家,總算盡了心啦。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裏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做。瞭解一下鄰國的政治,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不見減少,我的百姓不見增多,這是爲什麼呢?」

注釋:  梁惠王:戰國時期魏國的國君,姓魏,名罃。魏國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稱梁惠王。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國君對自己的謙稱。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詞,重疊使用,加重語氣。河內:今河南境內黃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區爲中心,所以黃河以北稱河內,黃河以南稱河外。兇:穀物收成不好.荒年。河東:黃河以東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黃河流經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稱山西境內黃河以東的地區爲河東。粟:穀子,脫殼後稱爲小米,也泛指穀類。亦然:也是這樣。無如:沒有像……。加少:更少。下文「加多」,更多。加,副詞,更、再。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譯文: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讓我用戰爭做比喻吧。咚咚地敲響戰鼓,兩軍開始交戰,戰敗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後停下來,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後停下來。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別人跑了一百步,那怎麼樣呢?」梁惠王說:「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不耽誤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就會吃不完。密網不下到池塘裏,魚鱉之類的水產就會吃不完。按一定的季節入山伐木,木材就會用不完。糧食和水產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了。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這是王道的開端。「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雞、豬、狗的畜養,不要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耕作時節,數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飢餓了。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覆講給百姓聽,鬚髮花白的老人就不會揹負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的人能夠穿上絲織品、吃上肉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做到了這些而不能統一天下稱王的還從未有過。「豬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不知道開倉賑濟。百姓死了,就說:『這不是我的過錯,是因爲年歲不好。』這種說法與拿刀把人殺死後,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大王不要歸罪於年成,那麼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順了。」

注釋:  好戰:喜歡打仗。戰國時期各國諸侯熱衷於互相攻打和兼併。請以戰喻:讓我用打仗來做比喻。請,有「請允許我」的意思。填:擬聲詞,模擬鼓聲。鼓之:敲起鼓來,發動進攻。古人擊鼓進攻,鳴鑼退兵。鼓,動詞。之,沒有實在意義的襯字。兵刃既接:兩軍的兵器已經接觸,指故鬥已開始。兵,兵器、武器。既,已經。接,接觸,交鋒。棄甲曳兵:拋棄鎧甲,拖着兵器。曳,yè,拖着。走:跑,這裏指逃跑。或:有的人。以:憑着,藉口。笑:恥笑,譏笑。直:只是、不過。是:代詞,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後止」。無:通「毋」,不要。不違農時:指農忙時不要徵調百姓服役。違,違背、違反,這裏指耽誤。谷:糧食的統稱。不可勝食:吃不完。勝,盡。數罟不入洿池:這是爲了防止破壞魚的生長和繁殖。數,cù,密。罟,gǔ,網。洿,wū,深。鱉:biē,甲魚或團魚。斤:與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橫。時:時令季節。砍伐樹木宜於在草木凋落,生長季節過後的秋冬時節進行。養生:供養活着的人。喪死:爲死了的人辦喪事。憾:遺憾。王道:以仁義治天下,這是儒家的政治主張。與當時諸侯奉行的以武力統一天下的「霸道」相對。五畝:先秦時五畝約合世紀一畝二分多。樹:種植。衣帛:穿上絲織品的衣服。衣,用作動詞,穿。豚:tún,小豬。彘:zhì,豬。畜:xù,畜養,飼養。無:通「毋」,不要。百畝之田:古代實行井田制,一個男勞動力可分得耕田一百畝。奪:失,違背。謹:謹慎,這裏指認真從事。庠序:古代的鄉學。《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家」,這裏指「閭」,二十五戶人共住一巷稱爲閭。塾,閭中的學校。黨,五百戶爲黨。庠,設在黨中的學校。術,同「遂」,一萬二千五百家爲遂。序,設在遂中的學校。國,京城。學,大學。庠,xiánɡ。教:教化。申:反覆陳述。孝悌:敬愛父母和兄長。悌,tì。義:道理。頒白:頭髮花白。頒,通「斑」。負戴:負,揹負着東西。戴,頭頂着東西。黎民:百姓。王:這裏用作動詞,爲王,稱王,也就是使天下百姓歸順。未之有:未有之。之,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食人食:前一個「食」,動詞,吃;後一個「食」,名詞,指食物。檢:檢點,制止、約束。塗:通「途」,道路。餓莩:餓死的人。莩,piǎo,同「殍」,餓死的人。發:指打開糧倉,賑濟百姓。歲:年歲、年成。罪:歸咎,歸罪。斯:則、那麼。

寡人之於國也注音

   ㄌㄧㄤˊ ㄏㄨㄟˋ ㄨㄤˊ ㄩㄝ :「 ㄍㄨㄚˇ ㄖㄣˊ ㄓ ㄩˊ ㄍㄨㄛˊ ㄧㄝˇ , ㄐㄧㄣˋ ㄒㄧㄣ ㄧㄢ ㄦˇ ㄧˇ 。 ㄏㄜˊ ㄋㄟˋ ㄒㄩㄥ , ㄗㄜˊ ㄧˊ ㄑㄧˊ ㄇㄧㄣˊ ㄩˊ ㄏㄜˊ ㄉㄨㄥ , ㄧˊ ㄑㄧˊ ㄙㄨˋ ㄩˊ ㄏㄜˊ ㄋㄟˋ ; ㄏㄜˊ ㄉㄨㄥ ㄒㄩㄥ ㄧˋ ㄖㄢˊ 。 ㄔㄚˊ ㄌㄧㄣˊ ㄍㄨㄛˊ ㄓ ㄓㄥˋ , ㄨˊ ㄖㄨˊ ㄍㄨㄚˇ ㄖㄣˊ ㄓ ㄩㄥˋ ㄒㄧㄣ ㄓㄜˇ 。 ㄌㄧㄣˊ ㄍㄨㄛˊ ㄓ ㄇㄧㄣˊ ㄅㄨˋ ㄐㄧㄚ ㄕㄠˇ , ㄍㄨㄚˇ ㄖㄣˊ ㄓ ㄇㄧㄣˊ ㄅㄨˋ ㄐㄧㄚ ㄉㄨㄛ , ㄏㄜˊ ㄧㄝˇ ?

   ㄇㄥˋ ㄗˇ ㄉㄨㄟˋ ㄩㄝ :「 ㄨㄤˊ ㄏㄠˋ ㄓㄢˋ , ㄑㄧㄥˇ ㄧˇ ㄓㄢˋ ㄩˋ 。 ㄊㄧㄢˊ ㄖㄢˊ ㄍㄨˇ ㄓ , ㄅㄧㄥ ㄖㄣˋ ㄐㄧˋ ㄐㄧㄝ , ㄑㄧˋ ㄐㄧㄚˇ ㄧˋ ㄅㄧㄥ ㄦˊ ㄗㄡˇ 。 ㄏㄨㄛˋ ㄅㄞˇ ㄅㄨˋ ㄦˊ ㄏㄡˋ ㄓˇ , ㄏㄨㄛˋ ㄨˇ ㄕˊ ㄅㄨˋ ㄦˊ ㄏㄡˋ ㄓˇ 。 ㄧˇ ㄨˇ ㄕˊ ㄅㄨˋ ㄒㄧㄠˋ ㄅㄞˇ ㄅㄨˋ , ㄗㄜˊ ㄏㄜˊ ㄖㄨˊ ?」 ㄩㄝ :「 ㄅㄨˋ ㄎㄜˇ , ㄓˊ ㄅㄨˊ ㄅㄞˇ ㄅㄨˋ ㄦˇ , ㄕˋ ㄧˋ ㄗㄡˇ ㄧㄝˇ 。」 ㄩㄝ :「 ㄨㄤˊ ㄖㄨˊ ㄓ ㄘˇ , ㄗㄜˊ ㄨˊ ㄨㄤˋ ㄇㄧㄣˊ ㄓ ㄉㄨㄛ ㄩˊ ㄌㄧㄣˊ ㄍㄨㄛˊ ㄧㄝˇ 。 ㄅㄨˊ ㄨㄟˊ ㄋㄨㄥˊ ㄕˊ , ㄍㄨˇ ㄅㄨˋ ㄎㄜˇ ㄕㄥˋ ㄕˊ ㄧㄝˇ ; ㄕㄨˋ ㄍㄨˇ ㄅㄨˊ ㄖㄨˋ ㄨ ㄔˊ , ㄩˊ ㄅㄧㄝ ㄅㄨˋ ㄎㄜˇ ㄕㄥˋ ㄕˊ ㄧㄝˇ ; ㄈㄨˇ ㄐㄧㄣ ㄧˇ ㄕˊ ㄖㄨˋ ㄕㄢ ㄌㄧㄣˊ , ㄘㄞˊ ㄇㄨˋ ㄅㄨˋ ㄎㄜˇ ㄕㄥˋ ㄩㄥˋ ㄧㄝˇ 。 ㄍㄨˇ ㄩˇ ㄩˊ ㄅㄧㄝ ㄅㄨˋ ㄎㄜˇ ㄕㄥˋ ㄕˊ , ㄘㄞˊ ㄇㄨˋ ㄅㄨˋ ㄎㄜˇ ㄕㄥˋ ㄩㄥˋ , ㄕˋ ㄕˇ ㄇㄧㄣˊ ㄧㄤˇ ㄕㄥ ㄙㄤ ㄙˇ ㄨˊ ㄏㄢˋ ㄧㄝˇ 。 ㄧㄤˇ ㄕㄥ ㄙㄤ ㄙˇ ㄨˊ ㄏㄢˋ , ㄨㄤˊ ㄉㄠˋ ㄓ ㄕˇ ㄧㄝˇ 。 ㄨˇ ㄇㄨˇ ㄓ ㄓㄞˊ , ㄕㄨˋ ㄓ ㄧˇ ㄙㄤ , ㄨˇ ㄕˊ ㄓㄜˇ ㄎㄜˇ ㄧˇ ㄧ ㄅㄛˊ ㄧˇ 。 ㄐㄧ ㄊㄨㄣˊ ㄍㄡˇ ㄓˋ ㄓ ㄔㄨˋ , ㄨˊ ㄕ ㄑㄧˊ ㄕˊ , ㄑㄧ ㄕˊ ㄓㄜˇ ㄎㄜˇ ㄧˇ ㄕˊ ㄖㄡˋ ㄧˇ 。 ㄅㄞˇ ㄇㄨˇ ㄓ ㄊㄧㄢˊ , ㄨˋ ㄉㄨㄛˊ ㄑㄧˊ ㄕˊ , ㄕㄨˋ ㄎㄡˇ ㄓ ㄐㄧㄚ , ㄎㄜˇ ㄧˇ ㄨˊ ㄐㄧ ㄧˇ ; ㄐㄧㄣˇ ㄒㄧㄤˊ ㄒㄩˋ ㄓ ㄐㄧㄠ , ㄕㄣ ㄓ ㄧˇ ㄒㄧㄠˋ ㄊㄧˋ ㄓ ㄧˋ , ㄅㄢ ㄅㄞˊ ㄓㄜˇ ㄅㄨˊ ㄈㄨˋ ㄉㄞˋ ㄩˊ ㄉㄠˋ ㄌㄨˋ ㄧˇ 。 ㄑㄧ ㄕˊ ㄓㄜˇ ㄧ ㄅㄛˊ ㄕˊ ㄖㄡˋ , ㄌㄧˊ ㄇㄧㄣˊ ㄅㄨˊ ㄐㄧ ㄅㄨˊ ㄏㄢˊ , ㄖㄢˊ ㄦˊ ㄅㄨˊ ㄨㄤˊ ㄓㄜˇ , ㄨㄟˋ ㄓ ㄧㄡˇ ㄧㄝˇ 。 ㄍㄡˇ ㄓˋ ㄕˊ ㄖㄣˊ ㄕˊ ㄦˊ ㄅㄨˋ ㄓ ㄐㄧㄢˇ , ㄊㄨˊ ㄧㄡˇ ㄜˋ ㄆㄧㄠˇ ㄦˊ ㄅㄨˋ ㄓ ㄈㄚ , ㄖㄣˊ ㄙˇ , ㄗㄜˊ ㄩㄝ :『 ㄈㄟ ㄨㄛˇ ㄧㄝˇ , ㄙㄨㄟˋ ㄧㄝˇ 。』 ㄕˋ ㄏㄜˊ ㄧˋ ㄩˊ ㄘˋ ㄖㄣˊ ㄦˊ ㄕㄚ ㄓ , ㄩㄝ 『 ㄈㄟ ㄨㄛˇ ㄧㄝˇ , ㄅㄧㄥ ㄧㄝˇ 』? ㄨㄤˊ ㄨˊ ㄗㄨㄟˋ ㄙㄨㄟˋ , ㄙ ㄊㄧㄢ ㄒㄧㄚˋ ㄓ ㄇㄧㄣˊ ㄓˋ ㄧㄢ 。」

寡人之於國也釋義

譯文

  梁惠王說:「我對於國家,總算盡了心啦。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裏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做。瞭解一下鄰國的政治,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不見減少,我的百姓不見增多,這是爲什麼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讓我用戰爭做比喻吧。咚咚地敲響戰鼓,兩軍開始交戰,戰敗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後停下來,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後停下來。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別人跑了一百步,那怎麼樣呢?」梁惠王說:「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

  「不耽誤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就會吃不完。密網不下到池塘裏,魚鱉之類的水產就會吃不完。按一定的季節入山伐木,木材就會用不完。糧食和水產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了。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這是王道的開端。「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雞、豬、狗的畜養,不要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耕作時節,數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飢餓了。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覆講給百姓聽,鬚髮花白的老人就不會揹負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的人能夠穿上絲織品、吃上肉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做到了這些而不能統一天下稱王的還從未有過。「豬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不知道開倉賑濟。百姓死了,就說:『這不是我的過錯,是因爲年歲不好。』這種說法與拿刀把人殺死後,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大王不要歸罪於年成,那麼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順了。」

註釋

1. 梁惠王: 戰國時期魏國的國君,姓魏,名罃。魏國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稱梁惠王。

2.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國君對自己的謙稱。

3. 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詞,重疊使用,加重語氣。

4. 河內:今河南境內黃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區爲中心,所以黃河以北稱河內,黃河以南稱河外。

5. 兇:穀物收成不好.荒年。

6. 河東:黃河以東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黃河流經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稱山西境內黃河以東的地區爲河東。

7. 粟:穀子,脫殼後稱爲小米,也泛指穀類。

8. 亦然:也是這樣。

9. 無如:沒有像……。

10. 加少:更少。下文「加多」,更多。加,副詞,更、再。

11. 好戰:喜歡打仗。戰國時期各國諸侯熱衷於互相攻打和兼併。

12. 請以戰喻:讓我用打仗來做比喻。請,有「請允許我」的意思。

13. 填:擬聲詞,模擬鼓聲。

14. 鼓之:敲起鼓來,發動進攻。古人擊鼓進攻,鳴鑼退兵。鼓,動詞。之,沒有實在意義的襯字。

15. 兵刃既接:兩軍的兵器已經接觸,指戰鬥已開始。兵,兵器、武器。既,已經。接,接觸,交鋒。

16. 棄甲曳兵:拋棄鎧甲,拖着兵器。曳,yè,拖着。

17. 走:跑,這裏指逃跑。

18. 或:有的人。

19. 以:憑着,藉口。

20. 笑:恥笑,譏笑。

21. 直:只是、不過。

22. 是:代詞,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後止」。

23. 無:通「毋」,不要。

24. 不違農時:指農忙時不要徵調百姓服役。違,違背、違反,這裏指耽誤。

25. 谷:糧食的統稱。

26. 不可勝食:吃不完。勝,盡。

27. 數罟不入洿池:這是爲了防止破壞魚的生長和繁殖。數,cù,密。罟,gǔ,網。洿,wū,深。

28. 鱉:biē,甲魚或團魚。

29. 斤:與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橫。

30. 時:時令季節。砍伐樹木宜於在草木凋落,生長季節過後的秋冬時節進行。

31. 養生:供養活着的人。

32. 喪死:爲死了的人辦喪事。

33. 憾:遺憾。

34. 王道:以仁義治天下,這是儒家的政治主張。與當時諸侯奉行的以武力統一天下的「霸道」相對。

35. 五畝:先秦時五畝約合21世紀一畝二分多。

36. 樹:種植。

37. 衣帛:穿上絲織品的衣服。衣,用作動詞,穿。

38. 豚:tún,小豬。

39. 彘:zhì,豬。

40. 畜:xù,畜養,飼養。

41. 無:通「毋」,不要。

42. 百畝之田:古代實行井田制,一個男勞動力可分得耕田一百畝。

43. 奪:失,違背。

44. 謹:謹慎,這裏指認真從事。

45. 庠序:古代的鄉學。《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家」,這裏指「閭」,二十五戶人共住一巷稱爲閭。塾,閭中的學校。黨,五百戶爲黨。庠,設在黨中的學校。術,同「遂」,一萬二千五百家爲遂。序,設在遂中的學校。國,京城。學,大學。庠,xiánɡ。

46. 教:教化。

47. 申:反覆陳述。

48. 孝悌:敬愛父母和兄長。悌,tì。

49. 義:道理。

50. 頒白:頭髮花白。頒,通「斑」。

51. 負戴:負,揹負着東西。戴,頭頂着東西。

52. 黎民:百姓。

53. 王:這裏用作動詞,爲王,稱王,也就是使天下百姓歸順。

54. 未之有:未有之。之,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

55. 食人食:前一個「食」,動詞,吃;後一個「食」,名詞,指食物。

56. 檢:檢點,制止、約束。

57. 塗:通「途」,道路。

58. 餓莩:餓死的人。莩,piǎo,同「殍」,餓死的人。

59. 發:指打開糧倉,賑濟百姓。

60. 歲:年歲、年成。

61. 罪:歸咎,歸罪。

62. 斯:則、那麼。

參考資料:

1、《寡人之於國也》課文解讀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5-31]

2、寡人之於國也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5-31]

寡人之於國也創作背景

  寡人之於國也》選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該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正是在接觸、交談的過程中,孟子與梁惠王彼此有了進一步瞭解,於是有了《寡人之於國也》這篇傳誦千古的政事問答。

參考資料:

1、王笑琴.《寡人之於國也》賞析:《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04年第11期

寡人之於國也賞析

  這篇文章寫孟子同梁惠王的談話。當時各國爲了要增產糧食和擴充兵員,都苦於勞動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鄰國爭奪百姓,採取了自以爲「盡心」的措施,可是目的並沒有達到。孟子抓住了這個矛盾,指出梁惠王的「盡心」並不能使百姓歸順,同時提出自己的主張,只有「行王道,施仁政」,纔是治國的根本辦法。全文可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對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這就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爭奪人力,成爲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之前,自詡「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然後以賑災救民爲例,申說自己治國勝於「鄰國之政」,「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從兩方面描述救災的具體措施。「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進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爲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鋪墊。「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歸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這種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並想引導他實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啓發對方,使對方容易接受。「王好戰,請以戰喻。」總提一句,然後舉出兩個逃兵「棄甲曳兵而走」的兩種情況。根據敗逃距離的遠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則如何」的反問,進一步啓發,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否定自己論點的話:「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這兩句忽然轉入正題,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鄰國統治者的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形式上數量上不同而已。這裏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並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於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過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闡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認爲,合理地發展生產,使老百姓「養生喪死而無憾」是實行仁政的開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三組排句,提出了發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採取這些措施後所產生的效果。連用「不可勝……也」的句式,給人以吃不完、用不盡的感覺,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來小結前三組排句,又以這個結論爲前提推出新的結論:「王道之始也。」作者在這裏把三層意思、三方面的內容緊緊聯繫在一起,並把「使民加多」的問題跟行王道緊密聯繫起來。

  第6段,闡述王道之成的道理。這一段,孟子進一步提出教養百姓,使民心歸順的仁政主張,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這三組排句又提出了發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採取這些措施後所產生的效果。這三種措施與上文的三種措施相比,顯然前進了一步,具有更強的主觀能動性。孟子不僅主張養民,還主張教民:「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作者在這裏連用四組排句,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敘,渲染得有聲有色,爲梁惠王展現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後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兩句承上啓下,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與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應。

  第7段,闡述使民加多應有的態度。孟子批評統治者的虐政,從反面證明自己主張的正確。前兩段已經把行王道的道理講得十分透徹,這一段照應文章的開頭。梁惠王口口聲聲說「於國盡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哪裏談得上「盡心」呢?「狗彘食人食」和「塗有餓莩」形成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針對統治者歸罪於歲的推諉,運用比喻進行駁斥:「塗有餓莩」歸罪於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殺之」歸罪於武器一樣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統治者的虐政。最後兩句,「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簡意賅。不歸罪於年歲,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飽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禮義,才能使他們歸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開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問。

孟子弟子錄朗讀
()

猜你喜歡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後偏能說戰場。颯颯悲風飄瓦礫,座間人似到昆陽。

()

拜相後先公與馬,公多容色馬多憂。若更慶曆爲元祐,公亦須憂到死休。

()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爲家。

夢中雲樹迷千裏,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

去覲毗陵日,秋殘建業中。莎垂石城古,山闊海門空。
灌木寒檣遠,層波皓月同。何當復讎校,春集少陽宮。

()

峽束蒹葭帶客舟,江涵星月傍人流。悲歌絕意關人世,縱飲無錢解杖頭。

海角往來都此興,心端涬溟浪誰愁。不眠猶抱閒來膝,山狎浮雲水狎鷗。

()

雙槳悠悠出岸沙,釣魚人住水西涯。隔溪殘雪春猶淺,時見寒梅一樹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