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歌

扶風歌朗讀

朝發廣莫門,暮宿丹水山。

譯文:清晨由廣莫門出發,晚間投宿在丹水山。

注釋:扶風:郡名,郡治在今陝西涇陽縣。廣莫門:晉洛陽城北門。漢時洛陽城北有二門,一曰轂門,一日曰門。晉時改轂門爲廣莫門。丹水山:即丹朱嶺,在今山西高平縣北,丹水發源於此。丹水由此向東南流入晉城縣界,又南入河南省、經沁陽縣入沁水,是爲大丹河。

左手彎繁弱,右手揮龍淵。

譯文:左手拉着繁弱大弓,右手揮動龍淵寶劍。

注釋:繁弱:古良弓名。龍淵:古寶劍名。

顧瞻望宮闕,俯仰御飛軒。

譯文:回過頭望一望宮闕,俯身駕車飛奔向前。

注釋:顧瞻:回頭望。宮闕:指城郭。闕,宮門前的望樓。御:駕御。飛軒:飛奔的車子。

據鞍長嘆息,淚下如流泉。

譯文:按着馬鞍長長嘆息,傷心的淚兒像流泉。

注釋:據鞍:按着馬鞍。

繫馬長松下,發鞍高嶽頭。

譯文:拴着馬兒在長松下,卸下馬鞍在高山顛。

注釋:發鞍:卸下馬鞍。

烈烈悲風起,泠泠澗水流。

譯文:凜烈的悲風不住吹,泠泠的澗水流不斷。

注釋:烈烈:風的威力。泠泠:流水聲。

揮手長相謝,哽咽不能言。

譯文:揮一揮手兒長相辭,悲泣哽咽不能再言。

注釋:謝:辭別。哽咽:過分悲泣至於聲氣結塞。

浮雲爲我結,歸鳥爲我旋。

譯文:浮雲飄來爲我集結,歸鳥飛來爲我盤旋。

注釋:結:集結。歸鳥:一作「飛鳥」。旋:盤旋。

去家日已遠,安知存與亡?

譯文:離家的日子已長遠,怎知生存還是死還。

注釋:去家:離開家。

慷慨窮林中,抱膝獨摧藏。

譯文:在荒林中慷慨悲歌,抱着雙膝獨自感傷。

注釋:慷慨:即慷慨悲歌。摧藏:悽愴,傷心感嘆的樣子。

麋鹿遊我前,猿猴戲我側。

譯文:麋鹿在我面前遊轉,猿猴蹦跳戲弄一旁。

資糧既乏盡,薇蕨安可食?

譯文:錢財糧食已經用光,薇蕨已老豈能當糧。

注釋:資:錢。薇蕨:一種野菜,嫩時可食。

攬轡命徒侶,吟嘯絕巖中。

譯文:拉馬繮命隨從前行,在懸崖險徑中吟唱。

注釋:攬轡:拉住馬繮。徒侶:指隨從。吟嘯:即吟誦。絕巖:絕壁。

君子道微矣,夫子固有窮。

譯文:君子之道已經衰微,孔子也有窮困時光。

注釋:微:衰微。夫子:指孔子。故:一本作「固」。

惟昔李騫期,寄在匈奴庭。

譯文:昔日李陵錯過約期,流落匈奴做了大將。

注釋:李:指李陵。騫:通「愆」字。愆期:錯過約定期。指漢李陵在武帝天漢二年(前99),率步卒五千人出徵匈奴,匈奴八萬士兵圍擊李陵。李陵戰敗,並投降匈奴。漢武帝因此殺了李陵全家。寄:暫住。

忠信反獲罪,漢武不見明。

譯文:忠信之人反而獲罪,漢武皇帝不能原諒。

注釋:不見明:不被諒解。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長。

譯文:我欲奏完這首歌曲,此曲悲傷而且太長。

注釋:竟:奏完。

棄置勿重陳,重陳令心傷!

譯文:放置一旁不再陳述,若再陳述令人心傷。

注釋:重陳:再次陳述。

扶風歌注音

ㄔㄠˊ ㄈㄚ ㄍㄨㄤˇ ㄇㄛˋ ㄇㄣˊ , ㄇㄨˋ ㄙㄨˋ ㄉㄢ ㄕㄨㄟˇ ㄕㄢ 。

ㄗㄨㄛˇ ㄕㄡˇ ㄨㄢ ㄈㄢˊ ㄖㄨㄛˋ , ㄧㄡˋ ㄕㄡˇ ㄏㄨㄟ ㄌㄨㄥˊ ㄩㄢ 。

ㄍㄨˋ ㄓㄢ ㄨㄤˋ ㄍㄨㄥ ㄑㄩㄝˋ , ㄈㄨˇ ㄧㄤˇ ㄩˋ ㄈㄟ ㄒㄩㄢ 。

ㄐㄩˋ ㄢ ㄔㄤˊ ㄊㄢˋ ㄒㄧˊ , ㄌㄟˋ ㄒㄧㄚˋ ㄖㄨˊ ㄌㄧㄡˊ ㄑㄩㄢˊ 。

ㄒㄧˋ ㄇㄚˇ ㄔㄤˊ ㄙㄨㄥ ㄒㄧㄚˋ , ㄈㄚ ㄢ ㄍㄠ ㄩㄝˋ ㄊㄡˊ 。

ㄌㄧㄝˋ ㄌㄧㄝˋ ㄅㄟ ㄈㄥ ㄑㄧˇ , ㄌㄧㄥˊ ㄌㄧㄥˊ ㄐㄧㄢˋ ㄕㄨㄟˇ ㄌㄧㄡˊ 。

ㄏㄨㄟ ㄕㄡˇ ㄓㄤˇ ㄒㄧㄤˋ ㄒㄧㄝˋ , ㄍㄥˇ ㄧㄝˋ ㄅㄨˋ ㄋㄥˊ ㄧㄢˊ 。

ㄈㄨˊ ㄩㄣˊ 爲 ㄨㄛˇ ㄐㄧㄝˊ , ㄍㄨㄟ ㄋㄧㄠˇ 爲 ㄨㄛˇ ㄒㄩㄢˊ 。

ㄑㄩˋ ㄐㄧㄚ ㄖˋ ㄧˇ ㄩㄢˇ , ㄢ ㄓ ㄘㄨㄣˊ ㄩˇ ㄨㄤˊ ?

ㄎㄤ ㄎㄞˇ ㄑㄩㄥˊ ㄌㄧㄣˊ ㄓㄨㄥ , ㄅㄠˋ ㄒㄧ ㄉㄨˊ ㄘㄨㄟ ㄘㄤˊ 。

ㄇㄧˊ ㄌㄨˋ ㄧㄡˊ ㄨㄛˇ ㄑㄧㄢˊ , ㄩㄢˊ ㄏㄡˊ ㄒㄧˋ ㄨㄛˇ ㄘㄜˋ 。

ㄗ ㄌㄧㄤˊ ㄐㄧˋ ㄈㄚˊ ㄐㄧㄣˋ , ㄨㄟˊ ㄐㄩㄝˊ ㄢ ㄎㄜˇ ㄕˊ ?

ㄌㄢˇ ㄆㄟˋ ㄇㄧㄥˋ ㄊㄨˊ ㄌㄩˇ , ㄧㄣˊ ㄒㄧㄠˋ ㄐㄩㄝˊ ㄧㄢˊ ㄓㄨㄥ 。

ㄐㄩㄣ ㄗˇ ㄉㄠˋ ㄨㄟˊ ㄧˇ , ㄈㄨ ㄗˇ ㄍㄨˋ ㄧㄡˇ ㄑㄩㄥˊ 。

ㄨㄟˊ ㄒㄧˊ ㄌㄧˇ ㄑㄧㄢ ㄑㄧˊ , ㄐㄧˋ ㄗㄞˋ ㄒㄩㄥ ㄋㄨˊ ㄊㄧㄥˊ 。

ㄓㄨㄥ ㄒㄧㄣˋ ㄈㄢˇ ㄏㄨㄛˋ ㄗㄨㄟˋ , ㄏㄢˋ ㄨˇ ㄅㄨˊ ㄐㄧㄢˋ ㄇㄧㄥˊ 。

ㄨㄛˇ ㄩˋ ㄐㄧㄥˋ ㄘˇ ㄑㄩˇ , ㄘˇ ㄑㄩˇ ㄅㄟ ㄑㄧㄝˇ ㄔㄤˊ 。

ㄑㄧˋ ㄓˋ ㄨˋ ㄔㄨㄥˊ ㄔㄣˊ , ㄔㄨㄥˊ ㄔㄣˊ ㄌㄧㄥˋ ㄒㄧㄣ ㄕㄤ !

扶風歌釋義

譯文

清晨由廣莫門出發,晚間投宿在丹水山。

左手拉着繁弱大弓,右手揮動龍淵寶劍。

回過頭望一望宮闕,俯身駕車飛奔向前。

按着馬鞍長長嘆息,傷心的淚兒像流泉。

拴着馬兒在長松下,卸下馬鞍在高山顛。

凜烈的悲風不住吹,泠泠的澗水流不斷。

揮一揮手兒長相辭,悲泣哽咽不能再言。

浮雲飄來爲我集結,歸鳥飛來爲我盤旋。

離家的日子已長遠,怎知生存還是死還。

在荒林中慷慨悲歌,抱着雙膝獨自感傷。

麋鹿在我面前遊轉,猿猴蹦跳戲弄一旁。

錢財糧食已經用光,薇蕨已老豈能當糧。

拉馬繮命隨從前行,在懸崖險徑中吟唱。

君子之道已經衰微,孔子也有窮困時光。

昔日李陵錯過約期,流落匈奴做了大將。

忠信之人反而獲罪,漢武皇帝不能原諒。

我欲奏完這首歌曲,此曲悲傷而且太長。

放置一旁不再陳述,若再陳述令人心傷。

註釋

扶風:郡名,郡治在今陝西涇陽縣。

廣莫門:晉洛陽城北門。漢時洛陽城北有二門,一曰轂門,一日曰門。晉時改轂門爲廣莫門。

丹水山:即丹朱嶺,在今山西高平縣北,丹水發源於此。丹水由此向東南流入晉城縣界,又南入河南省、經沁陽縣入沁水,是爲大丹河。

繁弱:古良弓名。

龍淵:古寶劍名。

顧瞻:回頭望。宮闕:指城郭。闕,宮門前的望樓。

御:駕御。飛軒:飛奔的車子。

據鞍:按着馬鞍。

發鞍:卸下馬鞍。

烈烈:風的威力。

泠泠(líng):流水聲。

謝:辭別。

哽咽:過分悲泣至於聲氣結塞。

結:集結。

歸鳥:一作「飛鳥」。旋:盤旋。

去家:離開家。

慷慨:即慷慨悲歌。

摧藏:悽愴,傷心感嘆的樣子。

資:錢。

薇蕨:一種野菜,嫩時可食。

攬轡(pèi):拉住馬繮。徒侶(lǚ):指隨從。

吟嘯:即吟誦。絕巖:絕壁。

微:衰微。

夫子:指孔子。故:一本作「固」。

李:指李陵。騫(qiān):通「愆」字。愆期:錯過約定期。指漢李陵在武帝天漢二年(前99),率步卒五千人出徵匈奴,匈奴八萬士兵圍擊李陵。李陵戰敗,並投降匈奴。漢武帝因此殺了李陵全家。

寄:暫住。

不見明:不被諒解。

竟:奏完。

重陳:再次陳述。

參考資料:

1、王友懷 魏全瑞.昭明文選注析:三秦出版社,2000年:364-366頁

扶風歌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晉懷帝永嘉元年(307),當時作者受任幷州刺史,九月末自京城洛陽前往幷州治所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據《晉書》記載,劉琨自敘九月底出發,道險山峻,胡寇塞路;一路招募流亡,以少擊衆,冒險而進,轉鬥至晉陽,這首詩描述的就是當時途中所見所感和對時局的憂危忠憤的心情。

參考資料:

1、周嘯天.寧爲百夫長:鳳凰出版社,2009年:14頁

扶風歌賞析

  這首詩作者採用樂府舊題寫作,充分反映途中的艱辛情狀和胸間的忠憤,慷慨悲涼。《文選》李善注,這首詩以四句爲一解,合九解成一篇。

  首解四句寫登程。下筆就寫「朝發」、「暮宿」,是記實,也見出受命北去時行程的迅急:早晨剛出都城北門——廣莫門,日暮已到了大河之北、丹水的發源地——丹水山,進入幷州境內。這裏,詩人用誇張筆法渲染出行色的匆忙,也透露了他急於赴國難的心情。接着寫出自己兩手所持的是像古代繁弱、龍淵那樣的名弓寶劍;而「彎」(開弓)、「揮」兩個富動態性的詞,既說明他是行進在「胡寇塞路」的險境之中,隨時都需要用武,也足以顯現出作者一往無前的英武氣概。

  次解寫戀闕心情。作者年輕時(作詩時也只三十六歲)正處西晉初期的安定階段,在繁華的洛陽城裏,他也曾有過詩酒從容、文友會聚的一段優遊生活。洛陽城裏巍峨的宮闕,是過去國家安定隆盛的標誌,也是他前階段優遊生活的見證。自經變亂,現在已到了「國已不國」的地步。往事成塵,歸來無日。這使他心情上不能不有所留戀,在行動上也就表現爲「顧瞻」長「望」。望中最矚目的是宮闕,是「俯仰御飛軒」。這句意思應是說,宮中廊宇高低,遠望宛如急行中車輛的起伏。作者心目中,這時已經把靜態中的宮中廊宇和身邊行進中車輛的動態混而爲一了。撫今思昔,不自禁「據鞍長嘆息,淚下如流泉」。

  三解寫途中小憩。京都已落在遙遠的後方,現在繫馬、解鞍的所在是荒寂的高山頭、長松下,入耳的只有秋末的烈烈悲風和泠泠澗流的聲響。這四句用了音韻諧協的偶句,着力烘染出一幅秋山窮旅圖。

  四解寫小憩中的心情。與熟悉的京都和那裏的人揮手長辭了,黯然無言,惟餘哽咽。甚至空中的浮雲也凝定不流,飛鳥也迴旋不去。耳目所接,竟如天地萬物都在助人興悲。後兩句寫境,卻更增強情的抒發。

  五解繼寫一時心中所想。這時心頭縈繞不去的是離家日遠,前路茫茫,境地險惡,存亡未卜。在這窮荒山林中,慷慨激昂,也是徒然,只有抱膝獨坐,思緒紊亂,五內如焚。這是作者胸懷、心情的真實表白。

  六解寫當前困境。身處窮林,惟與麋鹿、猿猴爲伍。資糧乏絕,無以充飢。看看麋鹿、猿猴還有野草、山果果腹,可以遊戲自得,實在令人自嘆不如。經此映襯,愈見出人的困窘不堪。這解和四解一樣,都疊用兩個「我」字,產生了對面傾訴的親切感。

  七解寫困境中的自慰、自奮。作者深知重任在身,不容徬徨,終於重提轡繮,號召部下繼續前行;同時,也在絕巖中,聊自吟詠舒嘯,稍暢胸懷。他的重行振作,是由於在所承受的傳統思想中找到了若幹支撐力量:自己當前的處境,正是古人也曾慨嘆的「世衰道微」的時世;孔子在陳絕糧,就曾對弟子子路說過「君子固窮」的話,何況是我輩。他精神上終於獲得了寬解。

  八解是在自慰、自奮之餘,又作轉折,寫出內心的隱憂:歷史上曾有過李陵對匈奴以少擊衆,最後勢窮力屈,過期不得歸來,被迫降敵的事。李陵在降敵前也是盡忠竭力了,降敵後亦常懷歸志,但漢武帝卻不予諒解,反而殺了他的母弟妻子。現在朝廷多事,不暇外顧,自己孤懸一方,後援難繼,困窘之情亦與李陵相去不遠,不能不對未來抱憂興嘆。

  九解是全篇的結尾,也是樂府常見的結束形式。但在此篇,卻不是單純的套用。從上文所寫,可見作者前途艱危正多,路也正長,有如他所要歌唱的曲子一樣悲而且長。哀怨深沉,實在不忍、也無心重陳了。重陳,只是使自己、也使聽者心傷而已。

  全詩風格悲壯,語調蒼涼,感情真摯,用語簡練,鮮明堅定地表達了自己的報國之志。全篇九解,一氣貫注;逐解換韻,聲情激越。既多側面地表現了辭家赴難、身處窮窘、忠憤填膺的作者的完整形象,也真實地反映他所處的時亂世危、朝廷不振、兇荒滿目的現實環境,有着史的價值。全詩辭旨愀愴悲壯,千載之下,感人猶深。

劉琨

劉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縣)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後裔,晉朝政治家、文學家、音樂家和軍事家。年輕時曾爲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後累遷至幷州刺史。永嘉之亂後,劉琨據守晉陽近十年,抵禦前趙。315年,劉琨任司空,都督並、冀、幽三州諸軍事。不久幷州失陷,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並與之結爲兄弟,後駐軍徵北小城。318年,劉琨及其子侄四人被段匹磾殺害。劉琨善文學,通音律,其詩多描寫邊塞生活。《隋書·經籍志》有《劉琨集》9卷,又有《別集》12卷。明人張溥輯爲《劉中山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

劉琨朗讀
()

猜你喜歡

軺車戒嚴命,肅肅指南彊。念子遠行邁,執手衢路旁。

拊劍激清瑟,悲歌慨以慷。矯矯雲中鵠,翩翩厲鳴翔。

戢羽乍同止,展翮忽一方。欲從不可得,即置終難忘。

願勖崇明德,功業期自揚。

()

蕪城兆霜雪,潁川凋芰荷。昔別情已矣,今別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後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

()

富貴從來我自知,商巖霖雨偶愆期。祇應須鬢年來改,不及高宗夢裏時。

()

大將聲威壓九州,數年力扼虎狼喉。天心畢竟存中國,地勢從來居上遊。

夾岸旌旗俱楚壘,蔽江舟楫抵吳頭。何時掃卻攙槍氣,不放長星犯女牛。

()

勳烈涪陽異姓王,手扶西極漢天長。

有孫文武千人傑,透紙風騷萬字香。

小涉移中公事筆,又懷劍外史君章。

同朝多日相從少,不唱陽關也斷腸。

()

憶過彭蠡看廬山,九疊雲屏倚翠鬟。今日看圖山更好,似聞飛瀑落雲間。

()